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智科技(002090)
icon
搜索文档
金智科技(00209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9:30
营业收入与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6.56亿元,同比下降7.58%[18] - 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下降7.58%[3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8%至6.56亿元,主要受智慧城市业务收入下降及合并报表范围变更影响[55] - 营业收入从7.09亿元降至6.56亿元,减少7.5%[13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至5.602亿元(2024半年度:4.995亿元)[1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2.75万元,同比增长11.32%[18]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42.75万元,同比增长11.32%[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0.28亿元增至0.31亿元,增长11.3%[137] - 净利润同比下降38.6%至442万元(2024半年度:720万元)[1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85元/股,同比增长11.35%[1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705元增至0.0785元,增长11.3%[13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9.9%至0.011元(2024半年度:0.018元)[13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7%,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3.97万元,同比下降7.55%[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393.97万元,同比下降7.55%[39] 成本与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81%至4.61亿元[5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4%至4.532亿元(2024半年度:4.032亿元)[138]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1%至7263万元[55] - 研发费用从0.71亿元增至0.73亿元,增长2.5%[13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5%至3439万元(2024半年度:3029万元)[13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60万元,同比大幅改善101.43%[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586万元,同比上升101.43%[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58.6万元(2024半年度:-4101万元)[141][14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3.3%至8.605亿元(2024半年度:7.594亿元)[14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1%至1.927亿元(2024半年度:1.906亿元)[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630.78万元,较上期的负944.34万元恶化708.2%[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1925.63万元,上期为负4.20亿元,实现显著改善[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5.73万元,较上期的8847.24万元下降41.4%[145] - 投资支付现金8.12亿元,较上期的7.29亿元增长11.4%[145]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7330.90万元,较上期的33.29万元大幅增长219倍[14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1.70亿元,较上期的6000.10万元增长183.3%[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8亿元,较期初的1.43亿元下降3.6%[1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13.462亿元(2024半年度:7.155亿元)[142]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降至2.287亿元(期初:2.789亿元)[142]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智慧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2%至4.6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1.6%[57] - 智慧能源营业收入4.694亿元,同比增长8.62%,毛利率33.52%[59] - 智慧城市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95%至1.85亿元,占比降至28.17%[57] - 智慧城市营业收入1.847亿元,同比下降32.95%,毛利率19.70%[59] - 配用电自动化装置及系统收入同比增长28.87%至1.68亿元,占比25.55%[57] - 配用电自动化装置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28.87%,毛利率34.66%[59] - 电力设计及集成运维收入同比增长1314.4%至3186万元[58] - 电力设计及集成运维收入3185.9万元,同比激增1314.40%,毛利率9.35%[59] - 智慧城市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45] 地区市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下降75.32%至1242万元[5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1.0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6%[18] - 总资产从216.38亿元增至223.35亿元,同比增长3.2%[13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99亿元下降21.0%[131] - 货币资金从1.46亿元降至1.40亿元,减少4.5%[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2亿元增长21.7%[1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42亿元增至3.82亿元,增长11.7%[13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89亿元下降14.9%[131] - 预付款项从0.77亿元增至2.13亿元,激增176.2%[134] - 存货期末余额为5.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0亿元增长31.7%[13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5亿元增长44.8%[132] - 短期借款从1.00亿元增至1.70亿元,增长70.0%[13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5.