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先导(688222)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先导: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钧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渤溢新天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4-11-19 17:34
股东持股情况 - 钧天创投持股1,831,448股,占0.46%;钧天投资持股14,102,516股,占3.52%;二者合计持股15,933,964股,占3.98%[4] - 渤溢新天持股6,217,637股,占1.55%[5] 减持计划 - 钧天创投拟减持不超1,831,448股,占约0.46%;渤溢新天拟减持不超6,217,637股,占约1.55%[6][7] - 钧天创投集中竞价减持在2024.11.25 - 2025.2.24,连续30自然日不超1%;大宗交易同期不超2%[6] - 渤溢新天集中竞价减持在2024.11.25 - 2025.2.24,连续60自然日不超1%;大宗交易同期不超2%[7] 减持相关情况 - 钧天创投过去12个月减持4,100,000股,比例1.02%,2024/5/24减持,价格11.26元/股[11] - 钧天创投减持因自身财务需求;渤溢新天因合伙企业到期清算[12][4] - 拟减持对象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50%,价格有规定[13][14] 其他情况 - 截至公告日,钧天创投、渤溢新天无不得减持情形[15] - 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无拟减持首发前股份情况[15] - 公司不属于上市时未盈利且相关人员拟减持首发前股份情况[15]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符合规定[16] - 公告日期为2024年11月20日[17]
成都先导(68822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13 15:38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4.96% [6]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2.26万元同比增长59.82% [6]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5.23万元同比增长39,114.40% [6] 公司项目进展 - 8月28日与成都科创投及策源资本共同投资设立成都蓉创先导股权投资基金2024年10月底完成中基协备案 [2] - Vernalis与法国皮尔法伯实验室合作针对未公开靶标组合进行药物研发 [3] - HG381项目暂停但会保持临床前科学探索和关注 [5] - 新药管线方面截至报告期末3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阶段2个项目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2个处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确认阶段 [7] - HG146已完成I期临床并确定RP2D及差异化适应症目前II期临床正在筹备中 [7] - 公司早期通过DEL筛选授权给客户的IP项目部分客户项目有进展如BioAge的NLRP3抑制剂项目处于IND Enabling阶段等 [8] 公司技术相关 - 公司主要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药发现与优化研发体系 [9] - DEL技术领域公司是领先者之一2024年DEL核心技术平台实现快速迭代 [10] - DEL库结构分子更加多样化合成分子骨架种类超过6,000种DNA兼容的化学反应超过170种 [11] - DEL技术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11] - 近三年项目平均筛选成功率超过75%筛选项目平均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累计完成超过96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 [12]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DEL+AI在新药发现与优化方面的项目研发及能力建设并搭建高通量化学合成和高通量化合物检测平台 [12]
成都先导: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回升,“DEL+AI+自动化”打造新药研发新动能
国信证券· 2024-11-05 10: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首次覆盖)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成都先导业绩稳步回升,各技术平台加速商业转化,“DEL+AI+自动化”打造新药研发新动能,公司在CRO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随着核心平台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海内外业务持续发力,平台商业项目稳中有进,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全年实现营收3.71亿元(+12.6%),归母净利润0.41亿元(+61.2%),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72.4%);24年前三季度营收2.98亿元(+21.4%),归母净利润0.30亿元(+64.7%),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6831.9%),单Q3实现收入1.04亿元(同比+15.0%,环比+18.6%),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5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39114.4%),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较大主要系各技术平台商业项目收入增加、业务重心适度转向商业项目、研发投入略有下降 [1] - 