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富时(02556)

搜索文档
迈富时: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智通财经· 2025-08-22 21: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25.5% [1] - 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 经调整净利润8472.1万元 同比大增77.7% [1] - 经调整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业务发展 - 企业级AI Agent应用进入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1] - 智能体中台AI-Agentforce在营销/客服/数据运营场景快速迭代 [1] - 技术能力转化为可复制商业动能 推动收入增长 [1] 战略阶段 - 公司从技术验证阶段稳步进入商业兑现新阶段 [1] - 盈利表现标志商业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1]
AI及Agent收入破亿!迈富时2025年中报释放多重增长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2 21: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 [1] - 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经调整净利润为8472.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7%,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AI及Agent业务收入达1.1亿元人民币,其中Agent收入为4530万元人民币,服务5518家企业 [1] AI智能体业务突破 - 首次单独披露AI及AI Agent业务数据,显示商业化落地进展 [1] - 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升级至2.0版本,具备356项核心AI模块 [2] - 在消费、汽车、医疗、金融、文旅、制造六大行业形成可复制行业模板 [2] - 新增沃尔玛、欧莱雅、复星旅文等标志性企业客户 [2] 技术研发与产品演进 - Tforce营销大模型实现与头部云厂商能力互通,构建"数据+算法+生态"三重技术壁垒 [2] - 计划下半年推出Agent-Data与Agent-Decision产品,并上线AI-Agentforce 3.0版本 [2] 客户结构与收入质量 - AI+SaaS业务收入达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毛利率为80.4% [3] - 经常性收入占比达84.5%,客户总数约2.17万家 [3] - 大客户(KA)数量增至814家,收入占比提升至50.3% [3] - SMB与KA客户老客客单价分别同比增长21.7%与20.7% [3]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管理与研发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人效提升25.6% [3] - 自研AI Agent及AI+SaaS系统全面嵌入内部管理流程 [3] 国际化拓展 - 外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0%,服务外贸客户达982家 [4] - AI产品拥有49种语言版本,触达全球95%以上语言地区 [4] - 国际化战略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迈向"拓展海外新市场" [4] 未来战略规划 - 加快本地代理体系与交付网络建设 [5] - 深化与海外头部渠道的战略合作 [5] - 通过生态联盟与战略投资加速国际化进程 [5] - 构建"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全球智能体生态 [5]
迈富时公布中期业绩 经调整净利润为8472.1万元 同比增长77.7%
智通财经· 2025-08-22 21:25
财务表现 - 收入达9.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5% [1] - 毛利为4.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7% [1] - 经调整净利润8472.1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7.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737.9万元人民币 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0.15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驱动 - AI+SaaS业务收入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0% [1] - 精准营销业务收入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0% [1] - 全球AI大模型更新迭代推动智能营销及销售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1] - 公司凭借AI Agent技术优势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1] 客户结构与价值 - AI+SaaS客户总数达21,655家 其中KA大客户数量增至814家 [1] - SMB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1.7% 因套餐升级、Agent模块增购及AI化提价 [1] - KA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0.7% 因Agent解决方案深化应用及行业深耕 [1] 运营效率 - 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均同比下降 [2] - 人员总人效同比提升25.6% [2] - 自研AI Agent及AI+SaaS解决方案应用于内部管理、运营及获客流程 [2] - 形成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的双轮驱动效应 [2] 盈利能力 - AI+SaaS业务毛利率达80.4% [1] - 运营效率提升支撑高质量增长 [2]
