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石科技(605588)
搜索文档
冠石科技公开“华为含量”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约1%-2%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其中半导体显示器件2022年营收9.9亿元 占总营收89% [1] - 公司功能性器件产品仅小部分应用于华为手机 相关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约1%-2% [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下降20.69% 净利润8163.3万元同比下降17.25% [3] - 2023年上半年营收4.17亿元同比下降32.37% 净利润2926.86万元同比下降28.96% [3] 客户结构与合作关系 - 公司与京东方 彩虹光电 惠科 富士康 华星光电等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合作 [2] - 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 小米 OPPO VIVO 海信 创维 苹果 三星等消费电子品牌 [2] - 2020-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90.12% 90.58% 88.27% 其中京东方占比超50% [2] 战略投资与产能布局 - 公司拟投建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 总投资额20亿元 建设周期5年 [2] - 项目规划年产12450片半导体光掩膜版 产品制程覆盖350-28nm 以45-28nm成熟制程为主 [2] - 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应用领域涵盖高性能计算 人工智能 移动通信等 [2] 技术来源与人员配置 - 光掩膜版项目技术来源为新引入人员 涉及核心人员15名 目前8名已签署劳动合同 [3] - 上交所就募投项目与现有业务区别 必要性及产能规划合理性发出审核问询函 [3]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7日收获两连涨停 市值达37亿元 [1] - 龙虎榜数据显示游资博弈明显 9月6-7日前五大买卖席位均为游资 [4]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向34名核心员工授予73万股限制性股票 [3] -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 30% 50% [3]
【私募调研记录】华杉投资调研冠石科技、南极光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冠石科技调研核心信息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包括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实施"一大一小"战略进军光掩膜版制造[1]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 2025年Q1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1] - 宁波光掩膜版制造项目2023年10月开工 2025年3月实现55nm产品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建成后年产能12,450片 部分设备提前6个月交付[1]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国产化替代需求提升[1] - 光掩膜版技术壁垒高 团队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1] - 产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1] 南极光调研核心信息 - 任天堂Switch 2采用LCD屏幕而非OLED 因LCD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且实现HDR兼容性[2] - 设备配备7.9英寸广色域LCD显示屏 支持1920x1080分辨率及120Hz刷新率[2] - 同时支持HDR10和最高120Hz的VRR可变刷新率功能[2] 行业动态与趋势 -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市场份额增加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优势明显[1] - 半导体光掩膜片中长期需求持续提升 主要受国产化替代趋势驱动[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强化主业竞争力 并进军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领域[1]
【私募调研记录】晨燕资产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调研概况 - 晨燕资产对冠石科技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包括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1] - 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领域 [1] - 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强主业 进军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 [1] 重点项目进展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 [1] - 2025年3月实现55nm光掩膜版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 [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1] - 建成后年产12,450片光掩膜版 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 [1]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 - 光掩膜版作为关键材料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且市场份额增加 [1] - 光掩膜版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1] - 中长期半导体光掩膜片需求提升 国产化替代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1]
【私募调研记录】熙山资本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涵盖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1] - 公司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领域 [1]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 2025年3月实现55nm产品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 [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建成后年产12,450片光掩膜版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 [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1]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光掩膜版作为关键材料需求提升 [1] - 光掩膜版技术壁垒高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且市场份额增加 [1] - 产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国产化替代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1] 技术实力 - 公司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1] -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强主业 [1] - 项目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 [1]
【私募调研记录】明河投资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冠石科技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涵盖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1] - 公司技术团队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光掩膜版项目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建成后年产12,450片[1]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 2025年3月实现55nm产品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 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国产化替代将提升需求[1]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光掩膜版作为关键材料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1] -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 市场份额增加 中长期半导体光掩膜片需求提升[1]
