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688222)

搜索文档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成都先导拟受让海纳医药65%股权
证券日报网· 2025-03-31 19:42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先导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现金受让海纳医药约65%股权,若交易完成将增强产业链闭环能力推动业务发展,但也面临挑战 [1][2] 分组1:交易基本情况 - 3月31日晚间成都先导发布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现金受让海纳医药约65%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控股股东 [1] - 成都先导已与海纳医药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邹巧根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最终股权比例和交易价格另行协商并签正式协议 [3] - 成都先导股票不停牌,预计6个月内披露交易相关预案或正式方案 [1] 分组2:交易双方情况 - 海纳医药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约9522.17万元,是涵盖新药发现到生产等全流程一体化业务模式的医药研发集团企业 [1] - 成都先导是研发驱动型生物医药企业,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发现与优化,依托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国际领先研发体系 [2] 分组3:交易影响及业绩情况 - 此次收购是成都先导向下游延伸的战略布局,若完成将向临床前乃至临床阶段药物开发迈进,增强产业链闭环能力 [2] - 若交易顺利完成,成都先导有望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推动业务发展,但需面对整合风险、市场变化等挑战 [2] - 2024年成都先导各技术平台商业项目和研究项目进展顺利,营业总收入约4.27亿元,同比增长14.99%,归母净利润5093.66万元,同比增长25.09% [2]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3-31 17: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现金受让南京海纳约65%股权成控股股东[2][6][9] - 2025年3月31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6] -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9522.1710万元[8] 未来展望 - 预计6个月内披露交易预案或正式方案[5] - 交易预估审计和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0] - 《股权收购意向书》排他期为签署后4个月[14] 其他情况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关联交易[2][6] - 交易尚处筹划阶段,具体方案未达成一致[2][16][17] - 交易需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存在不确定性[17] - 公司股票不停牌,分阶段披露信息[4][17]
破发股成都先导3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8.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3-03 13:23
股东减持计划 - 东方佳钰拟减持不超4817500股,占总股本约1.20%,目前持股24851371股,占6.20% [1] - 深圳钧天拟减持不超2175352股,占总股本约0.54%,目前持股14102516股,占3.52% [1] - 华博器械拟减持不超2000000股,占总股本约0.50%,目前持股46770579股,占11.67% [1] 股份解禁与上市 - 减持股份为IPO前取得,2021年4月16日起解禁上市流通 [2] - 公司2020年4月1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4068万股,发行价20.52元/股 [2] 股票状态与募集资金 - 该股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83475.36万元,净额74601.12万元 [3]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8598.25万元,原计划募资66002.87万元 [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费用(不含税)总额8874.24万元,保荐及承销费6858.20万元 [4] 控股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JIN LI(李进),英国国籍 [5]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3-02 20:00
股东持股情况 - 东方佳钰持股24,851,371股,占总股本6.20%[3] - 深圳钧天持股14,102,516股,占总股本3.52%[3] - 华博器械持股46,770,579股,占总股本11.67%[3] 减持计划 - 东方佳钰拟减持不超4,817,500股,占比约1.20%[5] - 深圳钧天拟减持不超2,175,352股,占比约0.54%[6] - 华博器械拟减持不超2,000,000股,占比约0.50%[7] 过往减持情况 - 钧天创业2024年5月减持4,100,000股,比例1.02%[11] - 钧天创业2024年12月减持1,831,448股,比例0.46%[12] - 华博器械2024年5月减持4,100,000股,比例1.02%[12] 减持相关规定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上市前持股50%[14]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00%[14] - 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首发前股份[14]
