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掌趣科技(300315)
icon
搜索文档
掌趣科技2024年营收8.19亿元,多元产品布局夯实主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1: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1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11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 62亿元 归母净利润0 28亿元 扣非净利润0 23亿元 [6] - 境外营业收入3 5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43 74% [4] 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 83亿元 同比增长7 53% [2]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5 57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39% [4] 公司战略布局 - 形成"SLG新品突破+成熟产品长线运营+轻量化产品拓展补充"的梯队结构 [2] - 储备《代号H》《代号S》等多款SLG新品 积极推进研发进度 [3] - 布局小游戏赛道 已上线多款精品小游戏 未来将逐步上线更多产品 [3] - 深化全球化发展战略 提升全球化研运水平 实现境内境外市场并进发展 [4] 产品运营情况 - 《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拳皇98终极之战OL》等明星产品保持稳健运营节奏和长青业绩贡献 [3] - 选取用户黏性较好的成熟项目进行多元版本衍生研发 实现品类拓展和突破 [3] - 《代号H》通过机甲题材验证科幻用户在SLG玩法上的可行性 [4] - 《代号S》以"休闲化入口+策略化留存"拓展用户市场 探索社交驱动运营模式 [4] 技术应用 - 围绕AI+游戏场景在应用层展开系列化布局 [5] - 持续推进AI技术在研发管线和管理能效方面的应用 [5] - AI技术为游戏业务创造更智能 丰富 创新的游戏体验 [6]
掌趣科技(300315) - 深圳市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事项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4-28 21:35
激励计划 - 2022年9 - 11月完成激励计划授予登记[11][12][13] - 2024年7月完成13,157,244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4]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8.19亿元,增长率<20%未达目标[16] 回购注销 - 拟回购注销12,557,245股,价格约1.388元/股[17][18] - 回购资金17,429,456.06元,用自有资金[18] - 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待股东大会通过[20]
掌趣科技(300315) -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专项说明
2025-04-28 21:35
业绩总结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5年4月28日对掌趣科技2024年度财报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数据相关 - 2024年度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期初资金余额总计2446.91万元,累计发生额2478.12万元,偿还累计2774.40万元,期末余额1585.07万元[8] 关联方资金情况 - Webzen Inc.应收账款期初916.65万元,累计发生1144.50万元,偿还1612.46万元,期末448.69万元[8] - Webzen Inc.预付款项期初490.05万元,累计发生245.68万元,偿还490.47万元,期末245.26万元[8] - 北京凝趣科技有限公司预付款项期初622.13万元,累计发生940.46万元,偿还671.47万元,期末891.12万元[8] - 北京蓝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预付款项期初418.08万元,累计发生147.48万元[8]
掌趣科技(300315)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激励计划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28 21:35
激励计划授予 - 2022年10月13日向14名激励对象授予2571.45万股限制性股票[17] 激励计划注销 - 2024年7月23日13157244股限制性股票注销完成[11] - 拟回购注销12557245股,占总股本0.46%[21] 业绩考核 - 2024年营收增长率小于20%未达目标[20] 资金来源 - 回购支付价款源于自有资金[22]
掌趣科技(300315)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8 21:3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8.19亿元,主要来源于网络游戏开发运营[7] - 期末资产总计53.1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约1.66%[19] - 期末负债合计4.53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约4.83%[21] - 期末股东权益合计48.65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约2.30%[21] - 净利润本期为1.11亿元,较上期下降40.77%[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9223.25万元,较上期增长70%[25] 财务数据变动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27.98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约7.23%[19]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5.20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约13.71%[19] - 期末货币资金24.23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约9.90%[19] - 期末应收账款1.11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约41.44%[19] - 期末使用权资产4.25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约764.83%[19]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4.14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约12.29%[21]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0.39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约685.45%[21] 股东权益变动 - 2024年年初股东权益合计为47.55亿元,年末为48.65亿元,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为1.09亿元[27] - 2024年股本减少1315.72万元[38] - 2024年资本公积减少1288.72万元[27]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5311.84万元[27] - 2024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15亿元[27]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41户,较上期增加3户,减少5户[49] 会计政策与处理 - 公司对特定金融资产和负债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01] - 公司对由收入准则规范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和租赁准则规范交易形成的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01] - 公司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初始确认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单独确定信用损失,无法评估时按组合计算[112][113] - 公司将同时满足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在一年内完成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确认为持有待售[115] - 公司按照应享有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0] - 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131] - 研究阶段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同时满足五项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149][150] - 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组为基础估计可收回金额,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52]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自主运营、联合运营和授权运营模式,不同模式收入确认方式不同[175][178][179] - 满足条件的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资产,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收回确认为资产[180][181] - 期末有证据符合条件且预计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按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否则实际收到时确认[186] - 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不同租赁类型会计处理不同[199][200]
