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智控(301195)

搜索文档
北路智控(301195):营收稳健增长 无人驾驶成为未来增长新势力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2.05%,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滑10.56%,扣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滑15.86% [1]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4.64%,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36.00% [1] - 2024年毛利率41.73%,同比下滑4.2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69% [2] - 2025Q1毛利率43.61%,同比提升1.92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61、1.81、0.84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2024年智能矿山通信收入同比下滑4.81%,监控收入增长40.04%,集控收入增长19.95%,装备系统收入下滑7.33% [2] 业务拓展 - 公司基于物联网、软件、5G、AI等技术横向拓展非煤矿山、化工领域,并开拓井下无人驾驶业务 [3] - 2024年底井下无人驾驶矿卡研发落地,在陕煤集团完成"5G+新能源无人驾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初步验收 [3] - 公司与兴顺新材料达成井下智能化运输合作协议,涉及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辆、智能驾驶中台调度软件等业务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54、16.12、1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3.22、3.95亿元 [4] - 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48.5元 [4]
北路智控(301195) - 301195北路智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7:30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CMMI5级认证,全资子公司北路软件、北路物联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软件企业证书》 [1] - 2024年末研发费用13755.74万元,占营业收入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7.35%,在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1] - 汇聚348名高素质研发人才,占员工总数35.22%,核心团队深耕矿山信息化领域十余载,主导或参与制定20项国家/行业标准 [1] - 拥有157项专利(含47项发明专利)、336项煤安认证、288项软件著作权,以271项防爆认证构建行业准入“护城河” [1] - 产品体系丰富,性能迭代升级,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加强,是国内少数覆盖三大层级的智能矿山领先企业,关键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入选2024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企业20强(其他信息技术公司),位列第二 [2] 无人驾驶业务 - 研发矿山无人驾驶各类软件系统、线控系统及车载智能模块,车辆硬件部分设计委外生产或改造已有车辆 [3] - 首个实验性项目在陕煤集团,金额1500万左右,2024年底完成验收,在非煤矿山领域与兴发集团合作开拓订单,产品发布后将拓展团队规模、加快销售工作 [3] 非煤矿山与化工领域进展 - 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横向拓展非煤矿山、化工领域,对其发展及市场空间有较好预期 [4] - 非煤矿山领域团队规模、产品种类持续扩充,覆盖多种金属非金属矿山,客户包含山东黄金、五矿集团等 [4] - 化工领域扩充研发和销售团队,首推“工业互联网 + 危化安全管控”平台、立体融合精确定位系统,2024年落地多款产品,开拓多家客户 [4] 股权投资布局 - 对外投资四家公司,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业务协同、技术互补以及供应链战略布局 [5] - 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布局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涉及陆上无人矿卡,筹备港股上市 [5] - 北京瀚巍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车规类和消规类UWB芯片及方案设计开发 [5] -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核心网软件开发定制,提供端到端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海内外 [6] -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涵盖无线公网、无线专网(含应急专用通信)、信息安全三大领域 [6] AI大模型应用 - AI大模型在矿山领域逐步应用于各生产领域,主要用于信息辅助方面,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为专属垂直模型应用 [7] - 公司5年前开始投入AI研发,形成矿山大模型与专属垂直模型混合应用,部分应用场合效果不错 [7] - 公司关注新兴技术趋势,引入新技术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矿山智能化水平 [7] 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12927万元,同比增长12.05%,净利润20121万元,研发费用13755.74万元,占比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7.35%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886万元,同比增长10.41%,净利润4194万元,同比增长14.64%,毛利率43.61% [8] - 业务积极拓展,团队规模增长,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 [8] 未来盈利增长点 - 专注工业互联网领域,融合核心技术构建工业智能化生态系统,以自主研发软件为核心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深耕煤矿垂直领域,布局非煤矿山与化工领域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 [9][10] - 深耕煤矿智能化,拓展其他工业领域智能化市场,持续研发创新,推进矿山无人驾驶、AI等新型业务 [10]
