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渤海银行(09668)
icon
搜索文档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报 经营成果稳中提质 以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基金报· 2025-03-28 22:4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渤海银行面对复杂经营形势实现经营成果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25年将继续转型发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1][2] 2024年经营成果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11.08亿元,增幅6.41%,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9253.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9.67亿元,增幅0.54% [3] - 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53.86亿元,增幅7.13%,吸收存款10675.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329.68亿元,增幅14.23%,存款规模突破万亿元,占负债比重达61.58% [3]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4.84亿元,增幅1.94%;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增长1.75亿元,增幅3.44%;成本收入比39.01%,较上年降低1.50个百分点 [3] 资产质量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64.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8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19%,总体资产质量稳定,拨备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4] 2024年业务发展 科技金融 - 积极打造“渤银科创”综合服务体系,以“渤银科速贷”为切入点服务科技型企业,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58.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92亿元,增长9.01% [5] 交易银行业务 - 拓宽交易场景,构建“渤银e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供应链产品投放2571.91亿元,同比增长36.69%,还推出“渤银海纳池”等产品 [6] 制造业金融 - 从多方面开展创新完善制造业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346.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81亿元,增长23.89% [6] 金融标准化 - 落实金融领域标准化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完善对标达标机制,开展相关领域标准化自评估及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工作 [6] 2025年发展规划 转型战略 - 继续深耕“九大银行”转型,以特色化转型促进差异化经营;做深做实“五个工厂”路径,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重塑组织架构,强化考核导向,优化薪酬分配;发挥“一个核心区域”服务天津示范作用 [1] 服务实体经济 - 坚定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持续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夯实客户基础,创新产品服务,升级展业模式,紧跟政策导向和行业趋势,迭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2]
不良率高于行业水平,零售业务亏28亿,渤海银行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3-28 14:57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6日渤海银行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扭转2023年“双降”局面,但业绩背后仍存在不良贷款率高、零售银行业务“萎缩”等问题 [2] 不良贷款率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全行不良贷款率1.76%,比上年末降0.02个百分点,近5年一直在1.7%以上,2023年不降反升至1.78% [3] - 高于商业银行整体平均水平(1.50%)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在已公布数据的股份行中最高 [3] - 公司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1.11%,较2023年末降0.73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高达4.15%,较2023年末增1.9个百分点 [4] - 个人住房和商业用房、消费类、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均上升,公司称已快速出清个贷高风险资产,后续将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力度 [4][5] 零售银行业务情况 - 近年来公司加快向“账户银行、财富银行、生态银行”转型,去年个人财富资产规模突破3800亿元,年增236.92亿元,增量同比增103.49% [6] - 去年零售银行业务亏损27.87亿元,公司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税前利润较2023年均增长,金融市场业务是2023年的近十倍 [6] - 经济波动与利率下行、零售标杆银行竞争、网络理财平台分流、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等因素挤压零售业务利润空间 [8] - 近五年公司银行业务比重加大,零售银行业务比重降低,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6.52%降至2024年的18.08%,利润从2022年稳定在30多亿元到2024年亏损 [8] 未来关注重点 公司在延续对公业务上升势头的同时,如何“扶起”零售银行业务,实现向“账户银行、财富银行、生态银行”转型受关注 [9]
渤海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的隐忧:个贷不良贷款率攀升
广州日报· 2025-03-28 13:0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渤海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增长,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 [1] 分组1: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实现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增长3.44% [1] 分组2:利息与非利息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92%;净利差1.1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31%,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主要因贯彻政策让利实体经济,资产端收益率同比下降 [2] - 2024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74亿元,比上年下降25.63%,主要由于代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较上年有所下降 [2] - 2024年公司其他非利息净收入6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6%,主要由于交易收益净额较上年增长87.47%,金融投资净收益较上年增长116.13% [2] 分组3:资产与贷款质量情况 - 截至去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8438.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1%,主要因金融投资项目快速发展带动 [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164.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8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3] - 公司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率高达12.37%,较2023年年末的4.4%增长了近3倍;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增至4.62%;个人住房和商业用房贷款不良余额较2023年末增长了14.17亿元,不良率从0.97%上升至1.98% [3] 分组4:股价情况 - 3月28日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0.88港元/股,今年以来该股股价下跌1%左右,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 [1] 分组5:贷款结构情况 - 公司贷款和垫款金额6547.36亿元,占比69.91%,不良贷款金额72.68亿元,不良贷款率1.11% [4] - 个人贷款金额2220.27亿元,占比23.71%,不良贷款金额92.12亿元,不良贷款率4.15% [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364.91亿元 [4]
