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渤海银行(09668)
icon
搜索文档
战略理念领航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从业务转型看渤海银行的战略突围
新浪财经· 2025-10-14 19:05
资产转让与经营策略 - 渤海银行进行大额资产转让以优化资产结构并剥离潜在风险,此举被视为利好[1] - 公司通过主动推进资产批量转让来出清高风险业务,实现了风险的有效收敛和业务结构优化[1] - 2023年以来公司战略转向“稳规模、调结构、增营收、降成本”,并深耕“九大银行”转型[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人民币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趋势优于同业[3] - 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为32.17%,较2023年同期压降6.52个百分点,存款付息率较2023年同期压降67个基点[3] 客户与产品发展 - 公司实施客户专项计划,2025年上半年全量客户较年初增长5.43%[3] - 公司推进“产品工厂”建设,推出“渤银E链”、“渤银跨境通”、“渤银司库”等系列产品品牌[3] - 2025年上半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12.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28%[6] 战略理念与风险管控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和“银行经营是长跑不是短跑”的理念,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而非规模[2][3] - 公司强调战略主动,通过主动研判风险趋势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使标准普尔将其评级展望由负面调升至稳定[4] - 公司聚焦差异化定位,将业务与国家战略衔接,瞄准“九大银行”业务定位[5] 重点领域贷款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余额1,107.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6%[6] - 2025年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499.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2%[6] - 普惠贷款客户较上年末增长9.65%[6]
折价转让百亿债权包频现,中小银行加速处置高风险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49
行业核心动态 -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风险债权处置步伐 "百亿级"债权包频现产权交易所 [1][3] - 中小银行密集处置大额债权是应对资产质量压力、化解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 旨在优化自身财务结构 [3][13] - 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仍将持续推进 处置方式可能更加多元化 如结合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工具 [13] 渤海银行债权转让详情 - 渤海银行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分批次转让一笔总额约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 [1][4] - 债权构成包括本金约499.37亿元 利息约104.36亿元 罚息约93.34亿元 代垫司法费用1.26亿元 [6] - 债权"长期债权"特征明显 5年以上(含5年)的债权本金达275.65亿元 占本次转让本金总额约55% [6] - 公告给出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 相当于债权总额的7折左右 [1][6] - 潜在受让方包括多家全国性AMC的天津分公司以及天津本地AMC [7] - 此次转让是渤海银行近一年第二次大额处置 2024年8月该行已以176.72亿元转让294.99亿元债权 近一年累计计划处置问题资产近千亿元 [7] - 渤海银行表示此次出售可将历史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次出清 预期能较大幅度改善资产质量并提高资本充足率 [8] 广州农商行债权转让详情 - 广州农商行董事会同意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 拟以不低于122亿元的价格转让一笔债权总额约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 相当于总债权的六五折 [9] - 该资产包涉及本金149.78亿元 利息38.97亿元 代垫费用0.51亿元 [9] - 这已是该行近一年来第二次折价出售大额资产 去年12月曾以99.93亿元的价格转让约145.92亿元的债权 [12] - 广州农商行预计此次交易可收取的初步最低代价约122亿元 比出售资产的账面价值轻微溢价0.68亿元 完成后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 [13] 甘肃银行债权转让详情 - 甘肃银行今年8月公告 已与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合同 计划以153亿元的价格出售账面余额达197.19亿元的资产包 约合总债权的七七折 [12] - 甘肃银行已就这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47.97亿元 扣除后资产账面净值约为149.22亿元 本次交易价格略高于账面净值 有2.5%的转让溢价 [13] 资产管理公司(AMC)角色 - 全国性AMC和地方AMC在资产处置优势上各有侧重 全国性AMC可发挥资金和跨区域处置能力处理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债权 地方AMC则能利用属地化优势提升本地债权处置效率 [7] - 这类转让为AMC提供了优质资产标的 AMC能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盘活等方式挖掘不良资产潜在价值 实现"银行去风险、AMC获收益、市场稳秩序"的多赢效果 [13]
折价转让百亿债权包频现 中小银行加速处置高风险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7:46
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加快了风险债权处置步伐,"百亿级"债权包频现产权交易所。 渤海银行一年处置债权超千亿元 10月10日,渤海银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分批次转让一笔大额债权资产。 日前,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分批次转让总额高达约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公告给出了初步 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的7折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已有多家中小银行跟进处置大额风险债权:广州农商行以6.5折转让一笔总额约189.28亿元 的资产包;甘肃银行拟以7.7折价格出售达197.19亿元的资产包。 对于此类资产转让,多家银行均表示,所出售的资产多为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从渤海银行到广州农商行、 甘肃银行,中小银行选择折价转让风险债权,背后是行业主动化解资产质量压力、优化自身财务结构的探索。 据公告披露,这笔债权的规模相当可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再加 上代垫的司法费用1.26亿元,债权总额合计698.33亿元。 从债权结构来看,"长期债权" ...
