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搜索文档
基金大事件|公募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来了;百亿私募突破100家!
搜狐财经· 2025-10-25 21:12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 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于10月24日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约30亿元,是近期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之一 [2]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于10月21日一日结束募集,成为“日光基”,募集规模近20亿元 [8]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于10月23日成为“一日结募”基金,募集规模约55亿元,为年内第五只此类FOF产品 [3] - 公募REITs市场再现千亿资金抢筹,华夏中海商业REIT和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合计认购金额超2000亿元 [11] - 公募定增市场显著回暖,今年以来认购总金额超3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 [7][9] - 部分绩优基金规模在三季度大幅增长,例如永赢科技智选规模增长近10倍,单季度利润达47亿元;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15.27亿元增至130.21亿元,单季度增长近8倍 [4][12] - 四季度投资策略显示,多家基金公司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同时关注高股息蓝筹股,认为股票资产吸引力提升 [15] 私募基金行业状况 - 截至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达到100家,较9月底新增4家 [5] - 在100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有46家;主观私募有44家;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另有2家未披露投资模式 [6] - 宏观策略私募产品表现突出,今年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24.54%,吸引不同背景的私募机构积极布局 [18] 券商与交易市场数据 - 2025年9月证券类App活跃人数约1.75亿人,环比增长0.74%,同比增长9.73%,创年内单月新高 [10] - 券商App中,有2家月活超1000万人,11家月活突破600万人,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国泰海通君弘、平安证券位列前三 [10] - ETF市场持续扩容,截至9月底,沪市ETF总市值达40003.11亿元,较上期增加7.65%;深市ETF总市值为16255.16亿元 [13] - 10月24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涨0.25%,LOF基金价格指数收涨1.44%,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涨1.48% [7] 行业会议与趋势 - 第六届1024资管科技开发者大会于10月17日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从产业AI到金融AI”,汇聚300余位行业嘉宾探讨AI技术在资管行业的前沿应用 [14] - FOF产品热度升温,在低利率环境和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凭借多元资产配置与风险分散能力受到投资者关注 [3]
基金大事件|公募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来了;百亿私募突破100家!
中国基金报· 2025-10-25 21:02
公募基金发行与市场热度 - 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于10月24日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约30亿元,是近期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之一[2]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于10月23日成为“一日结募”基金,募集规模约55亿元,是今年以来第五只“日光基”[3] - 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于10月21日成为“日光基”,一天内募集近20亿元[10] - 公募定增市场显著回暖,2025年以来认购总金额超3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11][12] 公募基金业绩与规模变动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前三季度收益率近195%,三季度规模增长近10倍,单季度利润达47亿元[4]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近60%[4]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130.21亿元,单季度增长近8倍[16] 私募基金行业动态 - 截至2025年10月22日,百亿私募数量达到100家,较9月底新增4家[6][7] - 当前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达46家,主观私募44家,混合策略8家,另有2家未披露模式[7] - 宏观策略私募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24.54%,8月和9月表现尤为突出[24][25] REITs市场认购情况 - 华夏中海商业REIT公众认购确认比例0.2763%,网下认购确认比例0.3120%,对应认购倍数分别为361.9倍和320.5倍,累计认购金额近1600亿元[14] - 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认购金额超444亿元[14] - 