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医疗(688016)
搜索文档
出海并购“双轮”驱动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二季度业绩增速明显回升
新华财经· 2025-09-19 10:22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1]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 [1]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2% 净利润环比增长30% [1] - 近三成科创板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30% [1] 企业创新成果 - 行业合计拥有发明专利约1.8万项 [2]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全身PET/CT uEXPLORER及独家uMR Jupiter 5T设备 [2] - 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支架获中国专利金奖 [2] - 赛诺医疗COMETIU支架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2] - 翔宇医疗取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注册证 [2] 海外市场拓展 - 12家中国企业入选全球医疗器械TOP100排名 联影医疗居国内第三 [3]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近20% [3] - 海尔生物海外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 覆盖150多个国家 [3] - 山外山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1% 与国际透析终端建立合作 [3] - 南微医学海外收入8.98亿元 同比增长45% 营收占比达58% [5] 并购整合案例 - 三友医疗收购法国Implanet公司 美国业务收入扩大超四倍 [4] - Implanet上半年营收580.9万欧元 同比增长41.1% [4] - 水木天蓬借助Implanet渠道实现海外收入显著增长 [4] - 惠泰医疗引入迈瑞医疗作为控股股东 冠脉产品入院数量增长超18% [5] - 南微医学收购西班牙Creo Medical 51%股权 拓展欧洲市场 [5] 细分领域业绩 - 三友医疗 威高骨科 春立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速超40% [5] - 微电生理 佰仁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速超90% [5] - 惠泰医疗PFA产品累计完成800余例脉冲消融手术 [5] 行业发展驱动 - 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 境外市场扩容 临床应用拓展等多重机遇 [1] - 通过并购扩大产品线 弥补技术短板 加强商业化能力 [4] - 政策支持行业聚焦高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6] - 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 从抢滩登陆向本地融合蜕变 [6]
“创新、出海、并购”出实效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迎发展良机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20:12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占医药产品出口总额超四成[1] - 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 净利润同比增长3%[1]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2% 净利润环比增长30% 近三成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30%[1] 技术创新成果 - 科创板器械企业合计拥有发明专利约1.8万项 推动多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2] - 微创心脉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获中国专利金奖 为全球首款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2] - 赛诺医疗COMETIU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2] - 翔宇医疗取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注册证 前瞻布局脑机接口领域[2] 国际化运营成效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接近20%[3] - 海尔生物上半年海外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30% 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山外山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1% 与国际大型连锁透析终端建立合作[3] - 南微医学上半年海外收入8.98亿元 同比增长45% 营收占比提升至58%[5] 并购整合案例 - 三友医疗收购法国Implanet后 美国业务收入扩大超四倍[5] - Implanet上半年营收580.9万欧元 同比增长41.1%[5] - 惠泰医疗引入迈瑞医疗作为控股股东 冠脉产品进入医院数量增长超18%[5] - 南微医学收购西班牙Creo Medical公司51%股权 深化欧洲市场布局[5] 政策与产业趋势 - 受益于集采规则优化 境外市场扩容和临床应用拓展等多重机遇[1] - "并购六条"和"科创板八条"政策助力产业并购方案落地[4] - 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转型 从"抢滩登陆"向"本地融合"发展[6]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19
现金分红调整情况 - 维持每股分红比例不变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2][3][5] - 现金分红总额从157,408,999.80元含税调整为157,185,566.20元含税 减少223,433.60元 [2][5] - 实际参与利润分配的股份总数调整为120,911,974股 [2][5] 调整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171,872股 导致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总数变动 [2][5]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量从2,178,271股增加至2,350,143股 [3][5] - 根据分配方案规定 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原则相应调整总额 [2][3][5] 利润分配方案背景 - 2025年8月26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3] - 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减回购账户股份为基数 [3][5] -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不送红股 [3][5]
股市必读:心脉医疗(688016)9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22.45万元,占总成交额9.06%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0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0863元 较前日上涨057% [1] - 当日成交量为145万手 成交额达157亿元 换手率为118%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2245万元 占成交额比例达906% [2][4] - 游资资金净流出154379万元 占成交额比例达983%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2134万元 占成交额比例为077% [2] 利润分配调整 - 公司调整2025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额 由157,408,99980元下调至157,185,56620元(含税) [2][4] - 每股分配比例维持不变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2] - 调整原因为公司回购股份171,872股 导致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增至2,350,143股 实际参与利润分配股份总数调整为120,911,974股 [2] - 本次利润分配不实施送红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2]
心脉医疗(688016)披露关于调整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9月16日股价上涨0.57%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4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108.6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7% [1] - 当日开盘价108.0元 最高价109.45元 最低价107.66元 [1] - 成交额达1.57亿元 换手率为1.18% [1] - 最新总市值为133.9亿元 [1] 利润分配调整 - 因2025年8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期间回购股份171,872股 导致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增至2,350,143股 [1] - 实际参与利润分配股份总数调整为120,911,974股 [1] - 维持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分配比例不变 [1] - 现金分红总额由157,408,999.80元调整为157,185,566.20元(含税) [1] - 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心脉医疗:关于调整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20:47
