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002797)

搜索文档
差异化路线下核心业务线暴增 第一创业、北京国管业务协同度或还将上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23:1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2024年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功能性定位,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能力,重点推进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经营业绩全面提升 [1] - 公司2025年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具有固定收益特色优势,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驱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流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 [8] 高管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1987年出生的青美平措为常务副总裁,其历任北京国管多个部门管理职位,2023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2024年6月起任副董事长 [1] - 公司聘任1973年出生的陈兴珠为副总裁,其为资深投行人士,曾在中银国际证券、瑞银证券等机构任职,现任一创投行总经理 [1] - 北京国管与公司的业务协同度以及投行业务重要级或将有所上升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527.42亿元,同比增长1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3.06亿元,同比增长10.02% [4]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73.28% [4]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5.75%,投行收入接近翻倍 [4] 业务表现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6.88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收益增加 [3] - 公司结合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对相关受益风格板块进行配置,发掘优质企业,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布局投资 [3] 固定收益业务 - 固定收益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07亿元,主要由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净收入增加 [3] - 公司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债券交易量达7.4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做市交易量2.29万亿元 [5] - 固定收益各品种销售金额1984亿元,同比增长11.96%,地方政府债在团数量32家,行业第一梯队 [5] - 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223.1亿元,行业排名第12名,北交所公开招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41.2亿元,行业排名第1名 [5] 投资银行业务 - 投行业务收入营业总收入同比上升92.56% [3] - 股权融资业务方面,完成2单北交所IPO项目发行、1单创业板IPO项目发行,IPO保荐承销规模10.71亿元,行业排名第14名,北交所保荐上市家数及承销规模均排名行业第2名 [6] - 债权融资业务方面,完成债权融资项目53单,总承销金额262.50亿元,公司债及企业债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30名,承销北交所债券规模42.42亿元,排名行业第1名 [6] - 投行完成北交所首单公司债券和短期债券、首单京津冀协同发展债券、首单长期限信用债的发行 [6] 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 - 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收入超11亿元,同比增长7.65% [7] - 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创金合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457.54亿元,同比增长27.79% [7] 经纪业务 - 2024年新增客户12.53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170.98亿元,金融产品销售规模125.17亿元,同比增长7.83% [7] - 投顾签约客户数、签约资产规模较上年年末分别增长497.84%、712.96% [7] - 融资融券本金余额73.99亿元,同比增长6.91% [7]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20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9] - 公司持有金融投资工具、衍生工具等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投资收益不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4] - 报告期内公司净资本等主要风险控制指标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5] 股东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3亿元 [6] 公司经营动态 - 公司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问题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已整改完毕 [8] 分支机构与债务融资 -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及变更分支机构情况未详细披露 [6] - 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3亿元,具体发行情况详见深交所网站公告 [6] 财务报表 - 公司提供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 [9][10]
第一创业迎来“85后”常务副总裁,80后高管已多达7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5:49
