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材科技(601208)

搜索文档
东材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187.73万元,同比增长81.16%
快讯· 2025-04-24 2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34亿元 同比增加2.14亿元 增幅23.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7.73万元 同比增加4116.1万元 增幅81.16% [1] 业绩驱动因素 - 新建产业化项目陆续投产 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1] - 光学聚酯基膜、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等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1] - 产销量和营收规模均有所提升 [1]
东材科技:2024年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44.54%
快讯· 2025-04-24 20:2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7亿元 同比增长19.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下降44.54%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1] - 以总股本8.97亿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793.49万股为基数 [1]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888.5万元 [1]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1.59亿元 占净利润比例87.77% [1]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5+8+2” 重点产业生态构建,加速培育绵阳新质生产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3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 正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 构建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1][6][16]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以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为特征 以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为载体的先进生产力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3] - 绵阳市通过系统政策支持和空间布局优化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群发展 巩固全国科技创新先行区战略地位[12][16][28] 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344亿元 同比增长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7亿元增长2.7% 第二产业增加值1809.6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2188.7亿元增长8.1%[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3%[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4% 汽车制造业增长18.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5%[6]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6.5% 载货汽车增长92.9% 发动机增长41.8% 光电子器件增长28.9%[6] 科技创新能力 - 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1.56万件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1.1件 高价值发明专利11件 均居全省第2位[8]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 总数超930户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20户[8] - 2户企业入选全国企业500强 10户企业入选全省企业100强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户[8]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3%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6] 产业发展成效 - 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1.1%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8%[9] - "5+8+2"重点产业链规模突破1800亿元 增长20% 新增国省级产业集群9个[9] - 6个产业入选全省产业新赛道 居全省第2位 实施"智改数转"规上工业企业412户[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 位列全国数字百强市第50位[9] 政策支持体系 - 建立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 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补助[13] - 对新建成的国家级 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300万元 100万元一次性补贴[13] - 建立"三首"产品动态培育库 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13] -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 从产业培育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12]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8个省级开发区+10个特色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16] - 规划33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增量空间 新增2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23] - 构建"一核多星"科技城都市区空间结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 统筹六个卫星城特色产业功能[23] - 重点打造12个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23] 重点产业体系 - 电子信息产业突破1500亿元规模 代表企业包括四川长虹 四川九洲 华丰科技[25][26] - 先进材料产业代表企业有利尔化学 东材科技 巨星新材料[26] - 核技术应用产业代表企业有中国久远 四川聚能 中广核同位素[26]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代表企业有富临精工 四川世通达 绵阳新晨动力[26] 未来发展趋势 - 重点突破量子计算算法 新型同位素制备技术 高功率激光器件等"卡脖子"技术[29] - 构建核医疗 光伏新能源 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1] - 实施"千企上云"行动计划 建设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32] - 开展技术推广 成果推介 产品推销专项行动 引进国际一流创新团队[33]
PCB材料:高频高速树脂(聚苯醚PPO)与硅微粉市场分析(附36页PPT)
材料汇· 2025-04-22 23:01