两只公募REITs合计吸引认购资金超2000亿元[14] 券商与ETF市场数据 - 2025年9月证券类App月活跃用户约1.75亿人,环比增长0.74%,同比增长9.73%,创年内单月新高[13]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市ETF总市值40003.11亿元,较上期增加7.65%;深市ETF总市值16255.16亿元,总份额9648.33亿份[18] - 10月24日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842.25点,单日上涨1.48%[10] 行业会议与策略观点 - 第六届1024资管科技开发者大会于10月17日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从产业AI到金融AI”,汇聚300余位行业嘉宾[19] - 多家基金公司四季度策略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同时关注高股息蓝筹股,认为股票资产吸引力提升但需基本面支撑[20][21] - 部分基金三季报显示基金经理增持锂电产业链、港股互联网及铜类资源股[22]
今年大赚近25%,私募杀入这一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1:34
宏观策略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4.54% [4] - 272只产品中有252只实现正收益,正收益产品占比为92.65% [4] - 8月和9月单月平均收益率表现突出,分别为5.18%和4.70% [4] 行业参与动态 - 固收、主动权益、量化等不同背景的私募机构均在积极布局宏观策略 [2][4] - 国内私募宏观策略被视为蓝海市场,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有较大发展空间 [2][5] - 低利率环境下,纯债类策略收益弹性偏弱,宏观策略可通过多资产配置捕捉收益 [4] 策略构建与框架 - 有机构采用“系统化+主动管理”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涵盖宏观经济周期、流动性体系等维度 [6] - 风险平价原则被用于确定资产基础配置比例,并通过多因子模型进行优化调整 [6] - 另有机构借鉴桥水全天候模式,做长期风险相对平价,但短期会根据策略表现调整资产敞口 [7] 资产配置与投资机会 - 宏观策略主要布局股、债、商三大类资产,标的以ETF、期货等衍生品为主 [6] - 四季度看好权益、商品等偏风险类资产,认为其相对优于债券 [8] - 商品可能蕴含更多机会,包括地缘风险和美联储降息周期带动等因素 [8][9] - 黄金被视为能起到投资组合分散化工具作用,值得长期持有 [9]
今年大赚近25%,私募杀入这一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0:20
宏观策略业绩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达24.54% [1][2] - 272只宏观策略产品中252只实现正收益,正收益占比为92.65% [2] - 8月和9月单月平均收益率表现突出,分别为5.18%和4.70% [2] 行业参与动态 - 固收、主动权益、量化等不同背景的私募机构积极布局宏观策略产品 [1][2] - 国内私募宏观策略被视为蓝海市场,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在策略规模和竞争强度上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1][3] - 低利率环境下纯债策略收益弹性偏弱,宏观策略通过全球多资产配置捕捉轮动与波动收益 [2] 策略构建与框架 - 有机构采用“系统化+主动管理”结合的自上而下分析框架,涵盖宏观经济周期、央行流动性等维度 [4] - 投资标的以ETF、期货等高流动性衍生品为主,覆盖股、债、商三大类资产 [4] - 有机构通过风险平价原则和风险预算模型动态调整资产权重,并引入多因子模型进行优化求解 [4] - 有机构借鉴桥水全天候模式,进行长期风险相对平价,但短期会适度暴露资产敞口,选取低相关性品种构建组合 [5] 资产配置观点与展望 - 受益于权益和商品贵金属的牛市,多数宏观管理人今年收益颇丰 [1][5] -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背景下,权益、商品等偏风险类资产前景仍相对优于债券 [6] - 商品资产可能蕴含更多机会,驱动因素包括地缘风险、美联储降息及国内政策推进 [6] - 对权益类资产持谨慎乐观态度,因估值水平偏高可能导致股市波动率加大 [6] - 黄金被视为能起到投资组合分散化作用的工具,值得长期持有 [6]
博时基金2025年四季度投资联席会明日重磅开启,共同探讨“乐观其势 力展其长”
全景网· 2025-10-15 17:31
会议概况 - 博时基金将于2025年10月16日举办2025年第四季度投资联席会,主题为“乐观其势力展其长” [1] - 会议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进行,旨在与投资者探讨四季度宏观趋势与资产配置策略 [1] - 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内容涵盖宏观政策、产业趋势与“固收+”多元策略 [1] 上午场议程:宏观与产业 - 宏观策略部分由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分享《百年变局,棋至中盘》主题 [2] - 申万宏源研究所总经理王胜将展望2026年资产配置方向 [2] -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将深入探讨《货币政策走向何方》 [2] - 产业投资展望部分由天风证券、浙商证券及民生证券的行业首席分析师解读医药政策与投资、零售行业变革及化工行业前景 [2] -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将发布《博时基金2025年第四季度宏观策略报告》 [2] 下午场议程:“固收+”策略 - 下午议程聚焦“固收+”领域,由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核心团队呈现 [3] - 张李陵将解析《新的宏观范式与资产价格》 [3] - 王橹舟将阐述《体系化投资在绝对收益中的应用》 [3] - 高晖将探讨可转债在“固收+”中的攻守之道 [3] - 谢泽林与李重阳将分别围绕“科技与制造”及“新消费”领域分享“固收+”策略的应用与实践 [3]
宏观策略业绩爆发!泓湖私募梁文涛狂揽亚军!李蓓今年强势逆袭!