四季度多家银行公告处置不良资产 “百亿元级减负”在行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00:12
不良资产处置规模与案例 - 四季度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量明显增多 [1] - 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债权总额近700亿元资产 其中本金约499.37亿元 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 相当于债权总额约七折 [2] - 广州农商行批准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 拟转让信贷资产包合计约189.28亿元 其中本金规模为149.78亿元 [2]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转让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 未偿本息合计约1.1亿元 涉及本金9517.6万元 涉及2177户借款人 [3] - 多家国有大行分支机构 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 村镇银行等密集发布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涉及资产以个人消费贷款 经营性贷款及信用卡透支为主 [3] 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驱动因素 - 银行密集参与不良资产转让核心源于资本优化与风险化解的双重驱动 需释放资本金为新增信贷腾出空间并应对零售不良率攀升压力 [1] - 政策引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金融工作重点 [4] - 监管驱动对银行风险指标要求趋严 银行需通过加速转让压降不良以满足合规要求 [4] - 经营需求方面 内外部因素致不良资产持续暴露 占用信贷资源 银行需转让以优化结构释放资本 [4] - 不良资产转让较现金清收等传统方式效率更高 能快速批量出清不良 改善指标缓解经营压力 [4] 行业资产质量现状与挑战 - 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主要体现在零售不良率上升 区域分化加剧和风险积压严重三个方面 [5] - 个人消费贷 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逾期天数普遍超两年 处置难度大成本高 [5] - 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生成率近几年维持在0.7%水平 较2015年峰值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资产质量压力未完全消除 [5] - 各类零售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 信用卡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均呈上升趋势 [5] -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面临低回收率 处置成本高 市场参与者对风险资产估值分歧大等多重挑战 [6] 不良资产处置的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行业从简单处置模式向价值挖掘的深度运作转型 助力银行实现从被动处置风险到主动管理资产的转变 [1] - 突破挑战的关键在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 推动处置渠道多元化 强化科技赋能 [6] - 推动业务纵深发展需加强不良资产精细化分类管理以提升处置针对性及效率 并优化处置流程引入专业机构 [6] - 需在金融科技 不良资产证券化 数字化标准建设三大领域发力 构建全周期 主动化 生态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新生态 [6]
百亿资产甩卖频现,中小银行加速“断尾求生”
华尔街见闻· 2025-10-13 18:52
资产出售概况 - 渤海银行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分批转让总规模为698.33亿元的债权资产,其中包含本金499.37亿元和利息罚息约200亿元,初步最低代价为488.83亿元,相当于对总债权作7折处理 [2] - 渤海银行在过去一年内累计三次处置问题资产,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此前两次分别以39.67亿元和207.24亿元转让了56.67亿元和289.65亿元的债权资产 [2] - 广州农商行公告将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189.28亿元信贷资产,其中包含本金149.78亿元和利息罚息39.5亿元,初步底价为122亿元,相当于对总债权作6.5折处理 [2] - 广州农商行自2023年以来甩卖的信贷资产总额已超过450亿元,该行在去年底曾以7折价格出售145.92亿元债权 [2] 资产质量与银行状况 - 渤海银行截至二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为1.81%,较股份制银行整体水平高出0.59个百分点,其资本充足率为11.24%,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位列最低 [3] - 广州农商行截至二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为1.98%,虽大幅优于农商行整体水平0.79个百分点,但在H股上市银行中仍处于中下游 [6] - 渤海银行此次转让的债权包共涉及174户债权,其中过半是账龄在5年以上的长期资产,公司坦言这些资产资本占用高、流动性差 [4] - 广州农商行本次转让的债权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38.78%)、房地产(占比20.46%)和批发与零售业(占比16.27%)三类资产居多 [6] 出售动机与预期影响 - 渤海银行预计此次一次性折价出清资产将改善资产质量、节省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并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 [4] - 以2024年末数据测算,该债权成功交易预计为渤海银行带来正向财务影响,可能达到5.73亿元 [5] - 广州农商行表示,若成功出售资产,所得资金拟用于一般性运营,此举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并提升效益水平 [6] - 折价甩卖资产虽会侵蚀当期利润,但可以回收现金、改善流动性,并为新业务腾出空间,渤海银行和广州农商行因本次所售资产在2023-2024年造成的税前净亏损分别达到2.38亿元和15.69亿元 [6] - 将风险资产从表内移除,可以减少资产风险加权后造成的资本占用,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 [7]
百亿级债权挂牌转让,银行四季度加速“甩包袱”
新浪财经· 2025-10-13 17:37