核心观点 - 算力升级和AI服务器需求增长将显著拉动电子上游原材料如PPO树脂和Low Df球硅的需求 [2][3] - 高频高速覆铜板是高性能PCB产品的核心材料,其性能取决于上游原材料如树脂和硅微粉 [4][11][12] - PPO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中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耐热性,是未来服务器升级的关键材料 [25][26] - 电子级硅微粉作为功能性填料与高频高速覆铜板高度适配,需求有望随5G和AI发展快速增长 [64][68] 算力升级对原材料需求的拉动 - 2022-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从12万台增长至54万台,带动PPO树脂需求从194吨增至861吨 [3][54] - PCIe5.0服务器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65%,PPO树脂需求从258吨增至3963吨 [3][54] - 2025年全球电子级PPO树脂总需求预计达5821吨,3年CAGR+64.3% [54][56] 高频高速覆铜板的核心地位 - 高频高速覆铜板分为高速和高频两类,分别关注介电损耗(Df)和介电常数(Dk) [12][13] - 5G基站PCB价值量是4G的3-4倍,单站用量大幅增加 [14] - AI服务器对PCB层数和面积要求更高,推动高性能覆铜板需求 [14][51] PPO树脂的关键作用 - PPO树脂具有低介电常数(2.4)和低介电损耗(0.001),综合性能优于PTFE和环氧树脂 [25][26] - 松下Megtron系列是行业标杆,M6/M7级覆铜板主要采用PPO树脂 [18][19] - 普通PPO需通过端基功能化等改性技术才能满足覆铜板要求 [32][33] 电子级硅微粉的应用前景 - 球形硅微粉在高端覆铜板中填充率可达30%,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达27.2万吨 [67][69] - 在封装领域,硅微粉是EMC的主要填料,2025年全球封装用硅微粉需求预计达37万吨 [74][75] - 联瑞新材的球形硅微粉性能已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具备国产替代优势 [104] 相关公司布局 - 圣泉集团PPO树脂产能国内领先,2024年将建成1000吨新产能 [58][83] - 东材科技在电子级树脂领域取得突破,已切入生益科技等CCL龙头 [93][100] - 联瑞新材球形硅微粉产量快速增长,2022年达2.4万吨 [96][104]
东材科技(601208)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的公告
2025-04-02 21:02
股权交易 - 2024年12月13日公司拟转让金张科技8.00%股权给国风新材[5] - 2025年4月2日双方签补充协议,交易作价9756.6779万元[3] - 交易需经国风新材股东大会等审议批准[4] 财务数据 - 2023年国风新材营收223505.27万元,净利润 - 2863.42万元[7] - 2024年国风新材营收231429.52万元,净利润 - 6972.25万元[7] - 2023年金张科技营收57478.60万元,净利润4088.95万元[10] - 2024年金张科技营收65609.70万元,净利润7208.07万元[10] 其他要点 - 本次签署协议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5] - 交易审计和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2] - 公司发行股份9490931股,支付现金4878.3390万元[13] - 若配套融资未到位,公司应自筹资金补足现金对价[15] - 标的公司董事会甲方提名4名成员[17] - 标的公司审计委员会甲方提名2名成员[17] - 本次股权转让预计增加公司税前利润约3400万元[18] - 2025年4月1日董事会战略委员会通过相关议案[19] - 2025年4月2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相关议案[21]
东材科技(601208)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02 20:45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601208,简称为东材科技[1] - 公司转债代码为113064,简称为东材转债[1] 会议情况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3月23日发出,4月2日召开[2] - 应到董事7名,实到7名[2] 议案相关 - 会议通过《关于签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的议案》[2] - 议案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东材科技(601208)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4-01 19:05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日公司股份总数为896,784,623股[3] 高管持股 - 副总经理李文权持股678,800股,占总股本0.0757%[3]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敬国仁持股234,000股,占总股本0.0261%[3] - 董事会秘书陈杰持股760,600股,占总股本0.0848%[3] 减持计划 - 减持主体拟减持不超418,300股,占总股本0.0466%[3] - 李文权等三人计划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28日至7月25日[7][8] 股份转让规定 - 董监高任职每年转让不超本人持股25%,离职半年内不转让[9]
东材科技: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6:2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介绍“东材转债”发行、转股价格调整、本季度及累计转股、未转股金额和股本变动等情况 [1][2][8] 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发行情况 - 经核准,公司于2022年11月16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140000万元,期限6年 [2] 上市情况 - 经同意,公司本次发行的债券简称“东材转债”,债券代码“113064” [2] 转股价格情况 - “东材转债”自2023年5月22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转股价格为11.75元/股 [2] 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2023年3月因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转股价格未作调整 [4] - 2023年6月因利润分配,转股价格由11.75元/股调整为11.65元/股 [4] - 2024年6月因利润分配,转股价格由11.65元/股调整为11.50元/股 [5] - 2024年7月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转股价格由11.50元/股调整为11.63元/股 [6] 可转债本次转股情况 转股期 - “东材转债”转股期为2023年5月22日至2028年11月15日 [8] 本季度转股 - 2025年第一季度,转股金额为0元,转股形成股份数量为0股,占转股前公司股本总额的0.0000% [1][8] 累计转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转股金额为88000元,累计转股数量为7511股,占转股前公司股本总额的0.0008% [1][8] 未转股金额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尚未转股金额为1399912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937% [1][8] 股本变动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有限售条件股份、无限售条件股份和总股本变动数均为0股 [8]
东材科技(601208)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4-01 16:03
可转债发行与上市 - 公司于2022年11月16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0,000万元,期限6年[4] - “东材转债”于2022年12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113064”[6] 转股相关 - “东材转债”自2023年5月22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格为11.75元/股[7] - 2023 - 2024年多次调整转股价格[8][9] - 2025年第一季度转股金额为0元,转股数量为0股[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转股金额88,000元,转股数量7,511股[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转股金额1,399,912,000元,占发行总量99.9937%[3] 股本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股本无变动,总股本为896,784,623股[12]
东材科技(601208) -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期限届满暨增持完成的公告
2025-03-31 18:34
股东增持 - 袁成诚拟2024年10月1日起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5000万、不超1亿[3] - 增持价格不超12元/股[7] - 截止披露日累计增持5998800股,占比0.6689%[4] - 增持金额50001255元,超下限[4] 股东持股 - 熊海涛持股18455804股,比例2.0580%[6] - 高金技术产业集团持股182387480股,比例20.3379%[6] - 高金富恒集团持股32469691股,比例3.6207%[6] 其他 - 本次增持符合规定,不影响控股权和经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