分红调整 - 公司维持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不变 [1] - 现金分红总额由157,408,999.80元调整为157,185,566.20元(含税) [1] - 分红总额减少223,433.60元 [1]
心脉医疗(688016):公司点评报告:短期承压,期待25H2业绩恢复
东北证券· 2025-09-16 19:20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期待2025年下半年业绩恢复 [1] - 政策调价导致毛利率下降,政府补助补充利润 [1] - 核心业务受集采影响,但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2] - 主动脉支架产品持续迭代,外周介入管线快速完善 [3] - 公司是国内主动脉支架领域头部厂商,市占率领先,并加速布局外周介入领域 [4] 财务表现 - 2025半年报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下降9.24% [1] - 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22.0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29.96% [1] - 毛利率69.19%,同比下降7.38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13.42%,同比上升5.49个百分点,绝对值0.96亿元,同比增长53.68% [1] - 管理费用率5.23%,同比上升1.63个百分点,绝对值0.37亿元,同比增长32.00% [1] - 研发费用率5.18%,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绝对值0.37亿元,同比下降24.03% [1] - 净利率43.48%,同比下降7.28个百分点 [1] - 扣非归母净利率37.91%,同比下降11.21个百分点 [1] - 非经常性损益主体为政府补助0.42亿元 [1] 业务分析 - 主动脉支架类产品营收5.14亿元,同比下降15.74%,毛利率70.31%,同比下降7.46个百分点 [2] - 外周及其他产品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88.57% [2] - 国际市场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77.05%,占公司收入比重17.25% [2] - 产品已销售覆盖45个国家,业务拓展至欧洲、拉美、亚太及非洲等 [2] - 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支架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海外销售 [2] - Lombard自研产品Aorfix腹主动脉支架累计进入19个国家 [2] 产品研发进展 - 新一代Cratos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获得NMPA批准上市并实现临床植入 [3] - Aegis II腹主动脉支架完成上市前临床随访 [3] - 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支架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3] - Tipspear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套件获得NMPA批准上市 [3] - HepaFlow Tips覆膜支架、FinderSphere/FluentSphere栓塞微球、HawkMaster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处于注册阶段 [3] - SunRiver膝下药球、SeaNet血栓保护装置完成上市前临床随访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4.76亿元、18.56亿元、22.14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3亿元、7.58亿元、9.04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倍、18倍、15倍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06元、6.15元、7.33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36%、25.74%、19.27% [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17%、21.65%、19.18%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0.1%、66.3%、65.0% [13]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率分别为42.2%、40.9%、40.8% [13]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108.01元 [6] - 总市值133.14亿元 [6] - 总股本1.23亿股 [6] - 过去12个月股价区间79.81元至128.30元 [6] - 过去1个月绝对收益-8%,相对收益-16% [9] - 过去3个月绝对收益22%,相对收益5% [9]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37%,相对收益-7% [9]
心脉医疗(688016) - 心脉医疗:关于调整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
2025-09-16 18:30
利润分配 - 2025年半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13元(含税)[3] - 调整前现金分红总额157,408,999.80元(含税)[3] - 调整后现金分红总额157,185,566.20元(含税)[3] 股份情况 - 2025年8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回购171,872股[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总股本123,262,117股[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专用账户2,178,271股[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扣减后参与分配121,083,846股[4] - 截至公告披露日总股本123,262,117股[5] - 截至公告披露日回购专用账户2,350,143股[5] - 截至公告披露日参与分配120,911,974股[5]
每周股票复盘:心脉医疗(688016)H1营收7.14亿净利降22.03%
搜狐财经· 2025-09-14 04:3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108.69元,较上周106.8元上涨1.77%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114.0元,最低价107.0元 [1] - 总市值134.9亿元,位列医疗器械板块第25/126,A股市场第1410/5153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下降9.24% [2][3] - 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22.03% [2][3] - 研发投入6324.5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85% [2][3] 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40.31%,无股份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 [2][3] - 持续督导显示公司治理、内控及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执行 [2]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2] 经营状况 - 业绩变动主要受产品价格调整及市场推广策略影响 [2] - 面临新产品研发、技术迭代与核心人才保留挑战 [2] - 市场竞争及集采政策构成外部环境压力 [2]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9-12 10:45