掌趣科技(300315)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28 21:35
财务内控 - 审计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4] - 企业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5] - 注册会计师对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重大缺陷[6] - 内控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7] - 公司于该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8]
掌趣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786.11万元,同比下降50.04%
快讯· 2025-04-28 20: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2亿元,同比下降36.62% [1]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786.11万元,同比下降50.04% [1]
掌趣科技(30031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2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8.19亿元,较2023年的9.82亿元减少16.61%[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较2023年的1.87亿元减少40.68%[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71.34万元,较2023年的1.28亿元减少44.82%[1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2023年的0.07元/股减少42.86%[1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下降16.61%[36]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40.68%[36] - 2024年营业收入8.19亿元,较上年同期9.82亿元减少16.61%,主要因成熟游戏项目流水下降[44][46] - 2024年移动终端游戏收入7.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2.83%,较上年同期9.18亿元减少17.24%[46] - 2024年互联网页面游戏收入5587.0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82%,较上年同期5952.35万元减少6.14%[46] - 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8.1873423676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6.61%[57] - 移动终端游戏营业收入7.5998163438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24%[57] - 国内营业收入4.6064733684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73%[57] - 境外营业收入3.5808689992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8.13%[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成本1.88亿元,较上年同期2.12亿元减少11.32%,主要因本期游戏项目分成款减少[44] - 2024年销售费用2.37亿元,较上年同期3.03亿元减少21.65%,主要因本期业务宣传费减少[44] - 2024年研发投入2.62亿元,较上年同期2.79亿元减少6.05%,主要因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致使人工成本减少[44] - 2024年销售费用237,452,398.33元,较2023年的303,048,370.89元减少21.65%[64] - 2024年研发费用262,420,972.76元,较2023年的279,311,718.11元减少6.05%[64] - 信息服务业营业成本1.8784341573亿美元,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1.32%[57] - 移动终端游戏营业成本1.825590988亿美元,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1.33%[57] - 国内营业成本1.1001947501亿美元,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00%[57] - 境外营业成本7782.394072万美元,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1.82%[57] - 信息服务业游戏分成2024年金额1.2871769899亿美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8.52%,同比减少10.35%[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已推出《全民奇迹》等多款精品游戏,产品覆盖中国、日韩、欧美、东南亚等主流游戏市场[34] - 公司在境内积极布局小游戏赛道,境外聚焦SLG赛道,推进《代号S》和《代号H》研发[3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游戏共计20款[36] - 公司在MMO、卡牌等主流手游品类建立研发管理体系并取得优势,在小游戏赛道布局有成效[39] - 《全民奇迹2》等多款游戏在海外发行取得优异成绩[42] - 游戏1第一季度充值流水7742.39万元,ARPU值636元,付费用户数量12.16万[50] - 游戏2第一季度充值流水6693.12万元,ARPU值1197元,付费用户数量5.59万[50] - 游戏3第一季度充值流水6721.63万元,ARPU值1770元,付费用户数量3.80万[51] - 游戏1第一季度境外充值流水5590.8722万美元,第二季度5041.4137万美元,第三季度4695.3226万美元,第四季度4282.1034万美元[54] 各地区表现 - 国内营业收入4.6064733684亿美元,营业成本1.1001947501亿美元,毛利率76.12%,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73%,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00%,毛利率同比减少0.66%[57] - 境外营业收入3.5808689992亿美元,营业成本7782.394072万美元,毛利率78.27%,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8.13%,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1.82%,毛利率同比减少1.75%[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化游戏公司和细分品类领导者,境内布局小游戏赛道,境外聚焦SLG赛道推进《代号S》和《代号H》研发上线[91]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新游戏研发和运营、行业监管政策变动、核心人员流失等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93][94][96][9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卓越的研发与发行能力、多元化产品矩阵、优质专业人才、突出的国际化发行及协同能力是核心竞争力[38][39][40][42] - 公司高管团队稳定高效,主要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来自知名游戏运营商等,经验丰富[40] - 公司注销上海掌趣乐推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星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上游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天津益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娱聚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掌乐(香港)有限公司、兴游(香港)有限公司、乐享游戏有限公司[60]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于2025年4月28日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00]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100][101] -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不适用[91] - 公司将董事会成员人数由9人调整至7人,其中非独立董事4人,独立董事3人[105] - 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除持股5%以上股东刘惠城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外,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持股5%以上股东保持独立[114]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9.1918%,召开日期为2024年3月25日[115]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8.9031%,召开日期为2024年5月16日[115]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2.2800%,召开日期为2024年12月9日[116] - 