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预计分别为4.47/5.56/7.10亿元,同比增长20.3%/24.5%/27.6%,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50/0.63/0.83亿元,同比增长21.6%/27.3%/31.5%,综合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得出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13.48 - 14.85元,较目前股价有3% - 14%上涨空间 [3] 公司业务情况 - 新药种子库行业内领先,拥有超过1.2万亿的新药种子库,专注于小分子药、小核酸药两大创新药类型,技术合作、项目转让、产品销售三种商业模式,以及编码化合物库(DEL)、分子片段及结构设计(FBDD/SBDD)、小核酸药(STO)、靶向蛋白降解(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正在建设“AI+自动化”高效化合物优化平台,“DEL/SBDD+自动化+AI/ML”多技术融合不断拓宽实验科学的探索边界,提升小分子、小核酸、蛋白降解药物早研能力 [2] - 各板块业务逐步恢复,2024年前三季度,DEL平台整体收入1.22亿元(+2.93%);FBDD/SBDD实现收入0.93亿元(+58.21%),该平台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英国子公司Vernalis;基于siRNA一站式服务体内外评价服务的STO平台实现收入0.38亿元(+39.81%);专注在E3配体发现、分子胶筛选、PROTAC分子合成与生物评价等相关服务的TPD平台实现收入0.15亿元(+47.92%);BioSer生物学服务平台实现收入0.12亿元(+2.87%);ChemSer化学服务平台营业收入0.13亿元(+18.47%);IDD新药定制项目服务收入0.03亿元(-28.78%);其他收入0.01亿元(-17.39%);POL新药在研项目权益转让实现收入约41万元(-78.07%),第三季度四个核心技术平台持续稳步增长 [8] - 盈利能力逐步恢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49.3%(+5.63pp),归母净利润率10.1%(+2.66pp),随着国际间交流逐步恢复正常,作为国际业务占比较高的CRO企业,主营业务逐步恢复,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提升;费用方面,伴随业务订单收入逐渐增加、数据信息积累增加、平台搭建日益成熟,公司研发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 [13] 公司概况 - 2012年于成都成立,为国内新药研发CRO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要聚焦于DNA编码库(DNA Encoded Library, DEL)的构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功搭建DEL、FBDD/SBDD、STO、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2016年创立美国子公司,陆续与强生、扬子江药业集团、辉瑞、默沙东等跨国药企达成研发合作,2020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收购英国Vernal is深耕FBDD/SBDD技术领域 [15] - 股权结构稳定,创始人李进博士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20.43%的股份,通过宁波聚智先导间接持有8.4%的股份,公司下设多家子公司,其中美国子公司HitGen主要负责海外药物研发、技术咨询和转让服务,英国子公司Vernalis专注FBDD/SBDD板块业务服务,科辉先导为创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先导蛋白、先导核酸等为新分子研发子公司,分别助力公司开展跨国业务和多分子形态业务;公司高管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16][17] 行业概况 - 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成功率低,一款新药成功上市大约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在研发成功率方面,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成功率虽然比临床研究阶段的成功率高,但在靶点发现、苗头化合物再到先导化合物优化过程中,药物发现的整体成功率也仅为51%,资金方面,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销售,平均投入8 - 23亿美元 [20] - 小分子药物发现路径众多,DEL技术具备较多优势,对比传统筛选技术,DEL技术平台成本较低、筛选库中化合物覆盖的空间更大、筛选流程更简单、筛选试剂和靶蛋白分子用量更少、筛选费用更低,近年来是药物发现领域的热门方法之一,商业价值逐步得到验证,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也纷纷布局DEL技术 [21][22] - AI制药在药物发现中具有较多优势,与传统药物研发方式比较,AI制药模型能够在疾病模型确认、靶点筛选、苗头/先导化合物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等阶段更好的替代传统药物发现技术,在研发时间和效率上,AI制药更具有优势 [24]
成都先导: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0-31 15:3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4年11月12日14:00 - 15:00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3] - 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 投资者参与 - 202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16:00前提问[3] - 2024年11月12日14:00 - 15:00在线参与[7] - 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9] 其他信息 - 出席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JIN LI(李进)先生等[6]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8 - 85197385,邮箱investors@hitgen.com[8]
成都先导:Q3呈逐步恢复态势,看好DEL平台长期发展