银行资产转让概况 - 四季度初渤海银行和广州农商行不约而同出售大规模债权资产,渤海银行涉及债权总额近700亿元,广州农商行计划出售189.28亿元信贷资产包 [1] - 银行选择在四季度密集转让资产旨在清理占用资本和流动性的历史包袱,为下一年度信贷投放腾出资本与规模空间 [1] - 银行大规模转让资产表面是"甩包袱",实则是以短换长的战略选择,通过主动管理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轻装上阵 [3][4] 渤海银行资产转让细节 - 渤海银行拟公开挂牌转让的债权资产涉及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叠加代垫费用后债权总额近700亿元 [2] - 资产包中174户债权有52户账龄在五年及以上,属于长期占用资本、流动性极差的资产,初步最低代价设定为不低于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约7折 [2] - 此次转让预期能改善银行资产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6] - 转让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对比资产包减值准备后账面净值483.1亿元,体现快速出清导向 [7] 广州农商行资产转让细节 - 广州农商行计划转让的信贷资产包截至2025年6月末本金规模为149.78亿元,利息38.97亿元 [2] - 该资产包在2023年及2024年的税前净亏损分别为5.09亿元和10.6亿元,直接拖累业绩 [2] - 资产包行业分布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78%)、房地产业(20.46%)和批发零售业(16.27%) [3] -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98%,逾期贷款达510.9亿元,占总贷款7.12%,资本充足率各项指标均较上年末下降 [3] - 出售事项募集资金拟用于一般性运营资金,出售后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提升效益水平 [7] 资产转让的战略动因 - 相比长期持有低流动性资产,折价转让虽带来账面损失,但回收资金可投放给更优质客户创造更高回报,长期经济账划算 [1] - 在当前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为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必须减少低效资产占用资本,四季度转让可直接改善年终报表,为明年业务发展腾出空间 [3] - 转让高风险资产包可释放被占用的资本金,帮助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避免合规压力 [7] - 转让能有效化解潜在信贷风险,通过回收资金提升流动性,将资源投向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领域 [4] - 转让直接减少银行表内不良贷款余额,降低坏账率,改善资产质量指标,避免不良资产长期占用资源产生额外损失 [5]
渤海银行“甩包袱”拟转让近500亿债权
长江商报· 2025-10-13 10:15
资产处置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分批次转让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债权资产,并计划向股东大会申请建议授权以推进此事[1][2] - 拟转让债权资产涉及174户,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约1.26亿元,扣除86.01亿元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约483.10亿元[1][2] - 交易因适用百分比率超75%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须经股东大会批准,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约为2024年末债权总额的7折[2][3] 资产详情与财务影响 - 拟转让资产按类型分包括108户贷款(本金318.78亿元)和32户资产管理计划(本金170.09亿元)等,按账龄分5年以上(含5年)债权占比最高,本金达275.65亿元,占比过半[3] - 2023年、2024年该部分资产税后净亏损分别为1.02亿元、0.48亿元,以2024年12月31日数据测算,交易预计为公司带来约5.73亿元正向财务影响,所得资金拟用于一般性运营资金[3] -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旨在优化资产结构、节约资本占用,预计将大幅改善资产质量、节省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用率[3]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至14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1%至38.3亿元,在10家股份行中公司与浦发银行是仅有的两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的银行[1][7] - 非利息净收入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报告期内非利息净收入61.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81%,主要得益于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63.16%达48.36亿元[7] - 利息净收入方面,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80.46亿元,同比微降0.43%,但净利差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至1.20%[8]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能力 - 公司不良贷款率在2025年半年末较2024年末抬升0.05个百分点至1.81%,但随着拟转让债权的处理,公司资产质量预计将明显改善[6] - 2025年六月末公司贷款减值准备27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5亿元,拨备覆盖率159.70%,较上年末上升4.5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89%,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7] -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9%,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31%,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资本结构有所优化[7] 净息差与盈利韧性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逆势增长0.01个百分点(1BP)至1.32%,成为10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净息差抬升的银行,而其余股份行的净息差均有所收窄[1][8] - 尽管公司净息差水平在多家股份行中表现不佳,8家股份行净息差低于1.8%其中就有公司,但报告期内实现了逆势增长[1]
渤海银行转让债权资产
深圳商报· 2025-10-13 09:59
资产转让交易详情 - 渤海银行拟公开挂牌转让债权资产,涉及本金金额约为499.37亿元、利息金额合计约104.36亿元、罚息金额合计约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金额合计约1.26亿元 [1] - 转让资产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不低于约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约七折 [1] - 2024年3月,渤海银行与天津津融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转让资产合计价值56.67亿元,成交价为39.67亿元 [1] - 2024年11月,渤海银行完成一笔债权转让,本金、利息、罚息等债权金额合计约289.65亿元 [1] - 2025年9月,渤海银行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本金约256.03亿元的债权资产,最终天津津融以207.24亿元受让 [2] 资产转让目的与影响 - 渤海银行解释转让债权资产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节约资本占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 - 通过转让可将多年历史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次出清 [1] - 预期能够较大幅度改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节省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 [1] - 预期可提升资本利用率、盈利能力,有效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1]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渤海银行成立于2005年12月,被称为最年轻的股份行 [3] - 渤海银行于2020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4.8港元/股 [3] - 上市后股价最高曾触及5.62港元/股,随后持续走低,一度跌至0.78港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沦为仙股 [3] -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股价为1.05港元,总市值为186.5亿港元 [3] 市场解读与财务状况 - 渤海银行近两年来频频甩卖不良资产的举动,被市场视为割肉疗伤 [2] - 财报显示,渤海银行近两年来不良率位居国内上市股份制银行不良率榜首 [2]
