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03750)

搜索文档
外资重返港股市场,长线资金主导明星IPO
第一财经· 2025-05-28 21:23
港股市场回暖 - 港股IPO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港交所改革、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崛起、流动性改善是主要催化剂 [1] - 恒生指数从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12月中旬大跌超40%,香港IPO融资额从2021年的超3300亿港元跌至2023年的约450亿港元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已达600亿港元左右,普华永道预计全年总量将达1300亿港元,跻身全球前三 [1] 外资重返港股 - 海外机构在港股明星IPO中占比显著,宁德时代国际配售占比达92.5%,订单需求合计近550亿美元,其中约20%来自主权财富基金及长线基金 [1] - 主权财富基金明显回归,中东、北欧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在2025年明确增持中国资产 [5] - 海外ETF加速配置港股消费及科技板块,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持续扩大 [5] 消费和科技板块表现 - 2024年是港股消费股的大年,2025年科技股接棒,互联网公司估值重估,消费热潮持续 [1] - 港股消费板块PE(TTM)处于2018年以来20%分位以下,部分龙头股股息率超5% [5] - 泡泡玛特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超4倍,新兴消费企业表现亮眼 [6] 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 -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一季度南向资金净流入超3600亿港元 [2] - 恒指从2025年初至5月中旬的平均成交额提升近40% [2] - 恒生消费指数PE较A股折价35%,近期政策支持叠加AI技术突破带来价值重估预期 [2] 港交所改革与IPO市场 - 港交所优化上市规则,如A+H快速审批通道,中国证监会鼓励A股优质龙头企业在港股建立国际融资平台 [3] - 港交所将回拨比例从50%降至7.5%,更高的机构持股比例提升新股质地、减少"打新"投机行为 [3] - 2025年港交所放宽二次上市条件,允许市值在30亿港元及以上的企业通过"科企专线"快速审批 [9] 中概股回归与AI企业融资 - 中概股回归港股、A股公司发行H股带动市场热度,已有45家A股公司递交或宣布香港上市计划,总市值超3万亿港元 [8] - 摩根士丹利估计,目前有27只中概股有资格在港双重或二次上市 [8] - 中国AI企业融资受关注,A股和港股是潜在上市地选项,群核科技有望成为首家上市的杭州AI六小龙企业 [10][11]
人财物流“三旺”,香港逆风向前|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8 15:56
香港综合竞争力 - 香港综合竞争力逆势上扬,凸显"自由港+超级联系人"双重角色优势 [1] - 香港在贸易战等不利因素下仍保持人、财、物流"三旺" [1] 货物流 - 4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4345亿港元同比上升14.7%,进口货值4505亿港元同比上升15.8% [2] - 前4个月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1.9%,进口货值同比上升11.4%,有形贸易逆差969亿港元占进口货值5.7% [2] - 4月输往亚洲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20.8%,其中马来西亚升61.5%、越南升48.3%、中国台湾升24.1%、中国内地升23.0% [2] - 前4个月输往越南、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出口货值分别升63.7%、36.3%、18.1% [3] - 东盟市场份额由2018年7.4%上升至2024年8.7%,超越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货物出口市场 [3] - 香港与全球21个经济体签订9份自贸协定,与33个经济体签订24份投资协定 [3] 资金流 -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创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 [5] - 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额超760亿港元同比增加超7倍,接近去年全年9成 [6] - 港交所曾连续7年位居全球IPO募资额榜首,2022年跌出前五后去年回升至第四位 [7] - 香港优化公司迁册政策,安盛保险计划将注册地由百慕大迁至香港 [8]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接获1257宗申请,预计带来逾370亿港元投资 [8]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保持全球第三,与伦敦差距缩小 [8] 人才流 - 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 [9] - 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积极吸引受美国政策影响的国际学生 [9][10] - 香港中文大学收到超1万份非本地生申请同比增逾20% [10] - 2024年香港出入境总人次约2.98亿同比增41%,恢复至2019年水平 [11] - 前4个月访港旅客1600万人次同比增10%,其中内地旅客1200万人次增8%,非内地旅客400万人次增17% [11]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
乘联分会· 2025-05-27 16:36
