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00157)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跌2.09%,成交额5.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7.50元/股,成交额5.35亿元,换手率1.00%,总市值648.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30%和15.5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02%和29.6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23%,近60日涨幅达11.11%,近5日及20日涨幅均为0.00% [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2% [2] - 归母净利润14.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8.8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0.13亿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起重机械32.51%、混凝土机械17.62%、高空机械15.03%、土方机械14.67%、农业机械10.22%、其他机械和产品8.91%、金融服务1.0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概念板块涵盖雅下电站、工程机械、固废处理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22万户,较上期增加1.00%,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33亿股但较上期减少6166.06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8122.82万股且较上期减少447.26万股 [3]
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公示,长沙7家工厂入围
长沙晚报· 2025-08-27 12:48
5G工厂名录入选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5G工厂名录》 48个行业560个项目入选[1] - 长沙共有7家工厂入围 包括山河智能 中联重科 星邦国际 三一 中兴 恒茂信息 中电凯杰 数量相比往年显著增长[1] 5G工厂定义与建设标准 - 5G全连接工厂充分利用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 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1] - 覆盖产线级 车间级 工厂级等生产现场 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 IT与OT深度融合 数据要素充分利用 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1] 长沙入选工厂行业分布与特征 - 工厂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1] - 整体呈现技术密集 智能化程度高 产业协同性强的突出特征[1] - 以5G全连接为基础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感知 智能调度与精准控制[1] 中联重科5G智能工厂应用案例 - 基于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智能制造整体应用架构 实现全流程端对端数字化拉通[2] - 利用5G超大上下行带宽及低时延特点支撑8个关键业务场景[2] - 焊接自适应AI模型结合大师焊接数据 焊透率提升至80%[2] - 多智能体设备融合5G网络与自主感知技术 实现全自动化配送 物料配送节拍满足率达99%[2] 恒茂信息5G工厂效率提升 - 5G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 生产线情况精准反馈[2] - 5G+售后管理应用场景上线后 售后库存水位下降81% 运营成本降低15%[2]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深挖生产问题原因 形成改善闭环流程 协助提升质量 成本 交付等方面[3] 5G工厂建设政策背景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3年进行5G工厂遴选 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3] - 累计遴选超1000家5G工厂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
中联重科(000157)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89.4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7.66元,单日上涨1.59% [1] - 换手率1.49%,成交量105.53万手,成交金额8.0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389.41万元,占成交额比例6.71% [1] 资金流向结构 - 超大单资金净流出404.90万元(占比0.5%),大单净流入5794.30万元(占比7.21%)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4069.05万元(占比5.07%),小单净流出1320.35万元(占比1.6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长2.92% [1] - 归属净利润14.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98% [1] - 扣非净利润8.74亿元,同比增长12.40%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735,速动比率1.220,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1] - 资产负债率为53.08%,处于合理区间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长沙市,主营汽车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86.78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51.80亿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詹纯新 [1] 企业生态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企业104家,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81条,专利信息5000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673个 [2]
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
证券时报· 2025-08-25 02:37
行业技术变革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正经历数字化和绿色化变革 包括设备自主操作 施工场景无人化和能耗降低等方向 [1] - 行业智能化转型经历了从单机智能到人机协同 再到群机协同的发展过程 [3] - 数字化转型注重场景牵引和问题导向 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4] 中联重科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出单手柄控制的混凝土泵车 将传统7个手柄简化为1个 实现厘米级高空作业精度 [2] - 试验工地部署13款大型工程机械 包括全自主汽车起重机和无人挖掘机 全部具备机器人级精密操作能力 [3] - 设备配备多激光雷达安全感知系统 能自主避让障碍物 并通过多角度传感器实现自适应控制 [2][3] - 研发团队将AI大模型应用于自然语言指令解析 实现工程机械自主拆解和执行任务 [5] 电动化转型成效 - 全面推进电动化转型 电机驱动使设备运作更平稳且反应更快 [3] - 电动设备显著降低噪音污染 试验工地环境安静 可听到蛙声蝉鸣 [3] 智能化施工效益 - 智慧施工系统实现全数字化任务交底 使交底时间减少90% 施工等待时间减少28% [5] - 通过智能辅助决策 施工周期缩短30% 人工能效提高300% [5] - 在矿山项目中应用无人驾驶矿卡 司机可远程值班 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6] 应用场景拓展 - 开发塔机协同作业系统 配合吊装挂钩机器人 智能旋翼吊具机器人等辅助机器人完成自动吊装全流程 [4] - 设备通过BIM系统实时沟通 自动调整姿态 在狭小工地空间实现协同作业 [4] - 针对北方金属矿山极端环境(-30至-40摄氏度低温 风沙天气)提供智慧矿山机械一体化解决方案 [6] 未来发展重点 - 研发团队将"自我决策"作为下一阶段技术挑战目标 [5] - 面向"十五五"期间雅下水电站 新藏铁路等超级工程 聚焦高海拔 强震带等极端环境施工需求 [6] - 以绿色化和数字化为核心 解决绿色能源工程与极端环境施工的结合问题 [6]