高管变动 - 第一创业证券聘任1987年出生的青美平措为常务副总裁,1973年出生的陈兴珠为副总裁 [2] - 青美平措的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计算,截止日与第五届董事会续聘高管一致 [2] - 陈兴珠为内部提拔,现任一创投行总经理,已在第一创业任职近12年 [7] 高管背景 - 青美平措为"85后",拥有西藏银行、北京国管等金融系统工作经验,曾任大和证券(中国)副董事长 [4][5] - 青美平措自2024年6月起任第一创业副董事长,9月起任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总经理 [6] - 陈兴珠拥有丰富投行经验,曾任职于中银国际证券、瑞银证券等机构 [7] 公司治理结构 - 第一创业证券董监高成员中,80后多达7人,85后2人(青美平措、李劲)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41.9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173.28%)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61亿元(同比-1.87%),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17.59%) [7]
这家券商,迎来“85后”常务副总裁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11:12
人事任命 - 第一创业证券聘任1987年出生的青美平措为公司常务副总裁,这是行业内较为罕见的"85后"担任常务副总裁案例 [2][3][4] - 同时聘任1973年出生的陈兴珠为公司副总裁 [2][4] - 青美平措自2023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2024年6月起任副董事长,2024年9月起兼任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6] - 陈兴珠长期从事投行业务,现任一创投行总经理,曾在中银国际证券、瑞银证券等机构担任要职 [8] 高管背景 - 青美平措来自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国管,曾任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多个部门总经理职务 [6] - 陈兴珠拥有丰富投行经验,2000-2013年间先后在中银国际证券和瑞银证券担任投资银行部要职 [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 [10] - 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73.28% [10]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增长175% [10] - 投资收益达15.59亿元,同比增长175.75%,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10] 分红政策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4元(含税) [10] - 年度现金股利与中期分红合计3.11亿元,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50.44% [10]
债牛行情助推,券商资管规模逼近5.5万亿;公募基金经理突破4000人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0:38
券商资管业务 - 2024年券商资管规模达54656.87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受益于债市走牛 [1] - 集合资管计划规模首次超过单一资管计划,反映主动管理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头部券商表现突出,中信证券投资收益达324.86亿元,同比大增71.76% [1] - 近半数券商资管收入下滑,行业分化加剧 [1] 公募基金经理变动 - 公募基金经理总人数突破4000人,新生代基金经理加速入场 [2] - 部分资深基金经理因业绩欠佳离职,行业竞争加剧 [2] - 公募行业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逐步培育新人 [2] 第一创业高管变动 - 第一创业聘任青美平措为常务副总裁,年仅38岁,拥有丰富金融行业履历 [3] - 青美平措自2024年6月起任公司副董事长,9月起任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董事、总经理 [3] - 新任副总裁陈兴珠52岁,在券商投行业务领域深耕近25年 [3] 山西证券高管变动 - 山西证券两名高管乔俊峰、闫晓华因年龄原因辞职 [4] - 乔俊峰辞去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仍担任职工董事和资管公司副总经理 [4] - 闫晓华辞去首席风险官、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仍担任资管公司监事 [4]
第一创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固收为公司核心业务特色,业绩与债市关联度高-20250427
东吴证券· 2025-04-27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一创业公告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业绩因债券牛市超高增长,2025年一季度因债市波动业绩下滑,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5/8.57/9.56亿元,分别同比-16%/+13%/+12%,对应PB为1.74/1.66/1.58倍,公司固收业务有独特优势和稀缺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89亿、35.32亿、29.82亿、32.48亿、34.92亿元,同比分别为-4.70%、41.91%、-15.56%、8.91%、7.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亿、9.04亿、7.55亿、8.57亿、9.56亿元,同比分别为-17.51%、173.31%、-16.43%、13.43%、11.59%;EPS分别为0.08、0.22、0.18、0.20、0.23元/股;P/E分别为88.75、32.27、39.51、34.83、31.22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4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173.3%;对应EPS 0.22元,ROE 5.8%,同比+3.6pct。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96.2%,环比+28.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9860.1%,环比+8.9%。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17.6%;对应EPS 0.03元,ROE 0.72%,同比-0.2pct [8]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8.1%,占营业收入11.4%;25Q1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46.9%,占营业收入19.0%。截至2024年末两融余额76亿元,同比+6%,市场份额0.4%;截至25Q1末两融余额81亿元,同比+19%,市场份额0.4% [8] - 投行业务:2024年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46.4%;25Q1收入0.6亿元,同比-5.8%。2024年IPO承销规模10.7亿元,同比-60.1%,排名第14;25Q1无股权项目。2024年债券主承销规模262亿元,同比+80.9%,排名第49;25Q1债券主承销规模85亿元,同比+823.0%,排名第41 [8] - 资管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9.2亿元,同比+1.8%;25Q1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8.4%。