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688222)

搜索文档
【财经早报】688222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7:12
物流行业数据 - 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5.3%,5月单月增速5.0%,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 [1] - 工业品物流增势平稳,民生消费物流需求加速释放,物流运行呈现结构优化特点 [1] 资本市场动态 -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高管在上市公司论坛发言,聚焦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及下一步改革方向 [1]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将于6月30日正式发布 [1] - 本周A股68只股票解禁,合计市值816.71亿元,周环比增长46.95%,中无人机解禁市值超200亿元,迪哲医药-U超130亿元 [2] 上市公司重大事项 -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南京海纳医药65%股权,因交易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3] - 德固特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浩鲸科技控制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股票6月30日起停牌 [4] - *ST金刚孙公司签订3.9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服务期限5年 [3] - 中国稀土集团声明董事高管调整系正常人事安排,公司运营未受影响 [4][5] - 紫光国微首次回购77.55万股,耗资4961.73万元,成交价区间63.67-64.28元/股 [5] 机构研究观点 - 光大证券建议关注内需消费、国产化及基金低配行业三条主线 [6] - 中泰证券推荐债券与红利资产配置,科技板块中AI算力相关方向估值已具吸引力 [6]
成都先导终止重大资产重组;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06:26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南京海纳医药 - 公司终止以现金受让股权方式收购南京海纳医药科技约65%股权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公司已聘请中介机构完成尽调并对交易方案进行多次论证 [1]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 [2] - 医疗器械物流仓储总面积2358.08万平方米 [2] - 医疗器械物流运输自有车辆突破4万台 [2] - 截至2025年5月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53个,较2024年增加37个 [2] 迈瑞医疗股东减持 - 股东Ever Union计划减持不超过5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41% [4] - 该股东目前持有5148万股,约占总股本4.25% [4]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3日至10月2日 [4]
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30 00:17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公告核心内容 - 公司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且不涉及发行股份或控制权变更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价格、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4] 交易推进过程 - 公司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完成尽职调查 [2] - 组织多轮谈判沟通涉及交易方案、价格、范围等关键事项 [2] - 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 [2] 交易终止影响 - 未签署正式协议故不产生违约责任 [5] - 对当前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无不利影响 [5] - 标的公司对公司科研实力表示认可 未来或探索业务合作 [5] 后续安排 - 承诺自公告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5] - 将继续按战略目标推进经营并寻求发展机会 [5]
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30 00:06
公司概况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小分子及核酸新药发现与优化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成都,在英国剑桥、美国休斯顿设有子公司 [3] - 公司拥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寡核苷酸药物研发技术(OBT)和靶向蛋白降解技术(TPD)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27亿元,研发投入6,732.8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5.77% [6][7] 技术平台 - DEL技术平台拥有全球最大的DNA编码小分子实体化合物库,分子种类超过1.2万亿 [3] - FBDD/SBDD技术平台基于20年经验,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靶标研发上具有优势 [3] - OBT平台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包括序列设计、核苷单体合成、核酸序列合成等 [4] - TPD平台整合DEL化合物库、PROTAC合成技术与生物验证体系,构建完整研发系统 [4] 研发创新 - 2024年公司累计获得138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提交300余项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 [6][7] - 完成了DEL+AI+自动化的"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A)分子优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2] - 报告期内完成了24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累计完成110个项目(>1,100个活性化合物实体分子)的转让 [3] 公司治理 - 公司构建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治理架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8] - 2024年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 [2] - 设立ESG工作组,2025年拟建设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工作组三级工作体系 [10] 可持续发展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741.84吨标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0.0876吨标煤/万元收入 [6] - 员工总数483人,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开展培训175次 [6] - 与结构基因组学联盟合作支持开放科学,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持续战略合作助力普惠医疗 [2] 行业地位 - 与辉瑞、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强生、默沙东、罗氏等国际药企共同组建全球首个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联盟 [3] - 荣获"2024年中国生命科学服务企业品牌100强"和"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 [6] - 美国子公司成立,位于休斯顿,全球化布局加速 [3]
