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海直(000099)
搜索文档
航空机场板块9月3日跌1.25%,中信海直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25% 领跌个股为中信海直(-4.93%)[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春秋航空实现上涨(+0.56%) 其余9只个股均下跌[1] 个股价格表现 - 跌幅最大前三只个股:中信海直(-4.93%) 海航控股(-3.16%) 白云机场(-1.63%)[1][2] - 唯一上涨个股春秋航空收报52.29元 成交量3.47万手 成交额1.81亿元[1] - 大型航司表现:中国东航(-1.25%) 中国国航(-0.81%) 南方航空(-1.35%)[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45亿元 游资净流入1.35亿元 散户净流入2.0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大个股:白云机场(-3048.16万元 占比-16.28%) 南方航空(-2514.73万元 占比-8.99%) 上海机场(-1911.96万元 占比-3.80%)[3] - 游资净流入突出个股:南方航空(2597.00万元 占比9.28%) 中国东航(1756.69万元 占比6.05%) 华夏航空(948.28万元 占比7.89%)[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上海机场(5.03亿元) 海航控股(7.39亿元) 中信海直(6.74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海航控股(478.93万手) 中国东航(73.09万手) 中国国航(53.05万手)[1][2] - 成交活跃度显示资金重点关注海航控股、三大航及机场龙头[1][2]
航空机场板块9月2日跌0.63%,华夏航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16:59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下跌0.63% 跑输上证指数(-0.45%)和深证成指(-2.14%)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下跌 仅中国东航(600115)实现0.50%上涨 [1] - 华夏航空(002928)领跌板块 跌幅达2.78% [2] 个股价格表现 - 华夏航空收盘价8.75元 跌幅2.78%为板块最大跌幅 [2] - 中信海直(000099)跌幅2.54% 收盘价24.14元 [2] - 春秋航空(601021)收盘价52.00元为板块最高 跌幅0.73% [1][2] - 海航控股(600221)成交量最大 达590.44万手 成交额9.36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2亿元 游资净流入9239.71万元 散户净流入2.29亿元 [2] - 上海机场(600009)主力净流出4678.23万元 净占比-11.34%为最高 [3] - 白云机场(600004)主力净流出3010.85万元 净占比-14.27%为占比最高 [3] - 中国国航(601111)主力净流入50.75万元 为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3] - 华夏航空散户净流入2336.66万元 净占比10.30% [3]
航空机场板块9月1日跌0.94%,华夏航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下跌0.94% 跑输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46% 深证成指上涨1.05%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8只下跌 2只上涨 领跌个股为华夏航空(-2.17%)和中国东航(-1.97%) [1][2] - 板块成交活跃 总成交额超过40亿元 其中海航控股成交7.79亿元居首 中国东航成交6.85亿元次之 [1][2] 个股价格表现 - 华夏航空跌幅最大达2.17% 收盘价9.00元 成交2.54亿元 [2] - 中国东航下跌1.97%至3.99元 成交量169.90万手为板块最高 [2] - 春秋航空下跌1.82%至52.38元 为板块中股价最高个股 [1][2] - 仅两只个股上涨:中信海直微涨0.20%至24.77元 上海机场上涨0.12%至32.36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93亿元 游资净流入1383.0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79亿元 [2] - 海航控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564.25万元 净占比5.86% 为板块中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3] - 白云机场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3234.41万元 净占比-12.82% 为板块最高 [3] - 春秋航空主力资金净流出2951.70万元 但游资净流入2667.82万元 显示资金分歧明显 [3]
航空机场板块8月28日涨0.39%,白云机场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3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当日上涨0.39%,领涨个股为白云机场(涨幅1.02%)[1] - 上证指数上涨1.14%至3843.6点,深证成指上涨2.25%至12571.3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3只个股下跌,其中华夏航空跌幅最大(-1.42%)[1][2]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白云机场收盘价9.94元,成交量28.92万手,成交额2.86亿元[1] - 海航控股成交量最高达561.77万手,成交额8.87亿元[1] - 春秋航空收盘价54.00元持平,成交额3.37亿元[1][2] - 厦门空港成交额最低为4381.27万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2亿元,游资净流入1252.49万元,散户净流入2.19亿元[2] - 华夏航空主力净流出3274.52万元(占比-13.97%),游资净流入1289.86万元(占比5.5%)[3] - 中国东航主力净流出3744.32万元(占比-8.6%),散户净流入2291.44万元(占比5.26%)[3] - 白云机场主力净流出1947.86万元(占比-6.82%),但散户净流入3065.05万元(占比10.73%)[3]
乔锋智能目标价涨幅超69%;东芯股份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9:55
券商目标价调整 - 乔锋智能目标价涨幅69.90% 位列通用设备行业首位 [1] - 南极电商目标价涨幅62.60% 属于互联网电商行业 [1] - 北摩高科目标价涨幅62.40% 属于航空装备行业 [1] 券商关注度排名 - 中国平安获8家券商推荐 数量居市场第一 [1] - 青岛啤酒与珀莱雅均获7家券商推荐 [1] 评级调高动态 - 中邮证券将中汽股份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1] - 财通证券将小商品城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1] 评级调低动态 - 中邮证券将东芯股份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1] 首次覆盖情况 - 山西证券首次覆盖长城证券/宝丰能源/常润股份 分别给予"增持"/"买入"/"买入"评级 [1] - 民生证券首次覆盖中信海直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1] - 国元证券首次覆盖南极光给予"增持"评级 [1]
航空机场板块8月27日跌1.27%,中信海直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6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下跌1.27%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69亿元 游资净流入1.52亿元 散户净流入2.17亿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中信海直领跌板块 跌幅达3.32%至24.43元 [2] - 春秋航空成为唯一上涨个股 涨幅0.52%至54元 [1] - 海航控股跌幅2.48%至1.57元 为板块跌幅第二大个股 [2] - 三大航司均下跌:中国国航跌0.92%至7.52元 南方航空跌0.99%至6.01元 中国东航跌1.44%至4.11元 [1][2] 成交活跃度 - 中国东航成交量最高达105.64万手 成交额4.40亿元 [1][2] - 厦门空港成交量最低仅3.13万手 成交额4705.30万元 [1][2] - 中国国航成交额达7.24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海航控股成交量608.52万手 为板块最活跃个股 [2] 资金流向分布 - 深圳机场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323.83万元 主力净占比21.43% [3] - 上海机场遭主力资金净流出6432.61万元 主力净占比-10.22% [3] - 白云机场获游资净流入2940.14万元 游资净占比8.85% [3] - 南方航空遭主力净流出4754.20万元 但获散户净流入4608.73万元 [3] - 吉祥航空主力净流入1586.72万元 游资仅净流入11.40万元 [3]
