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汤臣倍健(300146)
icon
搜索文档
汤臣倍健9月24日获融资买入2758.53万元,融资余额8.1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6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4日汤臣倍健股价上涨0.17% 成交额1.84亿元 融资买入2758.53万元 融资偿还3280.62万元 融资净流出522.0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26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8.17亿元 占流通市值4.13%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以下低位 [1] - 融券余量74.23万股 融券余额867.75万元 融券偿还1.19万股 融券卖出400股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12万户 较上期减少4.96% 人均流通股15869股 较上期增加5.22%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459.72万股 较上期减少64.84万股 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2]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517.20万股 较上期增加194.44万股 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37.42万股 较上期减少214.89万股 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2] -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5.32亿元 同比减少23.43% 归母净利润7.37亿元 同比减少17.3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29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州市黄埔区 成立于2005年4月1日 2010年12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其他38.02% 胶囊27.84% 片剂20.38% 粉剂13.76% [1]
食品加工板块9月24日跌0.16%,味知香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6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16:39
市场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下跌0.16% 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83%和1.8% 呈现板块与大盘走势分化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互现 巴比食品以4.90%涨幅领涨 味知香以1.54%跌幅领跌 [1][2] - 板块成交活跃 金字火腿成交额达23.81亿元 安井食品成交额达2.63亿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6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1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49亿元 [2] - 光明肉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05.17万元 主力净占比达18.32% [3] - 金达威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20.91万元 主力净占比11.87% [3] - 技源集团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12.97万元 主力净占比14.58% [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三位个股为巴比食品(4.90%)、光明肉业(2.47%)和*ST春天(2.37%) [1] - 跌幅前三位个股为味知香(-1.54%)、交大昂立(-1.22%)和千味央厨(-0.40%) [2] - 成交额前三个股为金字火腿(23.81亿元)、安井食品(2.63亿元)和千味央厨(2.00亿元) [2] 资金分布特征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部分个股 光明肉业、金达威和技源集团获主力净流入超700万元 [3]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但个股分化 仙乐健康遭游资净流出882.67万元 [3] - 散户资金整体净流入2.49亿元 但多数个股呈现散户资金净流出态势 [2][3]
汤臣倍健跌2.01%,成交额7288.7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5.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1.70元/股 总市值197.93亿元 成交7288.73万元 换手率0.5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15.80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543.35万元占比7.45% 大单买入1356.31万元占比18.61% 卖出2228.75万元占比30.58% [1] - 年内股价微涨0.05% 但近5日跌2.99% 近20日跌7.07% 近60日涨3.27%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2亿元 同比减少23.43% 归母净利润7.37亿元 同比减少17.3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其他38.02% 胶囊27.84% 片剂20.38% 粉剂13.7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2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12万户 较上期减少4.96% 人均流通股15869股 较上期增加5.22%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459.72万股 较上期减少64.84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517.20万股 较上期增加194.4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37.42万股 较上期减少214.89万股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公司属于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基因测序 维生素 医药电商 互联医疗 粤港澳等 [1]