渤海银行“甩包袱”拟转让近500亿债权 中期营收净利双增净息差逆势提升
长江商报· 2025-10-13 07:40
资产处置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分批次转让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债权资产,以优化资产结构 [1][2] - 拟转让债权资产涉及174户,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约1.26亿元,扣除86.01亿元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约483.10亿元 [1][2] - 转让资产按类型包括108户贷款(本金318.78亿元)和32户资产管理计划(本金170.09亿元)等,按账龄5年以上(含5年)债权占比最高,本金达275.65亿元,占比过半 [3] 交易细节与财务影响 - 该交易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须经股东大会批准,初步最低代价不低于488.83亿元,约为2024年末债权总额的7折 [2][3] - 以2024年12月31日数据测算,交易预计为公司带来约5.73亿元正向财务影响,所得资金拟用于一般性运营资金 [3] - 公司申请授权允许董事会转授权高级管理层全权决定转让事宜,授权自股东大会批准起1年有效,以保障交易弹性与效率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4%至142.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1%至38.3亿元,在10家股份行中与浦发银行同为两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银行 [1][7] - 非利息净收入61.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81%,主要得益于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63.16%至48.36亿元 [7] - 利息净收入80.46亿元,同比微降0.43%,但净利差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至1.20% [8]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抬升0.05个百分点至1.81%,但预计通过此次债权处理资产质量将明显改善 [6] -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9%,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1%,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7] - 2025年6月末贷款减值准备275.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05亿元,拨备覆盖率159.70%,较上年末上升4.51个百分点 [7]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逆势增长0.01个百分点至1.32%,成为10家股份行中唯一一家净息差抬升的银行 [1][8] - 尽管公司净息差水平在股份行中表现不佳,但实现了逆势改善,而其余股份行的净息差均有所收窄 [1]
百亿资产转让频现 银行加速甩包袱
北京商报· 2025-10-13 07:36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规模 - 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债权总额近700亿元,其中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另含代垫司法费用1.26亿元 [2] - 广州农商行计划出售信贷资产包合计约189.28亿元,其中本金规模为149.78亿元,利息38.97亿元 [3] - 渤海银行转让资产包中,174户债权里有52户账龄在五年及以上,属于长期占用资本、流动性极差的资产 [2] 资产转让定价与财务影响 - 渤海银行此次转让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不低于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的约7折,对比该资产包经减值准备后的账面净值483.1亿元,存在有限溢价 [2] - 广州农商行拟转让的资产在2023年及2024年的税前净亏损分别为5.09亿元、10.6亿元,税后净亏损分别为3.81亿元、7.95亿元 [3] - 通过转让,银行预期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提升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利用率 [2][3] 小额分散类不良资产转让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转让的个人消费贷款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约1.1亿元,涉及2177户借款人,贷款五级分类全部为"损失"类,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达471.25天 [4] - 平安银行转让的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涉及3488笔贷款,未偿本金总额达5289.44万元,本息合计接近5979万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长达791.5天 [4][5] - 上海浦东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转让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资产包未偿本息合计超过8800万元,涉及156名借款人,加权平均逾期天数高达802.56天 [5] 小额不良资产风险特征 - 上海浦东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转让的156笔贷款中,有105笔为纯信用贷款,占比高达67.3%,缺乏有效抵押物作为风险缓释 [6] - 个人消费贷、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小额分散"类不良资产正以常态化、高频化节奏在银登中心平台转让 [4][6]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演进 - 不良资产证券化(ABS)成为重要补充手段,可将不良资产转化为证券在资本市场发行,实现资产"出表"并拓宽融资渠道 [7] - 监管政策放宽,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可将债委会项目等五类风险资产转让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丰富市场供给 [7] - 行业趋势是构建"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的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回收率、处置周期进行精准预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