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变电工(600089)
icon
搜索文档
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8 16:01
信息发布机构 - 新闻内容转自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 [1] 公示信息 - 公示期为2025年10月24日至2025年11月2日 [2] - 联系邮箱为jyzjz@samr.gov.cn [2]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10-27 16:45
股东大会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11月3日13:00在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189号公司国际会议中心召开[5] 债务融资 - 公司拟申请统一注册发行多品种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DFI)[8] - 注册不设额度,每期规模由董事会确定[8] - 债券面值100元/张,票面利率董事会协商确定[9] - 采取余额包销,发行对象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10] - 募集资金用于满足经营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等[10] - 发行决议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至注册有效期到期[10] - 董事会提请授权负责债务融资工具(DFI)注册、发行工作[11]
动力电池行业呈稳健增长态势,新能源ETF(159875)盘中涨0.31%,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53
新能源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3.36%,成交4641.23万元[3] - 近1周规模增长1917.54万元,本月以来份额增长1.88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3] - 最新资金净流入1267.40万元,近12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1.29亿元[3] - 近6月净值上涨57.63%,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00/3780,位居前10.58%[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达62.4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85%[3] 动力电池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299.6 GWh,同比增长47.3%[3] - 预计2025年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突破600 GWh[3] - 行业增长受新能源汽车销售强劲及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驱动[3] 储能政策与市场 - 中国内蒙、河北、甘肃、宁夏、山东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及补偿政策,提升独立储能经济性[4] - 海外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大储及工商业储能需求强劲,并出台相应补贴政策[4] - 国内与海外储能市场需求形成共振[4] 新能源指数成分股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2%[6]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权重9.72%)、阳光电源(权重5.57%)、隆基绿能(权重5.18%)[6] - 成分股中中国核电当日涨幅最大为3.19%,亿纬锂能跌幅最大为-4.36%[6]
机构称全球储能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新能源ETF(159875)盘中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33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29%,成分股雅化集团、迈为股份、固德威分别上涨8.86%、7.39%、7.22% [1] - 新能源ETF(159875)当日上涨1.09%,近1月累计上涨5.44%,近6月净值上涨54.16% [1]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为3.88%,成交额达5237.85万元,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7175.41万元 [1] - 新能源ETF近1月规模增长2.42亿元,本月以来份额增长1.68亿份 [1] 成分股与权重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2%,包括宁德时代(权重9.72%)、阳光电源(权重5.57%)等 [4] - 在指数上涨行情中,权重股阳光电源涨幅达6.15%,而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出现下跌 [4] 行业基本面与前景 - 2025年1-9月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合作总规模达214.7GWh,同比增长131.75%,其中9月海外订单超30GWh [2] - 中国储能电芯与电池系统单位成本下降,使厂商在海外具有显著落地成本优势 [2] - 预测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180GW以上,到2030年将达300GW以上,产业链产值规模将达2-3万亿元 [2] - 预计到2030年底,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将达730GW/1950GWh左右,未来全球储能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2] - 锂电行业景气度较高,储能、锂电等供需较好环节可优选,光伏行业反内卷有望使底部更加夯实 [2] 基金历史表现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2.44% [1] - 新能源ETF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85%,近6月表现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341/3777,居于前9.03% [1]
2025年1-8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为54732.1万千瓦 累计增长16.8%
产业信息网· 2025-10-24 11:2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986万千瓦,同比增长16.8% [1] - 2025年1-8月中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达54732.1万千瓦,累计增长16.8% [1] - 产量数据涵盖2020年至2025年期间 [1]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重点公司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 [1] - 行业重点公司包括天合光能、特变电工、正泰电器、TCL中环 [1] 研究资料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报告引用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1]
中国变压器,出口杀疯了
