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翔药业(002099)
icon
搜索文档
海翔药业(002099)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1-18 18:30
证券代码:002099 证券简称:海翔药业 公告编号:2025-053 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于 2025 年 11 月 18 日以口头形式发出通知,全体董事一致同意豁免本次董事会 临时会议的通知时限要求,于 2025 年 11 月 18 日以现场加视频方式在公司会议 室召开,会议应出席董事 9 人,实际出席董事 9 人,其中,王扬超先生、许国睿 先生、姚冰先生、陈光顺先生、陈方琪先生、陈敏杰先生出席现场会议,俞永平 先生、钱建民先生、梁超女士以视频方式参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会 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合法有效。本次会议由过半数董 事共同推举董事王扬超先生主持,经过与会董事的充分讨论,会议审议通过了如 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 同意选举王扬超先生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同。 表决结果:同意票 9 票,反对票 0 票,弃权票 0 票。 二、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八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议案》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 ...
海翔药业:公司暂未涉及肝癌治疗相关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1:50
(记者 王瀚黎) 海翔药业(002099.SZ)11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暂未涉及肝癌治疗相关产品。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关于公司涉及的肝癌治疗相关内容及进展能否详细介 绍? ...
海翔药业: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为28546户
证券日报· 2025-11-13 17:44
股东信息 - 截至11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8546户 [2]
化学制药板块11月3日涨0.25%,亚太药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3 16:47
化学制药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3日化学制药板块整体上涨0.25%,领先个股为亚太药业,涨幅达9.96%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5%至3976.52点,深证成指上涨0.19%至13404.06点 [1] - 板块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1.1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0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86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亚太药业收盘价8.72元,成交量166.89万手,成交额14.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0亿元,净占比9.11% [1][3] - 海翔药业涨幅9.93%,收盘价6.31元,成交量51.44万手,成交额3.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802.33万元,净占比19.90% [1][3] - 通化金马上涨8.37%,收盘价28.10元,成交量51.60万手,成交额14.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937.26万元,净占比7.82% [1][3] - 联环药业上涨7.40%,收盘价23.38元,成交量68.82万手,成交额16.14亿元 [1] 跟涨个股表现 - 每星药业上涨5.69%,收盘价20.99元,成交量6.02万手,成交额1.27亿元 [1] - 常山药业上涨5.29%,收盘价69.80元,成交量45.92万手,成交额31.05亿元 [1] - ST复华上涨4.94%,收盘价6.16元,成交量1.75万手,成交额1075.99万元 [1] - 翰宇药业上涨4.94%,收盘价22.10元,成交量87.00万手,成交额18.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4亿元,净占比8.71% [1][3] 下跌个股表现 - 一品红跌幅最大达5.15%,收盘价53.06元,成交量13.44万手,成交额7.13亿元 [2] - 百济神州下跌4.80%,收盘价282.50元,成交量5.93万手 [2] - 海创药业下跌3.77%,收盘价50.28元,成交量2.02万手,成交额1.02亿元 [2] - 吉贝尔下跌3.01%,收盘价34.14元,成交量7.01万手,成交额2.39亿元 [2] 其他活跃个股资金流向 - 博瑞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6688.67万元,净占比9.11% [3] - 微芯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6313.31万元,净占比10.45% [3] - 华东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6027.92万元,净占比12.45% [3] - 鲁抗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5408.19万元,净占比10.04% [3] - 贝达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5051.81万元,净占比9.89% [3] - 华北制药主力资金净流入4925.31万元,净占比21.21% [3]
海翔药业(002099.SZ):已回购441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11-02 16:00
股份回购执行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441万股 [1] - 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27% [1] - 回购最高成交价为6.2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66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2609.1万元人民币 [1] 交易方式 - 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回购 [1]
海翔药业(002099) -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11-02 15:45
回购方案 - 2025年4月9日审议通过回购方案,资金1.5 - 3亿元,回购价不超7.46元/股[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累计回购441万股,占总股本0.27%[3] - 最高成交价6.29元/股,最低5.66元/股,成交总金额2609.096052万元[3] 回购规则 - 不在特定影响期回购,集中竞价交易,委托价非涨幅限制价[5] - 不在开盘、收盘集合竞价及无涨跌幅限制日委托[5] 未来计划 - 后续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并及时披露信息[5]
海翔药业: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729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3:5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为13.67亿元,同比下降5.3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29万元,同比下降39.15% [1] - 公司当前市值约为92亿元 [1] 行业市场动态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沉寂期 [1]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重塑的主线 [1] - 市场可能开启“慢牛”新格局 [1]
海翔药业: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8 22:31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非独立董事及独立董事的议案 [2] - 提名王扬超 许国睿 姚冰 陈光顺 陈方琪为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2] - 提名俞永平 钱建民 梁超为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2]
海翔药业(002099) - 独立董事工作制度(2025年10月修订)
2025-10-28 18:56
独立董事任职要求 -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且至少含一名会计专业人士[3] - 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过半数,由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召集人[4] - 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过半数并担任召集人[4] - 特定股东及其亲属不得担任独立董事[5] - 董事会、1%以上股东可提独立董事候选人[7] - 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其他董事相同,连续任职不超六年[8] 独立董事职务变动 - 提前解除独立董事职务需及时披露理由和依据[8] - 特定情形致比例不符规定,60日内完成补选[9] - 连续两次未出席董事会且不委托他人,30日内提议解除职务[12] 会议相关规定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开一次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举行[15] - 专门会议由过半数独立董事推举一人召集主持[13] 工作时间与资料保存 - 独立董事每年现场工作不少于15日[17] - 工作记录及资料至少保存10年[17] 事项审议规则 - 关联交易等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13] - 披露财报等经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14] 独立董事职权行使 - 行使独立聘请中介机构等职权需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11] 公司对独立董事保障 - 保障独立董事知情权并定期通报运营情况[20] - 重大复杂事项前组织参与论证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21] - 按时发会议通知并提供资料,专门委员会会前三日提供[21] - 保存会议资料不少于十年[21] - 两名以上独立董事提延期,董事会应采纳[21] - 相关人员配合独立董事履职,不得阻碍[21] 履职问题解决 - 履职遇阻碍可向董事会说明,未解决可向监管报告[22] - 履职信息应及时披露,否则独立董事可申请或报告[22] 费用与津贴 - 公司承担独立董事聘请专业机构等费用[22] - 给予独立董事相适应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订、股东会审议并年报披露[22] 保险制度 - 公司可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22]
海翔药业(002099) -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2025-10-28 18:56
信息披露制度 - 制定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2] - 国家秘密信息依法豁免披露[5] - 特定情形商业秘密可暂缓或豁免披露[3] 披露要求 - 暂缓、豁免披露后特定情形应及时披露[4] - 暂缓披露原因消除后及时披露并说明情况[10] 登记与保存 - 决定暂缓、豁免披露信息由董秘登记,董事长签字,保存不少于十年[5] - 因商业秘密暂缓或豁免披露需登记其他事项[6] - 报告公告后十日内报送登记材料[6] 责任机制 - 确立信息披露暂缓、豁免业务责任追究机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