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601878)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证券:5G-A正式商用 关注电信运营商从“面向资源“到“面向应用“转变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7:03
5G-A商用进展 - 中国电信于5月17日宣布5G-A正式商用,推出三款套餐价格档位分别为199元、299元、399元,同时提供20元/月(10GB/月)、30元/月(15GB/月)的加速包 [2] - 中国移动推出5G-A尊享套餐,资费档位199-999元/月,计划2025年发展5000万用户 [2] - 中国联通发布多档5G-A算力卡套餐及流量包,包括21.9元/月(10GB/月)、39.9元/月(20GB/月)、54.9元/月(30GB/月) [2] 5G-A技术特性与行业应用 - 5G-A是5G的增强版本,基于R18协议,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1] - 通过3CC载波聚合、通感一体、RedCap等技术赋能低空经济、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产业 [1][4] - 运营商网络运营转向"面向应用",推出商旅套餐、直播套餐、AI云手机套餐等多维量纲服务 [4] 运营商网络建设与投资规划 - 中国移动2025年规划5G-A投资98亿元,新增6.8万个3CC基站,覆盖49个重点城市核心城区 [6] -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将共建共享7万个5G-A基站,2025年合计投资约100亿元 [7] - 全国5G-A基站部署已超10万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实现5G-A超宽带规模覆盖 [5][7] 市场影响与终端发展 - 5G-A与AI结合预计推动运营商DOU和ARPU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主流品牌162款5G终端已支持5G-A能力,2025年支持机型将超300款 [7] - 运营商在5G-A商用进程中展现出强盈利韧性,经营效益有望提升 [8]
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金融机构应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快讯· 2025-05-21 14:21
金融机构赋能新质生产力 - 资本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功能提升",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必然选择 [1] - 金融机构需践行"金融强国"使命,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金融机构的三点倡议 - 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积极设立长期限、专业化的科创投资基金 [1] - 做产业升级的"连接器":推动资本向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集聚,助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1] - 做金融生态的"共建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金融生态 [1]
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资本市场正加速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快讯· 2025-05-21 14:21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融合 - 资本市场正加速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从"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到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 [1] 浙商证券的战略定位 - 公司以"金融服务国家战略 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 [1] - 公司致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发现者""培育者"和"护航者" [1] 浙商证券的三大探索方向 - 以研究服务为"灯塔" 引领资本投向"未来赛道" [1] - 以投行业务为"支点" 撬动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1] - 以产业基金为"纽带" 构建资本与产业"共生生态" [1]
资本击鼓科创起舞 大资管奏响杭州产融协同“交响曲”
证券时报· 2025-05-21 08:13
杭州科创生态与资本融合 - 杭州"六小龙"企业(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集体破圈,展现硬核科技实力 [2] - 杭州形成由科创新秀、产业链中坚和行业巨头(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吉利控股等)组成的科创型产业矩阵 [2] - 杭州科创生态具备四大要素:民营经济(占GDP 61.5%)、数字经济龙头、本土创投机构(赛智伯乐、银杏谷等)、浙江大学人才储备 [4] - 政府采取前瞻性支持政策("包容十年不鸣"理念)和保姆式服务(覆盖人才引进、融资对接等全生命周期需求) [5] - 2023年组建三大千亿基金(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形成"3+N"产业基金群,实现企业全阶段赋能 [6] 资本支持体系 - 杭州作为中国资本第四城,拥有银行、证券、基金、资管等多元化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8] - 浙商银行创新"人才银行"模式,给予脉流科技3000万元授信支持,突破传统抵押贷款限制 [9] - 浙商证券服务方正阀门北交所上市融资数亿元,天堂硅谷推动汉朔科技创业板上市 [10]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理规模达1.5万亿元,集聚2300余家金融企业,成为中国版"格林威治基金小镇" [15] - 2024年杭州私募股权基金投资377笔、238.99亿元,居全国第5位 [33] 产业发展数据 - 2024年GDP达2.2万亿元(全国第8),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73% [23][24] - 上市公司数量较2015年增1.5倍至231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证券化率超240% [25]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40%,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8万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2万家 [26] - 2024年全社会研发强度接近4%,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公司研发强度首破7% [2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占GDP比重28.8%,目标2027年突破30% [32] 重点产业布局 - 构建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2024年营收1.9万亿元(+2.6%) [30][31] - 推出"5+X"未来产业培育体系(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 [14] - 民营经济贡献GDP 61.5%,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较2014年增2倍至230余家,市值贡献超七成 [28][29] - 9家企业上榜2024《财富》世界500强,36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2年全国第一) [22]
