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600749)

搜索文档
西藏旅游(600749) - 西藏旅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26 16:3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6月3日10:00 - 11:00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3]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视频录播和网络文字互动[3] - 线上参与地址为上证路演中心平台(https://roadshow.sseinfo.com/)[5] 参与人员与提问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等[6] - 投资者可在2025年5月26日至6月2日16:00前提问[3] - 可在6月3日10:00 - 11:00在线参与[6]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张晓龙、徐新[7] - 联系电话0891 - 6339150[7] - 联系邮箱为zhangxlam@enn.cn[6] 会后查看 - 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7]
研判2025!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文旅+”模式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与IP运营助力二次消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整合旅游、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形成文化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三大核心板块 [2] - 按资源类型可分为文化遗产型、主题公园型、乡村旅游型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99年为萌芽阶段,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主,文化体验多为浅层展示 [4] - 2000-2009年为初步探索阶段,主题公园和文化景区涌现,形成早期文化旅游综合体雏形 [4] - 2010-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涌现,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5] - 2020年至今为转型升级阶段,向高品质、多元化、科技化方向转型,沉浸式文旅项目成为现象级案例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资源开发与获取、规划设计与建设、文化资源与IP开发 [8] - 中游为文化旅游综合体运营服务环节 [8] - 下游为游客和消费者 [8] 市场规模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6.11% [12] - 呈现"文旅+科技""文旅+商业""文旅+体育"等跨界融合趋势 [12] - 标杆项目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年轻客群占比超60%,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侨城年均IP采购投入超10亿元,旗下主题公园二次消费占比达50% [14] - 融创通过"冰雪世界+商业综合体"模式,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 [14] - 云南旅游2024年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16] - 中青旅2024年营业收入为99.57亿元,同比增长3.34%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与智慧化运营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5万亿元 [20] - Z世代推动剧本杀、国潮、电竞等主题项目爆发,银发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激增 [21][22] - 绿色理念与产业协同重塑生态,ESG投资成为新标尺 [23]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09:26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均以人民币元为单位且未经审计 [6] - 期末现金余额与资产负债表差异541,160.28元,系江西省新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4] - 持股5%以上股东及前10名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4] 经营动态 - 2024年12月公司完成出售控股子公司江西省新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 [5] - 合并利润表显示本期及上期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净利润影响 [6] 会计准则执行 - 2025年未涉及新会计准则或解释对年初财务报表的调整 [7] 公告声明 - 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对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 - 财务报表由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 [6][7]
西藏旅游:2025一季报净利润-0.09亿 同比增长5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8:3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0409元,较2024年同期的-0.0872元改善53.1%,但仍低于2023年同期的-0.0389元 [1] - 每股净资产4.55元,同比增长3.17%,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3年4.35元→2024年4.41元→2025年4.55元) [1] - 营业收入0.26亿元,同比增长13.04%,但未恢复至2023年同期0.25亿元水平 [1]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0.09亿元,较2024年同期-0.2亿元改善55%,与2023年同期持平 [1] - 净资产收益率-1.7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但较2023年-0.87%进一步恶化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54.22%,较上期微增8.36万股 [1] - 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增持52.15万股至198.64万股(占比0.88%),长江证券新进持有174.29万股(占比0.77%) [2] - 叶明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有218.08万股(占比0.96%) [2] - 西藏国风文化(12.68%)、上海京遥贸易(11.72%)、西藏纳铭网络(9.99%)为前三大股东且持股未变动 [2]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西藏旅游(60074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8: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5,531,252.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122,368.9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增加1,068万元[4][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5,531,252.9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2,894,481.28元增长11.51%[1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378,178.2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0,549,425.86元亏损幅度收窄54.36%[17][18]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09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872元/股[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44,923,378.97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5,341,393.64元下降0.92%[17]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57,544,427.06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88%[5] - 应收账款变动比例43%,变动金额671万元,主要为“冬游西藏”林芝片区补贴[7] - 预付账款变动比例261%,变动金额539万元,因旅游服务业务增长对应预付款增加[7] - 其他应收款变动比例1,083%,变动金额5,129万元,系提前支付景区分成款及控股子公司资金拆借[7] - 短期借款变动比例 -50%,变动金额 -5,000万元,因到期偿还借款[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 -203%,变动金额 -3,170万元,因支付政府分成款[7]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421,646,676.8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6,534,713.09元减少[12]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22,458,758.7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751,763.07元增加[12] - 2025年3月31日固定资产265,507,027.9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9,939,677.65元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在建工程20,867,615.1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347,820.63元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50,000,00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0,061,246.61元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457,544,427.0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16,366,659.72元减少[1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555,471.74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8,348,513.44元增长14.84%[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9,847,259.26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3,942,385.32元增长81.71%[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91,787.52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5,593,871.88元亏损扩大203.26%[2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0,266,666.66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70,952,591.33元下降63.00%[22] - 