中信海直(000099):2025年半年报点评:通航主业稳健增长,低空经济布局打开新局面
民生证券· 2025-08-27 14: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通航主业稳健增长 低空经济布局打开新局面 [1][3][4] - 2025H1营业收入10.38亿元同比+7.9% 归母净利1.53亿元同比+15.9% [1] - 毛利率23.3%同比+2.9pcts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2] - 通航运输收入占比99.5%达10.33亿元 同比+8.8% [2] - 运营88架直升机及4座起降场 为亚洲最大民用直升机运营商 [3] - 成功护航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实现低空经济与传统能源产业融合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41/3.65/4.06亿元 对应PE 55/52/47倍 [4][5] 财务表现 - 2025H1通航运输成本同比+4.8% 低于收入增速 [2] - 2Q25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7.5% 归母净利0.62亿元同比+27.3%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3.29亿元同比+7.7% [5][9][10] - 毛利率预测持续提升 2025E-2027E分别为23.84%/24.04%/24.87% [9][10] - ROE稳步改善 2025E-2027E分别为6.13%/6.26%/6.61% [9][10] 业务布局 - 海上石油开采提供稳定增量 港口引航/应急救援形成新动力 [2] - 推出"翼起飞"空中旅游服务 包含三类特色航线 [3] - 引入"双尾蝎A"无人机 强化气象服务领域装备支撑 [3] - 探索"低空+文旅/医疗/应急"多业态融合模式 [4] - 与沃飞长空/峰飞航空签署战略协议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4]
民生证券给予中信海直推荐评级,2025年半年报点评:通航主业稳健增长,低空经济布局打开新局面
搜狐财经· 2025-08-27 12:44
公司业务表现 - 通航业务增长稳健 运营端提效控费带动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1] - 成功护航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1] 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 通航业务稳健发展为公司提供增长基本盘 [1] - 低空经济布局新增长点 [1] - 紧抓低空经济产业机遇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3000亿元市场大爆发 [1] - 行业上市公司"涨"声一片 [1]
中信海直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5.8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7.47%,归母净利润6219.35万元,同比增长27.28% [1] - 毛利率23.19%,同比增长12.5%,净利率14.3%,同比增长5.55% [1] - 每股收益0.2元,同比增长15.8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6元,同比增长31.59% [1] 盈利能力指标 - 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6.32% [1] - 三费占营收比8.19%,同比增长7.27%,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9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2.92% [1][3][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主要因作业量增加导致人工成本、航材、航油等成本上升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7.65亿元,同比增长31.28%,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增加 [1][3] - 应收账款286.6万元,同比增长10.45%,但应收款项总体同比下降15.14%,因海上石油业务和护林业务客户回款 [1][3] - 有息负债1.68亿元,同比增长16.78% [1] - 固定资产同比下降3.6%,因计提折旧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59%,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0.69%,因购置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 [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73.26%,因经营净流入超过投资和筹资净流出 [4] 业务运营与投资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海油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3] - 新增租赁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导致使用权资产增长31.12%,租赁负债增长43.64% [3] - 公司ROIC为4.99%,净利率13.4%,历史中位数ROIC为4.96%,2022年最低为3.39% [4] 机构持仓情况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A持有370.06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规模1.77亿元,近一年上涨68.54% [7] - 华安制造升级一年持有混合A持仓119.55万股不变,华安制造先锋混合A增仓至75.02万股 [7] - 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新进十大持仓,持有20.92万股 [7]
中信海直(000099):1H25业绩符合预期 低空经济布局逐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33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7.90%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5.85% [1] - 2Q25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7.47% 归母净利润6219万元同比上涨27.28% [1] - 营业成本增速4.4%低于收入增速 毛利率同比改善2.6个百分点至3.0% [1] - 期间费用率8.4%同比上行0.6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同比改善1个百分点至14.8% [1] 业务结构分析 - 通航运输收入同比增长8.8% 通航维修收入同比下滑58% [1] - 收入增长主要由浙江、湛江、天津等区域贡献 母公司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13% [1] - 海油业务增长带动整体收入增速稳健 [1] 低空经济布局 - 稳定运营深圳-珠海等航线 新增观光航线至13条 开通12条行政区间摆渡航线 [2] - 与中海油联合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平台试飞 [2] - 低空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需关注政策及商业化发展情况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3.70亿元 2026年盈利预测4.28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51.1倍2025年市盈率和44.2倍2026年市盈率 [4] - 目标价21.0元对应44倍2025年市盈率和38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4%下行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