公司制订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修订了《公司章程》等多项制度[103]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等报纸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10]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111] - 公司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股东大会合法合规召开,聘请律师见证[104] - 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促进公司规范运作[105]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总数为177,244,461股,本期减持股份数量为5,150,000股,期末持股总数为172,094,461股[118] - 公司对已授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共计13,157,244股进行回购注销[118] - 刘惠城期初持股171,890,761股,本期减少2,500,000股,期末持股169,390,761股[117] - 季久云期初持股1,500,000股,本期减少750,000股,期末持股750,000股[117] - 卫来期初持股1,300,000股,本期减少650,000股,期末持股650,000股[117] - 崔美玲期初持股640,300股,本期减少300,000股,期末持股340,300股[118] - 姬景刚期初持股1,300,000股,本期减少650,000股,期末持股650,000股[118] - 黄迎春期初持股300,000股,本期减少150,000股,期末持股150,000股[118] - 贾唐丽期初持股313,400股,本期减少150,000股,期末持股163,400股[118] - 2024年11月19日,黄迎春和贾唐丽因工作安排辞去相关职务[119][120] - 公司董事、监事津贴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决定[127] - 报告期内公司已按时向董事、监事支付董监事津贴,向高级管理人员支付薪酬[128] - 刘惠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59.21万元[130] - 刘志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00万元[130] - 季久云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01.94万元[130] - 卫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21.14万元[130] - 刘守豹、李俊峰、卢闯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3.86万元[130] - 李维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9.90万元[130] - 石敏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9.41万元,楚越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3.46万元[13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579.07万元[130]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在2024年3月5日至11月22日期间共召开11次会议[132] - 本报告期内,刘惠城等8位董事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8 - 9次,均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情况,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2 - 3次[133]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35] - 报告期内,公司全体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136] - 审计委员会在2024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等多项事项[137] - 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4年各召开1次会议,分别审议任职资格审查、薪酬方案等事项[137][138] - 战略委员会在2024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基金投资等事项[138] -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的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39]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728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934人[140] - 员工专业构成中研发人员477人,教育程度以本科473人为主[140]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得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44] -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需满足该年度可分配利润为正值、无重大投资计划或现金支出、资产负债率低于70%[147] - 公司截至2024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负值,不具备实施现金分红条件[146][15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2,730,752,548股,可分配利润为 -2,982,162,843.59元[149][15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3 - 2024年,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为10%,2024年为20%[151] - 2022年10月13日,公司向14名激励对象授予2,571.45万股限制性股票[151] - 公司定期进行人才盘点,完善岗位体系和级别设置,升级核心团队绩效激励机制[141] -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调整内部学习与发展计划,年度计划覆盖多维度培训[143] - 公司劳务外包情况为不适用[144] - 报告期内《公司章程》关于利润分配的条件和具体比例规定未发生变化[145] - 2024年7月23日公司完成13,157,244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回购价1.349元/股[153] - 因2024年度未达业绩考核目标,公司将回购注销12,557,245股限制性股票[153] - 报告期初董事、高管持有限制性股票10,300,000股,期末为5,150,000股[153] - 公司制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153] - 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改进优化,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155]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56] - 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57]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全文于2025年4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58]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58]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58]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错报≥利润总额的8%;重要缺陷利润总额的5%≤错报<利润总额的8%;一般缺陷错报<利润总额的5%[159]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控审计报告于2025年4月28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60] - 内控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61] - 2024年公司加强掌趣公益品牌建设,开展“圆梦工程”“趣向未来”等公益项目[163] - 2024年公司获评“2024中国上市公司优秀品牌案例”“年度公益传播先锋案例”等荣誉[163] - 2024年掌趣公益携手多方为河北省平山县引入价值40万元迪巧儿童钙片无偿捐赠[164] - 2024年公司员工志愿者带领100名乡村学生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164] - 公司持续为公益基金会提供数字化支持,推进公益小程序版本迭代[165] - 截至2024年末,小程序完成公益捐赠4035笔,善款累计超615万元[166] - 截至2024