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536亿元,同比-12.3%,公司ESG、FOF投资具先发优势,ABS业务有特色,参控股创金合信基金与银华基金稳定贡献收入 [8] - 自营业务:2024年实现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4.4亿元,同比+143.3%;2024Q4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4.5亿元,同比+175.1%;2025Q1实现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5亿元,同比-33.7% [8]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7.1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4.75/11.38元,市净率1.91倍,流通A股市值298.3701亿元,总市值298.3704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3.72元,资产负债率65.79%,总股本42.024亿股,流通A股42.024亿股 [6]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客户资金(百万元)|11,117|11,540|11,802|12,068| |自有资金(百万元)|3,577|3,714|3,798|3,883|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8,691|19,402|19,842|20,2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百万元)|5,041|5,233|5,351|5,472|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992|2,091|2,196|2,30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百万元)|572|1,177|937|906| |融出资金(百万元)|7,132|7,268|7,631|7,783| |资产总计(百万元)|52,742|55,197|57,040|59,036| |代理买卖证券款(百万元)|10,971|12,068|12,309|12,555| |应付债券(百万元)|6,619|6,619|6,619|6,619| |应付短期融资券(百万元)|512|100|110|121| |长期借款(百万元)|413|475|546|628| |负债总计(百万元)|35,930|37,466|38,326|39,233| |总股本(百万股)|4,202|4,202|4,202|4,202| |普通股股东权益(百万元)|16,306|17,102|17,962|18,92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506|630|752|877|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52,742|55,197|57,040|59,036| |营业收入(百万元)|3,532|2,982|3,248|3,49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百万元)|1,624|1,663|1,852|2,040| |其中:经纪业务(百万元)|380|471|488|597| |投资银行业务(百万元)|278|276|363|384| |资产管理业务(百万元)|921|868|951|1,006| |利息净收入(百万元)|104|111|139|146| |投资收益(百万元)|1,559|1,008|1,038|1,06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42|-|-|-| |汇兑收益(百万元)|0|-|-|-| |其他业务收入(百万元)|191|200|220|242| |营业支出(百万元)|2,440|2,022|2,167|2,292|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3|28|30|33| |业务及管理费(百万元)|2,314|1,938|2,079|2,200| |其他业务成本(百万元)|15|16|18|20| |营业利润(百万元)|1,091|960|1,081|1,2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088|960|1,081|1,200| |所得税(百万元)|125|143|161|179|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60|61|63|65|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百万元)|904|755|857|95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百万元)|1,661|925|1,029|1,130| [17]
第一创业(002797):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固收为公司核心业务特色,业绩与债市关联度高
东吴证券· 2025-04-26 15: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务以固收为特色,2024年在债券牛市下取得超高增长,2025年一季度因债市波动业绩下滑;公司打造投顾平台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权益投行非优势受政策影响小,资管收入小幅增长,自营与债市关系度高;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5/8.57/9.56亿元,分别同比-16%/+13%/+12%,对应2025 - 2027年PB为1.74/1.66/1.58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89|3,532|2,982|3,248|3,492| |同比(%)|-4.70%|41.91%|-15.56%|8.91%|7.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1|904|755|857|956| |同比(%)|-17.51%|173.31%|-16.43%|13.43%|11.5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08|0.22|0.18|0.20|0.23| |P/E(现价&最新摊薄)|88.75|32.27|39.51|34.83|31.2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7.1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4.75/11.38元,市净率1.91倍,流通A股市值29,837.01百万元,总市值29,837.04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72元,资产负债率65.79%,总股本4,202.40百万股,流通A股4,202.40百万股 [6] 财务数据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 2024年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4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173.3%;对应EPS 0.22元,ROE 5.8%,同比+3.6pct;2024Q4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96.2%,环比+28.