金风科技(02208)
搜索文档
CWP2025新品首发引领全球风电新风潮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示了中国风电全产业链的技术实力,近千家企业参展,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风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大功率、智能化、场景化三大方向 [1] - 整机及核心部件企业发布了多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推动行业向高效、高价值发展 [1] 整机企业技术突破 - 金风科技发布交易型风机,可从被动发电升级为根据电价波动主动调节发电模式,设计运行寿命延长5年,预计使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2%—2.5% [3] - 远景能源发布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深度融合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以集成投入实现协同价值 [5] - 明阳智能发布全球首款50MW风电机组,采用双机头设计,风轮直径290米,适用于大于40米的深远海并具备抗台风能力 [7] - 运达股份展示16—1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样机已实现近一年平稳并网运行 [7] - 三一重能发布SI-242系列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功率横跨5.6MW—12.5MW,可承受极限风速高达63m/s,覆盖超低风速到高风速全场域 [8] - 东方电气新一代风电产品获设计认证,陆上平台适配6.X-10兆瓦,海上平台适配12-18兆瓦功率等级 [9] - 中国中车展示"风光储氢"绿色多元技术及AI+风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高效智慧能源生态 [11] - 电气风电展示多个标杆示范案例,包括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及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 [13] - 中船科技发布H220平台陆上风电机组与H305-20MW海上风电机组,并发布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 [15] - 华锐风电发布SL6250/230新机型,具备高可靠性、高智能性、高收益性特点,获权威认证 [17] - 兴蓝风电签署协议推进"双机头一浮体"漂浮式风电解决方案,旨在以更低单位成本服务深远海规模化部署 [19] 核心部件创新 - 禾望电气全球首发全碳化硅功率柜,为行业首款All SiC产品,功率密度提升38%,开关频率达6 kHz,单个功率单元1.1MW/1.26MW [20] - 洛轴展示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主轴承及适配18MW机组的轴承,采用自主研发表面无软带淬火技术 [23] - 盘古智能全球首发液压马达偏航系统,以液压马达驱动替代传统电机传动,解决偏航减速机断齿故障 [25] - 特变电工新能源发布TSVG6.0产品,设备容错率提升50%,整机各功率模块温差小于5℃,满足55℃极热环境下满载运行 [27][28] - 万勋科技发布风机运维「洗·测·涂」多合一迅捷作业平台,基于大疆无人机实现一机多能,覆盖清洗、检测、喷涂等四大场景 [30]
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直击!这些细节值得关注
中国电力报· 2025-10-22 15:52
行业发展规划与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不低于1500万千瓦,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 [1] - 中国离岸300千米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 [1] - 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用海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待提升、开发运维成本高、海风利用模式待探索等短板,水深超50米且离岸超70千米的深远海开发难度大 [1] 海上风电技术创新 - 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漂浮式风电机组成功吊装,能依托浮体漂浮于海面,突破固定式机组近海安装约束,可摊薄开发成本、节约用海面积、降低工程和运维成本 [2] - 中国中车展出的“启航号”20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3500小时,每年可节约燃煤约2.5万吨 [2] - 中国中车发布26兆瓦海上固定式风电机组,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机组之一,单机每年可输出高达1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满足5.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2] 核心设备国产化与智能化 - 深远海风电送出核心设备面临进口功率器件产能受限、换流平台成本高、无人值守可靠性要求高等挑战 [1] - 特变电工与中车、清华合作开发国产化IGBT和IGCT换流阀,研制6.5千伏高压换流阀并探索低频输电技术,通过在线监测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可预测运维 [2] - 行业专家认为应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全方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金风科技新风机搭载智能控制模式,可在电价高峰时多发电、低谷时进行寿命管理,从而延长风机寿命五年 [3] - 中国中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发电机组,通过AI进行功率预测以增加发电量,并借助故障预测和寿命预测降低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提升可靠性 [3]
风电行业迎价值竞争新阶段,金风科技新品锚定全生命周期价值
经济观察报· 2025-10-22 15:21
