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600405)

搜索文档
动力源: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1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600万元至-8,500万元 [1]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900万元至-8,800万元 [1] 上年同期业绩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0,43409万元 [2] - 2024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72887万元 [2] - 2024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89元 [2] 业绩预亏原因 - 公司在手订单交付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2] - 公司计划优化子公司股权结构和拓展融资渠道补充现金流 [2] - 公司将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加强成本管控改善盈利状况 [2] 其他说明 - 业绩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正式披露为准 [2]
动力源(600405)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600.00万元到-8500.00万元[3][5]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900.00万元到-8800.00万元[3][5]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10506.93万元[6]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434.09万元[6]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28.87万元[6]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89元[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因出口业务受阻、订单交付未达预期及费用支出较高[8] - 公司将优化子公司股权结构、拓展融资方式补充现金流[8] - 公司将优化组织结构、加强成本管控、提效降费改善盈利状况[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期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具体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9][10]
动力源: 动力源关于高级管理人员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00:14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 - 副总经理李传平持有公司股份110,900股,占总股本的0.0181%,股份来源为集中竞价交易所得 [1][2] - 副总经理高洪卓持有公司股份299,266股,占总股本的0.0488%,股份来源为股权激励及配股取得 [1][2] 集中竞价减持计划 - 李传平计划减持不超过27,725股,占总股本的0.0045%,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 [1][2][3] - 高洪卓计划减持不超过74,816股,占总股本的0.0122%,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 [1][2][3]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减持价格将按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1][3] 减持计划相关承诺与合规性 - 减持主体此前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本次减持计划与承诺一致 [3] - 减持计划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4] - 减持主体不存在相关规定的不得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形 [3] 减持计划实施影响 - 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 减持期间可能因市场情况、股票价格等因素调整实施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4] - 公司将持续关注减持计划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5]
动力源(600405) - 动力源关于高级管理人员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7-06 17:30
高管持股 - 副总经理李传平持股110,900股,占总股本0.0181%[2] - 副总经理高洪卓持股299,266股,占总股本0.0488%[2] 减持计划 - 李传平拟减持不超27,725股,占总股本0.0045%[2] - 高洪卓拟减持不超74,816股,占总股本0.0122%[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10月27日[2] 相关说明 - 董监高承诺任职年转让股份不超25%[4] - 减持符合法规,无重大影响,有不确定性[5][6]
动力源:副总经理李传平和高洪卓拟分别减持0.0045%和0.0122%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06 15:37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副总经理李传平拟减持不超过27725股,占总股本的0.0045% [1] - 公司副总经理高洪卓拟减持不超过74816股,占总股本的0.0122%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10月27日 [1]
江苏智力援疆激活边疆创新动力源
新华日报· 2025-07-03 07:18
江苏援伊干部培训工程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联合伊犁州党委组织部建立"选苗—育苗—壮苗"全链条培养机制,通过严苛选拔(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潜力三维标准)筛选专业骨干,形成培养库 [2] - 采用"课堂+田间"与"云端课堂"互补的培训模式,包括实地考察乡村振兴示范点、现代农业基地精准灌溉系统学习,以及远程公文写作指导 [1][2] - 自2023年4月以来实施智力援疆项目100个,投入资金6.04亿元,培训干部人才11.2万人次,其中县乡基层干部占比95% [2] 双向赋能与跨区域合作 - 262名伊犁经济领域干部赴江苏省级产业园区学习锻炼,促成295个项目落地,到位资金超百亿元 [3] - 900余名江苏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专家柔性支援伊犁,提升受援地专业技术能力 [3] - 特克斯县学员受安吉余村考察启发,设计"智慧牧场打卡系统",预计游客接待效率提升3倍 [3] 培训创新与成果转化 - 5个"小组团"援疆项目(卫生、科技、农业等领域)入选自治区首批计划,近700名新型技能人才通过共建培养基地成长 [4] - 35名经济领域干部赴中央财经大学深造,需绘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图"作为实践作业 [4] - 南通工作组筹备乡村文旅主题培训,昭苏县"云端课堂"新增前沿课程,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实践 [4] 产业与乡村振兴联动 - 伊宁县27名学员成为推广粮油作物新技术的"田秀才",推动农业技术本土化 [2] - 特克斯县将喀拉峻草原旅游资源与数字技术结合,探索智慧旅游新模式 [3] - 培训工程覆盖文旅、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1][4]
