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先导(688222)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聚智先导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4:42
增持主体信息 - 增持主体宁波聚智先导生物科技合伙企业为成都先导持股5%以上股东及员工持股平台 与控股股东JIN LI为一致行动人关系 [2] - 截至公告日 聚智先导持有公司3865 12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9 65% JIN LI持有8187 69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20 43% 两者合计持股1 205亿股 占比30 08% [2] 增持计划核心内容 - 增持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拟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 [3] - 增持金额范围为25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 不设价格区间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兴业银行专项贷款 [3] - 增持不会触及要约收购 也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3][6] 增持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科创板相关规则 [6] - 增持主体承诺遵守证监会及上交所关于上市公司权益变动的监管规定 [6] - 公司将根据科创板规则持续披露增持进展 [6]
晚间公告丨5月2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5-22 18:28
品大事 - 永安药业股价短期涨幅较大,明显偏离市场走势,存在市场情绪过热风险,但公司基本面无重大变化且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 [3] - 中国电建1至4月新签合同金额3864.9亿元,同比下降4.9%,新签项目数量3127个 [4] - 万华化学福建工业园80万吨/年MDI、36万吨/年TDI、40万吨/年PVC装置将于6月5日停产检修45天,烟台产业园100万吨/年乙烯一期装置6月3日停产技改5个月,二期120万吨/年乙烯正常生产 [5] - 长鸿高科因未及时审议披露超额关联交易收到宁波证监局警示函,董秘白骅被记入诚信档案 [6] - 高伟达拟1000万元增资蓝芯算力,持股0.6729%,后者主营RISC-V架构芯片及软硬件解决方案 [7] 签大单 - 中南传媒子公司签订10.09亿元政府采购合同,继续供应湖南省义务教育教材及教辅资源 [9] 增减持 - 鸿利智汇控股股东拟2500万至5000万元增持股份 [11] - 兴业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262.08万股) [12] - 成都先导员工持股平台拟2500万至5000万元增持股份,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13]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聚智先导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5-05-22 16:17
股权结构 - 聚智先导持股38,651,163股,占比9.65%[3][5][6] - JIN LI(李进)持股81,876,948股,占比20.43%[3][6] - 二者合计持股120,528,111股,占比30.08%[3][6] 增持计划 - 聚智先导拟12个月内增持2500 - 5000万元[3][6]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提供不超4500万元专项贷款[6] - 实施期为2025年5月23日至2026年5月22日[6] - 增持比例合计不超2%且不减持[7] - 不触及要约收购,实控人不变[3][4][8] - 可能因市场变化延迟或无法完成[4][7]
成都先导:聚智先导拟2500万元-5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5-22 15:56
股东增持计划 - 成都先导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聚智先导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范围为2500万元至5000万元 [1] - 增持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 [1]
成都先导收盘上涨1.54%,滚动市盈率96.48倍,总市值63.3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56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6日收盘价15.82元,上涨1.54%,总市值63.3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96.48倍,静态PE(静)123.43倍,市净率4.45倍,均创20天新低 [1][2] - 股东户数增至16254户,较上次增加2538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PE38.66倍,中值38.36倍,公司PE排名第40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52.65亿元,中值51.49亿元,公司总市值63.39亿元低于行业平均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润达医疗PE(TTM)-313.36倍,国际医学PE(TTM)-45.20倍,金域医学PE(TTM)-36.51倍 [2] 主营业务与业绩 - 主营业务为DEL技术相关的药物早期发现研发服务,包括DEL筛选、库定制、新药开发及知识产权转让等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7亿元,同比下滑0.60%,净利润2828.44万元,同比增长102.90% [1] - 销售毛利率51.8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4-29 22: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筹划现金受让股权取得南京海纳约65%股权[3] - 2025年3月31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4]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 其他新策略 - 重组方案在筹划论证中,未签正式协议,有不确定性[2][5][6] - 交易需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实施进度不确定[2][6]