迈富时(02556)公布中期业绩 经调整净利润为8472.1万元 同比增长77.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1:2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9.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5% [1] - 毛利为4.5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7% [1] - 经调整净利润8472.1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7.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737.9万元人民币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0.15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表现 - AI+SaaS业务收入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0% [1] - 精准营销业务收入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0% [1] - AI+SaaS业务毛利率达80.4% [1] 客户结构与价值提升 - AI+SaaS客户总数达21,655家 其中KA大客户数量增至814家 [1] - SMB客户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1.7% 主要受益于套餐升级和AI模块增购 [1] - KA客户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0.7% 得益于Agent解决方案深化应用 [1] 技术驱动与行业趋势 - 全球AI大模型更新迭代推动智能营销及销售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1] - 公司凭借AI Agent技术优势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1] 运营效率优化 - 销售费率 管理费率 研发费率均同比下降 [2] - 集团人员总人效同比提升25.6% [2] - 自研AI Agent及AI+SaaS解决方案应用于内部管理运营流程 [2]
迈富时(02556):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1: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25.5% [1] - 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 经调整净利润8472.1万元 同比大增77.7% [1] -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1] 业务发展 - 企业级AI Agent应用进入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1] - 智能体中台AI-Agentforce在营销/客服/数据运营场景快速迭代 [1] - 技术验证进入商业兑现新阶段 形成可复制商业动能 [1]
AI及Agent收入破亿!迈富时(02556)2025年中报释放多重增长信号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1: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亿元 同比增长25.5% [1] - 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 经调整净利润达8472.1万元 同比增长77.7% [1] - AI及Agent业务收入1.1亿元 其中Agent收入4530万元 [1] - AI+SaaS业务收入5.0亿元 同比增长26.0% 毛利率80.4% [3] - 外贸相关收入同比增长89.0% [4] 业务突破与产品演进 - 首次单独列示AI及AI Agent业务数据 显示商业化落地进展 [1] - 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升级至2.0版本 具备356项核心AI模块 [2] - 覆盖内容生成、策略配置、流程自动化等核心功能 [2] - 在消费、汽车、医疗、金融、文旅、制造六大行业形成可复制行业模板 [2] - 新增沃尔玛、欧莱雅、复星旅文等标志性企业客户 [2] - 下半年将推出Agent-Data与Agent-Decision产品 推进AI-Agentforce 3.0版本上线 [2] 客户结构与运营效率 - AI+SaaS客户总数约2.17万家 其中大客户增至814家 [3] - 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50.3% [3] - 经常性收入占比达84.5% [3] - SMB与KA客户老客客单价分别同比增长21.7%与20.7% [3] - 销售、管理与研发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 人效提升25.6% [3] 国际化进展 - 外贸业务服务客户达982家 [4] - AI外贸产品拥有49种语言版本 触达全球95%以上语言地区 [4] - 加快本地代理体系与交付网络建设 [5] - 深化与海外头部渠道的战略合作 探索生态联盟与战略投资 [5] 技术发展与行业地位 - Tforce营销大模型实现与头部云厂商能力互通 [2] - 构建"数据+算法+生态"三重技术壁垒 [2] - 企业级AI Agent应用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期 [1] - 为5518家企业实现Agent赋能 [1]
迈富时(02556.HK)中期归母净利374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2 21:11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达人民币9.3亿元 同比增长25.5% [1] - AI+SaaS业务收入人民币5.0亿元 同比增长26.0% [1] - 精准营销业务收入人民币4.2亿元 同比增长25.0% [1]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740万元 由负转正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8470万元 同比增长77.7% [1] - AI+SaaS业务毛利率达80.4%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于全球AI大模型的更新迭代 客户对智能营销及销售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1] - 凭借领先的AI Agent技术优势与产品实力实现高质量增长 [1] - 高订阅比例及强产品力支撑高毛利率水平 [1] - 延续订阅制为根基、高毛利为动能的强内生造血商业模式 [1]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荣获2025年AISaaS产品中国营销及销售领域营收规模第一 [2] - 连续七年蝉联中国AISaaS影响力企业Top50第一名 [2] - 2025中国AI智能体Top30第三名 [2] - 获得AIAgent领域最具商业合作价值企业称号 [2] - 荣获年度零售AI解决方案创新奖及2025年中国品牌出海领军企业 [2] 未来发展战略 - 深化AIAgent技术与垂类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推动企业级智能体中台应用 [2] - 推动国际化布局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向拓展海外新市场升级 [2] - 通过技术创新和投资并购构建AI产品生态 实现质量与规模兼顾的增长 [2] - 通过极致运营效率 扁平化管理架构及精细化管控机制提升盈利能力 [2]
