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AZN)

搜索文档
Danaher Announces Diagnostic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Partnership to Scale Precision Medicine
Prnewswire· 2025-05-30 04:30
合作公告 - 丹纳赫公司与阿斯利康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新型诊断工具及检测方法 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判断哪些患者能从精准医疗中获益[1] - 合作将利用丹纳赫新成立的精准医疗赋能中心 支持端到端的开发流程 首款产品将整合丹纳赫子公司徕卡显微系统的技术[2] - 初期重点开发数字病理学产品和AI辅助算法 通过识别最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的患者群体来提升诊断精度[2] 技术细节 - 徕卡显微系统已开发领先的数字病理解决方案 计划在全球实验室网络中推广临床应用 近期承诺采用开放标准的DICOM格式以增强系统互操作性[3] - 合作将推进AI诊断技术发展 特别是针对抗体药物偶联物等新一代精准药物 需要配套诊断工具识别适用患者群体[3] - 数字病理技术实现人工检测向数字化分析的转型 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指导水平 预计新开发的检测方法将惠及全球患者[4] 公司背景 - 丹纳赫是全球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创新领导者 拥有约63,000名员工 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加速改善人类健康[5] - 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加速精准诊断技术开发 缩短疗法研发周期和成本 其科学平台已为全球数十亿人提升生活质量[5] - 徕卡显微系统作为丹纳赫子公司 在数字病理平台建设方面具有全球布局优势 将承担本次合作的技术实施工作[4] 战略意义 - 合作建立快速诊断研发商业化框架 涵盖所有诊断模式的开发周期支持[7] - 通过整合阿斯利康的研发能力和丹纳赫的诊断技术 加速AI驱动诊断工具的下一代创新[7] - 强强联合模式被视为推动精准医疗进步的关键加速器 特别在改善患者筛选环节具有变革潜力[3]
Eli Lilly vs. AstraZeneca: Which Pharma Powerhouse is the Better Buy?
ZACKS· 2025-05-28 22:25
公司概况 - 礼来(LLY)和阿斯利康(AZN)是专注于肿瘤学、免疫学和心脏代谢疾病领域的领先制药公司 两家公司均在癌症免疫疗法、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GLP-1药物等下一代疗法领域进行大量投资 [1] - 礼来最大的业务板块是心脏代谢健康 占其总收入的72% 其糖尿病和肥胖治疗药物Mounjaro和Zepbound表现突出 [2] - 阿斯利康最大的业务板块是肿瘤学 占其总收入的41% 公司正通过现有产品标签扩展和推进肿瘤管线候选药物来加强产品组合 [3] 礼来业务亮点 - 礼来专注于心脏代谢健康、神经科学、肿瘤学和免疫学等高增长领域 这些领域具有显著的商业潜力 [4] - Mounjaro和Zepbound在2025年第一季度合计销售额达61.5亿美元 占公司总收入的48% 尽管2024年下半年销售低于预期 但2025年第一季度因新国际市场推出和增产而回升 [5][6] - 礼来在过去几年还获得了Omvoh、Jaypirca、Ebglyss和Kisunla等新药批准 预计这些新药和现有药物的扩展使用将推动2025年销售增长 [7] - 礼来在肥胖、糖尿病和癌症领域快速推进管线 预计今年将有多个关键中后期数据读出 [8] - 2024年第一季度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向股东返还25亿美元 董事会批准了15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 并将季度股息提高了15% [9] 阿斯利康业务亮点 - 阿斯利康拥有16种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畅销药物 包括Tagrisso、Fasenra、Farxiga、Imfinzi等 这些药物推动公司收入增长 [13] - 新药如Wainua、Airsupra、Saphnelo、Datroway和Truqap预计将继续推动2025年收入增长 [14] - 阿斯利康预计到2030年总收入将达到800亿美元 较2024年的540亿美元显著增长 计划到2030年推出20种新药 其中9种已获批/上市 许多新药有望实现超过50亿美元的峰值年收入 [15] - 公司有望在2026年实现核心运营利润率达到30%中段水平 [16] - 计划在2025年将每股年度股息提高至3.20美元 [1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礼来2025年销售和每股收益(EPS)的共识预期同比分别增长32.6%和70.0% 但2025年和2026年的EPS预期在过去60天下调 [19][20][21] - 阿斯利康2025年销售和EPS的共识预期同比分别增长6.7%和9.3% 2025年和2026年的EPS预期在过去60天上调 [21][22] - 年初至今 礼来股价下跌5.7% 阿斯利康股价上涨9.8% 行业整体下跌4.5% [22] - 礼来和阿斯利康的估值均高于行业水平 礼来更贵 其远期市盈率为28.31倍 高于阿斯利康的15.13倍 但两家公司均低于其5年平均水平 [25] - 礼来的股息收益率为0.8% 阿斯利康为2.9% [28] - 礼来的股本回报率为85.5% 高于阿斯利康的33.1% [30] 挑战与竞争 - 礼来面临关键药物Trulicity在美国销售下降的问题 主要由于竞争动态和供应限制 大多数产品在美国的价格也在下降 GLP-1糖尿病/肥胖市场的潜在竞争是另一个不利因素 [10] - CVS Caremark与诺和诺德(NVO)合作 自2024年7月1日起将NVO的Wegovy作为首选GLP-1减肥疗法 这可能会影响Zepbound的市场份额 [11][12] - 阿斯利康受美国Part D重新设计的影响 2025年第一季度Tagrisso、Lynparza、Ultomiris、Truqap和Wainua的销售受损 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全年 Farxiga和Lynparza可能被纳入中国2025年中的量采计划 这将影响在中国的销售 [17] - 欧洲的定价和竞争压力 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的仿制药竞争预计将损害药品销售 2025年美国的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竞争预计将影响Brilinta和Soliris等关键药物的销售 罕见病领域的销售预计将比2024年放缓 [18]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扎根青岛高新区