私募排排网· 2025-10-15 17:00
宏观策略业绩表现 - 2024年9月,宏观策略私募产品近1月收益均值达4.08%,显著领先于主观多头策略的3.11%和量化多头策略的1.37% [2] - 从长期业绩看,宏观策略今年来平均收益为22.45%,近3年平均收益高达75.33%,在各私募二级策略中居前 [2][3] - 宏观策略凭借其投资灵活性和广泛性,能够捕捉不同环境下的资产轮动机会 [2] 不同规模私募宏观策略产品排名(按近3年收益) - 在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私募中,有近3年业绩展示的宏观策略产品共21只,其近3年收益均值为69.86% [4] - 该组别近3年收益前三的产品均来自百亿私募,包括久期投资的“久期宏观多策略”和“久期宏观对冲1号”,以及泓湖私募的“泓湖稳健宏观对冲A类份额” [5] - 在管理规模10-50亿的私募中,有近3年业绩展示的宏观策略产品共27只,其近3年收益均值为77.79% [7] - 该组别收益领先的产品为路远私募路文韬管理的“路远睿泽稳增”,以及深高投资李凯和高睿共同管理的“深高金诚3号” [7][9][10] - 在管理规模0-10亿的私募中,有近3年业绩展示的宏观策略产品共43只,其近3年收益均值为76.48% [11] - 该组别收益前三的产品为横琴石泉私募孙旭管理的“石泉宏观对冲”、嘉理资产李建春管理的“嘉理嘉邑稳进1号”和易则投资高联军管理的“易则全球宏观” [11] 重点宏观策略私募及基金经理 - 泓湖私募成立于2010年3月,专注于系统化宏观策略,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中长期绝对收益为目标,是国内系统性宏观策略的先行者,曾4度斩获金牛奖 [5] - 公司创始人兼基金经理梁文涛为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是国内主打宏观策略的知名基金经理,曾任职于易方达基金 [5] - 准百亿私募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是国内知名的宏观对冲私募基金经理,其管理的产品在2024年业绩出现明显反弹 [6] - 路远私募基金经理路文韬拥有近20年从业经验,其在2024年主要持仓方向为黄金和军工行业,并认为黄金长期看涨 [9] - 深高投资成立于2020年9月,专注大类资产研究与轮动,通过主观深度投研和数据量化系统并行来倍增投资确定性 [10] - 横琴石泉私募成立于2015年7月,坚守深度价值理念,追求长期复合收益,其基金经理孙旭具备超过16年资本市场相关经验,对汇率、利率、股指和商品等走势有较准确判断 [12]
宏观策略表现强劲!海南思瑞旗下产品夺冠!今年捕捉住了哪些机会? | 大V面对面
私募排排网· 2025-09-29 11:05
宏观策略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有业绩展示的209只宏观策略私募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为21.13%,其中7月收益均值为1.91%,8月收益均值达5.58% [3] - 宏观策略被认为可穿越单一资产周期,并与其他传统资产保持低相关性,实现跨资产、跨期限、跨地域的组合以提高整体表现 [7] 公司产品表现与策略 - 海南思瑞私募旗下牛书斌管理的宏观策略产品“思瑞乾元宏观B类份额”在20-50亿规模私募旗下宏观策略产品中夺冠,今年来收益突出但具体数据因合规要求未公开 [3] - 产品策略优势在于通过灵活交易而非资产配置获取Alpha,并利用资产相关性降低回撤,优势包括精准解读政策意图、在股债商等资产上赚取绝对收益的能力以及把握海外投资机会 [15] - 产品当前主要配置资产包括中国及美国的股指期货与股票、利率债、大宗商品(如原油、黄金、铜等)以及主要货币对汇率 [15] 公司团队与激励机制 - 公司投研团队共25人,牛书斌的宏观研究团队为3人,其负责整体策略投资及交易,研究员负责辅助性工作 [11] - 公司近1年仅一名核心投研人员因个人原因离职,激励机制包括绩效考核、高提成、跟投机制及股权激励,例如要求奖金超额部分投入自身管理产品并分年赎回,以保持与客户利益一致 [13] 公司风控体系 - 产品投资目标是在严控风险前提下实现资产长期、持续、稳定增值 [13] - 风控措施包括集中度限制(如个股买入占比不超过产品规模10%)、风险预算限制(组合风险预算总和不超过净值10%)、VaR限制(5日99% VaR不超过净值10%)以及回撤仓位限制(回撤超10%限仓至70%,超15%限至40%) [13] - 风控流程分为事前排查、事中应急和事后总结,旨在将风险控制在前并避免同类风险再次发生 [15] 产品具体操作与市场观点 - 产品在今年4月把握贸易战机会于国债和黄金等大宗商品赚取收益,5月把握中美会谈后股市机会,8月抓住国内股市主升浪 [15] - 对A股观点认为全A估值接近历史高点但资金面仍有增量空间可能驱动第三轮行情,对美股认为估值较高需跟踪经济及AI产业趋势,对黄金认为受美元信用和大国需求驱动且在滞涨环境下是较优解 [15][16]
宏观策略周论【下周一 9:30】:降息后的配置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9-19 20:17
宏观策略周论主题 - 宏观策略周论主题为降息后的配置策略 [1] 发布时间 - 宏观策略周论将于下周一9:30发布 [1]
可能又要创新高了
新浪财经· 2025-09-19 19:13