A股电网设备板块震荡走高,万胜智能20cm涨停,*ST惠程、长城电工此前封板,智洋创新、崧盛股份、红相股份、动力源、迦南智能、新雷能等跟涨。
快讯· 2025-06-30 10:52
电网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A股电网设备板块呈现震荡走高态势 [1] - 万胜智能股价涨幅达20cm并触及涨停 [1] - *ST惠程与长城电工较早实现封板 [1] - 智洋创新、崧盛股份、红相股份、动力源、迦南智能、新雷能等个股跟随上涨 [1]
动力源(600405)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信会师函字[2025]第ZB084号)
2025-06-27 19:33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下降31.31%,归母净利润 -4.15亿元,扣非净利润 -4.18亿元,连续5年亏损[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0.88%,同比减少17.5个百分点[3] - 2024年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及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4%、28.54%、 -49.45%,同比减少3.55、5.36、29.80个百分点[3] - 2024年数据通信业务营业收入19608.0万元,变动比例40.24%,毛利率4.64%,同比减少13.74个百分点[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5302.70万元,变动比例 -19.46%,毛利率28.54%,同比减少2.52个百分点[6] - 2024年绿色出行业务营业收入8653.4万元,变动比例8.91%,毛利率 -49.45%,同比减少70.77个百分点[6] - 2024年充换电PCB采购均价34.55元,较2023年上涨1.89%[7] - 2024年磁性器件采购均价4.93元,较2023年上涨8.38%[7] - 2024年压电器(断路器)采购均价4268.60元,较2023年上涨5.30%[7] - 2024年度数据通信业务营业收入20561.47万元,同比下降48.85%,毛利率9.78%,同比减少8.60个百分点[9] - 2024年度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2.30%,毛利率同比增加1.73个百分点,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占比由36.41%提高至40.58%[10] - 2024年度智能疏散产品营业收入4408.81万元,同比下降27.40%,毛利率同比减少0.22个百分点[11] - 2024年度光伏发电业务营业收入3011.26万元,同比下降13.39%,毛利率同比减少1.86个百分点[13] - 2024年度绿色出行业务板块营业收入5790.18万元,同比下降37.40%,毛利率同比减少36.20个百分点[14] - 2024年度充、换电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35%,毛利率同比减少12.88个百分点[16] - 2024年度车载产品营业收入1018.72万元,同比下降78.61%,毛利率由39.22%变为 -35.11%,同比下降74.33个百分点[17] - 2024年度数据通信业务营业成本合计18550.04万元,同比下降43.47%[9] - 2024年度智能疏散产品营业成本中人工资产同比增加13.51%[11] - 2023年车载产品高毛利客户收入占比74.88%,2024年未实现交付影响毛利率下降[20]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196192.50,较2023年度增长26.13%,毛利率26.17%,较2023年度下降0.14%[22] - 剔除无形资产摊销影响后公司2024年度综合毛利率为16.67%,同比下降7.32个百分点[23] - 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30.65%,2024年度境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8.73%[23] 交易数据 - 数据通信业务板块2024年交易金额合计3817.73万元,应收余额合计8004.69万元[25] - 2024年能源行业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5482.75万元,应收余额合计1079.61万元[28] - 2023年能源行业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4212.04万元,应收余额合计530.78万元[28] - 2022年能源行业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6396.87万元,应收余额合计444.84万元[28] - 2024年绿色出行业务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4574.54万元[31] - 2024年供应商前十大交易金额合计6434.61万元,应付余额合计6548.83万元[32] - 2023年供应商前十大交易金额合计12678.54万元,应付余额合计8251.04万元[32] - 2022年供应商前十大交易金额合计10391.44万元,应付余额合计26266.13万元[32] - 2024年客户22能源行业交易金额为336.83万元,应收余额为171.28万元[28] - 2024年客户40绿色出行交易金额为5054.02万元,应收余额为1125.10万元[30] - 2024年供应商1交易金额为662.9万元,应付余额为516.72万元[32] 应收账款 - 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50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96亿元,计提比例30.14%,账面价值4.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8%[37]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07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26亿元,计提比例60.8%[37] - 2024年12月31日,1年以内应收账款11225.18万元,1至2年5599.42万元,2至3年2748.03万元,3至4年1637.41万元,4至5年868.96万元,5年以上2991.04万元[41] - 1年以内平均迁徙率27.06%,1至2年43.22%,2至3年53.87%[42] - 调整后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2.25%,1至2年8.33%,2至3年19.27%,3至4年35.76%,4至5年66.20%,5年以上100.00%[45] - 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2年以内计提比例略低于可比公司,2 - 5年计提比例高于新雷能低于中远通,5年以上与同行业一致[46] - 公司期末账面余额前五大应收账款合计20474.7万元,占期末余额30.79%,坏账准备2206.62万元[50] - 公司对同一客户不同性质款项区分计提坏账准备合理,坏账准备计提谨慎,前五名客户无回款风险[51] - 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52][53] - 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按可收回金额50%及账龄孰高计提比例单项计提坏账准备[50]
