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600405)
搜索文档
一颗产学研“金果”,“甜”了动力源和产业链
新华日报· 2025-11-03 20:51
在创新驱动时代飞速变革的浪潮中,如何破解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赋能产业集群的难 题? 作为全省"双高协同"首批示范区,南京建邺高新区正通过五级联动机制,推进四链融合,切实落地一批 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的精准融合和长效合作。近日,记者走进建邺高新区,探寻"双高""金果",感 受如何既"甜"了创新动力源,又"甜"了亟待转型升级的产业链。 □ 本报记者 胡春春 目前,烽火星空正通过委托研究的方式,拉动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开展网络流量采集分析、大数据存储管理、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等多个技术领域的研究。同时加大 从东南大学等高校持续引进博士、硕士毕业生等人才,且将公司多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派驻高校担任产 业教授,强化产学研协同效应。 "园区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需求,给予我们指导和支持,大大提高了我们和高校之间互动的效率。"烽火 星空主要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了推动园区更多企业参与"双高协同",建邺高新区出台了《建邺高新区"双高协同"创新发展 若干举措》,从载体供给、金融赋能、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交流等多维度提供政策支撑。建邺高 新区还联合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11月3日涨2.48%,海陆重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在11月3日整体表现强劲,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8%,领涨股为海陆重工 [1] - 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976.52点,上涨0.55%,深证成指报收于13404.06点,上涨0.19%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上涨,其中海陆重工(002255)以9.97%的涨幅领涨,收盘价为9.82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海陆重工(002255)收盘价9.82元,涨幅9.97%,成交量24.19万手,成交额2.38亿元 [1] - 西子洁能(002534)收盘价17.39元,涨幅8.55%,成交量39.15万手,成交额6.74亿元 [1] - 露弘股份(300693)收盘价44.50元,涨幅6.38%,成交量23.65万手,成交额10.35亿元 [1] - 欧陆通(300870)收盘价206.41元,涨幅5.85%,成交量6.15万手,成交额12.35亿元 [1] - 上海电气(601727)成交活跃,成交量达522.67万手,成交额为50.97亿元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其他电源设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4.89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6733.7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21亿元 [2] - 麦格米特(002851)主力资金净流入1.48亿元,主力净占比8.85% [2] - 海博思创(688411)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2.52% [2] - 海陆重工(002255)主力资金净流入1.28亿元,主力净占比达到54.86% [2]
动力源:公司为AI算力中心提供的整机柜48V服务器电源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1:12
证券日报网讯动力源10月3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为AI算力中心提供的整机柜48V 服务器电源,属行业前沿产品,目前行业尚未大规模运用。 ...
机构风向标 | 动力源(600405)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2家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24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共有2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动力源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408.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7%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和北京冠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冠群潮涌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0.60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5个,包括中证2000、南方中证2000ETF、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嘉实中证2000ETF、国泰中证2000ETF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显示相关股票涨势不错 [2]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6:52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3][6] 主要财务数据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报告期指本季度初至本季度末3个月期间 [3] - 公司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4] -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 [5] 股东信息 - 报告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5]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5]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5] 报告期经营情况 - 无其他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 [6] 季度财务报表 - 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为未经审计 [6] - 报告包含2025年9月30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6] - 报告包含2025年1-9月的合并利润表 [6] - 报告包含2025年1-9月的合并现金流量表 [6] - 本期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6] - 2025年起未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7]
动力源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行业第21,净利润垫底,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44.7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21日,于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1] - 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5亿元,在行业25家公司中排名第21位,远低于行业平均值33.74亿元和中位数10.08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1.59亿元,行业排名第25位,远低于行业平均值1.91亿元和中位数3744.54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配套电源占比35.46%(7122.27万元),通信电源占比30.90%(6207.1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86.95%,较去年同期的77.21%有所上升,且高于行业平均42.24个百分点,偿债压力较大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4.24%,较去年同期的29.96%大幅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25.60%,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45万,较上期减少27.2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454.82股,较上期增加37.47% [5] 管理层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何振亚 [4] - 董事长阳兵薪酬无变化,总经理何昕2024年薪酬70.8万,较2023年的88.8万减少18万 [4]
动力源(600405.SH)前三季度净亏损1.55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30 17:39
营业总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95亿元 [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4.64% [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5亿元 [1] - 净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149.1万元 [1] 基本每股收益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54元 [1]
