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睿创微纳(688002)
icon
搜索文档
睿创微纳(688002) - 关于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登记完成后调整可转债转股价格暨转股停牌的公告
2025-06-18 17:47
股本与转股 - 公司总股本由455,971,925股增至456,962,515股[4] - 调整前转股价格39.47元/股,调整后39.43元/股[4] - 睿创转债转股价格调整起始日为2025年6月19日[4] 增发情况 - 增发新股或配股率为0.2172%(990,590股/455,971,925股)[9] - 增发新股价或配股价为19.715元/股[9] 转股安排 - 睿创转债2025年6月18日停止转股,6月19日起恢复转股[9] 其他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完成相关股份登记手续[4] - 转股价格调整公式为P1=(P0+A×k)/(1+k)[6][9] - 公司按特定条件先后顺序依次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5][6] - 投资者可查阅2022年12月28日披露的募集说明书了解详情[10]
睿创微纳: 关于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7:2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14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使用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 - 实际使用金额为3.5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未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建设进度 [1] 资金归还情况 - 公司已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3.5亿元人民币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2] - 资金归还情况已通知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 [2]
睿创微纳(688002) - 关于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6-11 17:00
资金使用 - 2024年6月14日公司审议通过不超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议案[2] - 公司实际使用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归还3.5亿元至专用账户[3]
睿创微纳(688002) - 关于“睿创转债”跟踪信用评级结果的公告
2025-06-11 00:33
债券评级 - 2024年6月20日前次评级,公司主体和“睿创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4] - 2025年6月10日本次评级,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移出观察名单,展望“稳定”,“睿创转债”信用等级“AA”[4][5] - 本次跟踪评级报告于2025年6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5]
睿创微纳(688002) - 2022年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11 00:33
评级信息 - 公司本次跟踪评级主体/展望/债项/评级时间为AA/稳定/AA/2025年6月10日,前次为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AA/2024年6月20日,首次为AA/稳定/AA/2022年6月14日[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马宏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15.48%[11] - 第二大股东李维诚持有9.34%股份[93] 财务数据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母公司口径货币资金分别为1.39亿元、6.73亿元、3.87亿元、1.52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母公司口径刚性债务合计分别为1.70亿元、13.94亿元、14.02亿元、14.48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总资产分别为63.26亿元、82.97亿元、88.06亿元、90.84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总负债分别为19.86亿元、31.75亿元、32.76亿元、33.81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分别为26.46亿元、35.59亿元、43.16亿元、11.37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口径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4.22亿元、4.42亿元、1.13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口径毛利率分别为46.58%、50.02%、50.26%、45.95%[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40%、38.26%、37.20%、37.22%[14]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16亿元和1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和12.88%[3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的毛利率分别为45.21%和40.83%,同比分别增加1.23和0.04个百分点[3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红外热成像业务收入分别为39.09亿元和1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3%和25.90%[37]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微波射频业务收入分别为2.87亿元和0.4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18亿元和1.08亿元[3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境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2.32亿元和7.95亿元,占比分别为75.82%和72.01%[32]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和3.09亿元,占比分别为24.18%和27.99%,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3.59%[32][34] - 2024年公司红外热成像业务境外收入为10.19亿元,同比下降27.33%;2025年第一季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16.38%[37] 债券信息 - 睿创转债发行规模为15.65亿元,期限6年,初始转股价格40.09元/股,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为14.69亿元[20] - 睿创转债发行票面利率为0.3%,当前票面利率为1.0%[24] 项目投资 - 供应链中心红外热成像整机项目总投资8.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6.19亿元,投资进度13%[24] - 合肥英睿红外热成像终端产品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1.35亿元,投资进度23%[24] - 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总投资9.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4.00亿元,投资进度100%[24]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公司取得超睿光电100%股权,2025年第一季度合并报表范围未变化[25] - 2024年超睿光电累计收入为0.02亿元,净利润为 - 0.05亿元[25] - 公司分别于2021年和2024年以2.81亿元和0.83亿元现金收购无锡华测56.25%和15.62%的股权,截至2024年末持股比例合计为71.87%[38]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无锡华测分别新签订单2.19亿元和0.46亿元[38] - 2022 - 2024年无锡华测营业收入分别为3.42亿元、3.95亿元和2.