券商并购重组进程加速 做优做强赋能实体经济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08
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进展 - 5月15日国都证券召开临时股东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浙商证券提名的6名董事及2名独立董事、2名监事当选 [1] - 此次改组标志着浙商证券正式成为国都证券控股股东,历时近两年的并购整合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 - 这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证券行业首单自主发起的市场化并购案例,也是首单上市公司吸并新三板公司案例 [2] 并购战略意义 - 并购使两家券商迈入新阶段,浙商证券加快实现"全面迈入第一梯队"战略目标 [2] - 通过市场化并购打破地域壁垒,为行业探索可复制的并购整合路径 [2] - 从资本整合进入治理整合阶段,浙商证券为国都证券注入市场化治理基因 [2] - 形成"南北协同、综合服务"新格局,实现业务布局、资源互补与服务能力全面升级 [2] 证券业并购政策背景 -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行、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3] - 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意见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 [3] - 2024年4月国务院意见鼓励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 [3] 行业并购动态 - 湘财股份正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相关审计和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 [4] - 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权交易已获深交所受理,相关行政许可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4]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事项获证监会反馈意见,需细化整合方向 [4]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预计头部券商将通过并购做优做强,中小券商通过并购实现特色化发展 [4]
机构建议继续关注短久期信用债,信用债ETF博时(159396)成交额已超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06
市场表现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最新价报100 51元 较前日上涨0 01% [3] - 盘中换手率达52 75% 成交金额31 79亿元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3] 规模与份额 - 近3月规模增长32 45亿元 增速位居可比基金前25% [3] - 近1月份额增加976 80万份 增速在可比基金中排名2/4 [3] 资金流动 - 最新单日资金流入流出持平 近5个交易日有3天净流入 合计1 88亿元 日均净流入3764 24万元 [3] 收益特征 - 成立以来月盈利概率66 67% 最长连涨月数2个月 历史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达100% [4] - 最大回撤0 89% 相对基准回撤0 10% 回撤后修复周期26天 [4] 产品结构 - 管理费率0 15% 托管费率0 05% 均为可比基金最低水平 [4] - 近3月跟踪误差仅0 008% 跟踪精度居同类首位 标的指数为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4] 行业观点 - 中美关税谈判落地后长债面临止盈压力 短久期信用债因资金面宽松及降准降息更具配置价值 [3]
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出任国都证券董事长,两家正式进入治理整合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5-19 10:07
公司治理变动 - 国都证券完成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 浙商证券提名6名董事和2名股东监事当选 在10人董事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1] - 钱文海当选国都证券董事长 其现任浙商证券董事、总裁、党委书记 张晖已于今年2月从浙商证券副总裁任上辞职出任国都证券总经理 [2] - 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浙商证券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标志着从无控股股东状态进入有控股股东状态 [3] 股权收购与整合 - 浙商证券累计斥资51.85亿元获得国都证券34.76%股权 已实质性掌握控股权 [2] - 证监会要求双方在一年内制定整合方案 此次改组是为落实监管要求 从资本整合迈入治理整合阶段 [2] - 国都证券将继续维持独立运作 浙商证券将统筹其业务与整体战略规划相协调 [3]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浙商证券主要营收来自浙江省内 2024年省内营收12.87亿元 省外营收3.03亿元 总部及其他子公司营收142.25亿元 [3] - 通过收购国都证券将网点辐射范围扩至华北 国都证券102家营业部分布在19个省份 重点覆盖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北方区域 [3] - 整合可实现南北项目资源互补 为京津冀国企改革和长三角科创企业IPO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5] 财务业绩表现 - 浙商证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24.17% 2024年营收158.16亿元同比下降10.33% 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10.17% [4] - 浙商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增长3.53% 投资业务增长35.93% 资管业务增长9.43% 投行业务下滑20.93% 期货业务下滑17.89% [4] - 国都证券2024年总营收18.05亿元增长30.7% 净利润9.28亿元增长29.83% 自营业务营收增长83.18% 但经纪、投行、资管、信用业务全部下滑 其中资管和投行降幅均超30% [4] 业务补充与拓展 - 收购可帮助浙商证券补齐公募短板 国都证券持有中欧基金20%股权 浙商证券持有浙商基金25%股权 [5] - 浙商基金2024年净利润仅2047.62万元 显示公募业务存在提升空间 [5] - 浙商证券将全力建设省外三大战略中心 国都证券整合被列为当前首要任务 [3]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指数有望进一步缓步推高,淡化短期波动
