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力新能(03677)
icon
搜索文档
正力新能(03677)获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1:21
公司指数纳入情况 - 公司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中并将纳入13项恒生系列指数成份股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工业 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 恒生小型股(可投资)指数 恒生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指数 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可投资)指数 及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公司指数 [1] - 指数纳入变动自2025年9月8日起正式生效 [1] 公司资本市场影响 - 董事会认为纳入指数象征资本市场对集团业务表现及增长前景的肯定 [1] - 预计纳入指数将有助于扩大集团股东基础并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1] - 预期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正力新能获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
智通财经· 2025-08-25 21:20
公司指数纳入情况 - 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13个指数成份股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工业 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 恒生小型股(可投资)指数 恒生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指数 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可投资)指数及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公司指数 [1] - 指数调整将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生效 [1] 资本市场影响 - 纳入指数象征资本市场对公司业务表现及增长前景的肯定 [1] - 预计将扩大股东基础并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1] - 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正力新能(03677.HK)获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
格隆汇· 2025-08-25 21:18
公司指数纳入情况 - 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13个指数成份股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工业 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 恒生小型股(可投资)指数 恒生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指数 恒生港股通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小型股指数 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指数 恒生港股通原材料及工业(可投资)指数 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公司指数 [1] - 指数调整自2025年9月8日起正式生效 [1] 资本市场影响 - 指数纳入象征资本市场对公司业务表现及增长前景的肯定 [1] - 预计将扩大股东基础并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1] - 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正力新能(03677) - 自愿性公告获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
2025-08-25 21:10
市场认可与影响 - 公司获选中纳入13个指数成份股,2025年9月8日生效[3][5] - 获纳入指数象征资本市场对集团业务及前景肯定[4] - 有助扩大股东基础、提高流通性及知名度[4] 人员与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25日,董事会有3位执行董事等[8] - 公司将用优势发展业务为股东创造价值[6]
正力新能(3677.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格隆汇APP· 2025-08-24 20:11
公司动态 - 正力新能(3677 HK)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 - 变动将于2025年9月5日收市后实施 [1] - 调整结果自2025年9月8日起正式生效 [1] 指数调整 - 恒生指数公司于8月22日宣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季度检讨结果 [1] - 此次调整为恒生指数系列定期季度检讨 [1]
正力新能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有望成为港股通标的
智通财经· 2025-08-22 20:56
恒生指数纳入调整 - 正力新能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变动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并于9月8日起生效[1] - 沪深交易所将相应调整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范围[1]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满足市值、流动性和上市时间等港股通调入标准[1] 公司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98亿元至2.43亿元[1] - 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30亿元[1] - 净利润同比增加人民币3.28亿元至3.73亿元[1]
正力新能(03677)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有望成为港股通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0:54
公司动态 - 正力新能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并于9月8日起生效[1] - 沪深交易所将相应调整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范围[1] -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公司满足市值、流动性和上市时间等港股通调入标准[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98亿元至2.43亿元[1] - 去年同期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30亿元[1] - 净利润同比增加约人民币3.28亿元至3.73亿元[1]
锂电产业链周记 | 比亚迪、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再次入选院士候选人 恩捷股份终止锂电池铝塑膜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8-22 20:51
航空动力电池进展 -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随零重力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并开启批量交付 该飞机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且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 已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1] - 正力新能2023年5月发布"三高一快"飞行器电池 圆柱形态下能量密度超320Wh/kg 支持20%低电量时12C高倍率放电 达到ppb级航空安全标准 [1] 固态电池产业布局 - 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于8月18日在潜江市签约 实现从技术到全固态电池量产应用的新阶段 系继北京重庆安徽后的关键布局 [2] - 太蓝新能源与多家无人机和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深化合作推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材料技术开发 [2] 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 国轩高科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固态电池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 重点围绕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开发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联合开展关键材料技术攻关 [4] - 国轩高科自2019年起系统性布局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研发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 [4]
航空电动化风起,动力电池厂商正力新能做起“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8-22 19:1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规划"海陆空"全场景电动化战略 覆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器及船舶领域[2][11]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实现"陆海空"零碳企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通过航空电池切入固定翼飞机及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1][12] -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 市场占比1.8%位列全国第九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98-2.43亿元实现同比扭亏[8]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高能量密度(圆柱形态超320Wh/kg) 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 快充(15分钟充至80%)[6][7] - 第二代航空电池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适配固定翼 复合翼 多旋翼等不同构型电动飞机[7] - 通过DO311产品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行业首家完成适航取证企业[5][6]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系统 该机型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已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1][3]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供应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电池系统 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通用飞机 累计飞行2.7万小时[4][5] - 客户群体包括大众 丰田 通用等跨国企业 一汽 上汽 广汽等国内车企 以及零跑等新势力企业[9]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低空经济带来万亿级市场规模 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 物流 文旅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加速[2][3]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 2030年目标提升至500Wh/kg[7] - 航空领域对电池性能敏感度高而成本相对不敏感 为动力电池厂商提供避免"内卷"的新增长点[10][12] 研发与生产体系 - 形成以常熟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体系 集中式模式提升公司效率[9] - 2021年后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 避免同行升级产线的高额投入[10] - 前身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 公司管理层具备福耀玻璃等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9]
航空电动化风起,动力电池厂商正力新能做起“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8-22 18:5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量产交付获得适航认证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 成为行业首家实现航空电池量产交付的企业 抢占低空经济电动化风口 [2][3][8] - 公司航空电池具备"三高一快"技术特征 能量密度超320Wh/kg 支持12C高倍率放电 15分钟充80%电量 安全标准达ppb级 [9][10] - 公司实施"海陆空"全场景电动化战略 以航空电池为突破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避免车规级电池行业"内卷" [3][13][15] 技术突破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超320Wh/kg 远超车用电池250Wh/kg水平 支持20%低电量时12C放电 车用电池峰值仅5C [9] -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迭代第二代产品 适配固定翼/旋翼/eVTOL等多构型飞机 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10] - 通过DO311产品认证和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行业首家完成双认证企业 [8]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 该机型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100%国产化 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5][6] - 与辽宁通航研究院合作供应RX4E飞机电池 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飞机 累计飞行2.7万小时 [6] - 低空经济催生万亿级市场 电动航空预计为电池行业带来百亿新增市场空间 [3][15] 公司背景与战略 -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9.85GWh 市占率1.8%位列全国第九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98亿-2.43亿元实现扭亏 [12] - 股东方常熟新中源投资曾与丰田合资 累计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 客户包括大众/丰田/通用及一汽/上汽/广汽等 [12][13] - 采用常熟集中式研发制造运营体系 新产线生产效率更高 避免同行产线升级投入 [1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航空领域对电池性能敏感度高而成本相对不敏感 有利于打造差异化优势 [13] - 航空电池技术反哺车规级电池 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15] - 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政策导向 将航空脱碳纳入ESG战略 助力2030年碳达峰目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