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斯(002330)

搜索文档
得利斯集团再次入选“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全景网· 2025-09-23 11:29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得利斯集团入选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该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1] - 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 山东省将食品工业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2] - 得利斯集团作为山东省肉类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坚持制欲感恩理念和增强国人体魄提高民族素质的企业宗旨[2] 产能布局与规模 - 公司建立五大生产基地覆盖山东 北京 陕西 吉林 江西 辐射全国主要市场区域[3] - 生猪屠宰总产能达500万头/年 其中山东基地100万头 吉林基地200万头 陕西在建基地200万头[3] - 预制菜总产能18万吨 包括山东10万吨猪肉鸡肉预制菜和3万吨牛肉预制菜 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3] 渠道运营与财务表现 - 直销模式毛利率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3] - 大客户营收同比增加31.34% 实现规模放量[3] - 经销渠道实现量减质增 经销商数量优化减少24.82%前提下 营收与毛利率实现同比双增长[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并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4] -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4] - 构建质量追溯系统 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控[4] 发展策略与行业前景 -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整体发展呈现支撑地位稳固 收入规模稳定 经济效益降幅收窄 创新动能增强等特点[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开发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高品质产品[4] - 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 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4]
36氪精选:罗永浩大战贾国龙,预制菜闷声发大财
日经中文网· 2025-09-20 08:33
预制菜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于9月13日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志着行业首次拥有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12] - 政策推动下A股预制菜板块大幅上涨 截至9月15日收盘 得利斯涨停(10.10%) 龙大美食涨5.69% 惠发食品涨5.56% 国联水产涨5.03% 味知香涨4.93% 千味央厨涨3.96%[7][11] 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伴随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而发展 2000-2005年期间集中涌现一批代表企业如天康生物、国联水产、得利斯、惠发食品[13] - 2008年后中央厨房和冷链运输兴起推动行业规模化扩张 商场连锁餐饮品牌复制及明火限制政策进一步促进标准化发展[16] - 监管体系近三年快速完善 从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 到202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再到去年六部门联合明确预制菜定义[13]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特征 - 预制菜将餐饮行业起点拉平 连锁餐饮(如海底捞、外婆家、避风塘、永和大王)原本独有的中央厨房优势被打破[14] - 中小餐馆广泛采用预制菜 因成本低于聘用厨师 且通过多渠道采购可覆盖南北菜系[16] - 行业存在定义分歧: 国家标准排除中央厨房制品 而消费者认为非现场制作即属预制菜[14] 消费者行为与社会认知 - 争议本质源于知情权缺失 消费者对预制菜安全性的担忧实质是对选择权被剥夺的不满[14] - 社会快节奏生活催生外出就餐需求 但标准化预制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锅气"和传统烹饪风味的追求[14][17]
食品加工板块9月19日涨0.15%,交大昂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488.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9 16:47
板块整体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当日上涨0.15% 跑赢上证指数(跌0.3%)和深证成指(跌0.04%)[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 交大昂立以9.48%涨幅领涨 盖世食品以4.54%跌幅领跌[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态势 主力资金净流出3488.1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35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844.3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交大昂立(600530)涨幅9.48%居首 收盘价8.43元 成交额4.10亿元 成交量49.40万手[1] - 千味央厨(001215)涨幅3.13% 收盘价39.50元 成交额2.56亿元 成交量6.40万手[1] - 仙乐健康(300791)涨幅3.01% 