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601878)
icon
搜索文档
国都证券董事长变更 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成为新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5-23 23:04
公司治理变动 - 国都证券完成董事长换届选举,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出任新任董事长[1] - 钱文海2023年11月就任浙商证券总裁,任职不满两年,此前在浙江省国有公司有丰富管理经验[3] - 国都证券股东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浙商证券提名的6名董事、2名独董及2名监事全部当选[3] 高管人事调整 - 国都证券总经理2月变更为浙商证券原副总裁张晖[3] - 钱文海与张晖先后上任标志两家券商治理整合进入实质阶段[3] 并购进程回顾 - 浙商证券2023年12月通过协议转让获得国都证券19.145%股权[3] - 2024年5月通过竞拍将持股比例提升至34.25%[3] - 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核准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主要股东,法律程序完成[3]
王牌首席+王牌基金经理“共聚一堂”,讲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1:57
宏观变局与资产配置 - 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 中国政策储备充足 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1] - 抢出口及工业生产韧性是短期确定性抓手 中长期中国或通过纾困应对贸易摩擦 货币政策优先发力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全球秩序变局下 中国资产在"东稳西荡"格局中更具优势 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 [2] 投资主线与行业机会 - 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 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 [2] - 科技主线聚焦AI硬件渗透率提升及创新药出海 AI应用投资机遇从上游向中下游扩散 [2][3] - 权益资产未来或迎牛市 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 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 AI与智能驾驶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3] 中国资产优势与产业韧性 - 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 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3] - 外需型企业需加速国际化布局分散产能 内需企业应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 [4] - 中国制造业出海企业通过高效组织能力对冲贸易摩擦 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 需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 [4] 科技产业趋势与细分领域 - 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 当前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智能助理AI关注可穿戴设备 物理AI关注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4] - AI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 中国在AI应用领域长期空间更广阔 [5] - 医药行业CXO及创新药企凭借人才技术壁垒抵御脱钩风险 全球化授权合作是突围关键 [4][6]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基金基本信息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59248)于2025年4月21日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准(证监许可[2025]856号)[1] - 基金类型为交易型开放式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标的指数为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22] - 基金管理人为万家基金,托管人为浙商证券,登记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1][62] 募集安排 - 募集期为2025年6月26日至7月11日,采用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两种方式,暂未开通网下股票认购[2][27] - 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10亿元人民币(不含利息和认购费用),若超募将启动末日比例确认机制[5][6] - 网上现金认购以1,000份为整数倍申报,不可撤单;网下现金认购每笔需为1,000份或其整数倍[8][34][38] 认购规则 - 认购价格和基金份额面值均为1.00元人民币,认购费率不超过0.80%[9][29] - 投资者需开立深圳A股账户或证券投资基金账户,已有账户无需重复开户[3][43] - 募集期间认购资金利息将折算为基金份额,归持有人所有[42][58] 指数构成 - 标的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按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样本[15] - 指数计算采用调整市值法,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16] 运作管理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误差[25] - 募集成功后需满足份额≥2亿份、金额≥2亿元、认购人数≥200人的备案条件[60] - 基金管理人可根据情况调整募集安排或提前结束发售[11][27] 销售渠道 - 网上现金认购通过深交所会员单位(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63家机构)办理[63][64] - 网下现金认购可通过万家基金直销中心及指定代理机构进行[24][62]
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以“青春”姿态冲刺中大型券商高地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4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浙商证券通过并购国都证券完成董事会改组,正式成为其控股股东,标志着向"全面迈入第一梯队"战略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1] - 公司提出"二次创业"战略,目标从"中型券商龙头"升级为"中大型券商",计划在"10+3"行业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1][3] - 2024年服务实体经济融资超1100亿元,投资规模近1500亿元,净资产突破360亿元(增幅近30%),行业排名逼近前20 [1][3] 经营业绩与资本实力 - 2006年以来累计实现营收1167.89亿元,利润总额258.88亿元,净利润198.08亿元,股东分红42.07亿元 [1] - 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45.74亿元,净资产2024年增量超70亿元,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 [2][3] - 财富、投行、研究和资管等业务进入行业前20,其中财富和债券投行进入前15,做市业务多个细分市场排名前10 [2] 业务布局与并购整合 - 营业网点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100多家分支机构,形成全国性财富管理网络 [2] - 2025年重点推进国都证券剩余股权收购、期货公司股权整合、公募基金布局等六大项目 [3] - 并购国都证券实现南北资源融合,形成"长三角+京津冀"双核驱动格局 [4] 管理模式与人才战略 - 构建"战略—计划—企划—预算—考核"五位一体管理体系,实现战略目标精准分解 [2] - 2024年逆行业趋势扩张员工队伍(证券行业整体缩减近2万人),强调人才是创新突破的核心动力 [2] - "奋斗者文化"贯穿运营全维度,推动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协同 [3] 商业模式转型 - 提出"大买方"思维转型,重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投融资体系,挖掘5000余家上市公司潜在需求 [5] - 整合自营、资管、投行等业务资源,从传统中介模式转向"长期合伙人"模式 [5] - 目标打造连接资本与产业的标杆性平台,形成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5]
涛涛车业: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2025年培训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16:17
