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脉医疗(688016)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10-09 17:08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融资现状 - 2020年至2025年7月,行业融资事件频发,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包括:信立泰医疗在2025年7月获得战略投资1.2978亿人民币[2],Supira Medical在2023年11月完成D轮融资4000万美元[3],微创脑科学在2021年11月获得战略投资1.5亿美元[4] - 行业融资规模在2016-2025年1-7月呈现“先升后降、波动调整”特点,融资次数在2021年达到峰值13起,2025年1-7月为4起[5];融资金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54.73亿元人民币,2025年1-7月仅为2.01亿元人民币[5] - 融资轮次以早期为主,A轮融资最为活跃,共15起,天使轮9起,Pre-A轮3起,早期轮次(天使轮、Pre-A轮、A轮及A+轮)合计28起,占比超过六成[7]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对外投资现状 - 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对外投资区域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投资于北京市企业数量为30家,上海市为25家[10] - 对外投资的行业布局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占比42%,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比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18%[11]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兼并重组 - 行业兼并重组以横向并购为主,是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12] - 具体兼并重组案例包括:2023年10月,SINOCERA (SINGAPORE) PTE.LTD.收购DEKEMA Dental-Keramiköfen GmbH 74.9%股权,交易金额10210万元人民币[15];2023年7月,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山东国瓷康立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交易金额26400万元人民币[15];2025年3月,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103000万元人民币[18]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离任暨聘任董事会秘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09 03:00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邱根永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2][3] - 公司聘任严冬梅为新任董事会秘书,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在其取得科创板董秘任职资格前由董事兼总经理朱清代行职责 [3] - 新任董事会秘书严冬梅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及ESG投资证书,自2011年起在公司及关联方任职,历任研发、项目管理、战略企划与商业发展等多个职位 [5]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 公司计划购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险,赔偿限额为每年5,000万元人民币,年度保险费预算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 [7][8] - 该责任险购买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因涉及利害关系全体董事回避表决,将提交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7][9] - 购买责任险旨在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运营风险,促进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 [7]
心脉医疗:聘任严冬梅女士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证券日报· 2025-09-30 20:16
公司人事变动 - 心脉医疗于9月30日晚间发布公告同意聘任严冬梅女士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2]
心脉医疗:聘任严冬梅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6:32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邱根永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经董事长提名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聘任严冬梅为公司新任董事会秘书 [1] - 严冬梅的任期至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1]
心脉医疗(688016) - 心脉医疗:关于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离任暨聘任董事会秘书的公告
2025-09-30 16:31
人员变动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邱根永2025年9月30日因个人原因辞职[2][3][4] - 公司2025年9月30日聘任严冬梅为董事会秘书[5] - 因严冬梅未取得任职培训证明,暂由朱清代行职责[5] 新人员信息 - 严冬梅1986年出生,曾在多家公司任职[8] - 截至公告日,严冬梅未持股,与大股东及高管无关联[8]
心脉医疗(688016) - 心脉医疗:关于购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险的公告
2025-09-30 16:31
董责险信息 - 公司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含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管[1] - 赔偿限额5000万元/年,保费预算不超30万元/年[1][2] - 保险期限12个月,期满可续保[2] 流程安排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2] - 授权有效期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结束[3] - 事项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生效[3]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集采降幅温和,国产替代明显
西部证券· 2025-09-29 21:4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 前次评级为超配 评级变动为维持 [4] 核心观点 -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9年49亿元预计增至2030年371亿元 2019-2030年复合增长率20.2% [1]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手术数量由2019年4.58万台预计增至2030年88.13万台 2019-2030年复合增长率30.8% [1] - 中国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手术渗透率2020年仅9.1% 远低于美国62.3% 预计2020-2026年中国手术渗透率复合增长率23.2% 美国仅1.5% [1] - 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人数2022年约5305.3万人 预计2030年增至6292.0万人 [2] - 中国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22年约17.8万台 预计2030年达62.3万台 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13.7% [2] - 