迈富时(0255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20:5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25.5%至人民币928293千元[5]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5.5%,从2024年上半年的739,443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28,293千元[17][18] - 公司总营收达人民币9.3亿元,同比增长25.5%[5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394亿元人民币增长25.5%至2025年上半年的9.283亿元人民币[69] - 毛利同比增长14.7%至人民币450751千元[5] - 公司总毛利同比增长14.7%,从392,868千元增至450,751千元[17] - 毛利增长14.7%至人民币450.8百万元,但毛利率从53.1%下降至48.6%[76] - 期内利润扭亏为盈至人民币35820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20178千元改善104.4%[5] - 除税前利润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37,949千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820,187千元[28][35] - 公司归母净利润人民币37.4百万元,由负转正[55] - 净利潤为人民币35.8百万元(2025年),对比净亏损人民币820.2百万元(2024年)[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转为净利润358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净亏损为8.2亿元人民币[93]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7.7%至人民币84721千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8472.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768.1万元人民币增长77.7%[93] - 经调整后净利润达人民币84.7百万元,同比增长77.7%[55]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5元,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4.33元[3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3.2%至人民币157433千元[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3.2%至人民币157.4百万元[82]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9.9%至人民币84082千元[6] - 研发开支减少19.9%至人民币84.1百万元[84] - 研发开支大幅增长70%至人民币51,092千元(2024年:30,074千元)[28] - 行政开支减少32.0%至人民币94.6百万元[83] - 雇员福利开支下降15%至人民币221,240千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薪酬减少27%[28] - 融资成本增长43%至人民币26,986千元,主要因计息银行借款利息增长56%至24,399千元[29] - 所得税开支激增6233%至人民币570千元(2024年:9千元)[32] - 金融资产减值激增189%至人民币70,360千元(2024年:24,375千元)[28] - 服务成本增长37.8%至人民币477.5百万元,AI+SaaS业务服务成本增长110.9%至人民币99.0百万元[73][74] - 精准营销服务成本增长26.3%至人民币378.5百万元[75] 业务线表现 - AI+SaaS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0%,从400,019千元增至504,176千元[17][18] - AI+SaaS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26.0%,毛利率达80.4%[55] - AI+SaaS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000亿元人民币增长26.0%至2025年上半年的5.042亿元人民币[69] - AI+SaaS业务收入增长26.0%至人民币504.2百万元,每用户平均月收入同比增长24.6%[71] - 精准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0%,从339,424千元增至424,117千元[17][18] - 精准营销业务收入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长25.0%[55] - 精准营销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394亿元人民币增长25.0%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1亿元人民币[69] - 精准营销服务收入增长25.0%至人民币424.1百万元,毛收入同比增长49.0%,每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62.6%[72] - AI+SaaS业务毛利率高达80.4%,而精准营销服务毛利率仅为10.8%[17] - AI+SaaS业务毛利率为80.4%(2025年)对比88.3%(2024年),新增智能体一体机业务毛利率为57.3%[79][80] - AI Agent相关业务收入达人民币45.3百万元,服务5,518家客户[59] - 外贸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8.4百万元,同比增长89.0%,服务客户982家[61] - AI+SaaS业务经常性收入占比保持84.5%的高比例[62] - AI+SaaS客户总数达21,655家,其中KA大客户数量增至814家[62][68] - SMB客户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1.7%,KA客户老客客单价同比提升20.7%[62] - 每用户平均月收入从3,621元人民币增至4,512元人民币[68] - 广告客户数量从704家减少至541家,但每广告客户平均收入从482,000元人民币增至784,000元人民币[68] - 精准营销服务毛收入从33.74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0.281亿元人民币[68] - 公司人员总人效同比提升25.6%[6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898326千元,较期初增长13.6%[8] - 流动资产总额达人民币4625948千元,较期初增长58.9%[8]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达人民币1546886千元,较期初增长51.3%[8] - 资产净值达人民币1865039千元,较期初增长183.