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70亿元增长44.3%[132] - 合同负债从2.88亿元增至4.28亿元,增长48.5%[135]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9亿元下降10.6%[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9%[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04亿元增长1.1%[13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63亿元增长1.6%[133] - 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47]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存在回收风险,将加强催款及法律诉讼等管控措施[77][78] 投资收益与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748.78万元,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投资收益420.42万元[22] - 投资收益401.1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2.47%[61] - 资产减值损失672.5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0.90%[61]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南京东大金智电气子公司净资产4313.39万元,营业收入2.65亿元,营业利润12.9万元,净利润10.12万元[73] - 江苏东大金智信息系统子公司净资产4.28亿元,营业收入1.86亿元,净利润889.7万元[73] - 上海金智晟东电力科技子公司净资产2.43亿元,营业收入1.78亿元,营业利润3683.98万元,净利润3296.07万元[73] 股东与股权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金智集团拟协议转让股份6413.2389万股(占总股本16.01%)至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转让价格11元/股[112] - 南京智迪受让股份3637.2398万股(占总股本9.08%),浙江智勇受让股份2775.9991万股(占总股本6.93%)[112] - 若转让完成,金智集团持股比例将从20.03%降至4.02%,南京智迪成为新控股股东[112][121] - 公司股份总数400,577,071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8.86%(396,017,512股)[1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0,761户,前十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约25.82%[121] - 第二大股东林慧持股372.4万股(占比0.93%),报告期内减持74万股[121] - 股东贺安鹰、郭伟分别持有314.76万股(0.79%)和281.45万股(0.70%),其中有限售股份占比分别为75%和75%[121] - 外资股东BARCLAYS BANK PLC持股140.40万股(占比0.35%),报告期内增持78.88万股[121] - 金智集团与贺安鹰、郭伟、朱华明存在关联关系及一致行动关系[121] - 股份转让需经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存在不确定性[114] 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总股本基数4.01亿股[5] - 2025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001.44万元,每10股派息0.25元(含税)[83] - 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2.75万元[83] - 母公司报表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97亿元[83] - 公司本期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162,308,284元[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分配金额为16,023,082.84元[15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3] -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33]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近90%[33] - 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26.0%,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3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33] - 电网投资中设备投资同比增长39.6%[33] 公司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重要供应商之一[27] - 公司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产品覆盖全国所有省级电力公司[27] - 公司智能配电终端等产品在多个省市电网成功应用[28] - 公司开展"电网友好型"光伏电站和风电场运行控制研究[29] - 完成158个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投运[40] - 中标多个500kV/220kV变电站监控系统项目[41] - 配电终端在国家电网第一次联合集采中标多省一二次融合设备项目[43] - 绿证售卖交易达成多笔[44] - 公司拥有专利170余项,软件著作权400余项[50] - 公司入围江苏省绿色工厂名单,获评南京"十佳"低碳应用场景[86][87] - 公司获得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光伏项目获得绿色电力证书[87][88] 公司治理与激励 - 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48]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85] 关联交易与担保 - 报告期租赁收入为149.88万元,租赁费用为181.44万元,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145.11万元[106] - 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发生额合计为783.07万元,期末实际担保余额为684.49万元[108][109]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4.50%[109]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为609.30万元[109] - 关联方应收应付款项需参见第八节第十四部分第6项[100] 委托理财与投资 - 委托理财总额为8.21亿元,其中未到期余额为5.82亿元[111] - 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3.37亿元[111] - 信托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1.00亿元[111] - 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1.45亿元[111] - 无逾期未收回委托理财及减值计提[111]
金智科技(002090)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8 19:29
关联资金往来 - 2025年半年度控股股东等经营性往来累计发生22.66万元[3] - 子公司等非经营性往来期初2000万元,累计发生60万元[3] - 其他关联方期初618.82万元,累计发生69.22万元等[4] - 所有关联资金期初2618.82万元,累计发生151.88万元等[4] 企业款项情况 - 南京悠阔应收账款期初44.56万元,偿还16.38万元等[3] - 南京悠阔应收股利期末210.51万元[3] - 江苏能碳预付款项期初和发生均为32.88万元[3] - 羲和电力应收账款期初74.52万元,偿还58.66万元等[4] - 南京城建其他应收款(保证金)期末0.60万元[4]
金智科技(002090)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8 19:29