行业周报:看好工程机械和铁路装备-20250824
国金证券· 2025-08-24 19:5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建议关注工程机械和铁路装备领域的特定公司[10]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出口加速增长,2025年1-7月出口额33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7月出口额5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3%[4] - 卡特彼勒欧美地区销售出现拐点,25Q2 EAME和北美地区增速分别为+6%和-2%,较25Q1的-12%和-10%明显改善[4] - 铁路装备需求回暖,2025年1-8月动车组采购量达278组,已超过2024年全年245组的采购量[4] - 国铁集团2025年目标客运量42.8亿人(同比+4.9%),基建投资5900亿元,新线投产2600公里(较2024年1000公里大幅提升)[4] - 细分行业景气度分化:工程机械加速向上,铁路装备和燃气轮机稳健向上,船舶下行趋缓,油服设备底部企稳,通用机械持续承压[4] 行情回顾 - SW机械设备指数上周上涨2.7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18%[3] - 2025年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29.11%,在申万行业中排名第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1.26%[3] - 机械细分板块上周涨幅前五为其他自动化设备(+5.64%)、制冷空调设备(+4.76%)、激光设备(+4.76%)、机床工具(+4.68%)和磨具磨料(+4.28%)[21] - 2025年初至今涨幅前五为印刷包装机械(+64.12%)、金属制品(+52.39%)、其他专用设备(+43.33%)、制冷空调设备(+40.31%)和激光设备(+35.84%)[21]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机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24] - 7月叉车销量118,605台,同比增长14.4%,其中国内销量69,700台(+14.3%),出口量48,905台(+14.5%)[24] 工程机械 - 7月挖掘机总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其中内销7,306台(+17.2%),外销9,832台(+31.9%)[33] - 1-7月国内挖掘机销量7.29万台,同比增长22.3%[11] 铁路装备 - 1-7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6.7%[4] -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回升,2025年目标客运量42.8亿人[4] 船舶 - 2025年7月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6.65,价格下滑趋势趋缓[47] 油服设备 - 7月全球钻机数量1,621部,环比连续两个月改善[49] - 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0-85美元/桶区间波动[50] 工业气体 - 液氧和液氮价格在2025年8月分别维持在400-500元/吨和500-600元/吨区间[56] 燃气轮机 - 全球燃机龙头GEV在1H25新签订单12.2GW,同比增长35.6%[57] - 三菱重工2024年燃气轮机新签订单1,474.4十亿日元,同比增长17.1%[58] 行业重要动态 - 国铁集团启动2025年第二批动车组采购,共计210组,金额约357亿元[66] - 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签署超亿元设备订单[67] - 全球最大载重吨位沥青船(37,000吨)在芜湖造船厂下水[69] - 全国首艘纯电动清漂转运船"三峡护坝1号"试航,年可替代燃油253.4吨[69] - 人形机器人领域多家公司发布新品,包括宇树科技1.8米高31关节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系列[62] 股票组合 - 重点推荐柳工、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中国中车[10] - 柳工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45.77%,挖掘机出口增速优于行业15个百分点[11] - 三一重工25H1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46.0%,净利率提升至11.87%[11] - 中联重科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51.41%,海外市场毛利率较国内市场高近8个百分点[11] - 中国中车1H25归母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4]
【环球财经】从龙头到“小巨人”——中国品牌闪耀南美混凝土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3 12:05
展会概况 - 南美混凝土展于8月19日至21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吸引720家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达4.7万平方米 观众超过3万人次 [1] - 展会集中展示混凝土制造 零部件 轻重型机械及施工系统等全产业链产品 [1] 中国企业参展表现 - 徐工集团 中联重科 三一重工等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群峰机械集体亮相 [1] - 中国制造与拉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 巴西及拉美地区为中国制造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1] 徐工集团本地化战略 - 徐工巴西制造自2014年工业园建成后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超过60% 建立完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 [3] - 通过规模化生产 稳定售后保障及灵活金融方案实现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 - 客户关注重点为性能 耐用性和售后保障 [3] 中联重科市场增长 - 尽管面临税费和劳工成本高企挑战 公司依靠持续产品升级和本地化服务保持15%至20%的年增长 [3] - 巴西工程车租赁公司Rentalmix约75%设备来自中联重科 签署百万雷亚尔订单 [5] - 设备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优于同类产品 为巴西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升级注入动力 [5] 群峰机械技术优势 - 连续五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7] - 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约5% 拥有300多项专利 在全球设立11个海外服务站 [7] - 巴西客户2013年购入设备至今仍在运行 设备寿命达本土设备两倍 [7] 行业合作前景 -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展示规模化生产 供应链整合和本地化适应实力 [9] - 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市场实现技术突破与服务优势 [9] - 中国制造与巴西及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需求高度契合 [9]