成都先导(688222)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16: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698.69万元,同比增长14.99%[3][5] - 2024年营业利润6,335.20万元,同比增长99.33%[3][8] - 2024年利润总额6,199.40万元,同比增长74.92%[3][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93.66万元,同比增长25.09%[3][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36.98万元,同比增长1,504.05%[3][5][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长27.13%[3] - 2024年末总资产176,126.53万元,同比增长1.83%[3][5]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39,273.69万元,同比增长2.55%[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自研管线HG146在2024年正式进入临床二期[6][8] - 公司在2024年完成DEL+AI+自动化的DMTA分子优化能力基础平台建设[6][7]
成都先导20250225
2025-02-27 00:2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新药研发行业 - 公司:成都先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核心业务是利用 DNA 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为药企提供靶点筛选服务,处于新药研发前端环节,已与辉瑞、强生等合作,成功率超 70% [2][4][6] - 构建全球最大的 1.2 万亿小分子库,通过组合化学和 DNA 标签技术实现大规模筛选,每次筛选费用约二三十万美元,适用于快速验证的新药靶点 [2] - DEL 技术通过组合化学批量生成化合物,用 DNA 标签编码,与靶点蛋白结合筛选,PCR 扩增和测序识别有效小分子,相比高通量筛选、片段设计和虚拟筛选更具优势 [2] - 利用 AI 系统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小分子结构,结合全自动高通量合成实验室及高内涵生物检测设备,加速从小分子批量生产到生物细胞实验检测的一体化流程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果 - 2012 年成立,创始人选择 DEL 技术,目前已合成 1.2 万亿个小分子 [3] - 每年承接近 100 个新的靶点筛选项目,成功率超 70%,涵盖经典和蓝海靶点,能提供活性苗头化合物 [6] 公司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 - 基本合作模式是客户提供靶点,公司筛选匹配小分子并授权知识产权;理想模式是提供苗头化合物并优化至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7] - 未来继续优化 DNA 编码化合物库,参与更深层次新药研发,推进项目至临床前候选阶段 [8] AI 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 加速数据处理,优化筛选结构,构建预判模型,提高虚拟筛选准确性,三周内产生大量数据,筛选货架分子,加速苗头分子发现 [4][16][17] - 减少需要合成和测试的分子数量,提高效率,更快找到最优解 [23] - 下游客户对 AI 变革持积极态度,能加强对生物机制的理解,发现新靶点,提高转化医学成功率,加速临床检测 [24] 新技术对项目的影响 - 新技术使整个流程比实验室直接重合成验证缩短两三周,可同步得到 150 个化合物的测试结果 [19] - 不同靶点筛选效率显著提升,成功率达 70% - 80%,为后续优化提供基础 [20] - 高通量平台与 AI 结合加速新药研发过程,提高效率和成功率,降低成本,解决更多复杂靶点 [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传统大型制药公司通常拥有几百万级别的小分子库,DEL 技术能实现上万亿级别规模得益于组合化学和 DNA 标签 [9] - 大型药企通过与成都先导合作定制私有分子库,成立 DNA 编码库联盟,避免重复建设 [14] - 公司使用研究机构开源的大模型,优先选择纯开源、对商业无影响的模型 [28] - 公司建立内部模型,将筛选结果或分子结构分解成 AI 能理解的内容并评价 [29] - 通过建立靶点专有权原则确保数据安全,让客户放心合作 [30] - 小分子创新药开发知识产权处理严谨,专利公开后可追溯项目源头解决冲突 [31] - AI 技术不仅适用于小分子药物设计,还可用于抗体、组合分子、多肽、小核酸及大分子研发 [32] - 小分子药物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常见的 DEL 技术靶点和 CNS 类靶点最有可能产生突破 [33]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重庆渤溢新天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2-14 19:32
减持情况 - 减持前渤溢新天持股6,217,637股,占总股本1.55%[2] - 拟减持不超6,217,637股,占总股本约1.55%[2] - 累计减持6,217,637股,减持后不再持股[3] 减持规则 - 集中竞价60自然日内减持不超1%[2] - 大宗交易60自然日内减持不超2%[3] 减持数据 - 减持价格区间15.00-17.33元/股[6] - 减持总金额99,141,174.41元[6] 减持结果 - 实际减持与计划、承诺一致[8] - 减持时间届满实施减持,达最低数量[8]