汤臣倍健(300146)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9:30
财务与商誉 - 收购LSG产生商誉截至2025年6月30日账面余额11.34亿元[10] - 2019年计提LSG商誉减值10.09亿元及无形资产减值5.62亿元[9] - 应收账款增加系年初授予客户信用额度年底集中清收[5] 产品与研发 - 推出首款OTC新品"健力多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8] - 采用维矿分层技术开发新一代多维多矿双层片产品[1] - 递交轻络素新功能申报材料(维持正常血小板聚集功能)[6] - 实施科学营养战略布局抗衰老与精准营养研究[3] 运营与战略 - 2025年预算目标在2024年同口径基础上保持稳定[2] - 通过数字化提升协作水平实现降本提效[1] - 聚焦核心品类创新升级与全渠道提质增效[7] - 携手经销商及终端重构VDS价值链生态[1] 业绩与渠道 - 第三季度具体业绩以季报为准[4][7] - 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以定期报告为准[10] - 全渠道业务策略持续完善[2]
食品加工板块9月18日跌0.83%,得利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16:52
市场表现 - 食品加工板块整体下跌0.83% 领跌个股为得利斯(跌幅4.64%)[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板块内出现明显分化 味知香涨停(10.02%)而惠发食品(-3.79%)、金字火腿(-3.43%)等大幅下跌[1][2] 个股涨跌 - 涨幅前列:味知香(30.09元,+10.02%)成交2.23亿元、交大昂立(7.70元,+4.76%)成交1.71亿元、五芳斋(18.73元,+2.52%)成交1.41亿元[1] - 跌幅显著:得利斯(5.14元,-4.64%)成交3.31亿元、惠发食品(10.40元,-3.79%)成交2.14亿元、金字火腿(7.33元,-3.43%)成交3.27亿元[2] - 成交活跃股:汤臣倍健成交4.83亿元、双汇发展成交2.73亿元、安井食品成交4.30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资金呈分化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1.41亿元 游资净流入4916.51万元 散户净流入9151.6万元[2]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汤臣倍健(2510.11万元,占比5.20%)、交大昂立(1837.74万元,占比10.74%)、千味央厨(1447.10万元,占比6.08%)[3] - 资金大幅流出个股:味知香主力净流出5067.17万元(占比22.76%)游资净流出2416.15万元(占比10.85%)[3]
汤臣倍健涨2.08%,成交额9661.7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9.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12.29元/股 总市值207.91亿元 成交额9661.73万元 换手率0.7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9.2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52%卖出占比6.42% 大单买入占比23.12%卖出占比20.7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10% 近5日涨0.33% 近20日跌1.29% 近60日涨9.6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12万户较上期减少4.96% 人均流通股15869股较上期增加5.22%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459.72万股(较上期减少64.84万股)为第三大股东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517.20万股(较上期增加194.44万股)为第六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37.42万股(较上期减少214.89万股)为第八大股东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减少23.43% 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减少17.34%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其他38.02% 胶囊27.84% 片剂20.38% 粉剂13.7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保健品 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医药电商/维生素/互联医疗/跨境电商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2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4.29亿元 [3]
2025食品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功能食品行业正重塑,新需求扩容,垂类新
搜狐财经· 2025-09-16 16:01