平心而论|每一次“上新”都在夯实发展底气
长沙晚报· 2025-08-21 18:56
长沙制造业创新动态 - 中联重科交付全球最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作业高度达82.3米并刷新欧洲行业纪录 [1] - 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全球首台正向开发电动搅拌车 [1] - 蓝思科技展示十余款机器人产品 长沙首台低成本全复合材料无人机完成试飞 [1] - 比亚迪交付以"长沙"命名的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汽车运输船 [1] - 长沙制造6颗商业卫星通过朱雀火箭成功入轨 [1] 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 长沙市2024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9 为历史最高水平 [1] - 截至2025年5月全市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 其中2023年9月以来新增1796家 [1] - 创新体系基于17条重点产业链构建 研发机构和企业持续产出创新成果 [1]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并敏锐捕捉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变化 [2] - 领军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行业标准定义权 [2] - 企业通过运维数据库重构价值链并刷新产业生态圈 [2] 城市发展效应 - 创新产品出海增强城市内驱力与竞争力 [2] - 多领域创新成果展示城市综合实力与形象 [2] - 技术创新生态吸引高技能人才聚集并形成良性创业循环 [2]
工程机械行业跟踪点评:7月挖机内外销同比双增,重大工程有效拉动需求
东莞证券· 2025-08-21 1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19%,环比下降8.86%,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17.20%),出口销量9832台(同比+31.87%),出口占比57.37%创近两年新高[3] - 2025年1-7月挖掘机累计销量137658台(同比+17.75%),其中国内72943台(同比+22.67%),出口64715台(同比+13.02%)[3] - 2025年7月装载机销量9000台(同比+7.41%),其中国内4549台(同比+2.48%),出口4451台(同比+12.97%),电动装载机渗透率22.16%(同比+12.32pct)[4] - 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7.29%(呈下降趋势),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1-7月新增一般债/专项债33071亿元,同比+42.72%/56.49%)[5]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叠加西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将支撑长期需求[5] - 2025年7月工程机械出口贸易额52.38亿美元(同比+19.19%),1-7月累计334.09亿美元(同比+10.52%),非洲/大洋洲/一带一路地区挖掘机出口金额同比+69.33%/64.26%/33.46%[5] 细分数据总结 挖掘机销售 - 7月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17.20%,环比-10.20%),出口9832台(同比+31.87%,环比-7.84%)[3] - 电动挖掘机销量9台,其中18.5-28.5吨级占比最高(4台)[3] 装载机销售 - 7月国内销量4549台(同比+2.48%,环比-24.37%),出口4451台(同比+12.97%,环比-25.08%)[4] - 电动装载机销量2391台,5吨级占比62.78%(1501台)[4] 宏观驱动因素 - 采矿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处于低位,基建投资累计同比7.29%[5] - 工程机械月平均工作时长环比+4.58%,开工率环比-0.66pct[5] 出口表现 - 日本/北美/欧洲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同环比双增,印度尼西亚环比回落[5] - 6月全球挖掘机出口金额同比+24.55%,欧洲/北美洲需求偏弱[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一重工(600031)、徐工机械(000425)、中联重科(000157)、柳工(000528)、恒立液压(601100)[6]
工程机械板块8月21日跌0.18%,万通液压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7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整体下跌0.18%,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下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1][2] - 万通液压以10.55%跌幅领跌板块,威博液压下跌7.59%紧随其后[2] 个股价格表现 - 福事特涨幅最大达4.00%,收盘价29.91元,成交量5.57万手[1] - 徐工机械上涨2.88%至8.92元,成交135.07万手[1] - 三一重工上涨0.72%至21.00元,成交65.40万手[1] - 万通液压暴跌10.55%至46.28元,成交9.13万手[2] - 恒立液压下跌2.48%至81.91元,成交7.39万手[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7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9924.4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73亿元[2] - 永达股份主力净流入1487万元,占比10.15%,居板块首位[3] - 三一重工主力净流入1432.70万元,占比1.05%[3] - 中联重科主力净流入1361.70万元,占比2.74%[3] - 福事特主力净流入926.03万元,占比5.61%[3] 成交活跃度 - 徐工机械成交额达11.95亿元,为板块最高[1] - 三一重工成交额13.71亿元,中联重科成交额4.97亿元[1] - 铁建重工成交142.22万手,成交额8.79亿元[2] - 柳工成交77.27万手,成交额8.75亿元[1]
中联重科最高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交付英国
经济网· 2025-08-20 16:07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最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ZT82J以82.3米工作高度刷新欧洲行业纪录 [1] - 产品采用独创多边形臂架设计 具备重量更轻 刚度更好 侧向变形更小 操控更稳定等优势 [5] - 产品配备21项安全保护技术 可实时监控设备作业状态 提升安全性和效率 [5] 市场拓展成果 - 高空作业平台销售覆盖超100个海外国家 创下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高作业平台纪录 [5] - 英国领先租赁商Hire Safe Solutions两个月内连续引进ZT72J和ZT82J两款超高端设备 [2] - 英国客户选择公司产品因其建立了完善的产品 零部件及服务体系 品质标准符合客户期待 [2] 产品性能优势 - ZT82J最大作业高度82.3米 最大作业幅度34.1米 填补80米以上高度施工区域全球空白 [3][5] - 产品具备全场景适应性 兼具越野稳定性与狭窄场地机动性特点 [5] - 有效解决高空施工跨度大 高度高 工况复杂 定位难 作业空间有限等难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