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生物(688317)

搜索文档
之江生物:关于部分募集资金账户注销的公告
2024-07-15 16:42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发行48,676,088股A股,发行价每股43.22元,募资2,103,780,523.36元[2] - 扣除费用后,募资净额1,942,321,639.05元[2] 资金管理与账户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3] - 两个募集资金专户已注销,监管协议终止[6][7] - 5个账户状态正常[5]
之江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比例达到总股本1%暨回购进展公告
2024-07-10 17:5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2月19日,由邵俊斌提议[2] - 实施期限为待审议通过后6个月[2] - 预计回购金额3500万元 - 7000万元[2]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944,987股,占总股本1.01%[2] - 累计已回购金额2994.84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3.79元/股 - 17.29元/股[2] - 截至2024年7月9日,回购股份占比增加0.04%[5] 公司股本 - 当前总股本为192,157,999股[5]
之江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7-02 16:09
回购方案 - 2024年2月19日邵俊斌提议回购[2]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通过后6个月[2] - 预计回购3500 - 7000万元[2] - 用途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回购1,859,987股,占比0.97%[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回购2876.47万元[2][6] - 2024年6月回购417,000股,占比0.22%[6] 价格与资金 - 实际回购价13.79 - 17.29元/股[2][6] - 2024年6月最高价15.30元/股,最低价14.12元/股[6] - 2024年6月支付603.253346万元[6]
之江生物:关于实施回购股份注销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4-06-30 15:34
股份注销 - 公司将注销2,546,351股股份,占注销前总股本1.31%[2] - 注销后总股本变为192,157,999股,注册资本减为192,157,999元[3] - 回购股份注销日为2024年7月1日[2] 回购情况 - 2022年回购资金1 - 1.8亿元,期限6个月[4]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过58.635元/股[4] - 2022年实际回购2,546,351股,占总股本1.31%[5] - 2022年回购最高49.30元/股,最低36.86元/股,均价40.07元/股,用资102,033,917.27元[5] 其他 - 2024年4 - 5月审议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议案[3] - 债权申报期限于2024年6月27日届满,未收到相关通知[8] - 本次注销不影响财务经营,将办工商变更登记[10]
之江生物(68831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4】
2024-06-17 18:15
公司背景与战略 - 公司创始人邵俊斌博士于2005年带领团队创建上海之江生物,扎根上海的原因是上海作为生物医药制造的重镇,营商环境开放、监管优化、人才密集、公共资源丰富、政策优惠 [1]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3年公司核酸检测试剂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为73.17%,分子诊断仪器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为20.37% [2] - 公司主营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方面已形成11大系列,分子诊断试剂方面共有500多项产品,已形成20大系列,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 [2] 研发与创新 - 2023年研发人员132人,占比43.28%,研发支出约610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2.24% [2] - 公司下设之江研究院,以高效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转化平台为抓手,目前在上游原材料开发、磁珠提取、自动化设备、流水线、高通量测序、分子POCT、抗体药物研发等研发方向都有相应布局 [2]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 - 海外市场是公司的重点布局方向,目前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设立的研发中心,以研发和国际注册及先进技术对接为主;在新加坡设立的机构作为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 [3] - 公司将加大全球布局及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步伐,同时加快规模化产品的CE、FDA等海外认证 [3] 抗体药物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2016年、2020年通过两轮投资,持有领先的创新抗体药物发现公司三优生物股权,已与三优生物建立合作团队,一旦项目获得突破,将建立从早筛到抗体药物的全周期管理能力 [3] - 公司成立了上海之江未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纳米磁珠等核心上游原材料和关键工艺为创新突破口,目前在膜技术、类器官芯片和微流控分子POCT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3] 市场销售与资金规划 - 公司持续加强国内营销网格化建设,推动营销全面覆盖,从高端到基层、从医院到疾控、从检验到临床,以"产品+服务"双轮发展驱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强化学术营销、技术营销赋能 [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24亿多,将聚焦资源高效型运营,合理分配至日常运营及各研发管线,加大海外市场布局,聚焦重点国家、重点市场开拓深耕 [4] 未来展望与增量点 - 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继续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公司现有产品质量,进一步促进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4] - 通过自有研究平台,适当兼顾前沿探索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研究和新品开发方面不断推进,开拓新的产品线,丰富产品矩阵,推出多重、高灵敏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智能的诊断服务 [4] -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美国、新加坡公司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全球布局及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步伐 [4]
之江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6-04 16:42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2月19日,由邵俊斌提议[2] - 实施期限为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后6个月[2] - 预计回购金额3500万元 - 7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442987股,占总股本0.74%,金额2273.21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3.79元/股 - 17.29元/股[2] 2024年5月情况 - 回购258134股,占总股本0.13%[6] - 成交最高价15.91元/股,最低价15.07元/股[6] - 支付资金总额4012628元[6]
之江生物(68831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3】