动力源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4.64%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7:39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5亿元,同比下滑34.64%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亿元 [1] -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0.95亿元,同比下滑41.44%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6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规模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国际因素影响,公司的直接出口业务受阻 [1] - 公司的短期现金流紧张导致在手订单交付情况未达预期 [1] 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 公司已实施新战略,聚焦数据通信、新能源和绿色出行领域 [1] - 公司通过拓展销售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成本管控以提升业绩 [1] - 公司正通过调整海外业务的经营模式逐步恢复海外市场 [1] - 公司在数据通信行业有深厚的积累,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1] - 随着AI快速发展,算力中心建设迅速增长,算力中心电源业务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 [1]
动力源(600405)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30 16: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94,558,808.53元,同比下降41.44%[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95,418,759.12元,同比下降34.64%[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61,005.08元,同比收窄21.8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417,653.22元,同比略降0.95%[4]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9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2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1.5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1.62亿元略有收窄[2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5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17亿元下降20.0%[21]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254元/股,同比下降10.2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的9030万元降至2025年的4047万元,降幅达55.2%[22] - 销售费用从2024年的9874万元降至2025年的5726万元,降幅为42.0%[22]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932,285.52元,同比大幅改善1,629.6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主要因报告期内收入下降致使销售回款减少[9]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1.7%[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7,932,285.52元,相比上期的负22,428,261.11元,净流出大幅增加[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1,227,026.31元,相比上期的521,620,691.72元,下降约51.8%[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39,159,311.83元,相比上期的544,048,952.83元,增加约17.5%[2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02,315,135.93元,相比上期的128,784,782.39元,增加约57.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86,281.85元,相比上期的负6,422,782.77元,由负转正[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022,155.61元,相比上期的42,553,489.52元,增长约680.2%[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1,600,000.00元,相比上期的563,824,516.36元,下降约42.9%[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4,149,746.96元,相比上期的14,487,176.17元,增长约204.8%[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649,532.93元,相比上期的79,634,809.96元,增长约41.5%[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556,251,304.61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67%[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07,285,108.23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2.87%[5] - 公司货币资金为1.68亿元,较期初1.35亿元增长24.5%[15][16] - 应收账款为4.22亿元,较期初4.54亿元下降7.0%[16] - 存货为2.74亿元,较期初2.99亿元下降8.2%[16] - 流动资产合计为9.37亿元,较期初9.87亿元下降5.1%[16] - 固定资产为3.46亿元,较期初4.77亿元下降27.4%[16] - 开发支出为25.03万元,较期初2,053.36万元大幅下降98.8%[16]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的17.62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15.56亿元,降幅为11.7%[17][18] - 短期借款从2024年的3.45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7476万元,降幅达78.4%[1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的4.06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2.54亿元,降幅为37.5%[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的3.63亿元降至2025年的2.07亿元,降幅为42.9%[1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530户[12] - 第一大股东何振亚持股64,848,806股,占总股本10.58%,其中45,122,185股处于质押状态[12] - 股东刘格格、王素芝等通过信用账户合计持股约1,280万股[13]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股东第三季度期初、期末转融通证券出借余量为零[1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国际贸易摩擦导致出口业务受阻及现金流紧张影响订单交付[9]
动力源跌2.14%,成交额3910.0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35.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1: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14%至5.50元/股,总市值33.71亿元,当日成交3910.06万元,换手率1.16%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35.34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512.96万元占比13.12%,大单买入566.85万元占比14.50%同时卖出689.22万元占比17.63% [1]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疲软,近20日下跌10.13%,近60日下跌17.54%,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83% [1] - 今年以来公司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1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6067.01万元,买入总额占总成交额21.68%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配套电源(35.46%)、通信电源(30.90%)和光储相关电源(16.79%)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0.85%,归母净利润为-9135.66万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12.44%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其他电源设备,概念板块涵盖数字能源、阿里概念、IDC电源等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87万户,较上期增加4.46%,人均流通股6877股,较上期增加5.56% [2] 公司历史与分红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21日,于2004年4月1日上市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647.1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