北路智控(301195) - 301195北路智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9:18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112,927 万元,同比增长 12.05%;净利润 20,121 万元;研发费用 13,755.74 万元,占营业收入 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7.35%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4,886 万元,同比增长 10.41%;净利润 4,194 万元,同比增长 14.64%;毛利率 43.61% [1] - 拟以总股本 132,069,84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6.5 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股利 85,845,396.00 元,占净利润 42.66% [2] - 2024 年度资产负债率为 14.48% [2]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专注工业互联网领域,融合多种核心技术构建工业智能化生态系统,软件涵盖两类,以自研软件为核心、硬件为载体提供解决方案,深耕煤矿领域,正布局非煤矿山与化工领域 [2] -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 年多项 5G 设备获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跻身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取得 CMMI 最高级别五级认证证书 [2] - 未来战略为深耕煤矿智能化,拓展其他工业领域智能化市场,持续研发创新,推进矿山无人驾驶、AI 等新型业务 [2] 问答环节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 - 露天矿区已规模化应用,井工矿因环境复杂等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率先完成地下矿山无人驾驶研发并落地的企业有先发优势 [2][3] - 矿山卡车用于矿石等运输,高辅助智能驾驶及无人驾驶是发展趋势 [4] 公司研发能力与无人驾驶进度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 2024 年末研发费用占比 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 37.35%,有 348 名研发人才,占员工总数 35.22%,核心团队参与制定 20 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及认证 [5] - 主要研发矿山无人驾驶软件系统等,车辆硬件设计委外生产或改造,项目 2024 年底研发落地,有有效订单 [6] 无人驾驶矿卡落地与市场空间 - 首个实验性项目在陕煤集团,1500 万左右已验收,非煤矿山与兴发集团合作有订单,产品发布后加快销售 [7] - 市场空间大,从高辅助智能驾驶到纯无人逐步发展 [8] AI 大模型在智能矿山行业 - 在矿山领域逐步应用于生产领域,主要用于信息辅助,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为专属垂直模型应用 [9] - 公司 5 年前开始投入 AI 研发,形成矿山大模型与专属垂直模型混合应用,后续持续投入推动与生产、安全深度结合 [9] 非煤矿山智能化领域 - 全国约 3 万多座非煤矿山,智能化起步晚,国家及地方出台政策促进发展 [10] - 公司团队规模和产品种类扩充,覆盖多种金属非金属矿山,客户包含山东黄金、五矿集团等 [10] 智能化工领域 - 智能化工是新型工业模式,中国是最大化工产品生产国,化工企业有提升效率等需求 [11][12] - 公司扩充研发和销售团队,推出多款产品,开拓多家客户 [12] 2024 年在手订单 - 2024 年度在手订单总体稳中有增 [13] 智能矿山领域行业趋势 - 国家发布蓝皮书支持智能化发展,政策加码叠加算力拉动,行业需求稳中有增 [13] - 矿山行业有“安全、少人化”需求,招工困难,用智能化少人是长期需求 [13] - 煤炭价格下行短期内影响煤矿智能化业务,但客户智能化建设意愿高,非煤矿山和智能化工业务发展快 [13] - 工业智能化演进带来新需求,市场空间随智能化发展螺旋上升 [14] 2025 年度人员增长趋势和分布 - 2022 - 2023 年员工数量每年同比增长 30%多,2024 年增加 94 人,增速 10.5%,员工总数近千人 [16] - 2025 年预计保持较快增长,控制人员费用增长,专注优质人才引进和结构优化 [16] - 人员增长集中在化工和非煤矿山销售团队及矿山无人驾驶、AI、5G 等研发领域 [16]
北路智控(301195)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跟踪报告
2025-04-27 18:34
合规检查 - 未及时审阅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次数为0次[3] - 查询公司募集资金专户次数为每月一次[3] - 现场检查次数为1次[3] - 发表专项意见次数为6次[3] - 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次数为0次[4] 培训情况 - 培训次数为1次,日期为2025年3月13日[4] 公司状况 - 公司在各方面均未发现问题[5] - 公司及股东承诺事项均已履行[6][7] - 重大合同履行无重大风险[8] - 保荐人及公司未被采取监管措施[9]
北路智控(301195)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3 16:23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8日发出[2] - 会议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应出席3人,实出席3人[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3] - 监事会认为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全体监事一致同意[3] - 报告公告编号为2025 - 25,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4][7]
北路智控(301195) -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3 16:23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4月18日发通知,4月22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2] - 会议由董事长于胜利召集并主持,高管列席[2]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3] - 表决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 议案已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4] 报告查询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详见巨潮资讯网(公告编号:2025 - 25)[3]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5] - 备查文件含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会议决议[5]
北路智控:2025一季报净利润0.42亿 同比增长13.5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3 16:1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长14.29%,与2023年同期持平 [1] - 每股净资产18.35元,同比增长4.86%,但较2023年同期下降26.04% [1] - 每股公积金11.62元,同比微降0.85%,较2023年同期下降34.68%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5.40元,同比增长16.13%,接近2023年同期水平 [1] - 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0.67%,较2023年同期增长37.57% [1] - 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3.51%,与2023年同期持平 [1] - 净资产收益率1.75%,同比提升9.38%,但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626.92万股,占流通股32.78%,较上期增加35.65万股 [1]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789.13万股(占总股本15.90%)且未变动 [2] - 新增三名股东:员工持股计划(142.23万股/2.87%)、富国基金(88.87万股/1.79%)、社保基金412组合(84.31万股/1.70%) [2] - 五名股东退出前十大,包括原持股84.31万股的员工资管计划及多家合伙企业 [2] 分红政策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方案 [3]
