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06818)
搜索文档
港股内银股普跌,江西银行、青岛银行跌超2%
格隆汇· 2025-10-02 10:54
市场表现 - 港股内银股板块普遍下跌 [1] - 江西银行、青岛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跌幅超过2% [1] - 九江银行、重庆银行、郑州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哈尔滨银行跌幅超过1% [1]
光大银行(601818)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

2025-09-30 21:31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经营收入659.51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5.60%[22] - 2025年1 - 6月净利润247.4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0.53%[22]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02%[22]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零售客户15997.83万户,中高端客户比上年末增长3.60%[184] - 三大APP累计用户35856.05万户,同比增长13.03%,月活用用户同比增长0.77%[184] - 信用卡累计客户5481.19万户,阳光惠生活APP月活用户1495.54万户[192] 未来展望 未提及相关内容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未提及相关内容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境内外累计投放并购贷款166.23亿元[180] - 郑州分行于2025年3月向某种业企业发放并购贷款约8,500万元[179] 其他新策略 - 推动16家分行设立“科创金融中心”,创设64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33] -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批复清单企业3.34万户,实现投放2,134.69亿元[34] - 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项目343个,实现投放1,133.48亿元[34]
光大银行(601818)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

2025-09-30 21:31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人民币59,085,551,061元[1] - 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2,678,735,500股,法定/注册股本为12,678,735,500元,本月无增减[1] - A股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46,406,815,561股,法定/注册股本为46,406,815,561元,本月无增减[1] 股份发行情况 - H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2,678,735,5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本月无增减[2] - A股普通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46,406,815,561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本月无增减[2] - A股优先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00,000,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本月无增减[2] 优先股可换股票据情况 - 部分优先股可换股票据上月底已发行总额为300亿人民币,本月底已发行总额仍为300亿,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11,029,411,764股,转换价2.72元[6] - 另一部分优先股可换股票据上月底已发行总额为350亿人民币,本月底已发行总额仍为350亿,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8,557,457,212股,转换价4.09元[6] 股份变动情况 - 本月内合共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0[8] - 本月内合共增加/减少(-)库存股份总额为0[8] 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已收取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应得全部款项[11] - 上市先决条件、批准证券上市买卖函件所载条件已履行[11] - 每类证券在各方面均相同[11] - 《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规定文件已存档,法律规定已遵行[11] - 所有权文件按规定发送或准备发送[11] - 上市文件所示物业交易完成,购买代价已缴付[11] - 债券等信托契约已制备签署,详情已送呈存档[11] 股份事件日期规定 - 购回股份作库存时,事件发生日期指购回并持有日期[12] - 购回或赎回股份注销时,事件发生日期指注销日期[13]
年内11家银行股东宣布增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8:13
银行股东增持动态 - 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2日至26日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占总股本0.87%,其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加至17.02% [1] - 紫金集团旗下紫金信托于7月18日至9月10日增持南京银行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其合计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3] - 南京高科于7月24日至8月4日增持南京银行750.77万股,其持股比例从8.94%增至9.00% [3] - 光大集团自2025年4月8日起实施增持计划,已累计增持光大银行A股1397万股(占总股本0.02%),增持金额5166.1万元,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为0.5亿至1亿元 [3] - 光大集团在2024至2025年间多次增持光大银行,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持股比例由47.19%提升至47.42% [4] -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贵阳银行20083.26万股A股,占总股本5.49%,成为重要股东 [6]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上市银行获得股东或高管增持 [6] 银行中期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国有六大行贡献超2000亿元分红 [7] - 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实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7] - 工商银行以3564.0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14元,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为1098亿元,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7] - 建设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3942.73亿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1620.76亿元,同比下降1.37%,拟派发现金股息486.05亿元,每10股股息1.858元,分红比例30.0% [8] - 农业银行拟分红418.23亿元,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为30.0% [8] - 中国银行中期分红总额352.5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中期分红分别为147.7亿元和138.1亿元,派息比例均保持在30%水平 [8] 银行板块市场关注度 - 截至9月29日,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超300次,机构调研家数超2000家 [8] - 银行股因低估值、分红稳定等优势受到机构青睐,长三角等地区域性银行被调研次数较多 [8] - 银行股因占指数权重较大且具有高股息特征,被动ETF、险资等对其配置需求将稳步提升 [9]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主动权益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银行板块 [9] - 增持计划多集中在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时发布,银行股股息率高、估值低,具备较强防御属性 [6]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17:4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经营收入为659.51亿元[6] - 净利润为247.41亿元[6] - 税前利润为306.81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47.