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电气(688517)

搜索文档
金冠电气(688517)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21 18:15
证券代码:688517 证券简称:金冠电气 公告编号:2025-051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二) 股东大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 投票方式:本次股东大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 合的方式 (四) 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召开日期时间:2025 年 9 月 9 日 15 点 00 分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 股东大会类型和届次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召开地点:南阳市信臣东路 88 号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号会议室 (五) 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 年 9 月 9 日 至2025 年 9 月 9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股东大会召开日期:2025年9月9日 本次股东大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 系统 东大会召开当日 ...
金冠电气(688517) - 监事会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5-08-21 18:15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的 25 名激励对象及预留授予部分 第二个归属期的 11 名激励对象均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 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任职资格,符合《管理办法》《上市规则》等法 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激励对象条件,符合《激励计划》规定的激励对象范 围,其作为本次归属激励对象的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本次归属条件已成就。本 次归属安排及审议程序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 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监事会同意公司向符合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 归属条件的25名激励对象和符合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的11名激 励对象归属合计 72.70 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监事会关于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 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5 年 8 月 20 日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上 ...
金冠电气(688517) - 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1 18:15
证券代码:688517 证券简称: 金冠电气 公告编号:2025-043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以现场与视频的 方式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通知及会 议补充通知分别于2025年8月8日、2025年8月15日以邮件方式向全体监事发出。本 次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监事3人。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方勇军先生召集 和主持,会议的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报告真实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二、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审议通过《关于〈202 ...
金冠电气(6885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18: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9亿元,同比增长10.2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0万元,同比下降19.23%[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同比下降25.00%[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下降21.05%[15] - 营业收入为3.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股,同比下降16.22%[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78.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9%[22] - 报告期营业总收入34,052.82万元,同比增长7.75%[82][8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33.70万元,同比降低17.16%[82] - 营业收入从3.16亿元增长至3.41亿元,增幅7.8%[176] - 净利润从5,110.52万元下降至4,233.70万元,降幅17.2%[177]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7元/股下降至0.31元/股[17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至2.66亿元[180] - 净利润同比下降22.9%至4250.78万元[181] - 综合收益总额为4250.78万元[1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16.54万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为1,800万元,同比增长20.0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3%[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84.09万元,同比下降34.11%[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7%,较上年同期减少2.4个百分点[65] - 研发投入减少主要系研发材料费及人工费较同期减少所致[66] - 营业成本240,849,682.99元,同比上升20.89%[84] - 