中泰证券· 2024-10-30 08: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都先导2024年三季报显示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增长,Q3呈逐步恢复态势,Vernalis收入利润快速增长 [1] - 公司核心业务DEL技术平台商业项目稳中有进,多技术平台持续完善,新药管线价值不断提升 [1] - 预计随着新技术平台完善和项目管线推进,公司业绩弹性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3.2965亿、3.7132亿、4.3494亿、5.1831亿、6.25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98%、12.64%、17.13%、19.17%、20.69% [1] - 2022 - 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27亿、0.4072亿、0.5023亿、0.6312亿、0.803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0.14%、61.16%、23.36%、25.67%、27.31% [1]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827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3012万元,同比增长64.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96万元,同比增长50.41%;扣非归母净利润1731万元,同比增长50.41% [1][2] - 2024Q3实现收入1.04亿元(+14.96%),归母净利润1992万元(+59.82%),扣非归母净利1525万元(+39114.40%) [1] 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5111亿、0.1477亿、0.5638亿、0.5165亿、 - 0.0122亿元,同比变化9.24%、3.07%、0.88%、 - 11.34%、148.65% [1][4][5] 业务情况 - 核心业务DEL技术平台商业项目稳中有进,收入稳步增长;英国子公司Vernalis收入和里程碑收入大幅增长 [1] - 依托DEL、TPD、STO等技术搭建蛋白降解平台与核酸新药研发平台,持续横向拓展;蛋白降解平台完成超50个新颖E3泛素连接酶制备;核酸平台完成首轮siRNA CDMO商业项目 [1] - 新药项目大部分处临床早期,随着项目管线向后端延伸,项目价值将放大,新药项目转让业绩弹性有望提升 [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收入4.35、5.18和6.26亿元,同比增长17.13%、19.17%、20.69%;归母净利润0.50、0.63和0.80亿元,同比增长23.36%、25.67%、27.31%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药物发现CRO + Biotech公司,新药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有望持续转化带动业绩弹性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1]
成都先导20241028
根据电话会议记录,我总结如下: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泰医药重点覆盖和推荐的标的,前三季度营收增长超20%,规模和扣费利润实现亮眼增长 [1][2]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Venaris(MVDD)、Dell、STO和TPD,其中Venaris和Dell表现优异,新平台STO和TPD也开始展现商业能力 [5][6] - 公司整体毛利率预计维持在50%左右,单季度可达55-56% [6] - 公司在研管线包括HG146(多发性骨髓瘤/失禁症)、3918等,正在推进临床开发 [6][7] - 公司正在建设AI+自动化平台,以提升分子发现、优化和生产的效率 [7] 2. 行业动态 - 公司参与了全球首个DNA编码化合物库联盟,作为唯一供应商加入,有利于技术内部化和避免法律排他 [9][10][11] - 公司筛选的分子已有多个在合作伙伴那边进入临床前或临床阶段,如BioAge的NLRP3抑制剂、辉瑞的新化合物等 [26][27][28] - 蛋白降解领域近期又有新进展,公司也在寻找新的E3连接酶配体进行商业合作 [41] 3. 未来展望 - 公司在海外市场如Bell、STO、TPD等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增长 [39][40] - 国内市场SGO服务项目增长迅速,未来几年有望成为重要支撑 [40] - 公司未来将聚焦现有主要业务板块的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如并购整合等 [38]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AI、自动化等领域的投入,提升整体研发和生产效率 [34][35][36] 总的来说,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各业务板块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公司正积极布局新兴技术,为未来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成都先导(68822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0月28日)
2024-10-28 18:36
业绩情况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4.96% [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2.26万元同比增长59.82% [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5.23万元同比增幅为39,114.40% [3] - 2024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1.38% [3] - 2024年1 - 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2.03万元同比增长64.71% [3] - 2024年1 - 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31.19万元同比增幅达到6,831.94% [3]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96.39万元同比增加50.41% [3] - 