资产相关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31.00亿元,较期初增长2.36%[3][4]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5.37亿元,较期初增长6.75%[4]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64亿元,较期初下降13.63%[4] - 2025年1 - 6月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增长21.72%[4] - 2025年1 - 6月存货期末余额增长31.66%[4] - 2025年1 - 6月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增长96.11%[4] 负债与权益相关 - 2025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5.81亿元,较期初增长3.64%[6] - 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5.20亿元,较期初增长1.09%[6] 收入与利润相关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655,690,643.90元,上期为709,466,049.70元[8] - 净利润本期为31,086,132.00元,上期为27,873,395.63元[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785,上期为0.0705[8] 现金流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85,963.75元,上期为 - 41,005,521.14元[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91,065,138.30元,上期为 - 395,151,481.56元[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0,193,975.12元,上期为78,703,563.23元[10] 其他财务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7,873,395.63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923,986.59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 - 20,028,853.55元[16] - 本期营业收入560,249,277.88元,上期499,477,377.72元[24] - 本期营业成本453,223,058.97元,上期403,249,451.82元[24] - 本期营业利润3,575,883.19元,上期6,895,046.69元[24] - 本期净利润4,420,896.97元,上期7,198,008.20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0.0110,上期0.0183[24] 税收政策 - 母公司企业所得税适用15%,子公司适用15%、20%和25%[118] - 公司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母公司及部分子公司2025年度满足该优惠条件[119] - 2023年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新认定,有效期三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19] - 江苏东大金智信息系统等4家子公司2023 - 202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或重新认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20][121] - 南京东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企业所得税适用三免三减半政策[121] - 10家子公司2025 -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21] 具体资产项目 - 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36,155,199.97元,期初余额298,817,396.58元[123] - 2025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74,246,993.90元,期初余额471,766,861.28元[125]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873,308,451.04元,期初账面余额988,442,948.02元[129] - 合同资产期末账面余额206335639.21元,减值准备17481782元,账面价值188853857.21元[13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29959929.24元,期初余额38233092.83元[140]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42,710,627.82元,期初余额为32,150,452.12元[145]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31,387,544.55元,期初余额为38,393,201.21元[147] - 存货期末账面余额为542,205,513.63元,账面价值为540,003,046.32元[15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89,508,748.46元,期初余额为96,631,642.11元[154]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32,369,141.38元,期初余额为33,503,040.58元[15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30,612,174.88元[15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3,778,084.58元,期初余额为20,578,084.58元[15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92,726,354.42元,期初余额为95,020,383.60元[160] - 无形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16,716,352.78元[168] - 商誉期末余额为27,828,640.47元[170][171]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为1,417,882.93元[172] 负债项目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10,082,084.76元,期初为145,087,251.36元[179]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76,951,114.16元,期初为133,712,803.21元[181] - 应付账款期末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为633,735,610.98元,期初为709,034,127.46元[18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534,550,442.17元,期初为370,447,873.58元[183]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为38,270,753.22元[184]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15,185,761.24元,期初余额为25,890,977.73元[186]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6,881,694.59元,期初余额为14,616,034.14元[18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1,536,886.61元,期初余额为1,954,196.00元[188] - 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51,827,154.32元,期初余额为39,950,546.20元[189] - 租赁负债期末余额为223,929.09元,期初余额为1,556,812.14元[190] - 预计负债期末余额为8,907,532.40元,期初余额为8,903,843.28元[191]
金智科技(002090) - 关于调整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额度的公告
2025-08-28 19:29
资金情况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内货币资金等期末余额10.68亿元[2] 理财调整 - 调整后投资理财额度不超7.5亿,较之前增加1.5亿[3] - 2025年8月28日董事会通过调整额度议案[4] 投资相关 - 投资期限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一年[3] - 投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或债券产品[3] 资金核查 - 审计部每季度末对投资项目全面核查[6] 理财意义 - 用自有闲置资金理财不影响主业且提升业绩[7]