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金总额为18.372亿元人民币,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983亿元人民币[94][95] - 公司持有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9.306亿元人民币,受限制现金821.9万元人民币[95] - 公司总债务为154.689亿元人民币,包括借款154.688亿元人民币及租赁负债70.514万元人民币[9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末的78.4%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97]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长91%至人民币287,796千元,减值准备增长48%至48,120千元[37]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6,60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2,811千元增长100.7%[4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余额为48,117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513千元增加48.0%[43] - 2025年6月30日与代表广告主作出预付款项有关的其他应收款项为2,462,90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8,188千元增长45.0%[47]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余额为140,724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5,970千元增长63.7%[48] - 贸易应付款项总计人民币54,674千元(未经审核),较2024年末的75,094千元下降27.2%[50] - 代表客户向媒体平台应付费用为人民币351,382千元,较2024年末的502,040千元下降30.0%[51] - 广告主垫款为人民币270,125千元,较2024年末的169,062千元增长59.8%[51] - 公司资产质押总额涉及美元存款1.028亿美元和日元存款42.8亿日元,为银行借款总计人民币85.635亿元提供担保[101]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2.205亿元人民币[96] 现金流和资金运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出7.93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100万元人民币流出扩大1200%[98][99]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1.1百万港元[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首次公开发售款项153.9百万港元占比85.0%[114] - 首次公开发售未动用款项27.2百万港元拟于2026年底前用于战略投资[114] - 2024年配售新股份募集净额约109.5百万港元[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024年配售款项107.6百万港元占比98.3%[115] - 2024年配售未动用款项1.9百万港元拟于2025年底前用于AI技术研发[115] - 公司完成配售20,105,800股新股份,筹集净额约1,201.8百万港元[116] - 配售资金中40%(480.8百万港元)用于AI智能体平台开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8.9百万港元[116] - 配售资金中20%(240.4百万港元)计划用于投资并购,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116] - 配售资金中10%(120.1百万港元)用于全球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3.2百万港元[116] - 配售资金中30%(360.5百万港元)已全额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资金总动用额为392.6百万港元,未动用余额为809.2百万港元[116] 公司结构和治理 - 公司于2024年5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26家主要从事营销及销售服务的附属公司[10][11][12] - 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25家附属公司100%股权[10][11][12] - 公司持有嘉兴德富时75.6%股权,从事营销及智能人才管理服务[12] - 公司持有迈富时耀木(上海)51%股权,从事营销及销售服务[12] - 公司持有迈富时耀木(昆山)51%股权,从事智能体一体机销售服务[12] - 公司持有迈富时西塞(上海)67%股权,从事营销及销售服务[12] - 上海珍岛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760万元[10] - 迈富时网络技术(上海)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10] - 上海迈富时数字科技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11] - 公司拥有1664名全职员工,主要分布在中国上海[108] - 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偏离守则第C.2.1条[110] - 董事会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1]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1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晨担任主席[117] 合约和收入确认 - 合约负债余额为430,697千元,其中368,191千元预计在一年内履行[23] - 合约获取成本总额为53,930千元,其中51,570千元为流动资产[24] - AI+SaaS业务收入确认方式:393,745千元随时间确认,110,431千元在某一时间点确认[19] - 报告期初合约负债确认的收入为295,628千元,其中AI+SaaS业务占比98.2%[23] - 合约履行成本(流动)为17,661千元,较2024年底的11,768千元增长50.1%[27] 信用风险和市场状况 - 银行承兑应收票据贴现余额为人民币36,095千元,其中35,560千元已终止确认[39] - 抵押担保情况改善,2025年6月30日无银行借款以贸易应收款项抵押(2024年末:2,000万元)[38] - 公司已终止确认票据的全额账面值,持续涉入的最高损失风险等于相关账面金额,但未确认任何收益或亏损[40] - 2025年6月30日应收票据预期信用亏损率为0.25%,较2024年12月31日的0.45%下降44.4%[44]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亏损率为14.38%,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54%下降22.4%[45][46]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用亏损率为5.61%,较2024年12月31日的4.98%上升12.7%[4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2] - 2025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无重大后续事项发生[118] - 中期报告将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并寄发予指定股东[119]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搜狐财经· 2025-08-20 21:32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科大讯飞、第四范式、拓尔思、用友网络、云从科技、出门问问、迈富时等,涵盖智能语音、企业级AI平台、语义智能、ERP软件、人机协同操作系统、AIGC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1][2] - 