2024年1 - 9月研发投入5,165.20万元占营业收入17.32% [3] DEL联盟相关 - 辉瑞官网发布国际药企携手成都先导组建全球首个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联盟 [4] - 联盟旨在创新合作模式共享资源高效构建DEL库等最终惠及全球患者 [4] - 联盟成员共享构建联盟DEL库预算等但不涉及靶点信息等具体内容 [4] - 联盟可开发聚焦化合物库分享构建经验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消除假阳性 [4] - 成都先导是DEL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的全球领导者作为唯一技术服务供应商加入 [5] - 目前DEL联盟成员有阿斯利康等药企以及成都先导 [5] - 联盟初步成立运行后续是否扩增成员需商议确定 [5] 并购基金相关 - 公司8月28日与成都科创投及策源资本共同投资设立成都蓉创先导股权投资基金 [6] - 该基金聚焦利用成都先导优势进行上下游并购为潜在并购提供支付手段和管理结构 [6] - 基金2024年9月完成工商注册正在中基协备案流程中 [6] 技术平台相关 - 成都先导构建DEL + AI +高通量DMTA分子优化能力平台 [6] - 传统DMTA循环受传统药物化学效率限制成都先导探索AI应用构建全方位化合物优化平台 [7] - 成都先导的平台利用DEL优势有超53类靶点类型等数据用于AI训练等优势 [8] - 平台能形成完整数据流为难成药靶点提供临床前候选物解决方案 [9] 新药管线相关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3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阶段2个项目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2个处于PCC确认阶段 [9] - HG146已完成I期临床确定RP2D及差异化适应症II期临床正在筹备中 [9] - 公司希望孵化更多创新药物自研项目稳步推进项目至临床试验关键阶段 [9] - 公司积极评估外部合作机会以期实现新药管线商业化转让优化资源配置 [9] IP项目推进相关 - BioAge使用成都先导DEL技术发现的NLRP3抑制剂项目处于IND Enabling阶段 [10] - 辉瑞利用成都先导DEL技术筛选到的PAD2分子相关研究已发表 [11] - Schrodinger利用成都先导DEL库筛选的WEE2项目进展到Lead阶段 [11] - Brian Kobilka课题组通过成都先导DEL库为阿片受体项目发现多种调节剂 [11] 子公司先衍生物相关 - 先衍生物是核酸药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核酸药物管线 [11] - 先衍生物的ANGPTL4反义核酸产品已在2024年第一季度IND获批正在开展临床Ⅰ期试验 [12] - 先衍生物靶向AGT的siRNA药物IND申报于2024年8月被受理 [12] - 先衍生物未来管线计划向代谢炎症自免慢病领域延伸 [12] 子公司Vernalis相关 - 英国子公司Vernalis团队在FBDD/SBDD领域深耕近20年商业合同计价模式为FTE前期收费加项目里程碑收入 [13] - 2024年第三季度Vernalis的FTE收入和项目里程碑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业务板块收入提升 [13] - 公司积极推进双方团队研发和商业协作提升后续成功率和执行效率增加里程碑收入 [13]
成都先导:2024年三季报点评:主营业务实现加速增长,商业化项目稳健推进
民生证券· 2024-10-28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3012.03万元,同比增长64.71%;扣非净利润1731.19万元,同比增长6831.94%。前三季度公司多个技术平台的商业化项目收入稳健增长,拉动利润端快速提升。[2] - 公司不断优化国际国内市场策略,与全球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024年10月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药企组建全球首个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联盟,充分证明其在全球DEL技术及小分子新药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2]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3/5.03/5.84亿元,同比增长16.6%/16.2%/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0.63/0.75亿元,对应PE为100/83/69倍。[3][5] 财务指标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7.7%,对应PE为100倍。[3][5] - 2025年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1.2%,对应PE为83倍。[3][5] - 2026年营业收入5.84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9.6%,对应PE为69倍。[3][5]
成都先导(688222)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5 18:19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3,549,898.82元,同比增长14.96%[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98,269,775.63元,同比增长21.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22,553.96元,同比增长59.82%[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8,665,735.55元,同比增长55.5%[15]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20,251.36元,同比增长64.7%[15] 研发投入与费用 - 公司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0,917,934.89元,同比增长10.46%[3]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1,651,962.63元,同比下降11.3%[1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722,496,578.95元,同比下降0.