成都先导(688222) -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4-29 22:11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98.69万元,同比增长14.99%[21]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2,675.81万元,同比增长15.01%[21] - 2024年国内业务收入达6,692.77万元,同比增长6.81%[21]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达35,983.04万元,同比增长16.67%[2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35.71万元,同比增长26.13%[22]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43.72万元,同比增长1,563.94%[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00.99万元,同比增长2.24%[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3元/股,较2023年增长30%[5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4%,较2023年增加0.65个百分点[50] - 2024年国内营业收入6,697.23万元,占比15.68%;其他国家营业收入36,001.46万元,占比84.32%[54]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3,966,478.00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为46.67%[57] - 2024年预付款项1,269.11万元,较2023年减少34.07%[49] - 2024年在建工程6,547.52万元,较2023年增长103.36%[49]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升级核心技术,完善药物发现和优化平台建设[31] - 2025年董事会将深化公司治理,完善内控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与决策效能[32] - 2025年董事会将落实信息披露义务,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32] - 2025年公司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发现与优化,依托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国际领先研发体系[65] - 2025年度财务预算以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66] - 公司将强化主营业务发展,抓住外延发展机遇[70] - 公司聚焦DEL核心版块技术创新等,推进HG146临床II期试验研究[70] - 公司增强内部研发委员会能力,应用新技术提高效率[71]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公司共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23] - 2024年度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4次[25]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共召开专业委员会会议12次[28] - 2024年公司根据《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设立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9] - 2024年公司董事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9] - 2024年1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章程》等治理制度修订,完成两名监事补选工作[30] - 2024年度公司共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全体监事均出席[37] - 2024年公司2名监事离职,选举2名监事加入监事会[39] 薪酬政策 - 2025年度未担任行政职务非独立董事不在公司领报酬,兼任行政职务按制度领薪[74] - 2025年度独立董事薪酬为每人12万元/年,按月平均发放[74] - 2025年度未担任行政职务监事不在公司领报酬,兼任行政职务按岗位领薪[76] - 董事、监事行使职权必要费用由公司实报实销[74][76]
成都先导(688222):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行稳则致远,AI再创星辰大海