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50亿元和0.06亿元[38] - 2024年末无锡华测总资产6.56亿元,所有者权益3.37亿元,营业收入2.84亿元,毛利率17.07%,研发费用0.19亿元,净利润0.06亿元[39] 研发情况 - 2022 - 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088人、1262人和1525人,占比分别为44%、46%和49%[44]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36亿元、6.83亿元和8.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0.27%、19.20%和19.94%[4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专利授权2011件,2024年新增专利392件[47] 产能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金属封装和陶瓷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80万只,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300万只,晶圆级热成像模组年产能200万只,红外热成像仪整机产品年产能100万只[51] - 2024年公司启动无锡英菲项目二期,总投资1.53亿元,建成后晶圆级热成像模组年产能新增50万只/年[52] 其他信息 - 2022年12月陈火起诉公司,一审判决公司赔偿1184万元,案件正在重审中[91] - 同业比较中公司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毛利率水平较高,与高德红外有一定研发投入能力[94]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睿创转债信用等级为AA,移出评级观察名单,评级展望为稳定[95]
睿创微纳: 关于“睿创转债”跟踪信用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1:12
债券评级更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睿创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调整为"稳定" [1][2] - 公司及可转债被移出评级观察名单,此前于2024年6月20日被列入观察 [1][2] - 评级机构上海新世纪于2025年6月10日出具跟踪评级报告,并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2] 可转债发行信息 - 评级针对2022年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睿创转债) [1] - 评级依据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及科创板上市规则 [1] 相关ETF数据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近五日涨幅1.92% [4] - 该ETF市盈率为237.34倍,最新份额33.6亿份,较前减少1500万份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78.7万元,估值分位处于64.41%水平 [4][5]
睿创微纳: 2022年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1:09
行业前景与市场地位 - 国内特种装备类红外热像仪市场属于朝阳行业,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大[1] - 随着价格逐步降低及应用不断普及,国内外民用红外产品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1] - 公司在国内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细分领域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具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1] - 根据YOLE数据,公司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出货量居全球第二[17]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3.16亿元,同比增长21.28%,毛利率为50.26%[7] - 红外热成像业务收入39.09亿元,同比增长30.0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1.69%[7] - 2024年研发费用8.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9.94%,累计专利授权2011件[13] - 2024年末现金类资产10.5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0亿元[1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37.20%,刚性债务17.54亿元,EBITDA对刚性债务保障倍数0.46倍[22] 募投项目进展 - 睿创转债发行规模15.65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14.69亿元[2] - 募投项目包括供应链中心红外热成像整机项目(原艾睿光电项目)、合肥英睿红外热成像终端产品项目和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2] - 截至2025年3月末,供应链中心项目已完成部分产线扩能,合肥英睿项目新厂房已建成,智能光电传感器平台已建设完成[3] 业务结构与市场分布 - 主营业务包括红外热成像(占比91.69%)和微波射频业务(占比6.73%)[7] - 2024年境内市场收入32.32亿元,占比75.82%,境外市场收入10.31亿元,占比24.18%[7] - 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产品2024年收入21.12亿元,毛利率58.29%;红外热像仪整机收入17.97亿元,毛利率48.20%[7] 风险因素 - 子公司艾睿光电被列入SDN清单,对海外业务造成一定影响[1][2] - 微波业务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29.14%[7] - 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2024年末分别为13.18亿元和17.45亿元[18] - 原材料占总成本比例77.42%,面临价格波动风险[15]
睿创微纳(688002) - 关于“睿创转债”跟踪信用评级结果的公告
2025-06-10 19:48
信用评级 - 公司委托上海新世纪对2022年“睿创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4] - 2024年6月20日前主体和“睿创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4] - 2025年6月10日评级主体信用等级“AA”,移出观察名单,展望“稳定”[4] - 本次“睿创转债”信用等级为“AA”[4] - 跟踪评级报告于2025年6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5]
睿创微纳(688002) - 2022年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10 19:47