2025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有37051个,同比增长4.44%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10:5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数量达37,051个 同比增长4.44% [1] - 行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576个 占工业总体企业比重达7.12%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涵盖十四家上市公司 包括许继电气(000400) 东方电子(000682) 金智科技(002090) 科陆电子(002121) [1] - 涉及智光电气(002169) 积成电子(002339) 新联电子(002546) 三晖电气(002857) [1] - 包含四方股份(601126) 科林电气(603050) 海兴电力(603556) 智洋创新(688191) 宏力达(688330) 煜邦电力(688597) [1] 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整理 [3] - 统计范围限定于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
金智科技股价微跌1.05% 控股权转让进程持续推进
金融界· 2025-08-22 03:25
股价表现 - 股价报10.3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1元 跌幅1.05% [1] - 当日成交量128393手 成交金额1.33亿元 股价波动区间10.28元至10.45元 振幅1.6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涉及电网设备 新能源及核能核电领域 注册地位于江苏 [1] - 总市值41.34亿元 流通市值40.87亿元 市盈率67.56倍 市净率2.75倍 [1] 控股权变动 - 金智集团拟向南京智迪转让9.08%股份 向浙江智勇转让6.93%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南京智迪将成为控股股东 赵丹与肖明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武义县金投作为浙江智勇有限合伙人出资约3亿元 未谋求实控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73.94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6%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4370.1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07% [1]
2025年1-5月江苏省能源生产情况:江苏省发电量2406.5亿千瓦时,同比下滑5.3%
产业信息网· 2025-08-19 09:46
江苏省2025年1-5月发电量总体情况 - 江苏省2025年1-5月总发电量2406.5亿千瓦时 同比下滑5.3% [1] - 2025年5月单月发电量489.8亿千瓦时 同比下滑4.3% [1] 分能源类型发电量表现 - 火力发电量1858.5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77.2% 同比下滑6.9% [1] - 水力发电量16.8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0.7% 同比增长33.3% [1] - 核能发电量212.1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8.8% 同比下滑2.5% [1] - 风力发电量239.5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10% 同比下滑3.1% [1] - 太阳能发电量79.64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3.3% 同比增长19% [1] 涉及能源领域上市公司 - 南京公用(000421)、协鑫能科(002015)、金智科技(002090)、东华能源(002221)等10家江苏地区能源相关上市公司被列举 [1] 数据来源与统计范围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3] - 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 - 同比数据计算采用与本期统计范围一致的同期数 [2]
环保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ST节能吴凯为博士学历 薪酬49万元低于行业平均 难挽业绩颓势
新浪证券· 2025-08-11 11:33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2024年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环保设备II行业财务总监平均年薪约67.58万元,最高薪酬为龙净环保丘寿才155万元,最低为国林科技刘彦璐21.59万元 [1] - 行业薪酬分布中50万元以下人数占比43%(9人) [1] 个体薪酬表现 - 美的集团钟铮以946万元年薪成为A股CFO薪酬榜首,比亚迪周亚琳以896万元位列第二 [1] - 盈峰环境王庆波年薪119.98万元(行业第四),较2023年上涨39.88万元涨幅50% [8] - 法尔胜周玲年薪41.82万元,较2023年下降5.54万元跌幅12% [7] 人口特征分析 - 行业CFO平均年龄46.9岁,最年长为皖仪科技周先云54岁(大专学历/年薪46.18万元),最年轻为盛剑科技郁洪伟37岁(本科学历/年薪44.70万元) [3] - 学历分布为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11人、大专4人,对应平均薪酬分别为48.87万元、71.08万元、75.81万元、45.28万元 [5] - 博士学历*ST节能吴凯年薪48.87万元低于行业均值,大专学历仕净科技张丽华年薪65.83万元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5] 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仕净科技张丽华年薪65.83万元(较2023年涨10.91万元涨幅20%),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456.1% [7] - *ST清研郑新年薪50.21万元(较2023年涨5.51万元涨幅12%),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186.9% [7] - 法尔胜周玲年薪下降12%情况下,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1026.2% [7] 合规状况 - 行业2名CFO在2024-2025年存在违规记录,盈峰环境王庆波因募集资金使用问题收到2次警示函 [8] - 碧兴物联王进因业绩披露不及时、重大合同未披露等问题收到1次警示函,年薪57.41万元 [8]
金智科技:股权转让价款按照协议约定支付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17:52
股份转让进展 - 股份转让协议交易双方积极推进交易进程 [1] - 股权转让价款按照协议约定支付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虚拟电厂(VPP)‌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并进,虚拟电厂迈向千亿蓝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6 09:11