民生证券· 2025-04-29 1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成都先导实现营业收入 4.27 亿元,同比上升 14.99%;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上升 26.13%;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07 亿元,同比下滑 0.60%,归母净利润 0.28 亿元,同比上升 102.90% [1] - 25Q1 公司毛利率 48.13%,同比+2.92pcts,环比+5.83pcts;研发费用率 12.01%,同比-0.09pcts,环比-0.17pcts;销售费用率 3.53%,同比-0.60pcts,环比-0.62pcts;管理费用率 16.70%,同比+0.34pcts,环比+6.61pcts [2] - 2024 年 DEL 板块收入 1.99 亿元,同比+8.55%;FBDD/SBDD 板块收入 1.20 亿元,同比+30.99%;OBT 板块收入 0.48 亿元,同比+39.72% [3] - 2024 年公司完成 DEL+AI+自动化的 DMTA 分子优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客户某靶点项目中实现两轮 DMTA 循环 [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15/6.14/7.22 亿元,同比增长 20.6%/19.1%/1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5/0.84/1.0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91/71/58 倍 [4] 各目录总结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4.27 亿、5.15 亿、6.14 亿、7.22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4.99%、20.61%、19.15%、17.69%;净利润分别为 0.50 亿、0.65 亿、0.84 亿、1.03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26.13%、27.34%、28.92%、22.66% [6][9] 盈利能力 - 2024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51.86%、51.74%、51.64%、51.41%;净利润率分别为 12.03%、12.70%、13.74%、14.32%;总资产收益率 ROA 分别为 2.92%、3.57%、4.44%、5.21%;净资产收益率 ROE 分别为 3.69%、4.55%、5.66%、6.67% [9]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E 流动比率分别为 6.29、5.67、5.49、5.34;速动比率分别为 5.68、5.00、4.80、4.63;现金比率分别为 2.45、2.30、2.18、2.09;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19.02%、20.00%、20.07%、20.40% [9] 经营效率 - 2024 - 2027E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84.84、95.00、95.00、95.00 天;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59.24、60.00、60.00、60.00 天;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24、0.29、0.33、0.37 [9]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0.13、0.16、0.21、0.26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3.48、3.59、3.72、3.87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32、0.22、0.28、0.32 元;每股股利分别为 0.06、0.08、0.10、0.13 元 [9] 估值分析 - 2024 - 2027E PE 分别为 116、91、71、58 倍;PB 分别为 4.3、4.1、4.0、3.8 倍;EV/EBITDA 分别为 40.47、50.00、41.64、36.51;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0.40%、0.54%、0.69%、0.85% [9]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 净利润分别为 0.50 亿、0.65 亿、0.84 亿、1.03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28 亿、0.86 亿、1.13 亿、1.28 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0.05 亿、-0.21 亿、-0.58 亿、-0.65 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0.39 亿、-0.27 亿、-0.44 亿、-0.46 亿元;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0.88 亿、0.38 亿、0.12 亿、0.17 亿元 [9]
成都先导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制药行业 公司:成都先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国内业务同比上升 7%,海外市场增速 10% - 17%,归母净利润和扣非显著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 2024 年同比上升 3%,预计 2025 年保持 60%以上增长[3] - 全球收入占比有韧性,美国市场占比约 40%,欧洲增速达 34%左右,国内业务从上市时不到 5%增长到 16%左右,日韩市场占比约 6%,客户结构多样化[2][3] 核心技术平台 - 拥有药物发现与开发、核酸平台、蛋白降解机制、化学和生物技术服务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药物发现与开发占比接近 50%,核酸平台 2024 年收入达 5000 万,占总收入超 10%,蛋白降解机制板块在特殊配体及商业转换有突破,化学和生物技术服务板块通过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2][4][5] 客户拓展 - 真实发生业务合作的客户数量从 2022 年 200 多家增长到 2024 年超 500 家,潜在商业线索客户超 2000 家[2][7] 销售业务表现 - 2024 年销售业务整体毛利率保持 75%左右,FBDD 板块毛利率显著提升,TPD 板块毛利率接近 40%[2][10][11][1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 15% - 20%区间,受集团营收体量变大及外部环境影响[2][14] IP 转让 - 2024 - 