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53%[22] - 2025年上半年經營收入為659.5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0%[22] - 经营收入659.51亿元,同比下降5.60%[48] - 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48] - 公司整体税前利润从298.15亿元增至306.81亿元,但经营收入从698.66亿元降至659.51亿元[149] - 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大幅改善,从亏损18.64亿元转为盈利9.21亿元[151] - 金融市场业务税前利润从138.58亿元增长至149.87亿元[151] 利息净收入及利差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淨收入為454.3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57%[22] - 2025年上半年淨利差為1.31%,同比下降0.15個百分點[22] - 净利差1.31%,同比下降15个基点[57] - 净利息收益率1.40%,同比下降14个基点[57] - 利息净收入减少26.79亿元人民币,其中规模因素增加31.27亿元,利率因素减少58.06亿元[62] - 利息收入107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9.20亿元,下降9.97%[62] - 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40.4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4.66亿元,下降11.34%[63] - 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从3.95%降至3.41%,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从5.16%降至4.39%[65] - 利息支出62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2.41亿元,下降12.94%[67]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38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1.43亿元,下降13.70%[68] - 零售净利息收入194.97亿元,同比下降10.98%,占全行净利息收入的42.91%[18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2025年上半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104.4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85%[2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90亿元,下降0.85%[73] - 个人财富管理手续费净收入37.57亿元,占全行手续费净收入的35.98%[187] - 信用卡累计客户5481.19万户,时点透支余额3702.61亿元,业务收入136.60亿元[192] 成本和费用 - 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為28.10%,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22] - 经营费用19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06亿元,下降2.05%,成本收入比28.10%[79]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15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3.85亿元,下降21.60%[82] - 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从885.82亿元略降至875.56亿元,本期计提155.01亿元[146] 资产总额及增长 - 资产总额达到72,385.91亿元[6] - 2025年6月30日資產總額為72,385.91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長4.02%[22] - 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47] - 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2,795.70亿元,增长4.02%[87] 贷款总额及构成 - 贷款总额为40,840.70亿元[6]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47]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长至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01.68亿元,增幅3.82%[90] - 贷款和垫款总额在资产总额中占比56.42%,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90]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长至4.08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3.93万亿元增长3.8%[118] - 企业贷款余额为24,951.0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1.09%,较上年末占比提升2.68个百分点[92] - 零售贷款余额为14,959.6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6.63%,较上年末占比下降1.05个百分点[92] - 零售贷款余额11,240.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3.25亿元,增长1.57%[186] - 对公贷款余额24951.09亿元,增长8.60%[166] - 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37.44%,抵押贷款占比下降至34.35%[123] - 长江三角洲地区贷款占比最高,为25.52%,贷款余额为10.42万亿元[120]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为661.9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62%[124] 存款余额及构成 - 存款余额为42,531.82亿元[6] - 2025年6月30日存款餘額為42,531.8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長5.39%[22] - 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47] - 客户存款余额增至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74.95亿元,增幅5.39%[104][106] - 零售存款余额13,504.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16.56亿元,增长4.78%[185] - 对公存款余额28247.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166] - 企业客户存款中定期存款余额为15,908.44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的37.40%[108]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增至23,440.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14.78亿元,在资产总额中占比32.38%[93] - 持有金融债券总额为5,484.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4.76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占比51.34%[97][99] - 自营债券组合规模为14836.00亿元,占全行资产的20.50%,其中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占比63.46%[197] 特定资产变动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大幅增加至1182.3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7.52%[154]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至1928.6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54.46%[15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少至269.82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77.16%[154] - 衍生金融资产下降至107.84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68.09%[154] - 表内应收利息期末余额455.96亿元,本期增加1097.51亿元,减少1119.43亿元[158] - 其他应收款增至453.20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9.09亿元[162] 负债与权益 - 负债总额增至66,414.