培训基本情况 - 浙商证券作为涛涛车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则对涛涛车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2025年度持续督导后续培训 [1] - 培训范围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3号—保荐业务》等相关规定 [2] 培训主要内容 - 详细介绍了新公司法主要修订内容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购六条"、再融资最新政策、2024年资本市场情况等 [1] - 重点介绍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最新政策、并购案例、并购重组关注要点,以及持续督导期间重点关注事项等 [1] 培训实施情况 - 浙商证券选派具有证券、法律、财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进行系统、细致的培训工作 [2] - 培训促使公司培训对象增强法制观念和合规意识,加强理解作为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在信息披露、股份变动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 培训成果 - 公司培训对象认真配合培训工作并积极交流沟通,保证了培训顺利开展 [2] - 培训加强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 [2] - 此次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涛涛车业的规范运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浙商证券(601878) -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2 16:00
证券代码:601878 证券简称:浙商证券 公告编号:2025-032 经审议,作出决议如下: 一、审议通过公司《关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账户和其他债权投资账户规模 上限的议案》 表决结果:9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特此公告。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5 月 23 日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证券"或"公司")第四届董事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于 2025 年 5 月 15 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董事,于 2025 年 5 月 22 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应出席董事 9 人,实际出席董事 9 人。会议的 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新浪财经· 2025-05-22 08:43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 9家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于5月21日跟进国有六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1] - 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3年期、5年期下调25个基点 [1] - 招商银行1/2/3/5年期利率分别降至0.95%、1.05%、1.25%、1.30%,其他8家股份行对应期限利率为1.15%、1.2%(民生1.15%)、1.30%、1.35% [1] - 具体调整后利率:3个月0.65%-0.70%、6个月0.85%-0.95%、1年期0.95%-1.15%、2年期1.05%-1.20%、3年期1.25%-1.30%、5年期1.30%-1.35% [2] LPR同步下调与利率传导机制 - 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降10bp),5年期LPR降至3.5%(降10bp) [3] - 央行构建从7天逆回购利率→LPR→存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后LPR与存款利率会跟进 [3] - 存款利率降幅(15-25bp)大于LPR降幅(10bp),体现对银行息差的呵护 [5][6] - 通过更大力度下调负债成本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健康性,提高信贷投放积极性 [6] 对债券市场影响 - 存款利率下调降低贷款资产收益率优势,提升债券配置价值 [3] - 货币市场与存款市场利差扩大,可能为债市带来增量资金 [3] - 短期市场已充分反映降息预期,中长期存款利率调降将推动资金成本改善和债券利率下行 [4] 企业融资成本分析 - 2025年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降50bp),处于历史低位 [6] - 非利息成本(抵押费、担保费等)成为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关键组成部分 [6] - 央行后续将重点降低非利息成本以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
浙商证券举办第八届西湖大会分论坛——2025中国资本市场之江论坛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7:20
论坛概况 - 第八届西湖大会分论坛以"向'新'而行,勇立潮头"为主题,聚焦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1] - 论坛汇聚200余位嘉宾,包括政府领导、浙商证券高管、80余家国资国企平台及近百家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高管[1] 浙商证券战略定位 - 公司以"深耕浙江,开拓全国"为使命,构建"投行+投资+投研"生态链[1] - 未来将深化"双健康"理念,既做资本市场"守护者",亦践行健康生活"倡导者"[2] - 持续以"金融赋能实体"为导向,完善"研究驱动、投行引领、投资协同"生态体系[3] 资本市场服务方向 - 中国证监会当前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创新[1] - 公司通过全国分支机构网络提供融资、并购、上市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2] - 计划依托西湖大会等平台凝聚行业智慧,助力浙江打造金融强省和全球创新策源地[3] 专题演讲核心观点 -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剖析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2] - 企业金融部提出通过全周期金融服务赋能上市公司战略升级[2] - 资管团队解析现金管理和财富管理中多元化工具的应用[2] - 资本团队强调产业基金对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的推动作用[2] - 并购部门解读政策红利下并购重组对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意义[2]
浙商证券:5G-A正式商用 关注电信运营商从“面向资源“到“面向应用“转变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7:03
5G-A商用进展 - 中国电信于5月17日宣布5G-A正式商用,推出三款套餐价格档位分别为199元、299元、399元,同时提供20元/月(10GB/月)、30元/月(15GB/月)的加速包 [2] - 中国移动推出5G-A尊享套餐,资费档位199-999元/月,计划2025年发展5000万用户 [2] - 中国联通发布多档5G-A算力卡套餐及流量包,包括21.9元/月(10GB/月)、39.9元/月(20GB/月)、54.9元/月(30GB/月) [2] 5G-A技术特性与行业应用 - 5G-A是5G的增强版本,基于R18协议,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1] - 通过3CC载波聚合、通感一体、RedCap等技术赋能低空经济、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产业 [1][4] - 运营商网络运营转向"面向应用",推出商旅套餐、直播套餐、AI云手机套餐等多维量纲服务 [4] 运营商网络建设与投资规划 - 中国移动2025年规划5G-A投资98亿元,新增6.8万个3CC基站,覆盖49个重点城市核心城区 [6] -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将共建共享7万个5G-A基站,2025年合计投资约100亿元 [7] - 全国5G-A基站部署已超10万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实现5G-A超宽带规模覆盖 [5][7] 市场影响与终端发展 - 5G-A与AI结合预计推动运营商DOU和ARPU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主流品牌162款5G终端已支持5G-A能力,2025年支持机型将超300款 [7] - 运营商在5G-A商用进程中展现出强盈利韧性,经营效益有望提升 [8]
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金融机构应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快讯· 2025-05-21 14:21
金融机构赋能新质生产力 - 资本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功能提升",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必然选择 [1] - 金融机构需践行"金融强国"使命,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金融机构的三点倡议 - 做科技创新的"催化剂":积极设立长期限、专业化的科创投资基金 [1] - 做产业升级的"连接器":推动资本向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集聚,助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1] - 做金融生态的"共建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金融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