核心观点 -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觉醒驱动下,行业从传统中老年保健品主导转向全年龄段覆盖,融合“保健+悦己”需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产品形态、消费场景和渠道模式不断创新,行业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1][2][11] 行业增长动力 - 经济稳增长带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7000美元,进入健康意识加速提升期,为功能食品消费奠定经济基础 [2][11][20] - 老龄化进程深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提高,中老年群体对心血管养护、关节健康和基础免疫等功能需求旺盛,成为重度消费人群 [2][11][20] - 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推动“悦己型养生”趋势,功能食品融入日常休闲场景,追求健康、口感和情绪价值多重满足 [2][11][20] -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6.3%,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他基础消费品类增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未来10年有望翻倍至4500亿元 [2][11][22] 需求端变革 - 消费人群从传统中老年群体拓展至女性、青少年、婴童和宠物,细分需求不断细化 [3][11][27] - 女性群体催生口服美容、抗衰和孕期营养需求,如胶原蛋白饮、抗糖丸和孕妇DHA [3][27] - 青年人群“朋克养生”需求带动褪黑素软糖、奶蓟草护肝片热销 [3][27] - 婴童市场聚焦大脑发育和肠胃调理,推出DHA软胶囊和儿童益生菌等产品 [3][27] - 宠物保健品成为新增长点,关节保护、美毛护理类产品快速扩容 [3][27] 产品创新 - 产品形态从胶囊、片剂等传统剂型转向软糖、口服液、茶饮等“零食态”产品,配合果味、花香等风味设计,提升消费体验 [4][11][33] - 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线上功能食品中软糖和茶饮品类同比增速分别达72.1%和60.3% [4][33] - 包装设计注重便携性,如小包装和条带粉剂,适配通勤、旅行等多元场景 [4][11] - 品牌营销强化情绪共鸣,通过定制化营养补充剂和简约潮流包装降低“药品感”,增强产品时尚属性 [4][11][38]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占比从14%飙升至55%以上,成为主流消费场景 [5][11][25] - 内容电商如抖音凭借短视频和直播“种草”能力快速触达年轻消费者,2024年抖音功能食品销售额预计超250亿元,同比增长超50%,24-40岁消费者贡献超60%销售额 [5][11] - 跨境电商借助政策便利引入欧美日澳等成熟市场产品,2024年保健品进口金额达77.5亿美元(约558亿元人民币),Swisse和Blackmores等海外品牌通过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 [5][11] - 私域模式通过个性化服务强化消费者信任,部分品牌私域复购率接近40%,客单价较传统电商高出40% [5][11] - 线下新零售如山姆和盒马依托会员体系和供应链优势推自有品牌,如山姆Member's Mark健康品类占比提升,盒马“盒补补”品牌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5% [5][11] 产业格局 - 行业呈现“龙头稳健、长尾活跃”特征,传统龙头企业在中老年基础保健市场保持稳定份额,但增长潜力有限 [6][11][12] - 细分赛道新锐品牌凭借对新需求敏锐捕捉快速崛起,2024年线上市场中50名以后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20%,合计份额提升2.8个百分点 [6][11][12] - B端供应链企业面临客户两分管理改革,传统大B客户要求强研发、高标准供应链和非标定制化服务(CDMO),新锐小B客户依赖小单快反、低成本和柔性生产能力 [12] 投资机会 - C端推荐精准定位垂类需求和乘势新渠道的标的,如H&H国际(婴幼儿奶粉行业筑底、Swisse保健品驱动成长、宠物保健品业务前瞻布局)、若羽臣(自有保健品品牌斐萃定位抗衰垂类)、汤臣倍健(经营调整) [13] - B端推荐全球化布局完善且经营反转的仙乐健康(加码新锐渠道),关注百合股份 [13]
研判2025!中国胶原蛋白食品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年轻消费群体崛起重塑市场格局,抗衰与骨健康需求引爆功能性食品创新潮[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9:30
行业概述 - 胶原蛋白食品富含胶原蛋白 主要来源于动物皮肤 骨骼 肌腱 软骨等组织以及部分植物性食物 对人体皮肤弹性 关节健康 骨骼强度及血管弹性具有关键作用[2] - 胶原蛋白食品类型包括胶原蛋白粉 胶原蛋白口服液 胶原蛋白胶囊等[2] - 中国胶原蛋白原材料资源丰富 主要来源于陆源性畜禽皮骨 淡水鱼鱼皮 鱼鳞以及深海鱼皮等[1][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陆源性畜禽皮 筋腱 骨骼 鱼皮 鱼鳞等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原料 生物原料及化学品等重组胶原蛋白原料 以及去脂机 切片机 酸解反应釜 酶解反应器等生产设备[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达4843万吨 同比增长2.78% 为胶原蛋白食品生产提供充足原料供应[5] - 产业链中游为胶原蛋白食品生产制造环节 下游为食品领域[4]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胶原蛋白食品行业零售端市场规模达20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9%[6] - 2024年中国胶原蛋白食品行业零售端市场规模达301亿元 同比增长13.37%[1][6] - 消费者对皮肤保养 骨骼健康和抗衰老需求增加 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日常饮食维持健康和美容[1][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2亿元 同比下降23.43% 归母净利润7.37亿元 同比下降17.34%[7][8] - 汤臣倍健胶原蛋白肽产品以鳕鱼皮为原料 采用定向酶切技术 每瓶含6000mg胶原蛋白肽 并推出Yep"磁感小粉瓶"产品[7] - 康恩贝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58亿元 同比下降2.61%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下降7.48%[8] - 康恩贝胶原蛋白肽饮品以高含量为特色 每支胶原肽含量充足 并添加透明质酸钠 蛋白粉产品实测蛋白质含量达94.6克/100克[8] 行业发展趋势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突破成为行业发展核心引擎 通过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成本较传统动物源提取法下降显著[9] - 消费需求分层驱动市场呈现金字塔式结构 Z世代群体带动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增长 中老年人群对骨关节健康需求激增[10] - 线上渠道在胶原蛋白食品销售中占比持续上升 直播带货和社交媒体营销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11]