宏观策略 - 本周宏观策略预计稳定运行,部分管理人或继续新高 [2] - 底层资产表现波澜不惊,国内权益先涨后跌,国债横盘震荡,商品涨跌不一,美股保持小幅上涨 [2] - 债券与商品60日滚动相关性进入正相关区间,股票与债券商品相关性降低至负区间 [2] - 美联储降息落地,但未释放强烈鸽派信号,抑制了市场对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3] - 中国市场风险资产对流动性溢价进行短期修正,股票、债券、商品短期相关性及波动性均有所上升 [3] - 宏观策略通过识别不同资产间的估值差和预期差,实现对大类资产的超配或低配 [5] 量化股多策略 - 预计收益分化,超额分化,全市场选股型及持股过于分散的管理人超额可能受到影响 [6] - 本周时序波动率小幅下降,截面波动率维持在较低分位,个股分化较小 [8] - 市场周度日均成交量维持在2.5万亿水平,宽基指数震荡,创业板指涨2.50%,科创50涨1.84% [8] - 主要指数成分股周度涨跌幅中位数表现较差,如沪深300成分股中位数为-1.54%,中证500为-1.14% [10] - 中证500指数拥挤度自5月持续提升至非常高位的水平,因资金向成长风格股票集中 [12] - 500指增的超额稳定性回落至近一年极值水平,风格存在切换可能,超额有望修复 [14] 主观股多策略 - 预计整体表现较好,半导体、新能源电池及汽车等科技成长风格基金上涨较多 [16] - 市场情绪回落到60%左右的中性偏乐观水平,流动性指标处于历史75%的较高水平 [17] - 创业板、恒生科技在PE分位数上具有相对优势,PB估值在近10年分位水平上已上升到60%以上 [18] - 消费和金融板块相对其他风格显著低估 [18] - 联储降息周期下全球流动性宽裕,主观环境长期向好,短期内波动预计加大 [19] CTA策略 - 量化CTA预计整体略有盈利,商品市场震荡分化,能化板块超跌反弹,黑色板块震荡上行,农产品延续下跌 [20][21] - 全品类波动率长中短周期均上行,黑色、农产品趋势强度有所提升,市场投机度略有回升 [22] - 市场涨跌排名前十品种轮动速度较快,不利于短周期趋势策略,前十品种成交集中度下降较多,利好量化CTA [22] - 主观CTA预计整体表现一般,黑色系多头、农产品空头占比高的产品相对更强 [22] - 股指CTA收益根据信号周期分化,前半周趋势流畅,周五波动较大日间磨损厉害 [23] 市场中性策略 - 预计收益分化,阿尔法端分化,对冲端恢复至正常水平 [24] - 近一个月超额稳定性整体较弱,中证500超额回落至近一年极值水平 [24] - 中证500交易拥挤度持续处于高位,风格存在切换可能,超额有望迎来修复 [24] 套利策略 - 预计表现平稳,股票和商品市场波动率小幅修复上行,流动性较好,各类策略运行平稳 [25]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机构推荐
头豹· 2025-09-16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私募证券投资量化强于主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机构优势显著,投资策略多元化与国际化趋势增强 [1][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受地缘冲突、美国关税政策等影响,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整体上涨,A股呈“N型”走势,港股更强,美股“V型反转”;截至6月末,A股上市公司达5420家,较2024年末增37家,总市值突破100.02万亿元,北证50指数上半年大涨39.45%,有色金属、企业服务等行业领涨,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承压 [4]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资公开交易金融资产,与公募基金相比投资策略更灵活、流动性低,运作需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并遵循监管框架 [5] - 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从无序到规范,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进入合规化阶段;2025年以来发行回暖,上半年新备案产品超5400只,备案规模同比增幅达75% [6] 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规模达5.56万亿元,占私募基金总规模27.4%,较年初增长6.5%;股票策略占主导,量化对冲等多样化策略加速发展;7月单月新备案规模创年内新高,上半年新增备案同比增长53.6% [7][8] - 截至2025年8月末,存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达7722家,较2024年底减少385家,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合计管理人占比超50%,管理规模占比达25.2%、23.2%、9.7% [9]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分层化,合格投资者群体扩大,涵盖高净值个人等;保险资金新增规模超1000亿元,外资加大A股布局;稳健型资金偏好低波动产品,进取型资金聚焦股票多头策略 [10] 市场竞争 - 十大私募证券投资机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管理规模与稳定性、历史业绩与超额收益能力等 [11] - 行业竞争“头部虹吸”与“策略分化”并存,2025年百亿量化私募数量首次超越百亿主观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显著高于主观私募的5.51%;量化策略在震荡市表现突出,主观策略面临挑战 [12] - 介绍了高毅资产、东方港湾、宁波幻方量化等十大机构,涵盖管理规模、核心人物、投资策略等信息 [13][14][15] 发展趋势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头部机构优势显著,吸引大量资金,中小私募面临生存压力;外资私募加速本土化布局,推动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 [23] - 投资策略从传统股票多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量化私募通过技术实现策略迭代,外资私募推动跨境策略落地;监管鼓励研发符合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私募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