投中网· 2025-10-23 14: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变压器市场因能源转型、电动汽车及AI数据中心发展而需求激增,但供应严重短缺,交货周期大幅延长,价格显著上涨 [5][18][25][26][27] - 中国变压器产业凭借全球最大产能、完整自主的供应链以及成本效率优势,在全球供应危机中抓住机遇,出口金额实现高速增长 [5][7][37][40][42] - 行业龙头公司积极扩产,但产能建设周期长,全球供需紧张态势预计将持续,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窗口期 [25][29][32][37][43] 出口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变压器累计出口金额达297.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42%,其中8月出口47.18亿元,同比增长57.90% [7] - 对亚洲、欧洲、非洲出口金额分别增长65.39%、138.03%、28.03%,仅对北美出口下降4.35% [7] - 中国变压器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高增长,近5年每年出口数量约30亿个,显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地位 [8][39] 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其发电系统所需变压器数量是传统火电的1.5-3倍,因其具有分散化、不稳定、多电压转换的特性 [10] - 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增长,2024年全球产量达1730万辆,每台电动车至少需5-6个变压器,远高于燃油车,配套充电网络也增加需求 [19][20] - AI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且呈指数级增长,对降压变压器有大量需求,美国研究指出到2050年其配电变压器供应需较2021年提升160%-260% [21][24] 全球供应状况 - 全球变压器交货周期显著延长,平均达115-130周(超过2年),大型变压器周期长达120-210周(约2.3-4年) [26] - 自2020年以来全球变压器均价上涨超过60%,部分品类涨幅超80% [27] - 行业龙头日立能源指出产能不堪重负,供需错配可能导致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延期 [25] 中国产业优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变压器制造基地,2023年产量占全球60%以上,拥有从原材料到整机的完整、自主、低成本供应链体系 [37][40] - 中国供应商能将变压器交货周期压缩至10-12个月,比欧洲的18个月以上更具效率,同时成本低20%-30% [42] - 在技术创新上实现领跑,例如成功投运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填补国际空白 [42] 市场竞争与展望 - 国际巨头如日立能源、伊顿、施耐德等正投资扩产,但产能建设需1-2年,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紧张 [29][32] - 美国因禁用中国变压器导致本土供应链缺口高达30%,特斯拉为应对短缺危机已开始自研自产变压器 [32][33][35] - 全球变压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586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10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1% [15]
CWP2025新品首发引领全球风电新风潮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示了中国风电全产业链的技术实力,近千家企业参展,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风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大功率、智能化、场景化三大方向 [1] - 整机及核心部件企业发布了多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推动行业向高效、高价值发展 [1] 整机企业技术突破 - 金风科技发布交易型风机,可从被动发电升级为根据电价波动主动调节发电模式,设计运行寿命延长5年,预计使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2%—2.5% [3] - 远景能源发布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深度融合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以集成投入实现协同价值 [5] - 明阳智能发布全球首款50MW风电机组,采用双机头设计,风轮直径290米,适用于大于40米的深远海并具备抗台风能力 [7] - 运达股份展示16—1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样机已实现近一年平稳并网运行 [7] - 三一重能发布SI-242系列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功率横跨5.6MW—12.5MW,可承受极限风速高达63m/s,覆盖超低风速到高风速全场域 [8] - 东方电气新一代风电产品获设计认证,陆上平台适配6.X-10兆瓦,海上平台适配12-18兆瓦功率等级 [9] - 中国中车展示"风光储氢"绿色多元技术及AI+风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高效智慧能源生态 [11] - 电气风电展示多个标杆示范案例,包括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及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 [13] - 中船科技发布H220平台陆上风电机组与H305-20MW海上风电机组,并发布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 [15] - 华锐风电发布SL6250/230新机型,具备高可靠性、高智能性、高收益性特点,获权威认证 [17] - 兴蓝风电签署协议推进"双机头一浮体"漂浮式风电解决方案,旨在以更低单位成本服务深远海规模化部署 [19] 核心部件创新 - 禾望电气全球首发全碳化硅功率柜,为行业首款All SiC产品,功率密度提升38%,开关频率达6 kHz,单个功率单元1.1MW/1.26MW [20] - 洛轴展示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主轴承及适配18MW机组的轴承,采用自主研发表面无软带淬火技术 [23] - 盘古智能全球首发液压马达偏航系统,以液压马达驱动替代传统电机传动,解决偏航减速机断齿故障 [25] - 特变电工新能源发布TSVG6.0产品,设备容错率提升50%,整机各功率模块温差小于5℃,满足55℃极热环境下满载运行 [27][28] - 万勋科技发布风机运维「洗·测·涂」多合一迅捷作业平台,基于大疆无人机实现一机多能,覆盖清洗、检测、喷涂等四大场景 [30]
黄金概念下跌1.98% 主力资金净流出6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7:29