行业信息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计划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目标三年内推动重卡电动化渗透率超50% [8][9] - 国轩高科发布六项新技术,包括续航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和进入预量产阶段的金石全固态电池,设计产能0.2GWh,良品率90% [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超2000万辆,2019-2025年新注册量增长超8倍 [15][12] - 2025年Q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BEV销量267万辆,比亚迪市占率15.4%排名第一 [19][20] - 宁波口岸1-4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超7万辆,同比增长366.8%,占汽车出口总量的61.9% [12] 政策信息 - 贵州拟调整峰谷分时电价,峰段电价上浮60%,谷段下浮60%,覆盖工商业用户和充换电设施 [29][30] - 浙江下达1.188亿元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4个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建设 [11] - 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025年总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指标6万个面向无车家庭 [11][12] - 上海对V2G调节能力给予最高240元/千瓦·年奖励,个人自用充电桩完成智能化改造可获补贴 [35][36][37][38] - 合肥对公共充电设施给予0.1-0.2元/kWh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7000万元 [39][40][41]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63港元/股,开盘上涨12.55%,加速全球化布局 [14][15]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获主流车企认可,应用于多款B级及以上BEV车型,能量密度达350Wh/kg [15]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2300座,覆盖全国31个省份,城市超充站达1400座 [49]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进入收尾阶段,计划6月中旬竣工,YU7车型将于5月22日发布 [47] - 长城汽车发布全动力智能平台,兼容五大动力形式,支持800V架构和6C快充,纯电续航超400km [50] 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明确液态物质含量低于1%为判定标准,解决行业定义模糊问题 [42] - 巨湾技研完成充电新国标测试,XFC电池5分钟充入54.54kWh,平均充电倍率8.8C [18] - 赣锋锂业开发能量密度500Wh/kg固态电池样品,通过200℃热箱和针刺测试 [22] - 孚能科技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400-500Wh/kg [23] - 国家电网推进"充电桩进村",在浙江衢州新建6个光储充一体充电桩 [25] 新产品 - 魏牌蓝山焕新版上市,售价29.98万起,WLTC纯电续航185-220km,综合续航超1300km [60] - 神龙汽车示界06上市,售价10.88万起,CLTC续航520km,电池容量62.3kWh [61] - 东风奕派eπ007 2025款上市,售价11.59万起,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230km [63][64] - 深蓝S09上市,补贴后售价20.49万起,四驱版0-100km/h加速5.9秒,纯电续航210-220km [66] - 长安深蓝S07 215Plus AD PRO版上市,售价15.99万,纯电续航215km,支持3C超充 [68]
港交所IPO募资规模登顶全球的10年嬗变:从工业与消费主导,到科技与医疗行业崛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3:28
港交所IPO市场表现 - 2025年港交所IPO募资规模超过600亿港元,暂居全球首位,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等大型IPO的推动 [1][2] - 2025年以来港交所IPO募资规模达84.2亿美元,高于纽交所的48.71亿美元和纳斯达克的66.24亿美元 [2] - 2014~2024年港交所IPO累计募资3047.2亿美元,全球第一,高于纽交所的2902.4亿美元和纳斯达克的2765.7亿美元 [3] 行业结构变化 - 2025年港股IPO在电气设备、消费者服务等行业表现突出,消费类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成为最具活力的板块 [7] - 2012~2014年可选消费和工业行业新上市公司占比达44%,2021年后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IPO数量稳步增长 [8][9] - 医疗保健行业港股IPO数量从2012年的3家增至2021年的34家,2021年后仍保持活跃 [8][9] 地区分布差异 - 广东在港股IPO中表现突出,2020年有26家新上市公司,2024年有18家 [9] - 四川2015~2024年共有26家公司在港股IPO,排名内陆省份首位 [9]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中国证监会2024年推出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6] - 新能源、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预计将成为未来港股IPO的重要资源 [6] - 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表示新经济与科技企业已成为近年香港IPO市场的主导力量 [7] 指数表现 - 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分别为19.57%和18.78%,在全球重要指数中排名第三和第四 [10]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曾在2015年、2017年、2020年领跑全球 [10]
蜜雪冰城、宁德时代加持 港股IPO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陈翊庭:香港市场基础深厚,支持大规模融资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2:2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交所新上市23家公司,包括蜜雪冰城和宁德时代等重磅企业 [2] - 港股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七倍,接近去年全年总额的九成 [2] - 港交所重返全球IPO募资额榜首,今年恰逢其上市25周年 [2] - 宁德时代上市助力港股IPO市场荣登2025年全球募资额榜首 [2] 港交所改革措施 - 港交所过去一年推动流动性、市场效率改革 [2] - 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优化上市流程,允许保密提交申请 [3] - 持续放宽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包括2018年"18A章"和2023年"18C章" [4] - 改革新股定价机制,优化公众持股量要求,提升定价效率 [5] - 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公司大幅缩短审批时间 [6] 上市企业趋势 - 港交所已收到上市申请接近100宗,正处理约150宗,包括多家集资额超10亿美元的龙头企业 [3] - "先A后H"上市成为趋势,已有40多家公司申请或公布此类计划 [6] - 海外公司如新加坡Mirxes Holding和泰国IFBH Limited选择在港上市 [7] - 中概股回流持续,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市值占美国上市中概股七成以上 [6] 港交所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创224亿港元新高,同比上升9% [8]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创131亿港元新高,同比上升10% [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近69亿港元,同比上升32% [8] - 2025年第一季度股东应占溢利约41亿港元,同比上升37% [8] - 一季度股本证券集资额是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 [8] 战略举措 - 与迅清结算有限公司合作丰富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9] - 推出新产品为市场注入活力和流动性 [9] - 拓展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吸引更多地区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9]
一周港股IPO:富卫集团、三一重工等9家公司递表;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
财经网· 2025-05-26 18:56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5月19日至5月25日)共有9家公司递表 1家公司通过聆讯 5家招股 3家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富卫集团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业务覆盖香港、澳门、泰国等多地 2024年净利润1000万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2-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分别为4.93亿美元、4700万美元、9.11亿美元 [2] 快驴科技 - 中国内地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 2024年市场份额2.2%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2.23亿元、16.31亿元人民币 [3] 聚水潭集团 - 中国最大电商SaaS ERP提供商 2022年市场份额20.7%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23亿元、6.97亿元、9.10亿元人民币 [4] 三一重工 - 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62.3%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8.39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人民币 [5] 乐自天成 - 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2024年收入6.30亿元人民币 [6] - 2022-2024年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1.22亿元人民币 [6] 福瑞泰克 - 中国L0-L2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第三方供应商第二名 市场份额7.2% [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28亿、9.08亿和12.83亿元人民币 [7] 华曦达 - 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三大AI Home解决方案供应商 [7]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25.29亿元、23.67亿元和25.41亿元人民币 [7] 科望医药 -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4款重要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8] - 2023-2024年亏损净额分别为8.535亿元及8800万元人民币 [8] 安联国际 - 香港保安服务供货商 2024年净利润1740.5万港元 [9]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亿港元和1.39亿港元 [9] 通过聆讯公司 海天味业 - 中国调味品市场龙头企业 2024年市场份额4.8%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6.1亿元、245.59亿元、269亿元人民币 [10] 招股公司情况 恒瑞医药 - 香港IPO公开发售获约455倍认购 发行价44.05港元/股 [11] MIRXES-B - 香港公开发售获25.51倍认购 全球发售净筹约8.8亿港元 [12] 吉宏股份 - 拟全球发售6791万股 发售价7.48-10.68港元/股 [13] 派格生物医药-B - 拟全球发售1928.35万股 发售价15.60港元/股 [14] 手回集团 - 拟全球发售2435.84万股 发售价6.48-8.08港元/股 [15] 新上市公司表现 宁德时代 - 上市首日收盘报306.20港元/股 涨幅16.43% [16] MIRXES-B - 上市首日收盘报30港元/股 涨幅28.76% 市值82.9亿港元 [17] 恒瑞医药 - 上市首日收盘报55.15港元/股 涨幅25.20% [18]
港股收评:恒指水下震荡收跌1.35% 汽车整车板块表现疲软
快讯· 2025-05-26 16:1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低开低走,收跌1.35%至23282.33点,盘中最低见23234.2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7%至5157.65点,盘中一度跌逾2% [1] - 大市成交额达2235.2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2036.71亿港元有所放大 [1] 行业板块表现 - 核电板块表现突出,受美股核电板块大涨带动 [1] - 科网股走势分化 [1] - 汽车整车板块领跌大盘 [1] - 医药股回调走弱 [1] 个股表现 - 中核国际(02302.HK)大幅收涨129.78% [1] - 同程旅行(00780.HK)收涨4.39% [1] - 名创优品(09896.HK)绩后收跌18.22% [1] - 比亚迪股份(01211.HK)收跌8.6% [1] - 宁德时代(03750.HK)收跌2.61% [1] - 小米集团(01810.HK)收跌3.21% [1] - 恒瑞医药(01276.HK)收跌2.63% [1]
重磅!中石化入股宁德时代!