【私募调研记录】颐和久富投资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颐和久富投资于8月8日对冠石科技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冠石科技成立于2002年 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包括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1] - 公司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领域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强主业 并进军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 [1] 重点项目进展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 [1] - 2025年3月实现55nm光掩膜版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 [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1] - 建成后年产12,450片光掩膜版 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 [1] 技术实力 - 光掩膜版技术壁垒高 公司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1] - 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1] 行业前景与市场地位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光掩膜版是关键材料 [1] -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 市场份额增加 [1]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1] - 中长期半导体光掩膜片需求提升 国产化替代将提升需求 [1] - 光掩膜版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1]
【私募调研记录】东方睿石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涵盖京东方等龙头企业[1] - 公司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领域[1]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强主业 同时进军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领域[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1] 重点项目进展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1] - 2025年3月实现55nm光掩膜版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1] - 建成后年产12,450片光掩膜版 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1] 技术实力 - 光掩膜版技术壁垒高 公司技术团队经验丰富[1] - 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1] 行业前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光掩膜版是关键材料[1]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1] - 未来中长期半导体光掩膜片需求提升 国产化替代将提升需求[1] - 光掩膜版应用于高性能计算 人工智能等领域[1] -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 市场份额增加[1]
【私募调研记录】榕果投资调研冠石科技
证券之星· 2025-08-11 08:11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榕果投资于8月8日对冠石科技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 客户涵盖京东方等龙头企业 [1] - 实施"一大一小"战略 进军光掩膜版制造领域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强主业 进军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3.59亿元 同比增长51.95%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7亿元 同比增长22.32% [1] 重点项目进展 - 宁波冠石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 [1] - 2025年3月实现55nm光掩膜版交付及40nm生产线通线 [1] - 项目总投资16亿元 建设周期60个月 [1] - 建成后年产12,450片光掩膜版 提前6个月完成部分设备交付 [1] 技术实力 - 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掌握全流程生产工艺 [1] - 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光掩膜版技术壁垒高 [1] 行业前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 - 光掩膜版作为关键材料 第三方独立掩膜版厂商优势明显且市场份额增加 [1] - 中国半导体掩膜版国产化率约10% 高端掩膜版国产化率仅约3% [1] - 中长期半导体光掩膜片需求提升 国产化替代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1] - 光掩膜版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1]
冠石科技股价回落4.14% 机构调研透露半导体业务进展
金融界· 2025-08-09 04:38
股价表现 - 8月8日股价报50.3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7元,跌幅4.14% [1] - 当日开盘价为50.96元,最高触及51.88元,最低下探至49.66元 [1] - 成交量为4.58万手,成交额2.31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等 [1] - 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智能手机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涵盖半导体、柔性屏、光刻机等概念 [1] 机构调研 - 8月7日接待了方正证券资管等多家机构调研,交流内容涉及公司业务布局及技术进展 [1] - 近一年来累计接受31家机构36次调研,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63.73万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2488.62万元 [2]
冠石科技20250807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冠石科技宁波子公司专注于28纳米至55纳米光掩模板业务,已实现55纳米交付和40纳米生产线通线,28纳米技术预计2025年底设备到位,2026年二季度量产[2][3][7] - 公司2024年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51.95%),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22%)[2][3] - 现有主营业务全年盈利水平约4,000万元,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实现扭亏为盈[4][26] 技术进展与产能规划 - **技术储备**:已完成28纳米技术储备,具备14纳米制程能力(未公开宣布)[7][12] - **设备进度**:28纳米曝光机预计2025年底到位,装机需3个月,验证周期6-9个月,量产时间保守估计2026年底[2][14] - **产能目标**:2028年28纳米全面量产,年产12,450片,预计营收8.5亿人民币,毛利率30%-43%,净利润率20%[4][23] - **验证进展**:40/55纳米产品已送客户(12英寸Fab厂商)验证,海外邮片验证比预期提前一个季度[5][9][10] 市场与竞争分析 - **行业机遇**: - 国内28纳米及以上工艺国产化占比低,主流供应商为日本DNP等国际厂商[17] - 中芯国际等大厂委外研磨板需求增加,存储厂(如华宏、华力微)需第三方供应[6] - 多次曝光工艺提升掩模板需求(单套产品从25-50片增至70片)[18] - **竞争策略**:避开成熟节点竞争(如轻易、路维等),聚焦28-55纳米高端市场,技术团队经验丰富(来自台积电、中芯国际等)[12][13] - **海外拓展**:东南亚市场特殊产品已送出验证[11] 财务与成本结构 - **折旧影响**:设备分10年折旧,年折旧费用约1亿多元,已计入盈利预测[24][25] - **盈亏平衡点**:营收5亿元可覆盖合并报表,8.5亿元营收下净利润率20%[26] 风险与供应链 - **供应链风险**:原物料和高阶设备依赖进口,正评估国内供应商(机械基板、检验清洗等)[16] - **数据安全优势**:国内流片避免数据外流风险,吸引客户转向国产掩模板[16] 团队与执行优势 - **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台湾电子所、台积电等,具备二三十年经验,搭配年轻工程师[2][13][15] - **设备采购**:上市公司资源助力提前获取设备,国外厂商支持加速交付[8][15][2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国产替代空间**:国内掩模板国产化率不足10%,2027-2028年28/22纳米需求将迎高峰[21][28] - **长期前景**:细分赛道先发优势显著,渗透率低,预计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28] 其他关键数据 - **产品报价**:28纳米单套产品报价100万-150万美元(40-50片)[19] - **客户验证周期**:高阶产品验证需6-9个月,采取稳扎稳打策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