2025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197,512,800.26元,较之前的153,805,678.34元增长28.42%[14] - 2025年第一季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1,457,544,427.06元,较之前的1,516,366,659.72元下降3.88%[14]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42392163亿美元和2.2630393254亿美元[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1397254964亿美元和0.4464865879亿美元[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0.4123517139亿美元和1亿美元[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4123517139亿美元和1亿美元[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0.6431771018亿美元和0.6269202325亿美元[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2308253879亿美元和0.3730797675亿美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0.8434687595亿美元和0.6636276366亿美元[23]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653471309亿美元和3.8422669118亿美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218783714亿美元和4.5058945484亿美元[2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139,426.07元,其中处置子公司股权收益9,520,379.30元[7] 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6,600[9] - 西藏国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8,787,748股,占比12.68%[10] - 上海京遥贸易有限公司持股26,592,800股,占比11.72%[10] - 西藏纳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22,680,753股,占比9.99%[10] 重大资产处置 - 2024年12月公司完成出售控股子公司江西省新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11]
西藏旅游: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912.24万元
快讯· 2025-04-28 17:1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553.13万元,同比增长11.52% [1] - 净亏损912.24万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979.9万元有所收窄 [1]
入境游再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司多维布局抢抓“国际流量”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7
政策优化 - 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8条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1] - 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人民币,降低退税门槛并提升现金退税限额,改善境外旅客购物体验 [1] - 政策优化有望促进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发展,间接推动零售、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繁荣 [1] 入境游市场表现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占比达71.3% [2] - 一季度重庆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离境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 [3] - 北京市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7亿元,同比翻一番 [3] - 四川省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4.78%,退税商店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0.91%,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211.64%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利用新科技创造旅游新场景,加强文化创意,推动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 [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丽云建议开发体现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体验产品,优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升多语种服务、数字导览等配套能力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发展入境消费,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支持开设免税店和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2] 公司布局 -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表示阿里片区景区入境游业务显著提升,着力发展国内及入境游徒步线路、象雄文明探秘等深度体验产品 [4] - 众信旅游集团推出移动支付体验项目,帮助境外游客适应数字化消费场景,本土科技品牌如小米、华为成为入境消费重要增长点 [4] - 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将畅通产业链,优化产品供给,为不同目标客群设计差异化入境产品 [4] -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将加强政府合作和重点客户联系,提升专业定制旅游产品能力,适应散客化趋势 [5]
A股旅游板块午后回升,三峡旅游直线拉板,西安旅游、西藏旅游、天府文旅短线走高。
快讯· 2025-04-22 13:38
旅游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旅游板块午后出现回升态势 [1] - 三峡旅游股价直线拉升并封涨停板 [1] - 西安旅游、西藏旅游、天府文旅等个股短线快速走高 [1]
西藏旅游市场随春暖
中国新闻网· 2025-04-19 20:37
西藏旅游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47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1.67%,其中国内游客469.8万人次(+11.61%),入境游客2.09万人次(+25.9%)[7] - 同期实现旅游总花费4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6%[7] 游客行为特征 - 游客呈现重复到访趋势,部分游客选择春季"特种兵式"短途旅行,并计划未来带家人深度游[1][5] - 年轻游客偏好珠峰等探险类景点,年长游客更关注林芝桃花、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自然人文景观[7] 旅游产品创新 - 直播营销成为新兴渠道,某旅游公司通过布达拉宫等场景直播积累4万粉丝,有效转化"五一"假期订单[7] - 高原特色服务受关注,包括供氧酒店/车辆等配套解决方案成为直播间高频咨询内容[7] 季节性特征 - 春季(3-4月)形成明显旅游高峰,林芝桃花等季节性景观成为核心吸引力[1][3] - 寺庙古刹(如帕邦喀寺)、湖泊(然乌湖)与城市地标(布达拉宫)构成多元旅游动线[3][5]
西藏旅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06% 出入境商旅服务、旅游文创等业务成为亮点
证券日报· 2025-04-16 16:39
文章核心观点 - 西藏旅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公司采取多方面经营措施推动主营业务优化发展,未来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或分化,西藏旅游可多维度提升竞争力,2025年西藏旅游市场将迎来转型升级新拐点 [2][3][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8.69万元,同比增长15.06% [2] - 推出“乐游西藏”服务电商平台,提供游程服务,借助工具为运营和生态合作增力,拓展文创设计、出入境商旅服务等业务板块,推进定增募投项目 [3] - 2024年旅游景区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旅游服务业务因出入境政策红利明显增长,“出入境商旅服务”营业收入同比激增378%,旅游文创业务转型后收入1720万元,同比增长35%,毛利率增长至33%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回归平稳发展,需求侧选择发生变化,文旅产业需在需求适配、供给革新与政策协同三维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2025年国内旅游经济将进入多业态融合、普惠型旅游向新发展阶段,西藏旅游市场将迎来转型升级新拐点 [5] 专家建议 - 西藏旅游可深化市场洞察、把握消费者需求,加大技术和模式创新投入,加强与各方合作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4] - 公司可继续发力产品创新、智能化技术应用、市场营销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4] 公司未来规划 - 探索数字化发展新通路、推动产品升级实现供需平衡、强化渠道整合与品牌建设,洞察行业政策导向、培育边境旅游特色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