成都先导重组折戟,海纳医药曲线上市梦碎
北京商报· 2025-06-29 20:56
交易终止 -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海纳医药65%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1][3] - 核心分歧点可能涉及价格、管理控制权、未来发展战略方向等[3] - 双方对彼此专业能力表示认可,未来可能在业务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机会[3] 标的公司概况 - 海纳医药是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研发企业,采用"CXO+MAH"业务模式,业务分为医药研发服务和自持品种销售[4] - 公司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4年6月24日撤回申请,此前已进入第二轮问询阶段[4] - 创始人邹巧根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40.06%股权[4] 收购方财务表现 - 成都先导2020-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402.32万元、6338.38万元、2526.6万元、4071.85万元、5135.71万元,呈现"上市即巅峰"特征[5] - 公司股价破发,后复权价格16.57元/股低于发行价20.52元/股[5]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计划12个月内增持2500万至5000万元公司股份[5]
成都先导终止收购海纳医药 称将积极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6-29 18:15
经过接近三个月的筹划,成都先导(688222)在6月29日宣布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各方未能就核 心条款达成一致。 成都先导方面表示,自与交易对方确立交易意向以来,公司积极组织交易各方推进本次交易。鉴于交易 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 体股东利益,经公司充分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交易各方一致同意终止本次交易事项。 根据前期披露的方案,成都先导原计划收购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医药")约65%的 股权。经初步测算,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围绕这笔收购,各方在3月31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随后成都先导聘请中介机构对海纳医药展开 尽调,组织各相关方就本次交易方案进行论证商讨,与交易各方就本次交易的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 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事项进行多轮谈判沟通。 "此次收购是通过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风险对冲,实现公司战略短期与长期的更平衡发展。"成都先导 方面曾这样概括收购海纳医药对公司的价值。 在本次重组终止后,双方后续或许还会有业务层面的合作落地。成都先导方面透露,本次合作虽未达成 最终目标,但是海纳医药对 ...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06-29 16:15
业绩数据 - 公司营业收入4.27亿元,研发投入6732.81万元,占比15.77%[33]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741.84吨标煤,排放强度0.0876吨标煤/万元收入[33] - 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中因质量理由而须回收产品的百分比为0.10%[131] - 接获关于产品及服务的投诉总数为6个,投诉处理率为100%[131] - 客户满意度为91.75%[131] 用户数据 - 公司供应商总数990家,其中中国大陆560家,港澳台2家,海外428家[97] 未来展望 - 公司2025年拟建设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拟)、ESG工作组三级ESG工作体系[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完成DEL+AI+自动化的“设计 - 合成 - 测试 - 分析”(DMTA)分子优化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1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DNA编码小分子实体化合物库,分子种类超1.2万亿[22] - 公司内部在研新药项目20余项,多集中在挑战性靶点[28] - 分子数量超1.2万亿,增加合成分子骨架种类超6000种,合成砌块接近40000种,DEL库化学合成反应升级至170余种,建成400亿大环化合物分子库、1500亿线性肽类分子库,DEL库筛选成功率达79%[109] - 报告期完成24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累计完成110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109] - 报告期内八个月完成从项目启动到收到药物临床试验通知书[11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超50种新颖E3泛素连接酶,构建超100个相关蛋白质构建体[110] - 报告期内TPD平台新增基于分子胶技术的筛选项目,自研E3配体实现2项商业项目转化[110] - 自研品种HG146实体瘤完成Ⅰ期临床,IIa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基本完成患者入组[1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修订完善多项制度,针对8类利益相关方调研反馈,识别出20项关键议题[16] - 公司引入专业OA采购管理系统规范采购流程[56] - 公司在官网公布联系信箱和电话设立举报机制,承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57] - 2024年与部分供应商签署廉洁承诺书[61] - 公司建立制度明确合规审查、风险应对等流程,确保业务合法合规[67] - 公司构建覆盖技术、运营、财务及合规领域的风险管理框架[68] - 公司定期开展合规培训强化员工风险意识,针对美国法规开展合规培训研判业务风险[69][70] - 公司制定采购政策规范供应链管理流程[77] - 新供应商需经过3个月试用期评估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和售后服务[82] - 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的供应商将被淘汰,提前30天通知协商后续事宜[84] - 公司每年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采用百分制量化,80分以上为优秀,60 - 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87][88] - 优秀供应商(80分以上)优先分配订单、延长合同期限,纳入战略合作伙伴清单;不合格供应商(60分以下)首次发“黄牌”警告限期整改,连续两次发“红牌”淘汰[88] - 成都先导引入OA系统实现采购全流程数字化管理[89] - 冷链物流运输温度全程保持 - 20℃至 - 5℃[94] - 市场调研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对新供应商至少进行三家询价和比价[79] - 公司对关键供应商实地考察频率为每年至少一次[85] - 营销内容采用“业务部门初审 - 法务复审 - 合规部门终审”三级审核流程[134] - 