动力源(600405) - 动力源关于2024年年报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6-27 19:31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下降31.31%,归母净利润 -4.15亿元,扣非净利润 -4.18亿元,连续5年亏损[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0.88%,同比减少17.5个百分点[1] - 2024年数据通信业务营业收入20,561.47万元,同比下降48.85%,毛利率4.64%,同比减少13.74个百分点[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7,420.06万元,同比下降22.30%,毛利率28.54%,同比减少2.52个百分点[6] - 2024年绿色出行业务营业收入5,790.18万元,同比下降37.40%,毛利率 -49.45%,同比减少70.77个百分点[7] - 2024年充、换电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35%,毛利率同比减少12.88个百分点[21] - 2024年车载产品营业收入1,018.72万元,同比下降78.61%,毛利率同比下降74.33个百分点[25] - 中恒电气2024年营业收入196,192.50万元,较2023年增长26.13%,毛利率下降0.14%[27] - 新雷能2024年营业收入92,173.23万元,较2023年下降37.16%,毛利率下降5.42%[27] - 中远通2024年营业收入83,044.76万元,较2023年下降29.87%,毛利率下降3.09%[27] 采购数据 - 2024年PCB采购均价34.55元,同比上涨1.89%;磁性器件采购均价4.93元,同比上涨8.38%[10] - 2024年低压电器(断路器)采购均价4,268.60元,同比上涨5.30%;电阻、电容类采购均价1.43元,同比上涨12.47%[12] - 2024年国内集成电路、分立半导体采购均价107.29元,同比上涨24.55%;结构类(散热器)采购均价26.59元,同比上涨23.35%[12] - 2024年生产辅助材料采购均价846.69元/千克,同比上涨14.67%;声光信号采购均价22.88元,同比上涨14.18%[12] 客户与供应商数据 - 2024年数据通信业务板块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13817.73万元,应收余额8004.69万元[32]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板块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5482.75万元,应收余额7079.60万元[34] - 2024年绿色出行业务板块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5340.07万元,应收余额1786.21万元[36] - 绿色出行客户业务合计金额为12602.70万元,其中销售金额8608.59万元,采购金额3629.41万元[37] - 近三年前十大供应商交易金额2022年为26266.13万元,2023年为12678.54万元,2024年为6434.61万元[37][38] - 客户和供应商为同一主体的销售金额合计2991.35万元,采购金额合计3196.74万元[40] 股权与融资 - 2025年3月公司以1.6亿元转让迪赛奇正100%股权[42] - 2024年12月7日公司向陈振平融资不超过3亿元[42] -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股权融资,募集资金总额18700万元,净额17451.92万元,用于车载电源项目及偿还贷款[77] 应收账款 - 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50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96亿元,计提比例30.14%,账面价值4.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8%[55] - 各账龄平均迁徙率:1年以内27.06%、1至2年43.22%、2至3年53.87%、3至4年54.02%、4至5年64.27%、5年以上100.00%[60] - 各账龄历史损失率:1年以内2.19%、1至2年8.08%、2至3年18.70%、3至4年34.72%、4至5年64.27%、5年以上100.00%[60] - 前瞻性调整系数为3%,调整后各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2.25%、1至2年8.33%、2至3年19.27%、3至4年35.76%、4至5年66.20%、5年以上100.00%[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行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新雷能合计7.22%、中恒电气13.71%、中远通19.00%、行业平均13.31%、动力源30.14%[63] 资金与负债 - 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1.35亿元,与期初基本持平,有息负债合计4.82亿元,期末资产负债率79.37%,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74] - 银行融资利率为2.41%至5.5%,截至报告期末存量银行贷款余额40440万元[78][79] - 报告期内非银行融资本金合计26000万元,已偿还10388万元,期末余额15611万元[80]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6641.28万元、固定资产44661.62万元、无形资产2496.14万元,用于自身融资及经营[82] - 2025年到期还款本息合计约4.75亿元,年初至公告披露日已筹措6.5亿元还款[84][86] - 本年度剩余还款本金1.3亿元,可转贷或续贷金额8000万元[86]
山东能源齐翔腾达:拧紧成本“水龙头” 激活增效“动力源”
中国化工报· 2025-06-24 10:57
公司战略与措施 - 公司以"经营优质"为目标,围绕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从生产经营上寻求提质增效突破点,将清仓利库作为主阵地和突破口 [1] - 公司推进物资供应领用一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让物资"动起来",打响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攻坚战 [1] - 公司开展全员大讨论,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树牢逆势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1] - 公司成立"存量物资盘活"考核领导小组,统筹各方资源,协调解决行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 库存管理优化 - 公司坚持"先利库后采购""谁产生谁负责"原则为库房"减肥瘦身",制定最低警戒库存量,建立健全物资消耗储备定额 [2] - 公司实现全公司物资统一调配,将编码上传至WMS仓储管理系统,分类码放,提高物资利用效率 [2] - 公司坚持硬性约束物资费用指标与严控采购计划相结合,让库存物资"动起来"、周转"快起来" [2] - 公司对闲置物资进行技术鉴定和分类处置,梳理各类清单,将闲置物资利用纳入绩效考核 [2] 废旧物资利用 - 公司成立"设备修旧利废专班",对故障设备采取"评估—修复—再上岗"流程,实现"老设备新使命" [3] - 公司建立边角料回收体系,对废旧零件进行"二次复活",仅修复西门子色谱分析仪电子压力控制模块一项就节约采购成本超3万元 [3] - 公司充分利用技术革新、创意改造、循环利用等手段,使废旧物资创造新价值,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