上市公司分为人工智能代理方案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行业注重研发投入与人员结构 [1] - 头部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凭借自研大模型覆盖多场景,第四范式、迈富时通过智能体中台服务多行业,顺网科技、出门问问在娱乐、消费端创新 [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行业呈现"垂直场景深度落地+生态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标准化"三大特征,技术路径涵盖流程自动化、多模态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平台 [3]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优势显著:科大讯飞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19.37%),占营收19.62%,营收233.43亿元 [4] - 第四范式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研发费用3.68亿元,研发费用率从42.2%降至34.2% [4] - 部分企业研发与商业化失衡:商汤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率106%,云从科技2024年Q1研发投入占营收181.74%,但全年营收同比暴跌36.69%至3.98亿元 [5]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科大讯飞研发人员9752人(占比62.71%),拓尔思研发人员900人(占比48.59%),行业模型训练周期从15天压缩至2天 [6] - 云从科技2024年研发人员从467人减至228人(减员51.18%),研发费用降低18.27% [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行业渗透呈现"垂直深耕"与"跨域扩张"并行,覆盖金融、教育、医疗、能源、制造等领域 [10] - 金融领域聚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等,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营收72.29亿元,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 [10] - 第四范式与桂冠电力合作打造"数字桂冠"生态云平台,云从科技制造/能源收入增长136.10% [10] - 生态合作成为竞争壁垒:科大讯飞开放647项AI能力,星火小助手创建数量突破51,000款,商汤科技与电信合作推广商业元宇宙 [11]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国产化适配 - 科大讯飞采用华为昇腾芯片,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3] - 云从科技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模型训练 [13]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第四范式2024年营收52.61亿元(同比+25.1%),2025年Q1营收10.77亿元(同比+30.1%),毛利率41.2% [14] - 云从科技2024年营收3.98亿元(同比-36.69%),泛AI业务收入增长136%,毛利率19.7% [14] - 拓尔思2024年营收7.77亿元(同比-0.59%),大模型应用收入1.26亿元(同比+13.87%) [15] - 科大讯飞AI业务收入占比53.8%,第四范式AI业务收入占比74.8% [16] 人工智能代理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科大讯飞深化"1+N"行业大模型战略,聚焦教育、医疗、司法 [18] - 第四范式采用"AI Agent+世界模型"双核架构,升级先知AI平台 [18] - 商汤科技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重点布局工业质检与元宇宙 [18] - 拓尔思募资18.45亿元用于行业大模型研发,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 云从科技转型为Agent服务提供商,聚焦"AI智能体+行业大模型" [18]
港股收盘(08.19) | 恒指收跌0.21% AI应用方向逆市走高 东方甄选(01797)“高台跳水”跌超20%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4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1%至25122.9点,成交额2782.18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3%;恒生科技指数跌0.67% [1] - 中金刘刚分析港股跑输A股原因:AH溢价低于125%分红吸引力下降、港币流动性收紧、中报盈利下修与宏观数据一致 [1] 蓝筹股表现 - 华润啤酒涨6.24%,中期营业额239.42亿元同比增0.83%,净利润57.89亿元同比增23.04%,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同比增24.4% [2] - 中升控股涨8.29%,翰森制药涨4.75%;中国生物制药跌6.57%,比亚迪电子跌4.67% [2] 热门板块 - AI应用方向逆市走高:知乎-W涨23%,粉笔涨13.98%,汇量科技涨13.09% [3] - 物管股活跃:万物云涨7.19%,中期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3.1%,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10.8% [4][5] - 体育用品股上扬:安踏体育涨4.61%,李宁涨2.55%,特步国际涨3.74% [5][6] - 黄金股走软:赤峰黄金跌3.15%,灵宝黄金跌3.13%,受美元指数上涨及地缘局势缓和影响 [7] 热门异动股 - 康臣药业涨10.39%,中期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23.7%,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24.6% [8] - 零跑汽车涨7.63%,中期收益242.5亿元同比增174%,毛利率提升至14.1%,净利润3303万元扭亏 [9] - 同程旅行涨7.43%,上半年营收90.5亿元同比增11.5%,线上度假收入13.6亿元同比增24.1% [10] - 珍酒李渡涨6.9%,政策推动消费潜力释放,公司发力新品大珍、牛市啤酒 [11] - 东方甄选跌20.89%,盘中振幅达45%,近期股价两月内飙升两倍,市场传闻CEO被立案调查遭辟谣 [12] - 歌礼制药-B跌15.01%,控股股东折价9.9%配股集资4.68亿港元,90%用于肥胖症药物研发 [1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上海出台"AI+制造"实施方案,推动AI与制造业融合,长江证券建议关注AI基础设施、出海应用及垂直场景公司 [4] - 中泰证券指出物管板块减值规模缩小、分红意愿强,建议关注高股息高效率企业 [5] - 国盛证券推荐运动鞋服龙头安踏体育(2025年PE 17倍)、李宁(PE 18倍)及特步国际(PE 11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