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600405)
搜索文档
动力源(600405) - 关于原高级管理人员集中竞价减持计划时间届满暨未减持股份的结果公告
2025-10-27 16:02
减持计划 - 2025年7月7日披露减持计划,原副总高洪卓拟减持不超74,816股,占总股本0.0122%[3] - 减持计划自公告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3] 减持结果 - 2025年10月27日减持期满,高洪卓未减持,实际减持0股,比例0%[3][6] - 当前高洪卓持股299,266股,比例0.0488%[6] - 实际减持情况与计划一致[6]
动力源:原副总经理高洪卓减持计划期限届满 实际减持0股
新浪财经· 2025-10-27 15:53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原副总经理高洪卓持有公司股份29.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88% [1] - 其曾计划在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74,8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22% [1] - 截至减持计划期限届满,高洪卓未实施任何减持,实际减持股份为0股,其持股数量及比例保持不变 [1]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取得新的突破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07:15
在伶仃洋主航道上的船舶驶过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 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 万辆次。 新华社发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均创历史新 高。高新技术产业超过50万家,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实施,为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 四是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 与经济增长同步。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 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外交部: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4 16:09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 [4] - 关税总水平降至7.3% [4]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4]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 [4] - 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创新中心 [4] 政策与规划方向 - 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4] - 对外传递出中国政策的稳定性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发展预期的稳定性 [4] - 展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毅力 [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4] - 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 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4]
外交部: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源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10-24 16:09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 [1]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关税总水平降至7.3% [1] 产业发展与创新 - 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 [1] - 中国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全球创新中心” [1] -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政策方向与对外开放 - 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传递政策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稳定性 [1] - 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1] - 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动力源:近两年暂无产品直接出口至欧盟国家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6:44
人民财讯10月23日电,动力源(600405)10月23日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最近两年暂无产品直接出口至 欧盟国家。 ...
动力源跌2.13%,成交额2314.0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8.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3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13%至5.52元/股,成交额2314.08万元,换手率0.68%,总市值33.8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8.89万元,特大单卖出582.34万元占比25.17%,大单买入348.54万元占比15.06% [1]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9.36%,近20日下跌15.60%,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47% [1] - 今年以来公司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6067.01万元,买入总计8229.04万元占总成交额21.6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21日,于2004年4月1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配套电源35.46%,通信电源30.90%,光储相关电源16.79%,充换电电源7.69%,节能服务及高压变频器3.74%,车载相关电源2.76%,其他2.66%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其他电源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低价、阿里概念、数字能源、百度概念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减少30.85%,归母净利润为-9135.66万元,同比增长12.44%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87万户,较上期增加4.46%,人均流通股6877股,较上期增加5.5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647.1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2]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10月20日涨1.17%,科威尔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0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0日其他电源设备板块整体上涨1.17%,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63%,深证成指上涨0.98%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科威尔以9.28%的涨幅领涨,而中恒电气下跌2.52%领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科威尔收盘价为42.40元,涨幅为9.28%,成交量为5.46万手,成交额为2.34亿元 [1] - 海博思创收盘价为287.60元,涨幅为5.51%,成交量为2.84万手,成交额为8.15亿元 [1] - 英可瑞收盘价为18.26元,涨幅为5.24%,成交量为14.97万手,成交额为2.71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中恒电气收盘价为27.04元,跌幅为2.52%,成交量为56.97万手,成交额为15.56亿元 [2] - 科士达收盘价为38.80元,跌幅为1.42%,成交量为16.07万手,成交额为6.32亿元 [2] - 动力源收盘价为5.66元,跌幅为1.39%,成交量为21.73万手,成交额为1.24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7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059.1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05亿元 [2] - 通合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8039.0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5.96%,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为净流出 [3] - ST华西主力资金净流入4176.12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24.05%,同样面临游资和散户资金的净流出 [3]
中国经济圆桌会|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新华网· 2025-10-18 08:38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1] - 中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持续输出不竭动力 [1]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 - "十四五"时期中国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年均5.5%的经济增长 [1] - "十四五"时期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 [1] - 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1] 中国的生态文明与绿色转型 - 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 [1] - 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1] 中国的创新发展 - 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是十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1] - 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快速培育 [1] - 中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持续跃升,为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照与市场范式 [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展现出多重价值 [2] -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新华社· 2025-10-17 21:59
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1] -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2] 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 - “十四五”时期中国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年均5.5%的经济增长[1] - 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1] - 生态文明实践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1] 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是十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1] - 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快速培育[1] -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持续跃升,为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照与市场范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