掌趣科技(30031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2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62,047,473.5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61,064.0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04%[5]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94%,因被投企业Webzen Inc.利润减少[10]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62,047,473.55元,上期发生额为255,671,629.12元,较上期减少[19] - 净利润本期为27,861,064.09元,上期为55,769,708.52元,较上期减少[20]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23,645,689.47元,上期为58,736,445.00元,较上期减少[21]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1元,上期为0.02元,较上期减少[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59%,因本期发行费及业务宣传费减少[10]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36,570,882.91元,上期发生额为215,731,857.79元,较上期减少[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40,441,885.35元,上期为133,873,967.72元,较上期增加[23] 现金流相关(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658,599.4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0.2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0,695,665.55元,上期为266,470,517.40元,较上期减少[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10,354,265.02元,上期为272,917,604.31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9,658,599.47元,上期为 - 6,447,086.91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68,457,439.73元,上期为459,592,150.66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84,552,182.04元,上期为554,431,408.85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6,094,742.31元,上期为 - 94,839,258.19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0元,上期为500,090.45元[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62,532.30元,上期为1,000,640.69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62,532.30元,上期为 - 500,550.24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65,827,008.72元,上期为 - 101,820,799.77元[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462,268,094.40元,上期为571,210,984.89元[24] 资产负债相关(期末期初对比) - 报告期末总资产5,296,279,504.7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40%[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890,996,218.98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54%[5] - 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增加267%,因被投企业Webzen Inc.分红[1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86,408,551.82元,期初余额为2,422,979,236.49元[1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9,982,903.95元,期初余额为110,993,857.70元[15]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4,021,361.18元,期初余额为3,817,936.37元[1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239,470,976.50元,期初余额为84,310,227.66元[1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452,454,369.74元,期初余额为1,461,043,401.58元[1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9,216,053.30元,期初余额为68,782,420.85元[1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53,425,063.75元,期初余额为151,810,208.89元[1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5,296,279,504.77元,期初余额为5,317,726,590.27元[16] - 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367,031,274.11元,期初余额为413,822,354.57元,较期初减少[17] - 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38,252,011.68元,期初余额为39,273,031.90元,较期初减少[17]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405,283,285.79元,期初余额为453,095,386.47元,较期初减少[17]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76,898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 前10名股东中刘惠城持股比例6.23%,持股数量169,390,761股[9]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3,728,138股,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动漫游戏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2,855,465股[11] - 刘惠城期初限售股数为126,418,071股,本期增加限售股625,00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27,043,071股[13]
政策转向,游戏行业的上市潮要来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3-25 19:57
政策环境转变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支持文化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等上市和再融资 游戏公司不再被视作IPO审查中的特殊敏感行业[8] - 政策转向使监管环境较前些年宽松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的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显示出"破冰"迹象[8][9] - 政策回暖推动资本市场预测被压抑的游戏企业上市需求将加速释放 可能迎来"A股游戏上市潮"[8] 历史上市困境 - 2016年监管部门收紧对游戏等娱乐类公司的上市审核 吉比特成为最后一家成功登陆A股的游戏企业 随后2年无游戏公司通过IPO审核[2] - 多家知名游戏企业上市申请受挫 包括尼毕鲁IPO被否 多益网络、绿岸网络等公司被停止或主动终止上市申请[2] - 游戏公司因A股上市难转向海外市场 2017年前后多家选择赴香港或美国上市[5] 回归A股案例 - 巨人网络2015年启动私有化 从纽交所退市后通过借壳世纪游轮于2017年回归A股[5] - 完美世界2016年将游戏业务注入A股上市公司实现影游资产整合上市[5] - 盛大游戏2018年被世纪华通以298亿元收购注入A股上市公司 造就当时A股游戏板块市值最大公司[5] 行业经营表现 - 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恢复增长 用户规模创新高 A股已有游戏公司业绩逐步改善但出现分化[11] - 三七互娱2023年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0.9% 归属净利润26.59亿元同比下降约10% 2024年下半年股价反弹[11] - 世纪华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6-23亿元增长显著 经营状况基本面回暖[12] - 完美世界2024年营收预计5556亿元同比下滑近三成 全年亏损1113亿元 为2016年回归A股以来首次年度亏损[12] - 吉比特2023年营收41.85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润11.25亿元同比下降22.98% 净利润连续第3年下滑[12] 潜在上市候选 - 网易作为中国第二大游戏公司市值约600-700亿美元 如果监管允许红筹企业以CDR在科创板上市 可能回归A股[15] - 心动网络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 2023年营收33.9亿元人民币净亏损0.83亿元 估值偏低 可能考虑转战科创板或创业板[16] - 英雄互娱2015年登陆新三板 2020年前后年净利润达9亿元 符合主板上市财务标准 可能重启登陆主板计划[18] - 米哈游2020年推出《原神》后增长迅速 成为国内收入规模仅次于腾讯、网易的游戏公司 三位创始人身家均超过400亿元人民币[18] - 鹰角网络凭借《明日方舟》实现数亿元级别年盈利 未来如果寻求融资 A股是潜在选项之一[21] 市场影响与估值 - A股游戏板块整体市盈率约20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投资者对行业前景保持谨慎乐观[13] - 新上市公司可能对存量游戏股带来冲击 但长期看有望扩大游戏板块总体市值和影响力 提升估值中枢[22] - 高质量游戏公司估值可能从"政策风险折价"转向"成长溢价" 更接近国际同行定价 如任天堂市值约800亿美元市盈率接近30倍[22] 行业发展前景 - 上市融资将助力游戏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和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4] - A股在吸纳游戏公司上市方面落后于美股、港股和日本股市 导致投资者无法分享腾讯、网易等公司早年的高成长红利[25] - 上市有助于改善行业风气和公司治理 促使企业更加合规透明 接受股东监督[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