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9860.1%,环比+8.9%;2025Q1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17.6%;对应EPS 0.03元,ROE 0.72%,同比-0.2pct [8]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8.1%,占营业收入11.4%;25Q1经纪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46.9%,占营业收入19.0%;截至2024年末两融余额76亿元,同比+6%,市场份额0.4%;截至25Q1末两融余额81亿元,同比+19%,市场份额0.4% [8] - 投行业务: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46.4%;25Q1投行业务收入0.6亿元,同比-5.8%;2024年IPO承销规模10.7亿元,同比-60.1%,排名第14;25Q1无股权项目;2024年债券主承销规模262亿元,同比+80.9%,排名第49;其中公司债、企业债承销规模分别为257亿元、6亿元;25Q1债券主承销规模85亿元,同比+823.0%,排名第41 [8] - 资管业务: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1.8%;25Q1资管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8.4%;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536亿元,同比-12.3%;公司ESG、FOF投资具先发优势,ABS业务具有特色,参控股创金合信基金与银华基金稳定贡献收入 [8] - 自营业务:2024年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4.4亿元,同比+143.3%;2024Q4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4.5亿元,同比+175.1%;2025Q1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5亿元,同比-33.7% [8]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客户资金|11,117|11,540|11,802|12,068|营业收入|3,532|2,982|3,248|3,492| |自有资金|3,577|3,714|3,798|3,88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24|1,663|1,852|2,040| |交易性金融资产|18,691|19,402|19,842|20,290|其中:经纪业务|380|471|488|59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041|5,233|5,351|5,472|投资银行业务|278|276|363|384| |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管理业务|921|868|951|1,006| |长期股权投资|1,992|2,091|2,196|2,306|利息净收入|104|111|139|14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72|1,177|937|906|投资收益|1,559|1,008|1,038|1,064| |融出资金|7,132|7,268|7,631|7,78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2|-|-|-| |资产总计|52,742|55,197|57,040|59,036|汇兑收益|0|-|-|-| |代理买卖证券款|10,971|12,068|12,309|12,555|其他业务收入|191|200|220|242| |应付债券|6,619|6,619|6,619|6,619|营业支出|2,440|2,022|2,167|2,292| |应付短期融资券|512|100|110|121|营业税金及附加|23|28|30|33| |短期借款|-|-|-|-|业务及管理费|2,314|1,938|2,079|2,200| |长期借款|413|475|546|628|资产减值损失|-|-|-|-| |负债总计|35,930|37,466|38,326|39,233|其他业务成本|15|16|18|20| |总股本|4,202|4,202|4,202|4,202|营业利润|1,091|960|1,081|1,200| |普通股股东权益|16,306|17,102|17,962|18,925|利润总额|1,088|960|1,081|1,200| |少数股东权益|506|630|752|877|所得税|125|143|161|179|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52,742|55,197|57,040|59,036|少数股东损益|60|61|63|65| ||| |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04|755|857|956| |||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1,661|925|1,029|1,130| [17]
自营高增长143%,第一创业业绩看点在自营与资管,两副总到位,常务副总仅38岁
新浪财经· 2025-04-26 12:54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一创业披露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业绩增长显著但2025年一季度下滑,各业务表现有差异且公司迎来两位资深高管 [1][9]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41.91%;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高增长173.28% [1] 2024年各业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为1.04亿元,同比增31.75%,营收占比为2.94% [1][2] - 经纪业务净收入为3.8亿元,同比增8.08%,营收占比为10.75% [1][2] - 投行业务净收入为2.78亿元,同比增46.40%,营收占比为7.87% [1][2] - 资管业务净收入为9.21亿元,同比增1.77%,营收占比为26.07% [1][2] - 自营收入为14.41亿元,同比增143.27%,营收占比为40.80% [1][2] - 其他业务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67.48%,营收占比为5.41% [1][2] 2024年控股与参股基金公司情况 - 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实现营收9.75亿元,同比增6.11%,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15.26% [2] - 参股基金公司银华基金营收为28.57亿元,同比下滑10.92%;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下滑12.25% [2] 2025年一季度整体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6.61亿元,同比下降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17.59% [1] 2025年一季度各业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为0.18亿元,同比增29.71% [3][4] - 经纪业务净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增46.88% [3][4] - 投行业务净收入为0.61亿元,同比下滑5.75% [3][4] - 资管业务净收入为2.45亿元,同比增8.36% [3][4] - 自营收入为1.52亿元,同比下滑33.69% [3][4] - 其他业务收入为0.13亿元,同比下滑20.63% [3][4] 