银行发力消费贷 不良贷款率两极分化!渤海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贷款率超12%
广州日报· 2025-03-28 10:34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消费金融政策密集落地,金融机构发力消费贷,但面临不良贷款率挑战,业内人士提出银行控制风险的建议,未来消费贷竞争将转向综合服务比拼 [2][3] 消费贷不良贷款率现状 - 银行消费贷不良贷款率两极分化,招商银行2024年末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0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渤海银行2024年末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2.37%,较2023年年底上升近8个百分点 [2] - 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977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高于1.5%,分别为1.76%、1.66%和2.80% [2] 不良贷款率上升原因 - 消费贷政策放宽可能吸引高风险客户群体,部分消费者因收入不稳定、过度借贷等无法按时还款,利率波动影响还款意愿,进而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2][3] 银行控制风险建议 - 博通咨询王蓬博建议银行加强合规和风险管理,做好客户和产品分层,设计多样化和灵活的消费贷产品 [3]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曾刚建议银行精准筛选客户,动态监控还款能力,优化贷后管理,分散风险 [3] 消费贷未来竞争趋势 - 新规指引下,消费贷竞争将从“价格战”转向消费场景等综合服务比拼,机构将打造自营获客、优质场景挖掘和先进科技能力,围绕重点客群迭代打磨精品产品与服务 [3]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双增,坚定“九大银行”转型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15:38
文章核心观点 - 渤海银行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升”,2025年将继续推进转型发展,深化“九大银行”转型战略,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 [1][2][3]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同比增长7.13% [1] - 全年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元,增长3.44% [1] 2025年发展规划 - 董事长王锦虹表示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深耕“九大银行”转型,做深做实“五个工厂”路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发挥核心区域服务天津示范作用 [1] - 行长屈宏志表示将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推进转型发展 [2] “九大银行”转型战略成效 - 公司银行业务聚焦打造“行业银行、交易银行、轻型银行”,公司全量客户同比增长12.83%,交易银行业务非息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7.86%,表内外业务累计投放9300.53亿元,同比增加66.41% [2] - 零售银行业务加快向“账户银行、财富银行、生态银行”转型,个人财富资产规模突破3800亿元,年增236.92亿元,增量同比增幅103.49%,零售存款余额2122.75亿元,年增112.73亿元,零售客户年增49.01万户 [3] - 金融市场业务以“债券银行、资管银行、代客银行”为指引,债券业务交易量突破5.34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5.86%,国债承销量861.3亿元,较上年增长6.24%,政策性金融债承销量1125.4亿元,较上年增长32.35% [3]
渤海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科技与绿色贷款增速领跑行业
金融界· 2025-03-26 23:35
文章核心观点 渤海银行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资产规模增长,资产质量稳定,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力,“九大银行”战略成效显著,未来将深化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1][4][5] 营收与资产规模 -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债总额同比增长7.13%至17337.17亿元,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1][2]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3.44%,净利息收益率收窄至1.31%,通过优化负债成本、加大非息业务投入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 [1][2] 服务实体经济 - 普惠贷款余额达552.71亿元,同比增长7.4%,服务小微客户超12.9万户 [2] - 绿色贷款余额485.30亿元,增速高达55.25%,绿色贷款增量占对公贷款增量的35% [2][3] 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降至1.76%,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55.19%,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2] - 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至39.01% [2] 深耕“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 - 以“渤银科创”综合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出“渤银科速贷”专项产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58.78亿元,同比增长9.01%,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增速均超20% [3] 绿色金融 -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中位列全国第一,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3] 普惠与养老金融 - 依托数字技术将普惠服务嵌入小微企业供应链场景,普惠贷款户数同比增长1.38万户 [3] - 创新“五个一”服务体系,个人养老金账户新客户占比达43.67%,通过适老化改造网点、优化线上服务提升老年客群体验 [3] “九大银行”战略成效 公司银行 - 公司客户总量同比增长12.83%,交易银行业务非息收入达17.41亿元,增速17.86% [4] - 通过“渤银e链”供应链金融体系投放资金2571.91亿元,同比增长36.69% [4] 零售银行 - 个人财富管理规模突破3800亿元,年增量同比增幅103.49% [4] - 零售存款余额增至2122.75亿元,新增客户49.01万户,代发业务新增代发个人客户16.37万户,公私联动效应显著 [4] 区域协同与数字化转型 - 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创设全国首个“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设立总行级航运金融中心 [5] - 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对科技、贸易领域精准支持,全年债券承销规模达1697.40亿元,同比增长83.46% [5] - 以数字化转型为底座,升级手机银行7.0、对公客户标签体系等基础设施 [5]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双增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中金在线· 