北路智控(30119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3 16:1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48,864,906.9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39,820.5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724,564.5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58,709.8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0.09%[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767,058,061.6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55%[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23,838,016.3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7%[5]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9.7977031595亿元,期初为20.1251993967亿元,期末较期初减少1.63%[18]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7.8728774565亿元,期初为7.6973976285亿元,期末较期初增加2.28%[19] - 期末资产总计27.670580616亿元,期初为27.8225970252亿元,期末较期初减少0.55%[19]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3.3874759919亿元,期初为3.9921073648亿元,期末较期初减少15.15%[19]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0.373689057亿元,期初为0.447244608亿元,期末较期初减少16.45%[20] - 期末负债合计3.4322004527亿元,期初为4.0294762705亿元,期末较期初减少14.82%[2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4.2383801633亿元,期初为23.7931207547亿元,期末较期初增加1.87%[20] - 本期营业总收入2.4886490695亿元,上期为2.2539155859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10.41%[21] - 本期营业总成本2.1116024068亿元,上期为2.0382869496亿元,本期较上期增加3.59%[21] - 本期投资收益为 - 13.044693万元,上期为 - 16.899333万元,本期亏损较上期减少22.81%[2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为4,444,388.28元,上期为5,578,064.65元;信用减值损失本期为 - 3,228,907.19元,上期为4,144,297.61元;资产减值损失本期为 - 990,955.70元,上期为 - 247,429.64元;资产处置收益本期为169,248.35元,上期为0元[22] - 营业利润本期为43,068,012.01元,上期为36,458,098.14元;利润总额本期为43,107,250.85元,上期为39,056,496.52元;净利润本期为41,939,820.51元,上期为36,582,852.45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32元,上期为0.28元;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32元,上期为0.28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56,103,918.50元,上期为207,422,397.51元;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3,867,156.45元,上期为5,353,181.24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6,547,819.43元,上期为9,713,586.33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6,518,894.38元,上期为222,489,165.08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85,777,604.26元,上期为190,440,684.46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9,258,709.88元,上期为32,048,480.62元[24]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82,592,902.78元,上期为90,000,000.00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93,416.87元,上期为1,800,000.00元;处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本期为1,500.00元,上期为840.00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83,187,819.65元,上期为91,800,84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523,562,350.90元,上期为963,326,133.73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40,374,531.25元,上期为 - 871,525,293.73元[24][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0元,上期为2,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936,272.95元,上期为25,438,640.8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936,272.95元,上期为 - 23,438,640.88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460,569,514.08元,上期为 - 862,915,453.99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539,030,081.98元,上期为1,012,897,831.74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78,460,567.90元,上期为149,982,377.75元[25] 部分科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87.72%,主要系开展现金管理所致[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67.25%,主要系开展现金管理所致[9] - 税金及附加较2024年1 - 3月增长88.51%,主要系报告期内税金增加所致[9] - 营业外收入较2024年1 - 3月减少98.08%,主要系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减少所致[9]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434,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前10名股东中,王云兰持股比例18.08%,持股数量23,872,650股;段若凡持股比例13.91%,持股数量18,370,200股等[11] - 于胜利、金勇、王云兰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9,173,350股股份,占总股本44.80%;通过路泰管理间接持有4,912,800股,占比3.72%;三人合计控制64,086,150股,占比48.52%[12] 限售股份情况 - 限售股份期初与期末总数均为82,426,350股,本期解除限售和增加限售股数均为0[14] 投资与业务变更情况 - 2025年2月公司投资2800万元入股北京瀚巍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9734%[15] - 2025年公司变更经营范围,增加多项业务[15][16]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路智控(鄂尔多斯)科技有限公司[16] 报告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6]