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26.19亿元,增幅4.28%[104] -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为5,945.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34亿元[110] - 归属于银行股东权益合计为5945.3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112]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为1.25%[6] - 拨备覆盖率为172.47%[6] - 2025年6月30日不良貸款率為1.25%,與上年末持平[27] - 2025年6月30日撥備覆蓋率為172.47%,較上年末下降8.12個百分點[27] - 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50] - 拨备覆盖率172.47%,较上年末下降8.12个百分点[50] - 不良贷款率为1.25%,与2024年末持平,不良贷款余额为509.15亿元[126] -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下降0.69个百分点至1.11%,资产质量指标改善[129] - 逾期贷款本金总额保持稳定,从2024年末的793.07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794.83亿元[133] - 不良贷款总额由2024年末的492.52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509.15亿元,增长3.4%[135] - 企业贷款不良余额从284.82亿元增至303.09亿元,占比从57.83%升至59.53%[135] - 零售贷款不良余额从207.70亿元微降至206.06亿元,占比从42.17%降至40.47%[135]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从67.44亿元增至74.13亿元,占比从13.70%升至14.56%[139] - 抵押贷款在不良贷款中占比最高,从52.91%显著上升至57.03%,余额从260.56亿元增至290.34亿元[142] 资本充足指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9.82%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9.49%[28]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4.13%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3.53%[28] -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从2024年末的5,106,290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5,106,290百万元[28] - 资本充足率13.53%,一级资本充足率11.5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9%[51] 流动性指标 - 杠杆率从2024年末的7.28%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7.14%[29] - 流动性覆盖率从2024年末的151.17%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42.11%[30] 公司金融业务表现 - 对公综合融资规模为5.41万亿元[6] - 公司金融业务经营收入249.85亿元,同比下降2.82%,占全行经营收入的37.88%[165] - 对公综合融资规模5.41万亿元,零售资产管理规模3.10万亿元,同业金融交易额1.74万亿元[43] - 承销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等金额1,906.11亿元人民币[180] - 境内外累计投放并购贷款166.23亿元人民币[180] - 发行4单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资产规模110.57亿元人民币[180] - 表内外贸易融资余额5,273.48亿元人民币[181] - 农民工工资保函累计担保金额139.47亿元人民币,新增6.86亿元[181] - 农民工工资保函累计服务对公客户1,549户[181] - 上半年债券承销1906.11亿元[43] - 发放并购贷款166.23亿元[43] 零售金融业务表现 - 零售资产管理规模为3.10万亿元[6] - 零售金融业务经营收入255.43亿元,同比下降10.58%,占全行经营收入的38.73%[183] - 零售非利息净收入60.46亿元,同比下降9.29%,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29.47%[183] - 零售客户总数达15,997.83万户,月日均资产50万元及以上中高端客户比上年末增长3.60%[184] - 三大APP累计用户35,856.05万户,同比增长13.03%,月活用户4,903.13万户,同比增长0.77%[184] - 管理客户总资产30,997.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7%[184] - 私人银行客户74,961户,比上年末增长5.27%;私行AUM达7,360.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9%[188] 金融市场业务表现 - 金融市场业务经营收入154.06亿元,同比下降1.57%,占全行经营收入23.36%[196] - 同业存款余额为5181.55亿元,与近4000家同业客户开展业务合作[198] - 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17990.91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余额17870.56亿元,占比99.33%[199] - 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发行2.36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91.46亿元[199] - 养老金托管规模比上年末增长5.81%[200] - 理财产品管理规模1.80万亿元[43] 专项贷款增长 - 科技型企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9.88%[33] - 绿色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37%[33] - 普惠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95%和9.18%[33] - 养老产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29.95%[3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61%和19.11%[34]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170.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5.03亿元,增长9.88%[40] - 绿色贷款余额4641.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0.99亿元,增长12.37%[40] - 普惠贷款余额4526.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2.17亿元,增长3.95%[40]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170.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8%,高于一般贷款增速[168] - 普惠贷款余额4,526.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95%或172.17亿元[177] - 普惠客户达43.9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757户[177] - 新投放普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0%,较上年末下降27个基点[177] - 普惠贷款不良率为1.28%[177] - 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66万亿元,占总贷款比例增至22.70%[118] 线上及创新业务 - 云缴费累计接入项目18858项,累计输出合作平台898个,服务人次16.09亿次[43] - 薪悦通平台累计入驻企业3.43万户[43] - 养老金融专区累计服务客户260.58万人次[40] - 光大云缴费累计接入缴费项目18858项,缴费金额3809.03亿元,同比增长5.92%[193] - 云缴费服务人次16.09亿次,同比增长6.73%,累计输出平台898家[193] - 水费、燃气费代收服务县域覆盖率分别为71.27%和69.22%[193] - “安居通”业务合作平台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服务客户超34万户[195] - “物流通”服务货主及司机1239.17万户,报告期内交易金额941.98亿元[193] - 手机银行注册用户6790.61万户,同比增长6.21%[193] - “薪悦通”报告期内服务企业客户3.43万户[193] - 阳光惠生活APP月活用户1495.54万户,信用卡交易金额7258.24亿元[192] 其他财务数据 - 信贷承诺合计为15.9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16.08亿元[113][115]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2122.85亿元,主要由经营负债变动产生的现金流入2951.48亿元驱动[11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净收益19.74亿元,同比激增1310.00%[154]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7:4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1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2,678,735,500 | RMB | | 1 RMB | | 12,678,735,5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2,678,735,500 | RMB | | 1 RMB | | 12,678,735,500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上市银行获股东密集增持 年内机构调研超300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5:32