研发费用12,840,859.61元,同比下降34.11%[84] - 研发费用从1,948.84万元下降至1,284.09万元,降幅34.1%[176][177] - 营业成本从1.99亿元上升至2.41亿元,增幅21.0%[176]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0%至1.77亿元[18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5.4%至841.05万元[18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6%至614.58万元[18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9.6%至656.04万元[18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2.8%至95.47万元[18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00万元,同比下降180.00%[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86.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6%[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865,484.01元,同比下降32.76%[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2.8%至4186.55万元[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9.1%至7167.6万元(2024年同期:4507.7万元)[1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3.9%至3.04亿元(2024年同期:3.53亿元)[18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9.2%至1.62亿元(2024年同期:2.29亿元)[18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1%至2691.1万元(2024年同期:2379.8万元)[186]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4.16亿元[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至12.13亿元(2024年同期:7.69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增加至11.97亿元[1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5亿元(2024年同期:负7429.1万元)[186]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40.9%至9250万元(2024年同期:1100万元)[186][18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56%[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1%[15] - 应收账款为4.8亿元,较年初增长14.29%[15] - 总资产为13.6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8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84%[22] - 应收账款余额463,478,104.13元,占总资产比例33.97%[88] - 货币资金331,022,973.42元,较上年末减少20.10%[88] - 短期借款61,000,000元,同比激增454.55%[88] - 货币资金减少至3.31亿元,较期初4.14亿元下降20.1%[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30亿元[169] - 应收账款增至4.14亿元,较期初3.91亿元增长5.9%[169] - 存货增至1.09亿元,较期初0.998亿元增长8.7%[169]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0.61亿元,较期初0.11亿元增长454.5%[170] - 应付票据增至1.64亿元,较期初1.22亿元增长34.9%[17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至0.31亿元,较期初0.01亿元增长3175.8%[170] - 资产总额增至13.64亿元,较期初12.81亿元增长6.5%[170] - 未分配利润降至2.65亿元,较期初2.97亿元下降10.8%[171] - 母公司货币资金降至3.11亿元,较期初3.65亿元下降14.8%[172] - 公司总资产从1,132.71亿元增长至1,226.46亿元,增幅8.3%[173][174] - 流动资产从7.57亿元大幅增加至8.49亿元,增长12.1%[173] - 短期借款从1,100万元激增至6,100万元,增幅454.5%[173] - 应付票据从1.22亿元增长至1.64亿元,增幅34.9%[173] - 合同负债从453.09万元增长至784.34万元,增幅73.1%[1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7亿元[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7亿元,较期初减少6752万元[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3125.9万元至8.15亿元,主要因未分配利润减少3225.6万元[189]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4%,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21] - 公司资本公积从上年期末的347,458,231.87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350,167,896.76元,增长2,709,664.89元或0.78%[191][194][19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上年期末的283,004,381.81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266,602,870.10元,下降16,401,511.71元或5.80%[191][194][195]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800,899,489.3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767,217,163.41元,下降33,682,325.89元或4.21%[191][194][19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1,105,192.79元[194]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67,506,704.50元[194]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2,709,664.89元[194] - 公司2025年1-6月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27,963,642.91元[198] - 公司2025年1-6月未分配利润为210,018,820.14元[198] - 