汤臣倍健:中粮资本、宝盈基金等多家机构于9月10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09-11 13: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同比下降23.43%至35.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34%至7.37亿元,但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71.44%至2.82亿元,显示季度盈利显著改善 [4][5] - 公司针对线上渠道竞争采取差异化策略,在抖音平台通过自建直播间和达播合作提升规模,同时通过产品创新和费用效率优化应对价格战压力 [2][3] - 多品牌战略和精细化运营是公司应对消费需求年轻化、细分化的核心方向,东南亚市场以印尼为重点拓展区域 [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35.32亿元(同比-23.43%),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17.34%),毛利率68.55% [4][5]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17.41亿元(同比-11.5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71.44%),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133.45%) [4][5] - 负债率17.09%,财务费用-960.03万元,投资收益-1665.26万元 [5] 渠道策略 - 抖音渠道作为行业增量重点平台,通过自建直播间、达播合作和商品卡销售提升规模,但承认该渠道费用高、盈利性弱 [2] - 货架电商通过专供品实现产品区隔,强化线上运营能力 [2] - 线上渠道通过高价格带产品创新和用户资产运营提升黏性及费用效率 [3] 市场拓展 - 东南亚市场已布局马来西亚等国,马来西亚收入占比最高但整体规模较小,印尼为重点拓展市场,正推进准入资质办理 [3] - 应对价格战时不主动降低毛利率,而是通过产品组合优化和渠道区隔适应竞争 [3] 财务与资金管理 - 持续优化广告及营销费用结构,强化费用管控机制,在控制销售费用率前提下追求有质量增长 [3] - 对固定资产投入持审慎态度,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3] 产品与品牌战略 - 针对年轻化消费趋势,坚持多品牌发展战略,各品牌根据目标人群特征优化策略 [3] - 关注行业创新趋势,依据需求和监管政策布局创新型产品 [3] 机构预期 - 90天内11家机构给出评级,6家买入、4家增持、1家中性,目标均价13.47元 [5] - 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6.87亿-11.58亿元(机构分歧较大),2026年预测区间7.56亿-14.42亿元 [5]
调研速递|汤臣倍健接受中粮资本等13家机构调研 精彩要点披露
新浪证券· 2025-09-10 20:56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15:00至16:00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道黄埔大道东916号举行特定对象调研活动 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唐金银女士 参与机构包括中粮资本 宝盈基金 永安资管等多家机构人员[1] 渠道发展规划 - 公司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 抖音作为行业主要增量来源虽获客成本高且盈利性弱 但仍是后续发力重点 将通过搭建自主直播间 维持合理达播合作及增加商品卡销售等方式提升抖音销售规模[2] - 货架电商渠道将通过增加专供品和强化线上运营能力助力业务发展[2] 线上渠道利润率 - 线上渠道份额提升且竞争充分 影响行业整体利润率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打造高价格带产品并提供多样化选择以应对各渠道特性[2]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东南亚主要国家布局业务 马来西亚收入占比相对较高但整体处于初期未形成规模效应 基于人口基数和市场容量考量 印尼是重点拓展市场 目前正有序推进准入资质办理工作[2] 市场竞争策略 - 面对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价格战 公司通过适应渠道特性优化产品组合 强化产品渠道区隔 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并坚持高质量发展[2] 销售费用管理 - 公司持续优化广告费和市场营销费结构 兼顾短期经营效益与长期品牌价值沉淀 近两年强化费用管控机制 提升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合理控制销售费用率以释放收入增长潜力[2] 品牌发展战略 - 在人口老龄化与新一代消费需求扩大背景下 VDS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 公司坚持多品牌发展战略 各品牌围绕目标消费人群特征优化品牌策略[2] 产品创新与资金规划 - 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创新趋势 依据市场需求和监管政策布局创新型产品[2] - 募投项目立项具有时效性 公司将结合市场环境变化配合发展战略挖掘募集资金投资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