鑫椤锂电· 2025-05-26 09:51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 -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领投入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双方此前签署《产业和资本合作框架协议》并宣布"万站换电、人民基建"战略 [2] - 双方首个重卡骐骥换电站项目在福建签约 2024年计划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长期目标为10000座换电站 [2] - 合作领域扩展至换电、零碳、微电网、车生态、电池材料等多维度 [2]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股票代码03750 HK) 发行价263港元/股 绿鞋前全球发售1 35亿股 [2] - 募资总额达46亿美元 如行使15%绿鞋期权后筹资规模超50亿美元 创H股近4年融资规模新高 [2] - 本次IPO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2] 行业活动信息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行业会议 8日为报到日 [4][5]
5.58万元起,比亚迪再掀价格战!小鹏发布史上最强财报!宁德时代港股挂牌上市!多款新车登陆工信部!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5-26 00:02
新车上市动态 - 全新小鹏P7"鹏翼版"谍照曝光,采用苹果绿配色、鹏翼门设计、电动尾翼及橙色Brembo卡钳,定位年轻化市场 [1][3][6] - 智己LS9谍照曝光,定位大6座增程SUV,车长5.2米,配备线控转向/第三代底盘/后轮转向,首发宁德时代钠锂混AB电池,纯电续航450km+,竞品为理想L9/腾势N9 [7][9] - 比亚迪纯电K-Car专攻日本市场,WLTC续航180km,售价250万日元(约12.54万人民币),采用短悬长轴设计+侧滑门,或冲击当地K-Car市场 [10][12][14] - 星途星纪元ES纯电版上市,售价18.98-26.98万元,标配800V平台,两驱版705km/四驱版710km CLTC续航,搭载8295P芯片及"猎鹰"辅助驾驶 [15][16][18][20][22][24][26] - 魏牌蓝山焕新款上市,售价29.98-32.68万元,搭载Coffee OS 3座舱+8295芯片,配备Orin-X智驾系统+128线激光雷达,WLTC纯电续航185-220km [26][27][29][31][33] - 深蓝S09上市,售价23.99-30.99万元,搭载鸿蒙座舱+华为高阶辅助驾驶,CLTC纯电续航210-220km,配备空气悬架+CDC减振器 [33][35][37][39][41][43] - 小米YU7发布预告,采用2200Mpa高强度钢车身,风阻系数0.245,搭载骁龙8芯片+700TOPS算力辅助驾驶,7月上市 [44][48][50][52] - 吉利银河M9全球首发,综合续航1500km+4.5秒加速,搭载千里浩瀚H5智驾系统+激光雷达,布局全球化市场 [54][55][57][59][61][63] 公司战略与行业动向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03750.HK),强化全球零碳科技布局,为国际市场扩张提供资本支持 [89][90] - 本田2025战略:开发新一代ADAS系统(2027年落地)、混动系统成本降30%、调整2030年电动车占比目标至30%以下,首款"Honda 0系列"2026年推出 [91][92][94][96][98] - 小鹏汽车2025Q1财报:交付量94008台(同比+330.8%)、营收158.1亿元(同比+141.5%)、毛利率15.6%创历史新高 [99][101] - 比亚迪多款车型限时降价:海鸥5.58万元起、秦PLUS DM-i智驾版6.38万元起、汉DM-i智驾版14.38万元起,或为清库存做准备 [103][104][106][110][112][114][116][117][119] - 北京增发2万新能源指标,2025年总配额达16万个(含6万增发指标),刺激高端新能源市场需求 [120][121] - 发改委点名汽车行业内卷乱象,将整治劣质低价/侵权假冒行为,推动技术导向型竞争 [122][123]
花旗:宁德时代-首次覆盖 H 股给予买入评级;向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花旗· 2025-05-25 2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宁德时代H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25港元;维持A股买入评级,目标价从362元上调至391元 [1][5][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正逐步转型为新能源科技领导者并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市场的长期增长 [1][5][28] - 尽管全球电池需求增长放缓,但行业利用率将在2025 - 2026年上升,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将超过行业平均 [2][10] - 宁德时代对美国市场的暴露程度已较低,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有限 [3][18] -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业务的利润率预计在2025年2 - 4季度反弹 [4][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解决投资者担忧 全球电池需求增长放缓 - 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电池需求同比增速放缓至25%和26%,但行业利用率将因产能扩张放缓而提高,全球电池有效利用率将从2024年的57%升至2025/2026年的58%/59%,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将从2024年的76%升至2025 - 2027年的77%/78%/80% [2][10] - “熊市”情景下,假设贸易战升级、中国储能电池需求增长放缓和美国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受限,2025年全球电池需求仅增长10% [11] 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 2024年宁德时代约12%的电池销售面向美国市场,2025年1季度降至2 - 3%,预计未来美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对其影响有限 [18] 宁德时代单位毛利和息税前利润承压 - 自2024年4季度以来,宁德时代单位毛利和息税前利润下降主要因储能电池产品结构变化和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计2025年2 - 4季度储能电池业务利润率将随着海外销售占比提高而反弹,电池系统销售占比也将增加,支撑利润率 [19][20] 公司描述 - 宁德时代总部位于中国福建宁德,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主要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材料,2024年电动汽车/储能电池销量为381/93GWh,同比增长19%/35%,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和海外顶级电动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 [41][45] 投资策略 - 对宁德时代A股和H股均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391元人民币和425港元,公司凭借持续研发、有效成本管理、全球客户基础和扩张项目,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长期增长,是电池供应链首选 [42][47] 估值 - 基于2025年16.6倍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对宁德时代A股和H股估值分别为391元/股和425港元/股,目标价对应2025年28.2倍市盈率和2026年22.4倍市盈率 [43][48] 风险 - 宁德时代A股和H股股价无法达到目标价的下行风险包括电动汽车需求低于预期、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市场份额低于预期、原材料成本高于预期,H股还因交易历史短被量化模型评为高风险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