核心观点 - 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节负荷等资源 在增强电力保供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作用显著 行业正处于从邀约型向市场型转型阶段 发展条件日益成熟 国家设定了2027年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和2030年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背景下 虚拟电厂降本增效优势突出 试点项目已在沿海高负荷地区形成核心布局 商业模式向多元化转型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多层次市场体系加速构建 为虚拟电厂提供广阔价值实现空间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2亿元 2030年跨越千亿元 未来行业将在政策与市场协同、技术融合创新、生态跨界融合等驱动下加速发展 构建"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生态 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支撑 [1][6][11][13][15][19][20][25][27][28] 行业相关概述 - 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 运用现代信息通信和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 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 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2] - 虚拟电厂对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在系统运行方面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多种调节服务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可组织负荷资源开展需求响应 在市场交易方面可聚合分散的资源参与市场交易 [4] 行业发展背景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文件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 包括《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形成了覆盖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试点示范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两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建成制度完备、机制健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 推动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至2030年带动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跃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 [11] - 截至2025年5月 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84亿千瓦 同比增长56.9% 风电装机达5.67亿千瓦 同比增长23.1% 两者合计占比攀升至45.77% [13] - 国家电网研究显示 通过虚拟电厂实现5%峰值负荷的柔性调节 可规避6000万—7000万千瓦的冗余装机建设 综合成本较传统电源降低85%—90% [13] - 虚拟电厂建设成本仅为火电厂的1/8 满足5%峰值负荷需求时 火电厂路径需投资4000亿元 而虚拟电厂总投入仅500-600亿元 降幅超85% [15] 行业产业链 - 中国虚拟电厂产业链已形成"资源聚合—平台运营—市场交易"的完整闭环 上游以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为核心资源 涵盖工业负荷、商业建筑负荷、居民负荷等多元可调节负荷 以及光伏、风电、水电等分布式电源和电化学储能设施 中游为虚拟电厂运营平台 通过AI算法、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区域、跨品类的资源聚合与协同优化 形成可调度的"虚拟机组" [17] 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虚拟电厂试点已形成以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高负荷地区为核心的布局 由电网企业、能源集团及科技公司联合推动 聚合规模覆盖几十千瓦至百万千瓦级 并广泛应用5G通信、AI调度算法、光储直柔技术实现秒级响应 [19] - 商业模式从单一需求响应向"电力交易+碳服务"多元化转型 上海市级平台已接入40家虚拟电厂 整合工商业楼宇、储能电站等资源 深圳于2022年成立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其平台最大调节能力达110万千瓦 [19] - 山东青岛上合特来电虚拟电厂等10个示范项目聚合容量超2000MW 覆盖工商业负荷、储能、电动汽车等多元资源 采用"云边端"架构 边缘节点算力达16TOPS 支持毫秒级响应 [20] -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虚拟电厂构建519.06MW负荷资源池 最大调节能力41.154MW [20] - 国家电投山西公司"负荷类"虚拟电厂聚合容量1156.88万千瓦 可调节容量49.96万千瓦 [20] - 冀北网地一体虚拟电厂平台接入15.4万kW可调资源 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20] - 成都高新四区虚拟电厂聚合206家重点企业 最大压降负荷4.65万千瓦 [20] - 国网冀北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聚合11座重卡充换电站电池资源 调节能力最大2.23万千瓦 [20] - 上海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最大调节容量70.43万千瓦 通过需求响应补贴(0.4元/kWh)和辅助服务市场补偿实现收益多元化 [20] - 中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突破102亿元 并以超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 至2030年有望跨越千亿元量级 [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虚拟电厂行业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参与主体包括央国企、民营企业、科技公司及新兴创业企业 [23] - 以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国电南瑞为代表的央国企依托资金实力、政策支持及电网基础设施优势 通过规模化布局虚拟电厂项目 快速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可调节负荷等资源 构建起覆盖源网荷储的协同调控体系 [23] - 国能日新、特锐德、恒实科技等民营企业聚焦技术创新与细分场景深耕 在AI负荷预测、车网互动(V2G)、需求响应优化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23] - 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凭借数字技术优势跨界入局 为行业注入5G通信、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动能 [23] - 截至2024年底 全国62家注册虚拟电厂运营商中 央国企占比达73% 民营企业占比27% [23]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规模化发展加速成型 《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调节能力超2000万千瓦的目标 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2亿元 2030年跨越千亿元门槛 形成以东部沿海高负荷地区为核心、中西部新能源富集区为补充的全国性布局 [25] - 技术融合深化 智能化与实时性成核心竞争力 AI调度系统通过机器学习优化负荷预测精度至95%以上 实现百万级设备秒级响应 5G低时延网络支撑充电桩、工业产线等分布式资源实时调控 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数据不可篡改 数字孪生技术将构建虚拟电厂"镜像系统" 模拟极端场景下的运行策略 [26][27] - 生态体系扩展 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车网互动(V2G)技术规模化应用 使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 深圳已聚合超10万辆电动重卡参与峰谷调节 单日调峰能力达70万千瓦 居民侧通过智能电表、空调负荷控制器聚合可调节资源 浙江金华商业大厦两小时高峰调节收益达1.44万元 能源企业与科技巨头协同创新 华为、腾讯等依托"云边端"架构与AI算法 推动虚拟电厂向能源互联网演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