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电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涨2.03%,成交额12.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96.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73.28元/股,成交金额12.09亿元,换手率3.33%,总市值398.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96.82万元,特大单买入1.42亿元(占比11.74%),卖出1.55亿元(占比12.84%),大单买入3.46亿元(占比28.63%),卖出3.67亿元(占比30.3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2.83%,近5个交易日上涨11.08%,近20日上涨21.63%,近60日上涨73.7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元材料60.83%,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29.37%,钴酸锂7.44%,智能装备1.55%,其他业务0.82%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3.99亿元,同比增长33.92%,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8.64万,较上期减少0.37%,人均流通股5856股,较上期增加0.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15.48万股,较上期增加872.15万股 [3] - 多家ETF及公募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860.57万股,较上期减少144.02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34.78万股,较上期增加30.43万股)等,并有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等新进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钴镍、小金属、4680电池、锂电池、储能等 [1]
当升科技涨2.04%,成交额11.2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08.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3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4%至65.59元/股,成交金额为11.29亿元,换手率为3.47%,总市值为357.0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08.71万元,特大单和大单买卖活跃,其中特大单买入5539.37万元(占比4.91%),卖出8206.70万元(占比7.27%);大单买入2.62亿元(占比23.22%),卖出2.56亿元(占比22.73%) [1]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63.65%,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1.87%,近20日上涨16.94%,近60日上涨53.8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元材料60.83%,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29.37%,钴酸锂7.44%,智能装备1.55%,其他业务0.82%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67万户,较上期增加2.18%;人均流通股为5834股,较上期减少2.13%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3.33万股(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持股258.39万股(较上期减少9.02万股) [3] 行业分类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涵盖钴镍、4680电池、锂电池、储能、新能源等 [1]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于2010年4月27日上市 [1]
容百科技:新技术与新产品集中放量 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中证网· 2025-10-21 09:49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前三季度利润表现受到磷酸铁锂、钠电、锰铁锂、固态电解质等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影响[1] - 随着多项新业务逐步落地并进入放量阶段,公司业绩预计将迎来改善[1]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是业绩的拐点,随着新产品放量、海外工厂投产及供应链成本优势发挥,明年产能利用率与复购率将提升,业绩有望显著增长[2] 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三元正极材料销量达7.1万吨[1] - 新一代中镍高电压材料已完成开发即将量产,预计明年6系产品将实现大规模放量,目前已进入客户送样阶段[1] - 核心8系高镍产品迎来全新换代,将率先搭载于部分主流车企的增程式电动车,预计明年起月需求量达千吨级以上[1] - 公司在韩国已建成6万吨/年三元正极及6000吨/年前驱体产能,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 - 波兰2.5万吨/年三元产能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2] 钠电池业务 - 公司在钠电领域绑定国内头部客户,聚阴离子产品卡位领先[1] - 首期6000吨/年聚阴离子钠电正极产线建设顺利即将建成,成为业内率先实现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之一[1] - 预计2026年产销规模将迅速提升,目前产品已在动力、储能等多个领域完成认证[1] 磷酸锰铁锂业务 - 磷酸锰铁锂产品连续9个月保持满产满销,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3%,创历史同期新高[1] - 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磷酸锰铁锂纯用方案上车量产[1] - 为把握海外需求,韩国生产线建设已启动,扩产选址也在筹备中[1] 磷酸铁锂与海外布局 - 公司采用全新工艺切入磷酸铁锂市场,在大客户导入与产能并购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 - 公司启动在波兰建设首条欧洲磷酸铁锂产线,产品定位动力与高端储能市场,预计未来将快速放量[2] - 海外产能可在国内政策框架内正常运行,为公司巩固全球市场份额提供支撑[2] 固态电池技术 -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高镍及超高镍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出货,富锂锰基材料获吨级以上订单[2] - 硫化物电解质性能领先,中试线预计2026年初竣工、上半年投产,早期规划十吨级,下半年将扩展至百吨级[2]
当升科技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3.22亿元,融资余额15.7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36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上涨4.36%,成交额为27.5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22亿元,融资偿还2.78亿元,融资净买入4450.28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9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5.7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66%,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券方面,10月16日融券偿还2.17万股,融券卖出8.54万股,卖出金额570.81万元 [1] - 融券余量27.25万股,融券余额1821.39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于2010年4月27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元材料60.83%,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29.37%,钴酸锂7.44%,智能装备1.55%,其他业务0.82% [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8.67万,较上期增加2.18%;人均流通股5834股,较上期减少2.1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3.33万股,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持股258.39万股,较上期减少9.02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当升科技跌2.03%,成交额7.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1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66.54元/股,成交额7.66亿元,换手率2.24%,总市值362.1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16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9609.37万元(占比12.54%)和1.39亿元(占比18.17%)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6.0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07%、21.20%和56.9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多元材料占60.83%,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占29.37%,钴酸锂占7.44%,智能装备占1.55%,其他业务占0.82%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67万户,较上期增加2.18%,人均流通股5834股,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04.59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华安创业板50ETF为第六大股东,持股379.94万股,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04.35万股,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443.33万股,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3日,于2010年4月27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4680电池、固态电池、三元锂电、新能源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钠电“新军”抢占新赛道