北路智控(301195):2024年报点评:营收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产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浙商证券· 2025-04-22 15: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北路智控营业总收入11.29亿元(YoY +12.05%),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 -10.56%),智能矿山监控及集控系统业务快速增长,依托完善产品服务矩阵,有望受益国家矿山智能化需求实现高质量增长[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29亿元(YoY +12.05%),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 -10.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7亿元(YoY -15.86%),整体营收规模稳健增长[1][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41.73%(YoY -3.05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04%/5.44%/12.18%,同比分别下降0.26pct、提升0.31pct、提升1.49pct,研发端持续投入巩固核心竞争力[2] 分产品营收与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智能矿山通信系统、监控系统、集控系统、装备配套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86/4.92/1.35/1.12亿元,同比分别-4.81%/+40.04%/+19.95%/-7.33%[3] - 2024年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95%/41.02%/36.82%,同比分别下滑0.48pct/2.04pct/5.30pct,未来整体业务盈利能力有望好转[3] 公司发展前景 - 近年来在无人驾驶、AI、矿鸿、通信、监控等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依托技术优势实现业务拓展,形成全流程闭环产品体系,未来有望受益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及矿山智能化需求实现高质量增长[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3.61/16.26/19.56亿元,同比增长20.55%/19.41%/20.33%,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48/3.17/3.86亿元,同比增长23.21%/27.71%/21.79%,对应EPS分别为1.88/2.40/2.92元[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29.27|1361.33|1625.54|1955.98| |(+/-) (%)|12.05%|20.55%|19.41%|20.3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1.21|247.92|316.61|385.60| |(+/-) (%)|(10.56%)|23.21%|27.71%|21.79%| |每股收益(元)|1.52|1.88|2.40|2.92| |P/E|20.10|16.31|12.77|10.49|[7]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成本等多项内容,同时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12]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4:5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深度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软件、人工智能、通信等技术于工业制造全流程,构建智能化生态系统 [2] - 主要业务为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覆盖设备感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包含智能矿山管控平台、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等 [3][4] - 2024年8月获CMMI 5级认证,软件研发成熟度达国际高标准,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4] - 总股本132,069,840股,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0元(含税) [2] 行业情况 智能矿山(煤矿) - 煤矿智能化通过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运行,目标为安全提升、减员增效、节能降耗 [5]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1.3%),进口5.4亿吨(同比+14.4%),预计2027年全球煤炭需求峰值达88.73亿吨,中国占50.05亿吨 [6] -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目标2025年大型煤矿基本智能化,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财政补贴及地方配套推动资本支出增长 [7] - 煤矿智能化解决井工煤矿高危环境招工难问题,推动少人化、无人化操作 [8] 智能矿山(非煤矿山) - 全国非煤矿山约3万座,智能化起步晚但政策加速出台,数字孪生、5G、AI等技术助力"安全、减人、高效"目标 [9] 智能化工 - 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44%(2022年),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AI与安全管理融合,目标2026年15%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达3级及以上 [9][10] 智能机器人及矿山无人驾驶 - 政策要求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重点研发掘进、采煤等5类38种机器人 [11] - 露天矿无人驾驶已规模化应用,井工矿因环境复杂仍处研发阶段,政策推动5G远程掘进、无人矿卡等场景落地 [12][13][14] 公司行业地位 - 产品覆盖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应用与决策层三大层级,关键技术如融合通讯、高精度定位等处于行业领先 [14] - 连续三年位列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企业20强榜单前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