成都先导20250210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5-02-11 13:4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物医药研发行业,尤其是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 [1][2][3] - **公司**:成都先导,2012 年成立于成都,是一家生物医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成都天湖国际生物城,全球子公司包括英国的 Vinalis 和美国的 Hedgen,拥有 500 多名员工,具备四个核心技术平台 [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分子药物研发面临的问题 - **源头新药发现难**:需从浩瀚化学空间中针对特定靶点找到新药起点,且要找到好的起点,这是新药研发核心问题之一 [1] - **临床转化效率低**:小分子在临床前评价良好,但临床阶段转化效率差,成药性是严峻挑战 [2]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研发的应用及前景 - **赋能早期药物研发各环节**:涵盖靶点发现、验证,分子发现、优化,参数调优等,有望提升药物设计命中率、增加研发成功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3][4] - **成功案例及技术突破**:Alpha Fold 和 Rosetta 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取得明显突破,是人工智能与生物结合的典型案例 [4] - **数据积累与技术发展推动应用**:PTP 数据库数据量和蛋白类型飞速增长,为 AI 提供底层数据;全球算力资源指数级增长,AI 技术如 ChatGPT、DeepSeek 飞速发展,各层面开源数据库积累降低 AI 进入门槛,促使相关产品迭代 [6][7][8] - **改变传统研发模式**:行业需求和研发投入增加,促使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短期内产生新产品和尝试,通过不同方式朝着终极目标努力 [9] 成都先导公司情况 - **公司定位与发展思路**:愿景是打造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聚焦小分子药和小核酸两类创新药 [10] - **核心技术平台及能力**:拥有 DNA 编码化合物库、分子结构和分子片段和结构设计、核酸药的设计和优化、法酵蛋白酵解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可根据客户提供的靶点进行创新小分子发现工作,支持从苗头化合物优化到临床化合物的过程及相关事务 [10][11] - **DNA 编码化合物库优势**: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小分子实体库,包含 1.2 万亿个小分子,除经典多样性小分子库外,还有多种特定化合物库;推出 OpenDAO 产品包供不同需求客户选择;能覆盖更多化学空间,对挑战靶点筛选效果好,十个靶点筛选有八个可提供功能性活性分子 [13][14] 人工智能与公司技术结合应用 - **增强分子发现平台**:结合 DNA 编码化合物库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 AI 特征提取能力处理化合物库产生的数据,拓展化学空间进行新分子发现,找到的分子与原化合物库分子相似度低、属性更好,为项目优化提供帮助 [16][17][19] - **AI 分子生成模型应用**:与腾讯合作推出 AI 分子生成模型,应用于核心骨架跃迁,用于拓展专利空间和优化 ADMET 属性,已在内部多个项目应用 [20][21] - **多技术综合加速药物研发**:综合 Dell、Dell 加 AI、CADD 和 FEP 等技术,在实际项目中从前期筛选确定分子系列,衍生新系列,结合蛋白质结构数据和 FEP 加速分子优化,助力项目研发 [24][25] 公司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与机构合作**:与 FTC 合作构建类似 PDD 的技术平台,产生高质量数据集并发布到公共平台;与腾讯合作共享 AI 分子生成模型成果;与众多 MNC、BioTech、科研机构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向下游延伸,探索新合作模式 [25][26][36] - **未来规划**: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硬件投入,迭代更新新分子创造和发现平台以及化合物优化平台的技术能力,实现更多挑战靶点的分子发现和优化,交付项目、赋能创新药发现 [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归属问题**: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明确,交付项目的 50 - 100 个化合物权益归客户,其余负集信息所有权归成都先导;OpenDAO 产品销售轨段拿出 31 个化合物更开放,与 STC 合作开源出去的只有分子指纹,分子结构数据归成都先导 [34][35] - **合作模式及收入预期**:与客户合作从苗头化合物到先导化合物阶段,前期让客户承担大部分成本,产出先导化合物时收取部分 milestone 费用,2024 年下半年开始签约,2025 年可能有商业收入 [39] - **CADD 技术作用**:虽难明确给出算力指标临界点,但 CADD 技术在药物发现中助力明显,如基于片段的药物研发、激酶类和蛋白酶类药物研发,近八年 SBA 批准药物数量有明显提升 [41][42][43]
成都先导: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HG146胶囊”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公告
2024-12-27 17:5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HG146于2018年4月和2021年4月获批开展相关适应症临床研究许可[4] - 公司完成HG146的I期临床研究并获得RP2D[4] - “HG146胶囊”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 - 评价HG146胶囊II期临床研究于2024年9月获伦理批件[5]
成都先导: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钧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集中竞价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4-12-27 17:56
减持前持股情况 - 钧天创投和钧天投资合计持股15,933,964股,占总股本3.98%[3] 减持计划 - 钧天创投拟减持不超1,831,448股,占总股本约0.46%[3] - 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2024年11月25日至2025年2月24日[3][4] 减持结果 - 钧天创投累计减持1,831,448股,占总股本0.46%,不再持股[4] - 减持价格区间13.00-15.66元/股,总金额24,291,975.21元[6] 减持情况说明 - 实际减持与计划、承诺一致,达最低数量未提前终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