公司2025年1-6月资本公积为350,130,454.48元[19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28.32万元[19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459.29万元[199]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9687.45万元[199] - 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70822.06万元[20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70.97万元[20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6750.67万元[200] - 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1234.14万元[20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962.22万元[200] 避雷器产品业务表现 - 公司避雷器产品在国家电网集中规模招标中累计中标份额位居前列[29] -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避雷器制造业单项冠军[42] - 公司主持和参与二十余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修订[42] - 公司先后参与四十余项国家电网重点工程[42] - 国家电网建成特高压输电工程40项,公司参与30条线路建设[43] - 公司参与建成特高压直流线路12条(总数18条),特高压交流线路18条(总数22条)[43] - 公司特高压工程中标金额4505万元[50] - 国家电网输变电设备招标中标金额5181万元[50] - 公司避雷器产品于2019年11月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022年10月通过复核)[53] - 1000kV交流特高压避雷器方波通流容量达9090A(四柱并联)[58] - 1000kV避雷器1/5μs、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1761kV,低于标准要求值1782kV[58] - 1000kV避雷器8/20μs、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160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620kV[58] - 1000kV避雷器30/80μs、2kA下操作冲击残压140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460kV[58] - GIS用罐式避雷器单柱方波通流容量达2500A[58] - GIS避雷器1/5μs、20kA下陡波冲击残压1181kV,低于标准要求值1238kV[58] - GIS避雷器8/20μs、20kA下雷电冲击残压1085kV,低于标准要求值1106kV[58] - GIS避雷器30/80μs、2kA下操作冲击残压867kV,低于标准要求值907kV[58] - 500kV交流避雷器方波通流容量达1200A[58] - 直流避雷器YH20WDB-969/1621整支能量吸收能力达22.2MJ[58] - 电阻片操作冲击残压进一步降低,适用于交直流系统,在30/60μs、0.5kA条件下性能领先[59] - 多柱并联避雷器电阻片柱电流不均匀系数控制在1.03之内,优于行业标准值1.1[59] - 公司多柱并联产品电阻片配组技术为独有,国内具备大容量多柱产品生产能力的厂家仅4家[59] - 超特高压避雷器本体可耐受100万次震动测试,适用于不同形式杆塔安装[59] - 采用柔性连接结构降低风摆幅度,提高超特高压线路型避雷器运行可靠性[59] - D5电阻片2ms方波耐受能力从600A提升至800A[59] - D4电阻片大电流冲击耐受能力从65kA提升至100kA[59] - 窑炉温控系统将电阻片直流1mA参考电压波动范围从±0.5kV优化至±0.3kV[59] - 泄漏电流波动范围从±8μA优化至±5μA,提高电阻片一致性[59] - 采用多级混料工艺实现大批量连续生产,提升电阻片性能均匀性[59] - 电阻片主要原料包含约90%氧化锌和约10%铋锑钴锰镍等金属氧化物[54] - 高梯度电阻片电压梯度高达400V/mm,低梯度电阻片可低至20V/mm[54]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019年)[61] 充电桩及储能业务表现 - 公司充电桩产品功率覆盖范围7kW至960kW[36] - 公司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包括100kW/215kWh All in one一体机和0.5MW/1MWh储能产品[36] - 充电桩采用高效率一级拓扑模块,具备低噪音高转换效率低故障率优势[55] 智能配网及开关设备业务表现 - 智能配电网产品在省网市场中标金额5077万元[50] - 环网柜产品可在零表压工况下运行,开关断口雷电冲击电压满足110kV,局放低于10pC[11] - 开关柜产品温升性能好,局放可低于20pC[11] - 环网柜、柱上开关等充气产品年泄漏率低于0.01%,实现30年免维护[14] - 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设备采用内置电子式传感器,优化小电流接地故障算法,识别准确率更高[13] - 开关柜产品通过三维立体仿真技术优化设计,提高绝缘与局放性能[11] - 环网柜机构采用单簧夹板式设计,实现高度模块化、体积小、重量轻[12] - 一二次融合环网柜通过暂态算法识别小电流接地故障,深化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应用[13] - 环保气体绝缘共箱式柱上真空断路器实现机构与开关本体全密封、全绝缘[14] - 光储充直柔交直流微网系统应用主动配电网技术,实现交直流侧能量互济[15] - 开关设备采用双重密封结构,通过人工污秽、凝露、淋雨等严苛试验验证[14]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小型化、标准化避雷器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19万元,累计投入969.53万元[69] - 特高压换流站EM避雷器可靠性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338万元,累计投入216.09万元[69] - 高抗震特高压项目预计总投资426万元,累计投入287.81万元[69] - 超特高压交直流在线监测器研制项目投入225万元,完成进度90.64%[70] - 高抗震型330kV、750kV避雷器研制项目投入147万元,完成进度32.33%[70] - 预防多重雷击的输配电线路避雷器研制项目投入154万元,完成进度52.39%[70] - 柔性输电系统避雷器研制项目投入597万元,完成进度170.95万元[70] - 高原线路避雷器开发项目投入175万元,完成进度15.11万元[70] - 罐式避雷器1000kV研究项目投入30万元,完成进度10.39万元[70] - 直流罐式±500kV避雷器研究项目投入30万元,完成进度9.77万元[70] - 分接开关用避雷器研制项目投入20万元,完成进度5.73万元[71] - 66kV插拔式避雷器研制项目投入25万元,完成进度4.24万元[71] - 智能化一二次融合产品研发项目投入128万元,完成进度极低[71] - 陶瓷基板研发项目预算450万元,已投入21.12万元,累计投入440.69万元[18] - 覆铜陶瓷基板研发项目预算极低[19] - 超高梯度电阻片研发项目预算300万元,已投入63.86万元,累计投入184.75万元[20] - 低残压大容量电阻片研发项目预算300万元,已投入51.1万元,累计投入51.1万元[21] - 