新浪财经· 2025-05-19 09:00
市场展望 - 多数券商认为A股指数有望进一步缓步推高并挑战震荡区间上限,主要因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提速、资金情绪回升及经济基本面脉冲式改善 [1][4][8] - 贴现率下降被视为当前中国股市上升的重要动力,A/H指数均有望缓步推高 [1][4][5] - 二季度外需预期修复可能带动脉冲式上行,短期数据验证强势但基本面改善尚无法外推 [1][8] 行业配置 - 金融周期板块(券商/保险/银行)及央企高分红股(运营商/高速公路/公共事业)被推荐为短期防御性切换方向 [5][13] - 科技成长主线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游戏/信创/半导体/算力/医药,顺周期关注地产/有色/化工/建材 [5][8] - 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如国有银行、水电等运营性红利资产被建议作为底仓配置 [11][12] 公募基金改革影响 - 主动权益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可能带动沪深300等指数成分股估值系统性抬升,静态测算或拉动沪深300上涨6.8% [15][16] - 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等低配行业有望获公募资金回补,个股如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或受益 [16] - 基准指数行业配比向基金持仓演化是长期趋势,需均衡港A配比以反映新经济趋势 [3] 流动性及操作策略 - 短期市场或延续高位震荡,因流动性偏紧及板块轮动快,需警惕并购重组等题材炒作持续性 [6][7][17] - 建议淡化短期波动,关注中期确定性方向如PCB/SOC/半导体设备及消费核心资产 [7][12] - 哑铃型策略(红利+科技+内需)仍有效,科技内部AI和军工电子调整后可中期布局 [11][12] 政策与资金面 - 平准基金及汇金流动性支持有力支撑市场预期,A股下行风险可控 [1][14] - 政府债发行加速支撑社融,广义财政落地或持续利好相关行业 [11] - 险资长线资金入市及并购重组新规有望改善市场活跃度 [18][19]
浙商证券推进整合:国都证券董事会换届改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23:06
浙商证券控股国都证券进展 - 国都证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选举出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浙商证券提名的6名董事、2名独立董事及2名监事全部当选,钱文海出任董事长 [2] - 控股股东变更为浙商证券,实控人变更为交投集团,国都证券从无控股股东状态转为浙商证券控股 [2] - 此次改组是2023年12月启动收购以来的核心步骤,符合证监会2024年11月批复要求的1年内整合方案要求 [3] 收购过程与股权结构 - 收购分三阶段完成:2023年12月通过协议转让获19.14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24年5-6月通过产权交易所竞拍增持至34.25%,2025年3月通过司法拍卖持股比例将达34.76% [4] - 总耗资51.85亿元,历时15个月,采用"分步收购、成本优化"策略 [3] - 证监会2024年11月核准浙商证券为主要股东,浙江交通集团为实际控制人 [4] 新任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钱文海为浙商证券总裁兼党委书记,拥有20年金融管理经验,主导过浙江交通集团子公司战略转型 [5] - 董事兼总经理张晖原为浙商证券副总裁,深耕证券业34年,主导收购谈判并推动关键条款达成 [5] - 其他4名董事盛建龙、吴思铭、胡南生、邓宏光均为浙商证券高管,分管副总裁、总裁助理及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5] 国都证券经营表现与整合计划 - 2024年业绩触底回升: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30.7%),净利润9.24亿元(同比+27.78%) [6] - 整合后国都证券将保持独立运作,浙商证券将协调其业务与整体战略规划 [6]
浙商证券:风险偏好或接近历史高位 5月下旬行情有望转向小盘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5-18 22:05
市场驱动因素 - 关税趋缓定价充分 市场由风险偏好驱动转为流动性驱动 [1][2] - 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多的典型指数如北证50及微盘股受益最多 [1][2] - 风险偏好或接近历史高位 5月下旬行情有望转向小盘价值 [1][2] 5月下旬交易主线 - 经济压力浮现 美国降息难度较大 [2] - 关税战缓和预期定价充分 成长板块修复临近尾声 [2] - 出口组合本轮上涨最低点是4月9日 4月下旬进入加速上涨阶段 [2] - 当前最大压力来自美国通胀飙升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修对全球权益资产造成估值压制 [2] - 2024年房价上行 制造业景气回升 将在2025年2季度造成通胀压力 [2] - TMT等高估值板块面临下行压力 金融消费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延续 [2] 参与者结构变化 - 游资回流 重拾定价权 [3] - 非机构资金回流意愿显著增强 [3] - 4月下旬游资交易热度逐步筑底 [3] - 市值两端的典型指数上证50和微型股领涨 中证500及中证1000领跌 [3] - 长期资金入市及游资交易回流趋势后市将继续强化 [3] 金融板块行情 - 金融板块长期低估 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4] - 公募在消费板块仓位由3月4日11.46%上升至15.65% [4] - 公募在金融板块持仓仅5.57% 银行3.31% 非银1.75% [4] - 公募新规制约持仓偏离基准 金融板块不会面临进一步减仓 [4] - 美联储降息下修估值压制下 金融板块受市场青睐 [4] - 金融板块修复过程将呈现阶梯式特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