2025 年转让超 1100 个带活性化合物实体,IP 数量超 110 个,为客户筛选覆盖 53 类靶点,总计超 700 个全球挑战性靶点[2][15] 项目进展 - HG146 实体瘤项目进入临床二期,2024 年底入组首例病人,目前接近 10 人,计划 12 个月内完成近 40 例病人入组[16] - L17 炎症项目 3918 小分子抑制剂进入第二代探索阶段,已确认 PCC 阶段[17] AI 应用 - AI 在药物发现领域应用潜力大,可用于靶点识别、分子生成和设计等,但受数据质量、模型黑箱和监管政策限制,公司有丰富化学编码库数据和紧密合作企业,预计未来几年稳步增长[18][19] 技术平台建设 - 建设基于 AI 加 DMTA 全自动化分子优化能力平台,2024 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预计 2025 年有更多反馈应用到项目中,还提出 DEL 技术加 AI 加机器学习的分子发现平台并推出 Halo 平台[2][18] 并购协同 - 收购海纳医药基于产业链延伸、增加国内业务收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和获取数据资产等考虑,海纳医药有经验和数据资产,与公司有协同效应[4][30][31][32] - 2020 年并购 Verdant Min,2024 年扭亏为盈,维持独立运营模式,通过先导赋能产生协同效应,预计今年持续收入和盈利增长[26] 毛利率提升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因 Venus 项目获里程碑收入和新自动化合成技术提高效率,未来延续取决于提升化学合成库、优化流程等措施[34] 研发重点 - 围绕核心和新兴平台持续改善、投资和建设,如戴尔技术平台迭代库,关注新兴分子领域,完善 OBT 核酸平台,投入早期新药管线建设,规划支持海外客户需求[35][36] 平台收入与规划 - ProGen 平台 2025 年收入约 2000 万元,采取发现 E3 连接酶配体、用于商业合作、关注分子胶领域等策略[37] 应对贸易摩擦 - 在新加坡建设编码库能力,满足海外客户需求[39] 平台应用 - DMAT 平台 2024 年产生收入覆盖基本投资,生物学高通量平台 2025 年 1 月系统调试完成,预计今年产生商业收入并大规模推广,未来一两年规模化应用[40] AI 分析 - 基于 DEL 库进行 AI 分析,从大语言模型转向 SMILES 或图形建模,尝试 3D 模型,结合内部和外部数据优化模型[41] 联盟进展 - DEL 科技库联盟早期工作基本完成,2025 年交付五六个库反响良好,正讨论下一阶段库设计,成员有定制库计划带来业务增长[42] 业绩展望 - 2025 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有明显变化,基于历史趋势对业务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有信心,关税问题恶化可能影响业绩[43][44] 政策影响 -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改革可能促使药企调整小分子布局,目前小分子发现询问数量提升,长期趋势需观察[44] 业务发展 - 核心业务稳定增长,新兴业务成业绩贡献者,新药项目稳步推进,响应国家金融政策通过外延发展提升能力和业绩、降低风险[45][46][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国子公司 BenevolentAI 与成都先导协同效应从 2024 年显现,OBT 平台实现递送分子商业化项目突破,Viralytics FBDD SBDD 项目收到里程碑成果[6] - 服务和云服务两个新上线平台处于转换过程,希望 2025 年能力显著提升[13] - IDD 小分子一站式服务受市场环境影响,近两年未过多拓展,按进度推进现有订单[9] - 高通量化合物库管理平台已用于商业项目,每月生成上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生物学评价平台可独立运行产生收入,2025 年希望实现具体商业收入[22] - 化合物筛选模型研究表明开放门模型培训的模型在预测分子对靶点作用方面准确率最高,活性分布最佳,公司大型数据库有显著优势[25] - 成都团队业务逐渐恢复,若提前完成预公告并购将带来额外业绩增长[27] - 美国 FDA 逐步取消动物实验使海外小型 Biotech 公司早期药物开发热情度提升[27][28] - 3R 原则指动物实验中尽量取代、减少和精细化实验动物使用,FDA 强化其应用方向,业务交流询问增加[29] - BioAge 项目若进入临床公司将获里程碑收入,还有重要疾病靶点项目将进入下一里程碑阶段,与辉瑞二期合作研发进入公众视野[33][34]
成都先导收盘上涨5.08%,滚动市盈率90.75倍,总市值59.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1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4月28日收盘价14.88元 单日涨幅5.08% 滚动市盈率(PE)90.75倍 创17天新低 总市值59.62亿元 [1] - 静态市盈率116.09倍 市净率4.18倍 均高于行业平均(PE 40.74倍 市净率3.33倍)和行业中值(PE 42.36倍 市净率2.33倍) [1][2] - 在医疗服务行业PE排名第37位 低于润达医疗(-269.96倍)等同行但高于百诚医药(-28.20倍)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6,254户 较上期增加2,538户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专注DEL技术药物早期发现研发 主要服务包括DEL筛选、DEL库定制、FBDD/SBDD、新药定制开发、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及化学合成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7亿元 同比下滑0.60% 但净利润2,828.4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2.90% [1] - 销售毛利率51.87% 显示较强盈利能力 [1]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总市值平均值146.85亿元 中值51.49亿元 公司59.62亿元市值略高于行业中值 [2] - 行业PE最高为润达医疗-269.96倍 最低为嘉和美康-25.93倍 公司90.75倍PE处于中高位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