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纤维

搜索文档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南山智尚:拟派发半年度“红包” 新材料业务构筑新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1:5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净利润0.75亿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预计分配股利2003.06万元,分红比例达26.66% [1] - 分红以总股本5.06亿股扣除回购专户536.91万股后的500,765,327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约2003万元 [1] 战略新材料业务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正加速释放产能与效益,具有尖端技术壁垒和广阔市场前景 [1] - 该材料是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具备轻质、高比强度、抗冲击等性能,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域 [2] - 公司拥有3600吨年产能,产品覆盖100D-2400D全品类规格,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 [3] 新兴应用领域布局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轻量化、高强度、高性价比新材料是关键技术需求 [2] - 公司成功研发生产腱绳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小批量订单落地企业 [3] - 前瞻布局机器人产业,体现对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能力 [3] 公司发展战略 - 持续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落实2023-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1]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3] - 现金流充裕,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
品高股份:完成特种电机战略投资,加速构建国产智能生态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0:29
战略投资与布局 - 品高股份旗下品高汇智基金完成对深圳恒驱电机的战略投资 恒驱电机专注于精密微电机研发 在无刷电机领域技术沉淀深厚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 无人机 机器人 机器狗等高端装备领域 [2] - 品高汇智基金已投企业博韬合纤获北交所上市受理 基金持股占比2.19% 博韬合纤为丙纶材料领域龙头 高性能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装备和特种纺织领域 技术自主性高且规模化产能成熟 [2] - 2024年品高股份完成对江原科技 之江创智和优智联三家国产芯片公司战略投资 覆盖国产AI芯片 通感算一体化芯片及UWB定位芯片领域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品高股份联合江原科技推出全国产16卡算力一体机"品原AI一体机" 实现大模型推理效率大幅提升 [3] - 通过对恒驱电机的技术整合 增强品高股份高端制造能力 强化特种行业人工智能领域国产化替代能力 [3]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品高股份提出"国产智算软硬一体协同发展"战略规划 以"特种行业人工智能+国产智算生态"双轮驱动布局国产智算领域 [3] - 公司构建起集"芯片+电机+材料+云平台"的全国产智能生态产业链 通过生态协同打通"技术创新-产业落地"转化路径 有望实现战略产业化突破 [3]
2025中国“卡脖子”材料100大清单与全景图:哪些材料国产化极低?(附100+行研报告)
材料汇· 2025-08-17 23:23
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 - 光刻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9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突破15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0%,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6] - 硅片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3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超200亿美元,国内5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5% [11] - 电子特气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70亿美元,国内1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14] - 靶材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超200亿美元,国内4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17] - CMP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7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5% [21] - 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6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9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5% [27] - 光掩模板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30] - 氮化镓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34] - 碳化硅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5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5% [35] - ALD/CVD前驱体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0% [36] 先进封装材料 - 环氧塑封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5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39] - 芯片粘结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亿美元,国内18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5% [40] - 底部填充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5% [42] - 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5% [43] - 电镀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30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5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5% [45] - PSPI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46] - 临时键合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0% [47] - 电子封装用陶瓷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50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48] - 晶圆清洗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5% [50] - 引线框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40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6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60% [51] - 封装基板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30亿美元,国内1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5% [53] - 切割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54] 半导体零部件 - 静电卡盘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10% [56] - 石英制品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174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402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不足10% [57] - 刻蚀用硅部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4.98亿美元,预计2030年22.61亿美元,国产化率不足20% [59] 显示材料 - OLED发光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6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超10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63] - 液晶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0% [65] - 偏光片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30亿美元,国内2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4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5% [66] - 玻璃基板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67] - 彩色滤光片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0亿美元,国内18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5% [71] - 有机硅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5% [73] - 光刻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8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35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73] - 靶材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2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亿美元,国内22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74] - 光学膜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5% [75] - 导光板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亿美元,国内1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50% [76] - 量子点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45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0% [77] 高性能纤维 - 碳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4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超8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0% [78] - 芳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79]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50% [80] - 玻璃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70% [81] - 聚酯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00亿美元,国内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00亿美元,国内20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90% [82] - 聚酰亚胺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84] - 聚苯硫醚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0% [88] - 玄武岩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5亿美元,国内8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8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60% [92] - 高性能维尼纶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3亿美元,国内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亿美元,国内8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70% [94] - 芳砜纶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3亿美元,国内4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亿美元,国内7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40% [100] - 聚四氟乙烯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5亿美元,国内7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50% [102] - 连续碳化硅纤维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119.34百万美元,国内17.33百万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380.60百万美元,国内68.16百万美元,国产化率不足30% [105] 工程塑料 - 聚酰亚胺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8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20% [107] - 聚苯硫醚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率约30% [110]
国产高性能纤维突围战:现状、差距与2035战略布局!