行业宏观趋势 - 风电产业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关键转折点,驱动因素包括“十五五”规划目标明确和136号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1] - 全市场风电整机商公开投标均价自2024年8月以来逐步回升,2025年6月达到1616元/kW,维持企稳回暖趋势 [1] - 风电行业竞争焦点已从设备出厂价格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优化,价值竞争代替价格内卷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 [2] - 风机大型化趋势放缓、招标价格企稳回升、政策市场化改革深化,行业正加速从“价格内卷”迈向“价值竞争”新阶段 [2] 公司产品发布与创新 - 金风科技在2025北京国际风风能大会上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覆盖陆上、海上全应用场景 [1] - 新一代Ultra系列对GWH204-Ultra系列机组进行扩展升级,新发布10.5MW-11.1MW容量机型,并推出适配远海低风速市场的GWH266-14MW机型 [1] -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旨在通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升项目收益 [2] - 经测算,寿命升级可使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361元,等效为项目年发电小时数提升129-206小时 [2]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在风能大会上,多家主机厂商集中展示了AI大模型、风储一体、多产业集成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1] - 金风科技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为电力交易市场化转型下的风电项目价值优化提供指引 [2] - 金风科技与大唐宁夏公司、国电投经研院等企业签约,未来将联合推进创新示范项目,探索长寿命技术应用与精益运营模式 [2]
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锚定市场价值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2:23
行业趋势与价值逻辑重构 - 新能源行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折,风电价值逻辑发生重构 [3] - “度电价值成本”(LCOV)正取代传统的“度电成本”(LCOE),成为衡量项目竞争力的新标尺 [3] - 行业需要从“价格内卷”、“参数竞赛”迈入“价值竞争”新阶段 [16]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矩阵 - 公司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以全周期价值优化为核心,覆盖海陆全场景 [1][4] - 对GWH204-Ultra系列机组进行扩展升级,新发布10.5MW-11.1MW容量机型 [4] - 推出适配远海低风速市场的GWH266-14MW机型,凭小叶轮设计使尾流损失较同功率大叶轮机型降低5%-6% [4] 产品性能与技术优势 - 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电力交易高价值时段发电提升3%以上,功率曲线仿测准确度提升5%以上 [4] - 新产品叶片制造工时下降10%,运输通过率提升50%,塔架重量、吊装成本分别降低10%、20%,综合降低客户长期资本投入(Capex)达7% [4] - 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的智能发电模式,提升项目收益率2%-2.5% [6] 产品寿命与长期价值 -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 [9] - 寿命升级可等效为项目年发电小时数提升129-206小时,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361元 [9]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公司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 [11] - DNV、鉴衡认证为公司GWH204-10MW、GWH266-14MW两款Ultra系列主力机型颁发风力发电机组长寿命型式认证 [13] - 公司与多家企业签约,未来将联合推进创新示范项目,探索长寿命技术应用与精益运营模式,推动行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资产运营商”转型 [14]
金风科技逆市涨超4% 公司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
智通财经· 2025-10-22 11:53
公司股价表现 - 金风科技港股逆市上涨4.38%,报13.59港元,成交额达1.36亿港元 [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覆盖海陆全场景 [1] - 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 [1] -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 [1] 机构观点与盈利预期 - 野村报告指出公司作为全球风电机组制造龙头,将受益于2025至26年强劲的订单储备交付 [1] - 风电机组价格及利润率预计将逐步复苏,得益于市场竞争缓和、海上风电和出口销售贡献提升 [1] - 新的增长动力如绿色甲醇等预计将长期作出贡献 [1] - 预计公司2024至27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 [1]
金风科技逆市涨近4% 大摩维持其“与大市同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45
公司股价表现 - 金风科技盘中逆市上涨超过4%,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3.61%至13.49港元,成交额达1.51亿港元[1] 公司产品动态 - 公司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覆盖海陆全场景[1] - 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1] -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1] 机构观点与财务影响 - 摩根士丹利预计公司股价在未来15天内下跌的概率为70%至80%[1] - 取消增值税退税可能使风电营运商的项目内部回报率降低0.5%至0.6%,风机价格面临反弹压力[1] - 公司在2024年计入了3.86亿元的增值税退税,2025年上半年计入了1.12亿元的退税[1] - 摩根士丹利维持对公司"与大市同步"的评级,关注其增加的海外业务敞口和温和的毛利率复苏[1]
港股金风科技逆市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38
股价表现 - 港股金风科技股价逆市上涨,涨幅为4.38% [1] - 股价报收于13.59港元 [1] - 成交额为1.36亿港元 [1]
港股异动 | 金风科技(02208)逆市涨超4% 公司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0:31