2025-03-26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渤海银行营收净利双增,主要指标稳中提质向好,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将继续推进转型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2][10] 业绩摘要 - 2025年3月26日渤海银行公布2024年年报,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同比增长7.13% [1] - 全年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元,增长3.44%,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升” [1] 2025年发展规划 - 董事长王锦虹表示2025年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耕“九大银行”转型,做深做实“五个工厂”路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发挥核心区域服务天津示范作用 [2] - 行长屈宏志称2025年将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推进转型发展 [2]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 - 2024年以来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业务布局,打造“渤银科创”综合服务体系,以“渤银科速贷”为先导服务科技型企业 [3] - 截至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58.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92亿元,增长9.01% [3] 绿色金融 - 2024年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获“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荣誉,评分在全国21家主要银行中位列第一,推出首个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 [4] - 截至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485.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70亿元,增长55.25% [4] 普惠金融 - 报告期内坚持“做小、做好、做真”战略,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将服务嵌入小微企业场景 [4] - 截至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552.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亿元,普惠贷款户数129465户,比上年末增加1.38万户 [5] 养老金融 - 作为首批获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特色产品货架,建设养老生态圈 [5]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养老金账户数同比增幅3.61%,新客户占比43.67% [5] 数字金融 - 通过技术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以双轮驱动赋能业务和产品创新 [5] - 报告期内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对公客户标签体系和产业链图谱方案完善,手机银行等全面焕新 [5] 金融创新赋能国家战略 京津冀地区 - 2024年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采用“行内银团贷款”方式,围绕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运用特色产品组合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6] - 创设全国首个“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设立总行级航运金融中心,构建“一站式”航运服务平台 [6] 长三角地区 - 因地制宜强化金融供给,发挥“渤银科创”体系,以“渤银科速贷”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6] 粤港澳大湾区 - 构建“广深港”三地协同服务网络,与产业链龙头深度合作,强化科技、贸易等领域金融服务精准滴灌 [7] 深化“九大银行”战略 公司银行业务 - 聚焦打造“行业银行、交易银行、轻型银行”,客户基础夯实,存贷款规模增长,供应链金融场景创新 [8] - “渤银e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投放2571.91亿元,同比增长36.69%,创设多个品牌,推出场景结算产品 [8] - 报告期内公司全量客户同比增长12.83%,交易银行业务非息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7.86%,表内外业务累计投放9300.53亿元,同比增加66.41% [8] 零售银行业务 - 加快向“账户银行、财富银行、生态银行”转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谱系 [9]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财富资产规模突破3800亿元,年增236.92亿元,增量同比增幅103.49% [9] - 强化公私联动,新增代发个人客户16.37万户,聚焦新经济新零售机遇拓宽服务边界 [9][10] - 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存款余额2122.75亿元,年增112.73亿元,零售客户年增49.01万户 [10] 金融市场业务 - 以“债券银行、资管银行、代客银行”为指引,加强债券业务创新,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10] - 报告期内债券业务交易量突破5.34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5.86% [10] - 债券承销方面,国债承销量861.3亿元,较上年增长6.24%,政策性金融债承销量1125.4亿元,较上年增长32.35% [10]
渤海银行(09668)发布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21:26
文章核心观点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资产总额增加,负债结构优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2] 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 [1] - 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 [1]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1] 资产情况 - 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11.08亿元,增幅6.41% [1] - 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9253.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9.67亿元,增幅0.54% [1] - 国家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增速均高于一般性贷款增速 [1] 负债情况 - 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53.86亿元,增幅7.13% [2] - 吸收存款10675.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329.68亿元,增幅14.23%,存款规模突破万亿,占负债比重达到61.58% [2] - 推进存款「量升质优」策略,低成本合意存款稳步增长,存款付息成本持续压降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为164.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8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贷款减值准备255.7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3亿元;金融投资减值准备88.29亿元,其他减值准备16.29亿元 [2] - 贷款拨备率2.73%,拨备覆盖率155.19%;资产质量保持持续稳定,拨备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2]
渤海银行(096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0:57