政策发展历程 -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政策从早期基础研究支持逐步转向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国家规划、专项计划、监管改革等多维度措施推动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1]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 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规范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发展政策 内容涉及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质量审核规范、国家集采等 [3] -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深入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按照"一品一策"原则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开展人工关节全国统一接续采购 [4] - 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增强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 [4] - 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 利用3年时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 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4] - 2022年12月药监局制定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4] - 2022年5月国务院明确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4] -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围绕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 [4] - 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明确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包括18类耗材如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导丝、耳内假体、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等 [4] - 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 [5] - 2021年4月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探索完善集采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促进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5] - 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推进构建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 冠脉支架成为首批国家层面带量采购品种 [5] - 2020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 列示18种待清理的高值医用耗材 [5] - 2019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指导原则 推动和规范个性化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 [5] -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正式拉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序幕 [5] - 2019年5月国务院要求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 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 [5] - 2018年8月国务院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5] - 2018年3月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要求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 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6] -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将"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认定为九大重点领域之一 推动全降解冠脉支架、心室辅助装置等创新介入产品产业化 [6] - 2016年12月国务院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统一高值医用耗材编码标准 [6] - 2016年11月工信部等部门重点发展全降解冠脉支架、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和脊柱、3D打印骨科植入物等产品 [6] - 2016年3月国务院鼓励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高端植介入产品 [6] - 2015年5月国务院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 [6] 国家层面发展规划 - 2023年8月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增强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 [9] - 2023年5月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利用3年时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 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9] - 2022年1月"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支架瓣膜、心室辅助装置、颅骨材料、神经刺激器、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 发展重组胶原蛋白类、可降解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 [9] - 2021年12月"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流程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 推进国产替代进程 [9] - 2017年5月"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开发可承载骨诱导修复材料、可吸收骨固定产品、高耐磨长耐久新型人工髋、人工膝及人工椎间盘等产品 [9] - 2017年1月将"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服务"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9]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 2016年国务院明确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 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 [10] -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为国产神经介入器械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10] - 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即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10]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 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10] 省市层面政策汇总 - 北京2023年9月提出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 发展新型骨科、口腔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修复与材料制造技术 [13] - 上海2021年12月推进生物医用材料迭代提升和前沿技术研究 加快高端影像诊断装备、高性能体外诊断设备等配套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突破 [13] - 广东2022年11月着力做优做强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领域 打造特色产业链条 [13] - 深圳2023年9月重点聚焦植介入治疗器械及关键原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 对依托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研发项目给予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 [13] - 云南2022年3月开展骨科器械等高端耗材的研发和生产 [13] - 安徽2015年2月实行药品耗材全省统一招标或集中限价、网上集中采购交易 [13] - 重庆2021年7月推进骨科、心血管、眼科、微创介入与植入高值耗材产品产业化 [13] - 江苏2019年7月全面实施阳光采购 积极推进组团联盟集中采购 [14] - 江苏2020年3月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用耗材阳光采购目录 [14] - 湖南2023年9月全面实施阳光采购 推进带量采购 开展组团联盟采购 [14] - 浙江2021年7月采用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和市级联合集中带量采购两种形式 [14] 省市发展目标 - 安徽、广西、江苏、湖南、浙江均出台政策推进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等生物医用材料集中采购 [14] - 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重庆等地出台政策鼓励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