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18.2% 预计2030年达49.9亿元 [3] 神经血管疾病市场前景 -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5年26亿元增至2019年4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7.3% [16] -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量由2015年46.2千台增至2020年161.4千台 复合增长率28.4% 预计2026年达740.5千台 [17] - 出血性脑卒中手术占2020年所有神经介入手术约46.4% [17]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数预计2030年达580万例 年复合增长率5.0% [22] - 中国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量预计2026年达245.1千台 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21.8% [25] 外周血管疾病市场前景 - 中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人数2022年5305.3万人 预计2030年6292.0万人 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2.3% [29] - 全球外周动脉疾病患者2022年3.0亿人 预计2030年3.7亿人 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2.8% [30] - 中国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16.4% [31] - 全球外周动脉血管介入手术量2022年176.2万台 预计2030年416.5万台 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8.6% [34] - 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约10.1亿元 预计2030年49.9亿元 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9.5% [35] 重点关注企业 **神经血管领域** - 微创脑科学(02172) 2024年营业收入7.62亿元 拥有25款商业化产品及11款在研产品 [40][49] - 归创通桥(02190) 2024年营业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48.27% 拥有47款商业化产品 [55][62] - 赛诺医疗(688108)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64% 冠脉业务收入2.53亿元增长59.19% [67] - 心玮医疗(06609) 2024年营业收入2.78亿元 同比增长19.61% 拥有31款获批器械 [83][90] **外周血管领域** - 先健科技(1302) 2024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 拥有16款创新医疗器械 [95][104] - 心脉医疗(688016) 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器械 [3] - 惠泰医疗(688617) 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 [3] - 沛嘉医疗(9996) 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脑血管介入器械 [3]
北分瑞利重磅发布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拉曼检测仪,国产高端分析仪器迈入现场检测
仪器信息网· 2025-09-28 11:57
公司战略与改革 - 京仪集团聚焦智能仪表与科学仪器、半导体专用装备等四大核心业务,持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5] - 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资本并建立骨干团队持股机制,旗下半导体装备公司于2023年登陆科创板[5] - 京仪智能科技以"科技守护生命与健康"为使命,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资本并购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重点突破核心部件制造与检测算法优化[7] 新品技术突破 - FR60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拉曼光谱检测仪实现傅里叶红外与拉曼双技术深度融合,攻克光路稳定性、抗干扰与微型化难题[22] - 设备尺寸仅半张A4纸大小,重量低于2kg,续航达6小时,检测响应时间仅需数秒,支持固体液体粉末直接检测无需前处理[22] - 同步推出IRS2700与IRS2800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IRS2800适用于应急现场快速筛查,IRS2700支持高温气体监测[22] 行业应用价值 - FR60适用于公安、应急、医药、海关等领域,满足危化品快速识别、毒品爆炸物检测、药品成分定性等需求[19][27][29][33] - 设备支持无人机或机器人平台适配,可扩大侦检范围并提升应急效率,海关口岸应用可提升通关效率与检测准确性[27][29][42] - 技术具备无损检测特性,满足法庭科学物证安全性要求,药品领域可覆盖研发生产质控全链条需求[44][45] 市场竞争力 - 产品性能媲美国际同类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标志国产便携式光谱检测从单一技术迭代进入多技术协同创新阶段[33][39] - 轻量化设计与智能化操作适配非专业检测人群使用,具备防水防尘防震能力,适应多场景环境需求[22][39] - 产学研用融合协同推动高端仪器自主可控,助力国产仪器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46]
心脉医疗:腹主动脉支架正式在荷兰进入临床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0:57
产品商业化进展 - Minos/定海塔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荷兰完成首次两例商业化应用 [1] - 产品于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同年获得欧盟CE MDD认证 [1] - 2025年获批欧盟CE MDR认证 [1] 全球市场覆盖 - 产品已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近30个国家投入临床应用 [1]
心脉医疗跌2.00%,成交额1.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1: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至105.33元/股 成交额1.53亿元 换手率1.16% 总市值129.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62.3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07%和6.4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48%和28.10% [1] - 年内股价跌3.81% 近5日跌3.04% 近20日跌10.95% 近60日涨10.28%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收入构成主动脉类71.94% 外周类28.0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减少9.24% 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减少22.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2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75万户较上期减少3.61% 人均流通股7035股增加3.75%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8.34万股至241.6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0.75万股至75.76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4.15万股至69.62万股 博时科创板100ETF减持1.63万股至52.48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1] - 概念板块涵盖医疗器械、中盘股、专精特新、融资融券及增持回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