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78,326,364.55元,同比增长1.49%[3]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为432,608,850.74元,较2023年底的377,398,358.67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为82,814,319.60元,较2023年底的96,822,078.91元有所减少[1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149,000,474.84元,较2023年底的1,181,276,653.89元略有下降[1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73,496,104.11元,较2023年底的548,282,225.14元有所增加[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资产总计为1,722,496,578.95元,较2023年底的1,729,558,879.03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69,284,169.20元,较2023年底的85,984,025.74元有所减少[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应付账款为13,588,528.68元,较2023年底的11,344,738.66元有所增加[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合同负债为21,062,330.03元,较2023年底的31,124,502.28元有所减少[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应交税费为2,256,679.24元,较2023年底的9,316,066.81元大幅减少[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其他应付款为14,354,321.53元,较2023年底的17,339,333.93元有所减少[12] 现金流量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963,885.55元,同比增长50.41%[2]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08,456,669.97元,同比增长19.15%[17]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1,507,776.40元,同比增长10.16%[18]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42,543,890.85元,同比下降0.68%[18]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02,366,544.41元,同比增长26.67%[18]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03,054,130.49元,同比增长17.07%[18]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7,586.08元,同比改善99.34%[18]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033,990.56元,同比下降126.45%[19]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6,362,049.27元,同比改善210.26%[19] - 2024年第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8,952,786.46元,同比增长40.53%[19]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公司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增长66.67%[2]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同比增长60%[16] - 公司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6%,同比增加0.52个百分点[3] 非经常性损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252,346.18元,同比增长39,114.40%[2] - 公司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4,670,207.78元[4] 综合收益与少数股东损益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5,378,804.00元,同比增长25.8%[16]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6,833,319.81元,同比增长31.7%[16] - 2024年前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1,454,515.81元,同比下降1058.5%[15] 财务费用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219,272.91元,同比下降148.7%[15] 营业总成本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274,399,448.48元,同比增长1.9%[15]
成都先导(68822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0月15日、2024年10月17日)
2024-10-17 17:44