消息面上,10月21日,据金风科技公众号消息,金风科技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新 一代Ultra系列产品覆盖海陆全场景,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 2%,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 型延长至30年。 野村发布报告指,作为全球风电机组制造龙头,金风科技可受惠于2025至26年强劲的订单储备交付,以 及因市场竞争缓和、海上风电和出口销售贡献提升,所带动的风电机组价格及利润率逐步复苏。该行亦 预期金风科技新的增长动力,包括绿色甲醇等将长期作出贡献;料公司2024至27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 达41%。 智通财经APP获悉,金风科技(02208)逆市涨超4%,截至发稿,涨4.38%,报13.59港元,成交额1.36亿港 元。 ...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10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08:43
港股通单日持股变动 - 山东墨龙(00568)港股通持股占比单日增幅最大,增加5.60%至60.72% [1][2] - 恆生中国企业(02828)和映恩生物-B(09606)单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2.74%和2.24% [1][2] - 金风科技(02208)单日持股占比减少值最大,下降1.90%至47.73% [1][2]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和上海电气(02727)单日持股占比分别减少1.74%和1.15% [1][2] - 协鑫科技(03800)、万科企业(02202)等公司单日持股占比增幅也超过1% [2] 港股通近五日持股变动 - 映恩生物-B(09606)近五日港股通持股占比大幅增加8.96%至16.81% [1][3] - 金力永磁(06680)和山东墨龙(00568)近五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5.81%和5.37% [1][3]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近五日持股占比减少值最大,下降5.61%至9.94% [1][3]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和金风科技(02208)近五日持股占比分别减少5.34%和4.01% [1][3] - 三花智控(02050)、南方恆生科技(03033)近五日持股占比增幅均超过3% [3] 港股通近二十日持股变动 - 沧港铁路(02169)近二十日港股通持股占比激增31.52%至43.21% [3][4] - 大眾公用(01635)和山高控股(00412)近二十日持股占比分别大幅增加30.15%和15.28% [3][4] - 亿华通(02402)和映恩生物-B(09606)近二十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10.97%和9.87% [3][4]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近二十日持股占比减少值最大,下降7.96%至9.94% [3][4]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近二十日持股占比减少6.90% [3][4]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7:0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 [2] - 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市场,电价成为项目投资收益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3] - 中国正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2025年底前将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但新能源参与市场加剧了现货价格变化,2024年山东、山西、蒙西、甘肃的风电现货市场价格分别低于均价13%、15%、27%和25% [3] 长期发展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多家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用于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电价预测以提升收益,并实现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等功能 [4] - 远景能源“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其伽利略AI风机核心为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可实现毫秒级实时响应和部件亚健康预警 [4] - 明阳智能旗下公司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和AI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以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4] 集成化与多能互补发展 - 行业呼吁推动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加快对多能转换技术(如绿电制氢氨醇)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2][6] - 需加快推广虚拟电厂、综合智慧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并转变储能应用思路,从“重配储”变为“重用储” [6] - 产业协同重点包括以新能源支持绿色制造(以绿造绿)、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以绿转型)、与算力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融合(以新促新) [7] 企业动态与产品布局 - 金风科技推出场站级储能新品GoldStack L6000,采用“整站产品+服务”模式,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全球储能设备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2024年国内订单量跻身行业第八 [7] - 远景能源推出AI风储一体机,可深度构网、孤岛运行并自主抗台,支撑绿电直连等场景 [8] - 中国中车展示“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其储能系统、抽水蓄能技术、构网型PCS和制氢技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支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