材料汇· 2025-08-12 21:45
高性能纤维产业概述 - 高性能纤维具有特殊耐受能力,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 [1] - 日本、美国和欧洲长期垄断全球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中国自2006年在政策支持下大幅缩短技术差距 [1] - 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达10.6千吨,中国大陆产能3.6千吨,产量1.8千吨,居世界第二 [2] 碳纤维 - 碳纤维含碳量超90%,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F-22和F-35战斗机用量分别达24%和36%,B-787和A-380客机用量超50% [2] - 中国三代战斗机碳纤维用量不足5%,四代机未达20%,国产大飞机用量低于15%且依赖进口 [2] - 日本东丽T1100碳纤维强度达7.0GPa,模量324GPa,全球领先 [26] 对位芳纶 - 2020年全球产能83.7千吨,杜邦、帝人和可隆三家企业占90%市场份额 [4] - 中国对位芳纶需求增长率10%,2020年国产企业占比低,主要依赖进口 [4] - 安全防护和汽车摩擦材料各占30%应用,光纤增强占15% [30] 间位芳纶 - 2018年全球用量43.2千吨,杜邦占50%份额,预计2025年达66千吨 [6] - 中国60%间位芳纶用于低端高温过滤材料,高端应用如绝缘纸性能待提升 [6] - 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63亿元,预计2026年达1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3% [6] UHMWPE纤维 - 全球产能从2011年30千吨增至2020年80千吨,中国贡献显著增量 [9] - 45%用于防弹制品,美国霍尼韦尔和荷兰DSM主导技术,DSM开发生物基纤维计划2030年占比超60% [36] - 中国九九久公司产能达16千吨,占全球1/4 [56] 聚酰亚胺纤维 - 中国冶金和能源领域年需求聚酰亚胺纤维500吨,消防救援防护服需求20万套/年 [11] - 江苏奥神建成全球首条干法纺丝生产线,产能3千吨,技术国际领先 [58] PPS纤维 - 日本东丽和东洋纺垄断全球80%短纤维市场,中国通过纳米改性技术突破垄断 [13] - 中国浙江新和成纤维级树脂产能5千吨,但高端产品仍落后于国际 [59] 聚芳酯纤维 - 日本可乐丽VECTRAN纤维年产2000吨,对中国限购,东华大学技术打破封锁 [15] - 宁波海格拉实现国产聚芳酯纤维量产,强度22cN/dtex,模量500cN/dtex [61] PBO纤维 - PBO纤维强度5.8GPa,模量280GPa,耐热650℃,极限氧指数68%,性能远超芳纶 [17][19] - 日本东洋纺垄断全球生产,中国中蓝晨光、成都新晨等企业实现小规模量产 [63] 碳化硅纤维 - 日本碳公司Hi-Nicalon S和宇部兴产Tyranno SA代表第三代SiC纤维,近化学计量比 [43] - 中国连续SiC纤维受西方技术封锁,国产化亟待突破 [20] 玄武岩纤维 - 全球产能30-40千吨,俄罗斯和乌克兰主导,中国处于跟跑阶段 [45] - 上海榕融和山东东珩计划建设氧化铝纤维生产线,目标产能5千吨和100吨 [22] 国内外产业对比 - 美国主导黏胶基碳纤维和芳纶,日本领先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欧洲强于纺丝装备 [24] - 中国成为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最全国家,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或技术待突破 [46]
吉林省开展首批产业人才库征集 涉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1:07
吉林省产业人才库建设 - 吉林省启动首批产业人才库征集工作 旨在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人才库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新医药 新材料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等重点及未来产业领域 [1]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 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整车系统集成 智能线控底盘 固态电池研发 车载高压平台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电驱动系统集成开发 充换电基础设施及智能管理系统开发 [2]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需要高等级辅助驾驶技术研发 车载操作系统 数据信息安全及车用软件开发人才 [2] - 汽车轻量化领域需求涵盖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方面的理论创新 技术创新应用和技术推广型人才 [2] 医药行业人才需求 - 中药领域覆盖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成药等方向 [2] - 化学药领域包括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 化学药品制剂 重大创新药等细分方向 [2] - 生物药领域涉及疫苗 基因工程药物 细胞治疗等前沿方向 [2] - 医疗器械和设备领域包含生物医用材料 体外诊断 医疗仪器设备和耗材 制药设备 医美产品 药用包材及辅料 [2] 新材料行业人才需求 -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包括碳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聚乙烯纤维等 [2] - 精细化工和先进化工材料领域涵盖天然气化工 氢能化工 氯碱化工 生物化工及聚醚醚酮 聚氨酯等 [2] - 先进金属材料需要薄规格高强度汽车用合金钢 超大截面铝合金车体型材等专业人才 [2] - 矿物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硅藻土 石墨等材料 [2] 电子信息和未来产业人才需求 - 电子信息行业主要征集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 激光及应用 汽车电子 能源电子等领域人才 [3] - 未来产业聚焦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重点领域 [3] - 细分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量子科技 新型显示 脑机接口 原子级制造等前沿技术 [3] 人才选拔标准和支持政策 - 人才需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或技能 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 技术 人才培养等实际难题 [3] - 各级人社部门会同工信部门依托产业人才库平台对接企业需求 解决技术攻关 人才培养 业务咨询 项目评估等需求 [4] - 服务企业业绩显著者可享受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称号优先推荐 并作为吉林省人才分类定级评定申报重点业绩参考 [4] - 产业人才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 坚持能者上劣者下原则 [4]
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产学研各界人士共话科创板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6:56