公司概况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3] - 公司依托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等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药发现与优化研发体系[3] - 公司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等多元化商业模式,为医药工业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为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创新药治疗方案[3]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中国成都,在英国剑桥、美国休斯顿设有子公司,业务遍布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等,与多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4] 核心技术相关 - 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是DEL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其DEL库分子数量已超过1.2万亿[4] - 通过系统化的库分子设计,增加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合成砌块接近40,000种[4] - 公司不断开发新的适用于DEL库的化学合成反应和途径,截至目前,已经升级到170余种化学反应类型,覆盖了绝大部分药物化学合成的常见化学反应[6] - 除自身建库应用以外,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发表了近20篇关于适用于DEL合成化学反应的原创科学论文,推动DEL技术创新与发展,其中和辉瑞、默克、强生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表DEL合成化学反应的原创科学论文,加强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6] - 公司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的DNA编码化合物库设计、合成与表征纯化技术,使DNA编码化合物库分子的多样性、类药性和合成质量得到了保证并不断提升[7] - 公司对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在基于结构片段的药物发现和基于已知活性化合物结构的修饰的应用进行了尝试,旨在利用DNA编码在规模、通量上的优势,提升这两种传统最常用的药物发现方式的效率[7] - 公司积极开发聚焦化合物库,以高效、快速地根据合作伙伴的具体领域或项目要求进行化合物分子在活性、选择性、成药性等方面的优化,相较于传统的药物化学优化而言,筛选速度更快、化合物多样性更高、成本更低[8] DEL联盟相关 - 10月初辉瑞官网发布文章介绍了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强生、默沙东、辉瑞、罗氏等国际药企携手成都先导组建全球首个DNA编码化合物库(DEL)联盟的相关事件[9] - 这个联盟旨在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共享资源,更加高效地构建DEL库,分享构建DEL库的最佳实践,加速推进药物发现与开发[10] - DEL联盟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将持续构建更具价值、更加多样化的DEL库,并有效促进DEL技术的创新迭代,同时加速药物创新,最终惠及全球广大患者[10] - 联盟成员共享构建联盟DEL库的预算、购买用于建库的商业或非商业分子砌块,以及开发新DEL库的想法,但不涉及靶点信息、任何药物开发具体细节,以及各自将如何利用联盟DEL库的计划[10] - 该联盟可以开发覆盖特定化学空间的聚焦化合物库,可以分享构建DEL库的最佳实践和经验,同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ML)来消除假阳性[10] - 成都先导是DEL技术开发及其在小分子新药研发领域应用的全球领导者,作为唯一技术服务供应商加入DEL联盟,为联盟的DEL库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0] - 目前DEL联盟的成员有: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强生、默沙东、辉瑞、罗氏以及DEL服务供应商:成都先导[11] - 联盟初步成立运行,后续是否要扩增成员还需要联盟成员商议确定[11] 英国子公司相关 - 公司英国子公司Vernalis (R&D) Limited团队在FBDD/SBDD领域深耕近20年,在药物研发项目上与其他生物制药技术公司及学术合作伙伴达成了许多深度合作,其主要商业合同计价模式是基于FTE(全时当量服务)的前期收费加上基于项目进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后期里程碑收入(milestone)[11] - Vernalis作为FBDD/SBDD技术的国际领先者,研发团队多为资深科研人员,其FTE的计价基数以及对应的成本都高于国内的业务板块,与欧洲市场的同行业的平均毛利水平基本一致[11] - 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双方团队的研发协同和商业协作,促进国内研发团队与Vernalis进行双向赋能,提升商业项目的后续成功率以及执行效率,以期达到增加里程碑收入,从而提升该板块的毛利水平[11] - 公司亦积极加强商务拓展及推出多样化服务,进一步提升Vernalis的研发产出效率,以期达到提高Vernalis的整体毛利率[11] 化合物优化平台相关 - 公司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化合物优化平台,该平台整合利用自动化平行合成、自动化分析与高通量纯化、自动化高通量制板等行业前沿技术,同时结合AI/ML数据驱动的合成路线规划,以迭代式的“设计 - 合成 - 测试 - 分析”(DMTA)循环模式加速临床前候选药物发现及优化过程[14] - 成都先导的DEL+AI+高通量DMTA平台的特点在于:应用了DEL在新分子构建和发现上的优势,大量的难成药靶点发现了全新结构的活性分子,目前已有超53类靶点类型、数百个DEL筛选项目的真实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在公域无法获得),这些数据均为在标准流程下产生的高质量实验数据、不依赖于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筛选靶点均为药物行业在研靶点且多样性丰富[14] - 公司将多年积累的DEL筛选海量数据用于机器学习(ML)、AI大模型的训练和迭代,可以更加有效地在非DEL空间预测化合物活性、成药性等,进一步扩大可探索的化合物空间以及加快化合物的优化过程[15] - DEL技术产生的高质量的真实实验数据,为AI训练提供了可靠且独特的数据资源,再加上高通量的DMTA平台快速高效的运转,干湿实验室的结合,可以让AI的结果快速验证以及产生新的数据促进AI的升级,能形成从靶点开始,到苗头化合物产生,再到先导化合物优化至临床前候选物这一链条的完整的数据流,为众多难成药靶点提供创新、快速、高效且可靠的临床前候选物解决方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