黄金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22日收盘,黄金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98%,在概念板块跌幅榜中排名前列 [1] - 板块内仅13只个股股价上涨,其中合百集团、福达合金、中信金属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14%、3.44%、2.22% [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湖南白银、曼卡龙等 [1] 板块资金流向 - 黄金概念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总额为30.96亿元 [2] - 板块内61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8只个股净流出金额超过1亿元 [2] - 特变电工是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个股,净流出金额达7.70亿元 [2] - 中金黄金、紫金矿业、云南铜业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3.27亿元、2.87亿元、1.85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中信金属、合百集团、宁波中少是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概念股,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27亿元、6662.47万元、1017.99万元 [2] - 合百集团在股价上涨4.14%的同时,换手率达到15.84% [4] - 中信金属在股价上涨2.22%的同时,换手率达到17.16% [4] 相关板块市场表现 - 在当日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中,可燃冰板块涨幅最大,为4.06%,页岩气板块上涨2.29%,天津自贸区板块上涨2.03% [2] - 跌幅榜上,海南自贸区板块下跌2.61%,石墨电极板块下跌2.34%,黄金概念板块下跌1.98% [2]
AI算力催生电力需求暴增,电网设备ETF(159326)迎发展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46
市场表现 - 10月22日A股三大指数回调,电网设备板块大幅调整,电网设备ETF(159326)下跌2.16% [1] - 部分持仓股逆市上涨,包括海联讯、东材科技、平安电工、远东股份、东方电缆 [1] - 10月以来该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合计“吸金”2.56亿元,最新规模达3.81亿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电网设备主题ETF [1] 行业驱动因素 - 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倒逼电网配套升级 [1] - 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攀升,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并网进程显著加速 [1] - 多数国家电网基础设施面临老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老旧电网改造需求迫切 [1] - 全球电网投资迎来增长高峰 [1] -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配网与农网升级改造迫切度日益提高 [1] - 海外新能源发展、用电量增长、老旧电网改造多重需求催生电网投资长景气周期 [1] 产品与指数特征 - 电网设备ETF(159326)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电网设备主题指数的ETF [2] - 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以输变电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通信线缆及配套、配电设备为主 [2] - 特高压权重占比高达63%,为全市场最高 [2] - 前十大重仓股囊括国电南瑞、特变电工、思源电气、特锐德等行业龙头 [2] 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配网相关设备需求变化 [1] - 中国企业海外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1]
特变电工新能源亮相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 CWP2025,见证突破
中国能源报· 2025-10-21 16:51
产品发布与升级 - 公司在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发布了全新升级的TSVG6.0产品,该产品基于最新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并网标准进行了全面迭代升级[4] - 全新TSVG6.0产品通过毫秒级旁路能力实现模块故障不停机,重构控制保护硬件设备及软件逻辑架构使设备容错率提升50%[6] - 产品采用精细化热设计使整机各功率模块温差小于5℃,舱内核心设备运行环境平均温度控制在40℃以下,满足55℃极热环境下的满载运行[6]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 公司研制了世界首套±800kV/5000MW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采用无闭锁架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9] - 该技术将柔性直流输电电压等级从±500kV提升到±800kV,送电容量从100万千瓦提升到500万千瓦,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9] -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特点,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高效接入与消纳的关键技术[9] 储能系统创新 - 公司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突破性采用"量级群控技术",能协调成千上万个储能单元协同工作[11] - 储能系统具备快速维稳技能,能瞬间响应电网电压或频率波动,还具备主动支撑技能增强电网韧性和惯性[12] - 在极端情况下系统能帮助电网实现"黑启动",快速恢复供电[12] 储能产品性能 - 储能交直流一体机通过模块化预制与深度集成设计,节约14%用地、缩短50%调试周期、减少80%安装时间[14] - 该产品依托全域液冷温控与多级簇控技术,实现系统转换效率提升2%,年放电量增加超8%[14] - TE400+K-HV-BL组串式大功率储能变流器采用智能液冷高密度设计,体积与重量分别优化35%与43%,适配600Ah+及314Ah电芯灵活并簇[14] 逆变器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4800kW模块化逆变器,采用模块化架构由6个800kW功率模块协同工作,实现功率模块间故障解耦[16] - 产品支持模块整体更换,30分钟内完成故障模块替换,大幅缩短故障维修时间[16] - 逆变器搭载风道实时监测和自清洁功能,具备电容/风机寿命预测功能,可避免故障停机[18] 逆变器技术性能 - 4800kW逆变器配备构网型智能控制技术,在全工况下提供无功支撑,自适应强弱电网的并网模式[18] - 产品支持与汇流箱采用直流HPLC通讯方式,减少通信线缆敷设,节省线缆成本并减少通信故障点[18] - 逆变器带有组串IV曲线扫描功能,可智能监测组串异常和电气故障[18] 户用光储解决方案 - 公司面向家庭用户推出4-12kW户用光储混合逆变器,以"高兼容、高收益、高可靠、多模式"为核心优势[19] - 产品采用20A大电流兼容全类型光伏组件,通过派能协议适配市场主流电池包[21] - 逆变器具有超高转换效率与低至60V启动电压,小于4毫秒的UPS级切换速度确保关键负载不断电[21] 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 - 公司展示TS150KTL和TS50K-TC11两款并网型逆变器,专为工商业光伏场景打造[26] - 公司与国家电网、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山东省落地国家重点示范应用项目[27] - 150kW逆变器采用6路60A MPPT设计,荣获行业最高等级L4直流拉弧检测认证,实现拉弧故障可定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