科创板制度创新成果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以来已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通过全链条系统性制度创新塑造"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1][3] - 制度创新包括发行 上市 交易 退市 再融资 并购重组等基础性制度 以及股权激励创设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和股份减持创设询价转让制度 [3] - 科创板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加快融合 在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中复神鹰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实现百吨级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量产 并开发出高强高模高韧M50X M55X级碳纤维 [1] - 达梦数据研发中国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CRDS 实现国产大型数据库"从0到1"的突破 [2] - 凯赛生物上市后在新产品研发方面陆续推出新产品和新应用 产品性能不断优化 应用领域持续拓宽 [2] 研发投入与创新机制 - 中复神鹰在科创板助力下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 与高校 科研院所和应用企业共同推进产业链发展 [1] - 达梦数据通过科创板资本与市场"加速器"更坚定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自主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飞跃 [2] - 科创板激励机制使核心研发人员与企业深度绑定 极大激发团队创新热情 [2] 产业应用与国产替代 - 中复神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 实现高性能碳纤维国产替代使命 [1] - 达梦数据致力于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系统 [1][2] - 科创板将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要素深度串联 加速技术 资本 人才高效流动与整合 [2]
泰和新材携手中科国生,联合开发生物基芳纶项目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公司合作与技术交流 - 中科国生与泰和新材集团就生物基芳纶纤维的联合技术开发、市场化路径及未来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 - 双方合作项目已进入呋喃生物基芳纶的规模化验证阶段 [3] 泰和新材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是中国间位芳纶、对位芳纶和氨纶产业化的开创者与行业标准制定者,拥有全球高性能纤维领域的领先地位 [3] - 正推进高强型对位芳纶规模化制备技术和生物基芳纶开发,推动"传统升级"向"绿色跃升"的战略转型 [3] 中科国生技术优势与产品性能 - 专注于呋喃生物基材料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已实现呋喃二甲酸(FDCA)在多个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3] - 呋喃生物基芳纶性能优异,纱线断裂伸长率高、面料回潮率高,染色性与耐起毛起球性优于石油基芳纶 [3] 未来合作规划 - 中科国生计划以呋喃材料为抓手,与泰和新材协同推进高性能生物基芳纶纤维的研发、工艺放大与市场落地 [4] - 双方将共同构筑呋喃生物基材料价值链 [4]
如何挖掘新材料进口替代机会?100大新材料国产化详解(附100+行研报告)
材料汇· 2025-06-17 23:51
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 - 光刻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9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4] - 光刻胶国产化率约10%,其中g/i线20%,KrF不足2%,ArF不足1%,EUV空白 [4] - 全球光刻胶市场被东京应化、陶氏化学、信越化学等日美企业主导,CR3达60%-85% [5]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北京科华、苏州瑞红、徐州博康等,产品覆盖g/i线到ArF [6] - 光刻胶原材料中树脂占成本50%,高端树脂基本依赖进口 [8] 先进封装材料 - 环氧塑封料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5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 [35] - 环氧塑封料国产化率约30%,高端产品在耐高温性能方面仍需进口 [35] - 芯片粘结材料2023年全球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亿美元,国内18亿元人民币 [36] - 底部填充胶2023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 [37] - 热界面材料2023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39] 显示材料 - OLED发光材料2023年全球6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61] - 液晶材料2023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50亿元人民币 [63] - 偏光片2023年全球130亿美元,国内2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400亿元人民币 [64] - 玻璃基板2023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65] - 量子点材料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45亿元人民币 [73] 高性能纤维 - 碳纤维2023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75] - 芳纶2023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 [76]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023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 [78] - 玻璃纤维2023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 [79] - 连续碳化硅纤维2023年全球1.19亿美元,国内1733万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3.8亿美元,国内6816万美元 [100] 工程塑料 - 聚酰亚胺2023年全球18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 [103] - 聚苯硫醚2023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 [105] - 聚醚醚酮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 [109]
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小巨人!机器人腱绳送样引爆想象,芳纶并购再添筹码
市值风云· 2025-06-10 17:1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 [3] - 该纤维防护用品使用温度可低至零下150℃,远优于芳纶的零下30℃极限 [3] - 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弹击载荷值是玻璃纤维和芳纶的2倍多 [3] - 国外已用该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逐步替代钢头盔和芳纶头盔 [3] - 在船用缆绳领域对传统钢绳替代趋势明显 [4] - 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体育器材等领域 [5] - 20世纪80年代由荷兰帝斯曼、美国霍尼韦尔、日本东洋纺等企业率先实现产业化 [5] 公司技术突破 - 2000年率先实现国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生产 [6] -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全套产业化技术的国家 [6] - 全产业链布局且产能规模国内第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