大通流高梯度直流电阻片项目预算150万元,已投入18.33万元,累计投入18.33万元[22] - 碳陶线性电阻研发极低[23] 研发团队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90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2项[62]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62]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6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2.17%[7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38.85万元,平均薪酬为8.78万元[76]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3人占6%,硕士研究生7人占14%,本科34人占68%,专科6人占12%[7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6人占32%,30-40岁25人占50%,40-50岁5人占10%,50-60岁4人占8%[76]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53] - 公司及子公司金冠智能于2025年1月获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53] - 公司获批河南省半导体敏感陶瓷材料与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年)[53] 客户与市场集中度 - 客户涵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铁路集团、中国
金冠电气:上半年净利润4233.7万元,同比下降17.1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同比增长7.75% [1] - 归母净利润4233.7万元 同比下降17.16% [1] - 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1] 研发进展 - 常规导热氮化铝和氮化硅基板基本工艺已确定 准备客户送样 [1] - 直接键合DBC覆铜基板已有合格实验室样品 正在进行工艺稳定性验证 [1] - 活性金属钎焊AMB覆铜基板已有合格实验室样品 正在进行工艺稳定性验证 [1]
2025年中国智能环网柜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品自身优势明显,未来大有可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9:08
智能环网柜行业核心观点 - 智能环网柜市场需求与国家电网招标量高度相关,2024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量达36631台/套,同比增长40.02% [1][10] - 行业受益于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支持,国家电网作为主导者对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严格 [1][9] - 未来增长驱动力包括电力可靠性要求提升、环保意识增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 [1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智能环网柜是一体化智能配电设备,具备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故障处理等功能 [2] - 按绝缘介质分为气体绝缘、固体绝缘和空气绝缘三大类 [2] - 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类别 [4] 政策环境 - 2023-2024年密集出台10+项支持政策,包括农村电网改造、电力装备智能化、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 [4][6] - 重点政策包括《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智能化升级,《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覆盖2024-2027年 [6] - 政策方向聚焦设备更新、绿色低碳、数字技术融合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金属材料(铜/铝/钢)、绝缘材料(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及电子元器件供应商 [7] - 下游主要应用于城市住宅小区、工矿企业配电站及箱式变电站 [7] - 国家电网通过协议库存采购模式主导需求,协议有效期通常1年 [10] 市场现状 - 2017-2024年招标量波动增长,2024年同比增速达40.02% [10] - 国家电网采购受宏观环境、产业政策、项目进度等多因素影响 [10] - 主要企业包括国电南瑞、许继电气、金冠电气等上市公司及296家中标企业 [13] 竞争格局 - 市场分散,2024年296家企业中标总金额146亿元 [13] - 头部企业包括国电南瑞(4.26亿元)、昊创瑞通(2.85亿元)、科大智能(2.62亿元)等 [14][15][16] - 代表企业金冠电气2024年营收6.58亿元,毛利率32.54% [17] - 昊创瑞通智能环网柜业务收入3.46亿元,占总营收40.12% [19] 技术趋势 - 5G、物联网、AI技术将提升响应速度和本地数据处理能力 [21] - 边缘计算减少云端依赖,实现更智能的监测控制 [21] - 高压环网柜需求增长以满足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 [21]
2025年中国智能柱上开关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5 09:36
核心观点 - 智能柱上开关是配电网自动化核心设备 国家电网招标量从2018年6.38万台增至2024年23.22万台 行业受政策驱动持续增长 [1][13]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2024年国家电网柱上断路器招标共有255家中标企业 总金额94.6亿元 [16] - 技术向一二次融合深度发展 AI算法和5G通信将提升故障研判准确率和响应速度 [24] 市场概况 - 智能柱上开关是集成智能控制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电力开关设备 实现故障自动识别、隔离与恢复功能 [2] - 国家电网采用协议库存采购方式 协议有效期1年 招标量受宏观环境、政策及项目进度影响存在波动 [13] - 2024年招标总量达23.22万台/套 较2018年6.38万台/套增长264% [1][13] 政策环境 - 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5] - 重要政策包括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指导意见、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方案、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等 [7] - 政策要求加快老旧电网设备更新 推动电力装备智能化升级 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开关本体、互感器、磷酸铁锂电池等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超90% [8][9] - 