2024-05-30 15:3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其中仪器设备已形成11大系列,分子诊断试剂有500多项产品,覆盖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 [2] - 特色产品包括高危HPV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以及“青耕系列”自动化设备,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2] 海外市场与布局 - 海外市场是公司未来重点布局方向,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2] - 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设立研发中心,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海外生产基地,加快CE、FDA等海外认证 [2] 抗体药物与研发 - 公司通过两轮投资持有创新抗体药物发现公司三优生物股权,致力于新药及上游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创新 [2] - 成立了上海之江未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纳米磁珠等核心上游原材料和关键工艺的创新 [2] 2023年亏损原因 - 2023年公司自主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同时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导致净利润亏损 [3] 资金使用与未来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约27亿,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合理分配至日常运营及各研发管线 [3] - 未来业务展望包括科技创新、产品线拓展、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研究和新品开发 [3] 投资与回购计划 - 公司通过投资、参股、合作等方式布局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链,目前正在前期对接中 [3]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在3500万元到7000万元之间,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回购计划 [3][4]
之江生物:关于自愿披露公司产品获得相关认证的公告
2024-05-21 17:3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3项产品获泰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1] - High - Risk HPV and Genotyping 16&18 Diagnostic Kit可检测14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3] - High - risk HPV Genotyping Real time PCR kit可检测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3] 市场扩张 - 产品可在泰国和认可泰国认证的国家销售[5] 其他新策略 - 产品或面临市场竞争风险[6] - 产品销售额、利润贡献及对公司整体收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6]
之江生物: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2024-05-10 18:31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7433.33万元,同比减少88.21%[4][13][28][29]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3685.71万元,同比减少118.00%[4][13][28][2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5523.71万元,同比减少121.80%[4][28][29] - 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4.00%[28][29] - 2023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18.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22.01%[28][29] 融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867.6088万股,每股发行价43.22元,募集资金总额210378.0523万元[5]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94232.1639万元[5] 保荐与检查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1月18日至2024年12月31日[5] - 2024年3月14日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现场检查[6][9] - 2023年6月27日及2024年3月14日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出具专项核查报告[11] 研发与产品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4.50%增加到2023年的22.24%,增加17.74个百分点[28][46] - 2023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61,003,822.15元,较2022年度下降41.69%[46] - 2023年度公司各研发项目合计投入71,694.88元,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47] - 报告期内新获取国内备案凭证8项,新获发明专利1项、境外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33][47] - 截至2023年末,已取得111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其中III类39项,II类3项[33][47] - 截至2023年末,已取得知识产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等[33][47] - 2023年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预计总投资11604.88万元,本期投入1299.56万元,累计投入10169.09万元[45] - 2023年妇科肿瘤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0万元,本期投入771.72万元,累计投入2130.44万元[45] - 2023年肝炎病毒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500.00万元,本期投入473.53万元,累计投入1127.90万元[45] - 2023年分子检测全自动化流水线平台预计总投资6000.00万元,本期投入1189.40万元,累计投入4323.59万元,3个产品获备案[45] 其他 - 公司证券于2021年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5] - 上市公司《公司章程》等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有效执行治理制度[6] - 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有效执行内控制度[8] - 2023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26] - 公司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和成熟注册体系,能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并提升产品注册效率[30] - 公司已开发500余种产品,覆盖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应用于多领域[34] - 公司主要终端客户有北京协和医院等众多知名医疗机构[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年度使用募集资金25,173.49万元,募集资金专户结余18,956.16万元[48] - 2023年1月1日结余募集资金134,472.89万元,本年度直接投入募投项目25,173.49万元,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2,556.76万元,用于现金管理92,900.00万元[50] - 2023年董事长邵俊斌期初持股428,068股,期末持股659,444股,增加231,376股[53] - 2023年公司控股股东等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53]
之江生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5-07 17:38
回购提议与方案 - 2024年2月19日邵俊斌提议回购方案[2] - 2月1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4] 回购金额与价格 - 预计回购3500万至7000万元[2][4] - 实际回购价13.79元/股至17.29元/股[2] - 回购股份价不超25元/股[4] 回购数量与进度 - 截至4月30日累计回购1184853股,占比0.61%[2][6] - 2024年4月回购422496股,占比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