评级信息 - 公司本次评级时间为2025年6月10日,主体/展望/债项评级为AA/稳定/AA,前次为2024年6月20日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AA,首次为2022年6月14日AA/稳定/AA[8] 业绩数据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营业收入分别为26.46亿元、35.59亿元、43.16亿元、11.37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4.22亿元、4.42亿元、1.13亿元[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毛利率分别为46.58%、50.02%、50.26%、45.95%[14] - 20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40%、38.26%、37.20%、37.22%[14]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3.16亿元和1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和12.88%[3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的毛利率分别为45.21%和40.83%,同比分别增加1.23和0.04个百分点[31]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跟踪期内公司持续拓展红外民品市场,红外热成像业务规模继续增长[2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2 - 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088人、1262人和1525人,占比分别为44%、46%和49%[44]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36亿元、6.83亿元和8.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0.27%、19.20%和19.94%[4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专利授权2011件,其中发明专利398件等;2024年新增专利392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等[4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公司受让超睿光电100%股权,购买日至期末超睿光电累计收入为0.02亿元,净利润为 - 0.05亿元[25] - 公司分别于2021年和2024年以2.81亿元和0.83亿元现金收购无锡华测56.25%和15.62%的股权,截至2024年末持股比例合计为71.87%[38]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启动无锡英菲项目二期,总投资1.53亿元,建成后晶圆级热成像模组年产能新增50万只/年[52] 财务指标 - 截至2025年3月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马宏持股比例为15.48%[12] - 睿创转债发行规模为15.65亿元,期限6年,初始转股价格40.09元/股,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为14.69亿元[20] - 睿创转债发行票面利率为0.3%,当前票面利率为1.0%[24] - 供应链中心红外热成像整机项目总投资8.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6.19亿元,已投资1.07亿元,已使用募集资金0.93亿元,投资进度13%[24] - 合肥英睿红外热成像终端产品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1.35亿元,已投资0.69亿元,已使用募集资金0.64亿元,投资进度23%[24] - 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总投资9.0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净额4.00亿元,已投资9.00亿元,已使用募集资金4.00亿元,投资进度100%[24]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收益分别为2.88亿元和1.09亿元,在利润总额中占比分别为67.25%和85.18%[60]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分别为15.09亿元和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8%和11.08%[6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分别为0.33亿元和0.07亿元,其他收益分别为1.21亿元和0.12亿元[66] - 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2.65亿元,占净利润比率为10.54%[79] - 2022 - 2025年3月末,刚性债务规模分别为7.45亿元、18.07亿元、17.54亿元和19.11亿元[80] - 截至2025年3月末,刚性债务主要由短期借款1.98亿元、应付票据3.68亿元和应付债券13.35亿元构成,借款利率范围为2.00% - 2.90%[81]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环节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1亿元和2.36亿元,营业收入现金率分别为97.34%和116.80%[84]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环节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4.18亿元和 -5.02亿元[84]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性现金流分别为 -3.62亿元和0.21亿元[84] - 2024年EBITDA为8.14亿元,较上年增加1.17亿元,对刚性债务保障倍数为0.46倍,对全部利息支出保障倍数为11.80倍[85] - 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流动比率分别为284.36%和285.71%,现金比率分别为62.86%和68.53%[88] - 截至2025年3月末获综合授信10.49亿元,已使用4.26亿元,未使用6.23亿元[88] - 2024年末母公司口径下,睿创微纳刚性债务余额 14.14 亿元,所有者权益 46.47 亿元,营业收入 18.01 亿元,净利润 8.81 亿元,经营环节现金净流入量 2.00 亿元[104] - 2024 年度,睿创微纳营业收入 43.16 亿元,净利润 4.42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50 亿元,净资产收益率 8.30%,毛利率 50.26%[107] -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计 90.84 亿元,负债合计 33.81 亿元,刚性债务余额 19.11 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 57.03 亿元[109] - 2024 年末,公司 EBITDA 为 8.14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50 亿元,营业周期为 84.47 天,毛利率为 50.26%[109]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 -74.35%,资产负债率为 37.22%,权益资本/刚性债务为 2.98,EBITDA/刚性债务为 0.07[109] - 2022 - 2024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31.40%、38.26%、37.20%[109]
昨日“吸金”超7.6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震荡走高,睿创微纳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0:4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 科创芯片指数涨0.54%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早盘涨0.54% 成交额超3.1亿元 [1] - 成分股中睿创微纳涨超4% 南芯科技、翱捷科技-U、复旦微电等涨幅居前 [1] 资金流向与规模 - 科创芯片ETF(588200)昨日获7.6亿元资金净流入 [2] - 该ETF最新流通份额172.15亿份 规模达256.64亿元 [2] 产品结构与跟踪标的 - 科创芯片ETF跟踪科创芯片指数 选取科创板半导体相关公司为样本 [2] - 产品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类017469 C类017470) [2] 行业动态 - 大厂持续投资AI基础设施 推动算力产业链发展 [2] - 特斯拉和xAI将继续从Nvidia和AMD采购芯片 [2] - 博通Tomahawk6交换芯片启动交付 客户需求旺盛 [3] 技术趋势 - Tomahawk6性能显著提升 支持百万XPU集群部署 [3] - 将推动1.6T光模块与数据中心互联需求增长 [3] - 发布CPO版本 有望推动共封装光学技术成熟 [3] 投资机会 - AI需求增加带动产业链景气度向上 [2] - 看好AI端侧产业链和消费电子产业 [2] - 高速数通模块、DCI互联与CPO方案厂商有望受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