2024年各业务具体情况 - 自营业务是营收首要贡献力量,结合经济情况配置板块、发掘优质企业、聚焦绝对收益策略管控风险 [4][5] - 投行业务增速第二高,一创投行保荐承销的3单IPO项目成功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0.71亿元 [5] -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利息净收入和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较高,新增客户及资产规模可观,金融产品销售和保有规模增长,投顾签约和App注册用户增长 [5] - 两融业务融资融券本金余额较2023年末增长6.91% [6] - 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1.77%,受托管理资金总额较2023年末减少75.5亿元,降幅为12.34% [6] - 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资管业务,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下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增加 [6] - 固收业务展现强大韧性,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债券交易量为7.40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做市交易量为2.29万亿元 [7] 2024年资产减值情况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共计0.89亿元,减少2024年度净利润0.73万元 [8] 高管变动情况 - 董事会同意聘任青美平措、陈兴珠分别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副总裁 [9] - 青美平措现年38岁,有丰富金融行业履历,曾在第一大股东北京国管任职 [9] - 陈兴珠现年52岁,在券商投行业务领域深耕近25年 [10]
第一创业(002797):固收为公司核心业务特色 业绩与债市关联度高
新浪财经· 2025-04-26 08: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41.9%,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173.3%,EPS 0.22元,ROE 5.8%,同比+3.6pct [1] - 2024Q4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96.2%,环比+28.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9860.1%,环比+8.9% [1] - 2025Q1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17.6%,EPS 0.03元,ROE 0.72%,同比-0.2pct [1] 业务分项 经纪业务 - 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8.1%,占营业收入11.4% [2] - 2025Q1经纪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46.9%,占营业收入19.0% [2] - 截至2024年末两融余额76亿元,同比+6%,市场份额0.4%,2025Q1末两融余额81亿元,同比+19%,市场份额0.4% [2]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46.4%,2025Q1收入0.6亿元,同比-5.8% [2] - 2024年IPO承销规模10.7亿元,同比-60.1%,排名第14,2025Q1无股权项目 [2] - 2024年债券主承销规模262亿元,同比+80.9%,排名第49,其中公司债257亿元,企业债6亿元,2025Q1债券主承销规模85亿元,同比+823.0% [2][3]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1.8%,2025Q1收入2.4亿元,同比+8.4% [4] - 截至2024年末资管规模536亿元,同比-12.3%,ESG、FOF投资具先发优势,ABS业务有特色,参控股创金合信基金与银华基金 [4] 自营投资 - 2024年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4.4亿元,同比+143.3%,2024Q4收益4.5亿元,同比+175.1% [4] - 2025Q1投资净收益1.5亿元,同比-33.7% [4] 业务特色与展望 - 固收业务为特色,2024年债券牛市驱动超高增长,2025Q1债市波动导致业绩下滑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55/8.57/9.56亿元,同比-16%/+13%/+12%,对应PB 1.74/1.66/1.58倍 [4]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6 08:16
主要财务数据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3][8] - 公司持有金融投资工具、衍生工具等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处置投资收益不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4] - 公司净资本等主要风险控制指标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4] 股东信息 - 公司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5]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 [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3亿元 [5] - 公司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问题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现已整改完毕 [6] 季度财务报表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包含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7][8]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公司2024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8,864.04万元,减少2024年度利润总额8,864.04万元,减少净利润7,256.53万元 [10] -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375.33万元,主要因债券持仓预期信用损失 [1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434.00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12] - 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974.98万元,基于预期信用损失 [13] - 融出资金减值准备81.04万元,因融资融券业务预期信用损失 [1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转回减值准备1.31万元,因债券质押式回购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预期信用损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