所有投诉需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处理报告并回访客户[134] - 公司构建全域覆盖信息安全治理框架,含ISO 27001国际认证及三大核心规范[137] - 公司建立标准化五阶应急响应机制处置安全事件[139] - 公司业务模式有靶点排他和分子结构排他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133][135] - 公司构建涵盖职业发展、权益保障、文化认同的全维度员工关怀体系[149] - 公司每年1月基于员工年度绩效、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开展统一的晋升与非晋升调薪工作[159] - 公司CEO座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每次针对三类员工进行与CEO的直接面对面交流[154] - 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在三个工作日内答复员工提交的意见[154] 其他重要信息 - 2016 - 2024年“新药种子库”不同年份容量情况[20][21] - 2024年在权威期刊发表8篇科学论文及5篇同行评议论文[10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138项发明专利授权,300余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2024年获32项授权发明专利,提交27项新发明专利申请[106] - 公司员工总数483人,培训覆盖率100%,开展培训175次,员工总受训时长4255小时,人均受训时长10.37小时,年度培训支出221万元[33][196] - 公司研发总人数406人,占比84.06%[33] - 2024年公司累计披露公告39个、定期报告4个、投资者关系活动表12个,回复投资者问题17个[4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近半数有博士学位,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37] - 公司2024年获“中国生命科学服务企业品牌100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30][32]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获2024年“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科学家投资家大会 - 筑新人物”[43] - 2024年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为4.15分(满分5分)[158] - 2024年公司根据员工诉求开发“OA线上设备预约系统”[154] - 2024年11月,公司举办第三届“先导科学日”[155] - 高级管理层中女性占比22.22%,新增员工人数75人[160] - 2024年11名员工享受了产假、4名员工享受了哺乳假、18名员工享受了陪产假[168] - 2024年开展202场内部俱乐部活动和10场外联活动[169] - 2024年组织400余名员工及家属参观成都世园会[171] - 2024年参与10场招聘活动,吸引550+份简历,招聘信息累计浏览量达8万+[172] - 员工总流失率为9.32%,男员工流失率10.61%,女员工流失率7.76%[174] - 中国大陆员工流失率9.83%,港澳台0.00%,海外6.67%[174] - 雇佣残疾员工6人,雇佣退伍军人7人(数据仅覆盖中国大陆)[179] - 2024年开展5次新员工入职培训,53名新员工参与,培训平均满意度4.95分(满分5分)[184] - 2024年开展5期先导论坛,吸引超150名科研人员参与[189] - 高级管理层人均受训时长147.20小时,中级管理层26.07小时,一般管理层7.20小时,基层员工5.48小时[199]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9 16: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现金受让股权取得南京海纳约65%股权[1] - 2025年3月31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1][3] - 因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终止交易[5] 其他 - 2025年6月30日发布公告[11] - 终止无需提交审议,无不利影响[6][7] - 承诺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8]
这场实训会促成多个合作意向达成,他们在成都共建并购服务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6-26 11:25
会议概况 - "新制造新经济新金融"主题实训会在成都举行 聚焦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路径 上市公司代表 金融机构专家 行业企业负责人等政企银代表参与 [1] - 会议搭建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平台 促成多个合作意向达成 [1] 四川并购重组动态 - 2024年以来四川上市公司实施或启动并购重组74单 金额超290亿元 [3] - 5月16日证监会重组新规发布后 四川已启动5单并购重组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3] 政策解读与监管框架 - 深交所详解并购六条最新监管框架 支持跨界并购 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 提高监管包容度和交易效率 [3] - 政策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规模升级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开展跨行业并购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3] 成都产业战略布局 - 成都市推动工业立市 制造强市 加快新型工业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3] - 并购重组被定位为企业获取核心技术 拓展市场 优化人才结构的加速器 以及城市整合资源 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强引擎 [3] 政府支持措施 - 成都市经信局表示将助力企业运用并购手段 未来通过搭平台 聚资源 降成本等方式强化支持 [4] - 成都已布局并购基金领域 2024年8月设立20亿元蓉创先导股权投资基金 聚焦大健康产业控股或并购投资 [4] - 该基金为中西部地区首只依托上市链主企业和地方国资组建的医药并购基金 [4] - 2024年9月注册成立4亿元鼎兴交子美吉投资基金 为首支本土券商主导的并购基金 聚焦先进制造 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产业 [5]
成都先导(688222)每日收评(06-24)
和讯财经· 2025-06-24 17:4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综合得分45 31分 趋势方向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15 72元 5日主力成本16 43元 20日主力成本15 45元 60日主力成本15 45元 [1] - 过去一年涨停0次 跌停1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331 86万股 占流通股0 82% 昨日净买入31 32万股 增仓比0 078% 5日增仓比-0 054% 20日增仓比0 32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07 97万元 占总成交额-9%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349 93万元 大单净流出658 04万元 散户净流入293 63万元 [2]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16 31元 短期支撑位15 38元 中期压力位17 36元 中期支撑位15 08元 [2] - 短线与中期趋势均不明朗 需观察主力资金动向 [2] - K线形态暂无特殊信号 [2] 行业关联性 - 关联板块涨幅:医疗服务1 59% CRO1 63% 人工智能2 40% 重组蛋白2 5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