股东增持动态 - 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占总股本0.87%,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至17.02% [1]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信托增持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紫金集团及紫金信托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3] - 南京银行股东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00% [3] - 光大集团增持光大银行1397万股,占总股本0.02%,增持金额5166.1万元,为总额0.5亿至1亿元增持计划的一部分 [3] - 光大集团在2024至2025年间累计增持光大银行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持股比例由47.19%提升至47.42% [4] -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贵阳银行20083.26万股A股,占总股本5.49%,成为重要股东 [4]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上市银行获得股东或高管增持 [5] 中期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国有六大行贡献超2000亿元分红 [6] - 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实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6] - 工商银行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7] - 建设银行拟派发现金股息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分红比例30.0% [7] - 农业银行拟分红418.23亿元,分红比例30.0% [8] - 中国银行中期股息总额352.5亿元,派息比例保持在30% [8]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中期分红分别为147.7亿元和138.1亿元 [8] 机构关注与市场观点 - 截至9月29日,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超300次,机构调研家数超2000家,长三角等地区域性银行受关注较多 [5][8] - 银行股因股息率高、估值低具备较强防御属性,当前被视为中长期资金布局的重要窗口 [5] - 增量资金流入有望支撑银行板块行情,被动ETF、险资等对银行股配置需求将稳步提升 [8]
光大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低至0% 预计将有更多银行跟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52
信用卡透支利息通常产生于两种场景,一是透支消费后未按时全额还款,二是透支取现。 在政策层面,监管部门正放开对信用卡透支利率的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在2020年出台的《中 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 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 本报记者李静 近日,光大银行(601818)发布公告称,自9月29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 五至万分之五(年利率12.7750%至18.2500%)"调整为"日利率0%至0.05%,按照单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 为0%至18.25%"。该行将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用卡情况等动态调整日利率水平,调整后日利率不超 过0.05%。 这意味着部分优质客户将有机会享受到0%的信用卡透支利率。 此举被视作对监管部门推动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响应,业内人士认为,透支利率差异化定价 有助于增强客户黏性,吸引优质客户,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 推动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 预计将有更多银行跟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信用卡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透支利率差异化 ...
光大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低至0%预计将有更多银行跟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04:45
● 本报记者 李静 8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作出修 改,并公开征求意见,包括删除"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 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的表述。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产品的定价上 可以更加灵活,既能实现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又能实现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这为加快推动信用卡产 品和服务创新创造了条件。 透支利率调整步伐缓慢 尽管政策持续鼓励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但目前银行业的整体调整节奏较为缓慢。记者查阅多家 银行相关信息发现,多数银行仍"一视同仁"地执行0.05%的日利率,并未因客户资质不同而区分。 少数银行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可低于0.05%。例如,广发银行6月20日更新的信用卡透支提现日利率为 0%至0.05%;昆仑银行信用卡透支日利率为0.04%。 近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自9月29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 五(年利率12.7750%至18.2500%)"调整为"日利率0%至0.05%,按照单利算法 ...
助力“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北京链家携手光大银行于望京试点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
环球网· 2025-09-29 19:04
合作服务核心 - 北京链家与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合作推出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延伸服务 [1] - 服务在望京试点,依托双方位置相邻优势实现不动产信息查询和房产证打印就近办、即时办 [1] - 居民完成缴税过户后凭身份证通过自助设备3分钟即可领取房产证 [1] 服务内容与优势 - 提供房产证自助打印和不动产信息自助查询两项核心服务 [3] - 房产证自助打印需在完成缴税及过户后经自助发证机身份验证现场领证,全程有专人引导 [3] - 不动产信息证明可直接用于房产交易、抵押贷款等场景 [3] - 自助设备支持工作日及周末全天候服务,居民可灵活安排办事时间 [5] 技术支持与效率 - 自助设备采用互联网、大数据及智能终端技术与北京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安全对接 [5] - 技术在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大幅提升业务办理速度 [5] 公司业务拓展 - 北京链家已在朝阳区亚奥、团结湖、常营及望京四家签约服务中心推进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业务 [7] - 公司开通二手房买卖、赠与、夫妻更名、信息补录等17项高频线上服务 [7] - 此次合作进一步打通二手房交易领证最后一公里,助力北京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