报告基本信息 - 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及年度报告,中英文版本可于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4] - 2025年3月26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2名,实际出席12名[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7] - 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为集团合并数据,货币单位为人民币[9] - 本年度报告分中、英文编制,理解有歧义时以中文为准[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2005年12月30日在中国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港交所上市,代码9668[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锦虹,注册资本177.62亿元,首次注册登记日期为2005年12月30日[26] - 公司中国法律顾问是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顾问是普衡律师事务所[25] - 国内审计师是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审计师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26]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在天津市河东区海河东路218号,网址是www.cbhb.com.cn [26] - 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渤海银行,代码9668 [26] 财务审计与分配情况 - 公司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已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8] - 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股利分配,相关预案尚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整体经营成果与规划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升,存款规模破万亿,资产质量和国际评级展望稳定[13] - 2025年公司要推进“九五三一”系统实施,深耕“九大银行”转型[13]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在2024年万得最佳投行评选中获银行类债券承销快速进步奖第一名[28] - 公司在《中国银行保险报》“2024银行业ESG发展实践案例”评选中入选“银行ESG综合表现TOP20榜”,等级为AA[29] - 公司在《每日经济新闻》“2024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15届金鼎奖”活动中获“年度卓越公司金融”奖,子公司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年度竞争力银行理财产品”奖[29] - 公司在《证券时报》(券商中国)“2024中国银行业天玑奖”评选中获“2024年度科技创新银行天玑奖”[31] - 公司在《投资时报》2024第七届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暨金禧奖年度颁奖盛典上获“2024优秀区域服务银行”[32] - 公司在《华夏时报》2024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暨第十八届金蝉奖颁奖活动中获“2024年度赋能养老产业优秀金融机构”奖[32] - 公司在“第十七届银行业•介甫奖”评选中获“杰出养老金融服务奖”“优秀零售银行财富管理奖”[35] - 公司在财视中国“第十六届基金与财富管理•介甫奖”评选中获“私人银行杰出客户服务奖”,子公司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优秀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优秀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两项大奖[35] - 公司在2024年第四届“金誉奖”评选中获“卓越财富管理银行”“卓越私人银行”和“卓越财富服务能力银行”三项大奖[37] - 公司在中国银联“2024年银联优秀合作银行奖”评选中获“2024年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推广突出贡献奖”[38] - 公司获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2024年度)最具市场创新力机构、最具市场突破力机构奖项,2024年万得最佳投行评选银行类债券承销快速进步奖第一名[167]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末,M2同比增长7.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50] - 2024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降低1个百分点,央行政策利率累计降低0.3个百分点,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3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6个百分点[50] - 2024年,GDP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为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货物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5.0%[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5,481,589,较2023年增长1.94%[44] - 2024年净利润5,255,815,较2023年增长3.44%[4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909,178,较2023年增长14.27%[44] - 2024年资产总额1,843,842,128,较2023年增长6.41%[44] - 2024年负债总额1,733,717,300,较2023年增长7.13%[44] - 2024年吸收存款总额1,046,088,795,较2023年增长14.31%[44] - 2024年净息差1.12%,较2023年下降0.07个百分点[47]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6%,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47] - 2024年资本充足率11.63%,较2023年上升0.05个百分点[47] - 2024年流动性比例(本外币合计)74.72%,较2023年上升16.32个百分点[4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11.08亿元,增幅6.41%[55]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为9,253.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9.67亿元,增幅0.54%[5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53.86亿元,增幅7.13%[56]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10,675.6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329.68亿元,增幅14.23%,存款规模突破万亿,占负债比重达61.58%[56] -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4.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8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57] - 报告期内,本行贷款减值准备255.7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3亿元;金融投资减值准备88.29亿元,其他减值准备16.29亿元[57] - 报告期内,贷款拨备率2.73%,拨备覆盖率155.19%[5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54.82亿元,较上年增长4.84亿元,增幅1.94%[58] - 2024年公司净利润52.56亿元,较上年增长1.75亿元,增幅3.44%[58] - 2024年公司成本收入比39.01%,较上年降低1.50个百分点[58]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155.