下游应用涵盖电网工程、新能源并网和轨道交通 电网公司为主要采购方 [8] - 企业需与上游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关系 通过联合研发降低材料成本 [9] 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家电网柱上断路器招标金额94.6亿元 中标企业255家 市场集中度低 [16] - 中标金额前列企业包括: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3.21亿元)、科大智能电气(2.19亿元)、珠海许继电气(1.76亿元) [17]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宏力达、许继电气、金冠电气、双杰电气等 [1][16] 代表企业表现 - 宏力达2024年营业收入9.79亿元 毛利润4.48亿元 毛利率45.73% [20] - 金冠电气2024年营业收入6.58亿元 毛利润2.14亿元 毛利率32.54% [22] - 两家公司核心产品均包含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 [20][22] 技术发展趋势 - 一二次融合技术将持续完善 提升设备互换性与即插即用能力 [24] - AI算法应用将提高故障研判准确率 缩短研判时间 [24] - 5G通信技术实现毫秒级控制指令传输 提升电网运维效率 [24]
雅江水电专题系列报告2:机电设备:国之重器水电大心脏,清洁能源输电主动脉
长城证券· 2025-08-05 16:4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核心观点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采用世界首创的800MW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突破当前世界之最,配套机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面临高海拔、高水头等极端挑战[1] -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在特殊场景下成为架空线与电缆的替代首选,具有输送容量大、电网适应性强、输电损耗低等综合优势[2] - 高原环境下电气设备需进行海拔修正,特高压建设为雅江水电外送消纳奠定基础[2] - 我国拥有全面可靠的机电设备关键供应链,涵盖水轮机、GIL输电和电气设备环节[3] 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 - 雅江水电工程冲击式水轮机组单机容量800MW,远超现有水平,需解决超高水头大容量机组研发等重大课题[10] - 西藏扎拉水电站500MW冲击式机组为世界首台,额定水头671m,转轮节圆直径4.9m,面临高水头、高海拔等技术难点[12] - 冲击式水轮机采用锻焊结构转轮,材料选用300t级马氏体不锈钢04Cr13Ni5Mo,具有优良强度、塑韧性及抗腐蚀性能[16] - 雅江工程将同时应用冲击式(适用超高水头)和混流式(径向与轴向水流都做功)水轮机[16][17]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 GIL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从90年代开始引进并研究,2019年苏通GIL综合管廊投运标志技术实现赶超[27] - GIL与传统输电方式相比具有五大优势:输送容量大且电网适应性强、输电损耗和电容负载低、安全可靠寿命长、占地面积小且环境友好、长期运行成本较低[36][37][39] - 在发电端领域,GIL应用较为成熟,在核电、水电等领域稳步发展;城市输电中GIL是解决输电走廊限制难题的最优方案[41] 高原电气设备 - 高海拔地区每升高1000m,电气设备外绝缘强度降低8-13%,需进行海拔修正[42] - 西藏扎拉水电站(海拔2200m)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等均需海拔修正,雅江工程主体施工海拔3000m以上,挑战更大[43] - 川渝1000kV特高压交流工程使我国特高压变电站经验从海拔1300m提升到3450m,为雅江工程进行技术准备和供应链储备[45] 关键供应链 - 水轮机环节建议关注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浙富控股等8家公司[3] - GIL输电环节建议关注中国西电、安靠智电、平高电气、长高电新4家公司[3] - 电气设备环节建议关注永福股份、四方股份、金冠电气等10家公司[3]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1 07:20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资金规模为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 自筹资金及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1] - 回购价格上限原定为20.76元/股 后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调整为20.21元/股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1][2]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90,447股 占总股本136,613,184股的0.14% 回购最高价15.59元/股 最低价14.33元/股[3] - 累计支付资金总额为2,884,976.05元人民币(不含交易费用) 回购进展符合相关法规及公司既定方案[3] 后续实施安排 - 公司将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监管指引 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决策[4] - 公司承诺就回购股份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2:00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 自筹资金及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提供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2] - 回购价格上限原定为20.76元/股 后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 于2025年6月7日调整为20.21元/股 [2][3]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2]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90,447股 占总股本136,613,184股的0.14% [4] - 回购成交最高价为15.59元/股 最低价为14.33元/股 累计支付资金总额为2,884,976.05元(不含交易费用) [4] - 回购进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既定回购方案 [4][5]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按月在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回购进展情况 [4] - 公司承诺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 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