辽宁日报· 2025-10-08 07:57
项目概况 - 公司总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 [1] - 项目目前处于内部装修阶段 计划年底投产 [1] - 项目选址锦州 看中其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东北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独特区位优势 [1] 技术优势与产品性能 - 钠电池技术路径聚焦聚阴离子体系的钒基路线 [2] - 钠电池在-20℃环境下能释放90%电量 远超锂电池的60% [2] - 钠电池在-40℃环境下仍保持70%放电能力 且无须额外加热模块 系统成本降低约30% [2] 产能规划与市场定位 - 产能分三期推进:一期2000吨计划今年投产 用于示范线验证和车企测试 [2] - 二期1万吨产能重点开展正极材料规模化和动力及储能市场开拓 [2] - 三期10万吨产能将于2027年完成 届时将占据全国钠电正极材料产能的20% [2] - 钠电池产品定位不仅适用于新能源车 在大型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场景潜力巨大 [2] 战略布局与区域影响 - 锦州基地将从生产基地升级为研发加生产一体化基地 [2] - 公司计划在锦州构建从材料、电池到储能、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2] - 项目旨在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扎实样本 [2] - 项目得到当地政府支持 包括量身定制专业化厂房 配套绿电指标和储能示范站 [1]
当升科技跌2.02%,成交额9.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88.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2%至62.52元/股 总市值340.29亿元 成交额9.71亿元 换手率3.0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88.3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42%和13.0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48%和29.9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9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3.96%/29.76%/47.91%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材料60.83% 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29.37% 钴酸锂7.44% 智能装备1.5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十大流通股东包含多家知名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减24.56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增79.0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增37.80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减27.74万股) 汇添富新能源汽车ETF持股258.39万股(减9.02万股) [2]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 4680电池 三元锂电 锂电池 宁德时代概念等 [1]
当升科技涨2.05%,成交额3.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94.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58.63元/股,总市值319.12亿元,成交额3.65亿元,换手率1.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94.61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25%和6.26%,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37%和17.8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6.28%,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37%、33.01%和35.40%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收入构成:多元材料60.83%、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29.37%、钴酸锂7.44%、智能装备1.5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4680电池、三元锂电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67万户,较上期增加2.18%,人均流通股5834股减少2.1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增加79.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增加37.80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减少27.74万股),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持股258.39万股(减少9.0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
当升科技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70亿元,融资余额16.2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76% 成交额达23.13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70亿元 融资偿还2.90亿元 融资净流出1972.8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4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6.29亿元占流通市值5.74%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7日融券偿还1.55万股 融券卖出2000股 卖出金额11.22万元[1] - 融券余量22.83万股 融券余额1280.53万元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2] -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2] -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 较上期减少24.56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 较上期增加79.05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 较上期增加37.80万股[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 较上期减少27.74万股[3] -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持股258.39万股 较上期减少9.02万股[3] 主营业务构成 - 多元材料占比60.83% 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材料占比29.37%[1] - 钴酸锂占比7.44% 智能装备占比1.55% 其他业务占比0.82%[1]
当升科技跌2.03%,成交额6.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45.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54.00元/股 总市值293.92亿元 成交额6.07亿元 换手率2.2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45.5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308.83万元(买入2362.17万元占比3.89% 卖出5671.00万元占比9.35%) [1] - 大单净卖出1500万元(买入1.38亿元占比22.79% 卖出1.53亿元占比25.1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4.7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45%/23.63%/23.18%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多元材料占比60.83% 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占比29.37% 钴酸锂占比7.44% 智能装备占比1.5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 三元锂电 4680电池 电池回收 钴镍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减少24.56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增加79.0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增加37.80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减少27.74万股)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持股258.39万股(减少9.0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