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92%[62] - 2024年公司净息差1.1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31%,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63]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548.82亿元,比上年下降9.01%[66] - 2024年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393.77亿元,比上年下降10.14%[67] - 2024年公司存放央行等利息收入合计19.02亿元,比上年下降16.5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4.95亿元,比上年下降0.01%[69] - 2024年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31.09亿元,比上年下降4.47%[70]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393.39亿元,比上年下降7.81%[70] - 集团向央行借款等利息支出96.11亿元,同比降4.94%;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利息支出7.99亿元,同比增3.01%[74] - 集团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67.67亿元,同比降7.70%[75] - 集团非利息净收入99.39亿元,同比增35.20%[78] - 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74亿元,同比降25.63%[79] - 集团其他非利息净收入69.65亿元,同比增107.76%[82] - 集团营业支出104.89亿元,同比降2.09%;成本收入比39.01%,较上年降1.50个百分点[83] - 集团资产减值损失96.60亿元,同比增5.91%[85] - 集团所得税费用0.77亿元,实际税率1.45%[88] - 集团资产总额18438.42亿元,同比增6.41%[92] - 集团贷款和垫款总额9364.91亿元,同比增0.41%[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36,490,691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0.41%,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654,736,013千元,占比69.91%,增长15.53% [9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金融投资7,00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3%,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增长51.41% [98] - 集团持有的最大十只金融债券中,金融债券A券面总额8,270,000千元,收益率2.30% [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到期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合计430,605,576千元,公允价值资产2,448,184千元,负债1,799,883千元 [10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17,337.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3%,主要因吸收存款和已发行债券增加 [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吸收存款1,067,561,795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3%,其中公司存款增长15.77% [107] - 按币种划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存款1,033,215,256千元,占比96.78%,增长15.44% [11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总权益1,101.2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2.78亿元,因赎回和新发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及净利润变动 [112] - 2024年12月31日,向中央银行借款121,378,473千元,其中固定利率金额119,873,000千元,应付利息1,505,473千元 [107]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71,916千元,而2023年为0 [10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合计110,124,828,较2023年的114,402,701减少3.74%[11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9.09亿元,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433.07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13亿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48,162,149千元,较2023年增长43.16%[118] - 2024年交易收益净额为941,146千元,较2023年增长87.47%[118] - 2024年金融投资净收益为5,972,326千元,较2023年增长116.13%[118] - 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96,358,031千元,一级资本净额为107,358,031千元,资本净额为134,215,823千元[122] - 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6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5%[122] - 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1,091,241,849千元,市场风险加权资产为18,214,061千元,操作风险加权资产为44,987,310千元[125] - 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为1,154,443,220千元[1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逾期未偿付债务情况[120] - 2024年末一级资本为110,124,828,2023年末为114,402,701;杠杆率2024年为5.01%,2023年为5.48%[127] - 2024年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总额为2,144,721,151,其中调整后的表内资产总额为1,820,098,534,调整后的表外资产总额为301,168,513[127]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金额893,947,790千元,占比95.46%;不良贷款金额16,479,873千元,占比1.76%[133]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2.2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16.30%,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51.26%,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30.16%[135] - 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金额654,736,013千元,占比69.91%,不良贷款金额7,267,965千元,不良贷款率1.11%;个人贷款金额222,027,091千元,占比23.71%,不良贷款金额9,211,908千元,不良贷款率4.15%[137] - 2024年末华北及东北地区贷款金额394,668,711千元,占比42.14%,不良贷款金额8,082,645千元,不良贷款率2.05%;华东地区贷款金额260,038,530千元,占比27.77%,不良贷款金额1,979,841千元,不良贷款率0
湖南省政府与渤海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4-12-06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12月4日湖南省政府与渤海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渤海银行5年内向湖南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双方围绕多领域开展合作 [1] 关键信息总结 合作信息 - 12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合作内容 - 渤海银行将湖南列为重点支持区域,5年内向湖南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1] - 双方将围绕“三个高地”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十大”、数字湖南建设、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