收盘价25.00元 成交额1.44亿元 成交量5.79万手[1] 资金流向特征 - 交大昂立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9426.84万元 主力净占比达22.97% 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4541.65万元和4885.19万元[3] - 仙乐健康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03.17万元 主力净占比9.04% 游资净流出1093.64万元[3] - 龙大美食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44.82万元 主力净占比6.69%[3] 成交活跃度 - 交大昂立成交额4.10亿元居板块前列 千味央厨成交额2.56亿元 安井食品成交额4.37亿元[1] - 得利斯成交量37.76万手居首 西王食品成交量36.48万手 金字火腿成交量27.32万手[2] - 味知香成交量10.49万手 成交额3.24亿元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1]
食品加工板块9月18日跌0.83%,得利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16:52
市场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下跌0.83% 领跌个股为得利斯(跌幅4.64%)[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板块内出现明显分化 味知香涨停(10.02%)而惠发食品(-3.79%)、金字火腿(-3.43%)等大幅下跌[1][2] 个股涨跌 - 涨幅前列:味知香(30.09元,+10.02%)成交2.23亿元、交大昂立(7.70元,+4.76%)成交1.71亿元、五芳斋(18.73元,+2.52%)成交1.41亿元[1] - 跌幅显著:得利斯(5.14元,-4.64%)成交3.31亿元、惠发食品(10.40元,-3.79%)成交2.14亿元、金字火腿(7.33元,-3.43%)成交3.27亿元[2] - 成交活跃股:汤臣倍健成交4.83亿元、双汇发展成交2.73亿元、安井食品成交4.30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资金呈分化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1.41亿元 游资净流入4916.51万元 散户净流入9151.6万元[2]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汤臣倍健(2510.11万元,占比5.20%)、交大昂立(1837.74万元,占比10.74%)、千味央厨(1447.10万元,占比6.08%)[3] - 资金大幅流出个股:味知香主力净流出5067.17万元(占比22.76%)游资净流出2416.15万元(占比10.85%)[3]
得利斯股价跌5.01%,金元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50万股浮亏损失6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54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下跌5.01%至5.12元/股 成交额2.99亿元 换手率8.98% 总市值32.53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冷却肉及冷冻肉占比41.41% 牛肉贸易类17.27% 牛肉系列产品15.03% 低温肉制品9.84% [1] - 速冻调理产品占比8.84% 速冻米面制品2.05% 电力蒸汽类1.87% 其他类1.67% [1] - 即食休闲产品占比1.43% 包装物0.60% [1] 机构持仓情况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二季度增持16.47万股 持股数达250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39%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67.5万元 最新规模13.5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今年以来收益32.62% 同类排名2599/8172 [2] - 近一年收益65.68% 同类排名2012/7980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519.3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缪玮彬累计任职时间8年279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13.5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19.35% 最差回报-28.79% [3]
A股猪肉股普跌,邦基科技跌近5%
格隆汇APP· 2025-09-18 13:18
猪肉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猪肉股普遍下跌 其中邦基科技跌幅最大达4.93% 天康生物跌3.64% 傲农生物跌3.32% 得利斯跌3.15% 正虹科技跌2.28% 新五丰跌2.22% 立华股份跌2.02% [1][2] - 总市值方面 立华股份最高达195亿元 傲农生物151亿元 天康生物105亿元 新五丰83.37亿元 邦基科技45.48亿元 得利斯33.16亿元 正虹科技26.72亿元 [2] - 年初至今涨幅差异显著 邦基科技累计上涨169.83%表现最佳 傲农生物上涨64.41% 立华股份上涨23.64% 天康生物上涨21.33% 得利斯上涨19.45% 正虹科技上涨16.29% 新五丰上涨6.61% [2]
再度被关注的预制菜,市场空间有多大
第一财经· 2025-09-18 11:04
餐饮业对预制菜依赖度变化 - 头部餐饮连锁品牌如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鱼推广"鲜活门店"模式 每天活鱼配送并安排1至2次杀鱼 大部分食品当天新鲜制作 仅少部分产品来自中央厨房[1] - 河南预制菜园区加速改名为绿色食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 反映行业定位调整趋势[1] 预制菜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5日预制菜概念板块走强 得利斯和惠发食品涨停 味知香 国联水产 千味央厨 盖世食品 益客食品跟涨[1] - 9月17日板块下跌1.51% 得利斯跌0.92% 惠发食品跌2.7% 味知香跌2.08% 国联水产跌1.77% 盖世食品跌1.53% 益客食品跌1.73% 仅千味央厨涨4.87%[2] B端与C端市场分化 - B端需求持续增长 连锁餐饮对净菜 预处理水产品 冷冻面点需求上升 主要考虑成本控制及供应链稳定性[2] - C端市场遇冷 肯德基等头部品牌曾尝试门店同步售卖预制品但快速退出 因会影响门店订单[4] - 餐饮连锁化比例达30% 茶饮咖啡行业连锁化率约50% 连锁化提升直接带动预制菜配套需求增长[3] 行业投资与政策环境 - 2015年以来预制菜行业融资规模先增后降 2022年融资热度较高 2023至2024年资本融资市场遇冷[7] - 多个省市曾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河南围绕猪肉产业 广东围绕水产加工 安徽重点布局蔬菜加工[6] - 预制菜产业园面临招商困境 产品品类相似导致竞争激烈 部分承建方转型其他业务[6] - 投资主体以资本类机构为主占比超80% 获投最多为预制菜品牌门店 其次为电商零售及供配服务商 最后是研制加工商[6] 行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行业处于前中期发展阶段 竞争格局分散 商业模式尚未定型[4] - B端预制菜可能优先实现份额集中 因对效率 标准化和稳定性要求更高[4] - 长期成长逻辑向好 驱动因素包括餐饮连锁化提升 人工成本上涨 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2]
预制菜陷入舆论漩涡,相关A股上市公司遇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8:04
行业概况 - 预制菜行业高度渗透餐饮行业 相关企业数量较多范围较广 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和从农牧水产、冷冻食品、现制餐饮跨界企业[2] - 行业整体承压 受舆论质疑及B端餐饮场景消费疲软影响 充满不确定性[1] - 行业面临标准不一、消费者接受度低等问题 包括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和反预制菜联盟成立等挑战[4] 市场表现 - A股预制菜概念公司股价出现波动 部分公司转跌 部分公司继续上涨[1] - 预制菜板块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走低 从2018年20.07%降至2024年13.79%[4] - 预计2030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6749亿元 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10% 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7] 企业业绩 - 味知香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3亿元同比增4.70% 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降24.46% 2023年就进入瓶颈期[3] - 安井食品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微增0.8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9% 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净利下降[3] - 国联水产上半年亏损5.4亿元 总营收16.51亿元同比降18.36%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180.50% 毛利率为-2.89%[3] - 西安饮食上半年营收3.07亿元同比降12.08% 归母净利润亏损5416.69万元 为连续第四年亏损[4] 政策监管 - 各地区预制菜法规标准逐渐完善 广东省已出台8项省级地方标准 上线全国首个预制菜相关标准[6]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7] - 预制菜身份将有国家统一定义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7] 发展前景 - 预制菜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产物 有利于提升餐饮行业整体运行效率[6] - 行业发展趋势不变 增长空间广阔 发展方向不会改变[8] - 具备渠道触达能力强、产品品牌优势突出和供应链完整的公司更具发展潜力[7]
食品加工板块9月16日跌0.69%,盖世食品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5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46
食品加工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6日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下跌0.69% 领跌个股为盖世食品(收盘价14.35元 跌幅4.52%)[1][2]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走势 千味央厨涨幅最高达3.52%(收盘价36.15元) *ST春天涨3.17%(收盘价5.20元) 巴比食品涨2.54%(收盘价24.23元)[1] 个股交易数据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得利斯(6.09亿元) 龙大美食(3.72亿元) 华统股份(3.73亿元) 惠发食品(3.94亿元)[1][2] - 成交量最大个股包括龙大美食(61.60万手) 海欣食品(43.46万手) 金字火腿(47.43万手) 得利斯(110.06万手)[2] - 跌幅较大个股除盖世食品外 华统股份跌2.77%(11.92元) 惠发食品跌2.54%(11.11元) 海欣食品跌2.11%(4.63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393.5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17亿元[2] - *ST春天获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1068.08万元(占比16.21%) 千味央厨获主力净流入572.80万元(占比2.25%)[3] - 克明食品遭游资净流出1023.36万元(占比-25.07%) 仙乐健康遭游资净流出753.63万元(占比-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