搜狐财经· 2025-05-28 11:30
外商投资企业集聚青岛高新区 - 青岛高新区已集聚外商投资企业217家,总投资约68.5亿美元 [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共34家,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3亿元 [1]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总投资7.5亿美元,占地80亩,投产后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 [1][3] 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力提升 -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极大提升了青岛高新区乃至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力 [1]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青岛高新区实现外资企业登记"掌上办",在青岛市率先完成 [4] - 通过举办外资企业主题沙龙活动加速资源信息流通 [4] - 为外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设备清关进程并提供政策性引导和补贴 [5] 外资企业成功案例 -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公司过去10年业绩增长超过30倍,先后投资11亿元完成4次扩产,目前年产真空泵设备能力3万多台(套) [5] - 海克斯康加码投资5000余万元新增2条高端便携精密测量仪器生产线 [5] - 海克斯康2024年获评青岛市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唯一的山东省级中试示范基地,自主研发模拟仿真系统可减少企业研发成本40%以上 [6] 企业研发成果 - 海克斯康中试基地2024年业绩超过2000万元 [6]
AZN Gets CHMP Nod for Imfinzi i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ZACKS· 2025-05-27 23:50
核心观点 -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阿斯利康的癌症药物Imfinzi(durvalumab)用于膀胱癌适应症给予积极意见,推荐其在欧盟获批[1][2] - 基于III期NIAGARA研究数据,Imfinzi联合化疗方案使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2%[3] - 美国FDA已于2024年3月批准Imfinzi用于类似适应症,使其成为首个获批用于围手术期治疗的免疫疗法[3][4] - Imfinzi是阿斯利康肿瘤业务的关键增长驱动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0] 监管进展 - CHMP推荐Imfinzi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新辅助治疗,并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作为单药辅助治疗[2] - 除欧盟外,日本等多个国家也正在审查Imfinzi用于MIBC的监管申请[8] - 近期III期POTOMAC研究显示,Imfinzi联合标准治疗显著延长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8][9] 临床数据 - NIAGARA研究证实Imfinzi围手术期方案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2%的疾病相关风险[3] - POTOMAC研究中Imfinzi联合BCG疗法相比单独BCG疗法显示出统计学显著且临床意义的无病生存改善[9] - 多项针对其他癌症适应症的Imfinzi标签扩展研究正在进行中[10] 产品管线 - Imfinzi目前已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胆道癌、子宫内膜癌和肝细胞癌等多种适应症[6] - 近期在美国和欧盟获批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6] 财务表现 - 阿斯利康股价年内上涨7.5%,跑赢行业平均5.7%的跌幅[5] - Imfinzi 2025年Q1销售额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受肺癌和肝癌适应症需求推动[10] 行业比较 - 生物科技板块中Halozyme Therapeutics(HALO)年内上涨14.1%,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5.01美元上调至5.23美元[12] - Lexicon Pharmaceuticals(LXRX)年内下跌10.7%,2025年每股亏损预期从0.37美元收窄至0.32美元[13] - Amarin(AMRN)年内上涨14.5%,2025年每股亏损预期从5.33美元大幅收窄至3.48美元[14]
阿斯利康落地跑出“高新速度”,青岛打造外资磁吸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7:06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 - 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 占地80亩 投产后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支 [1] - 该项目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将提升青岛高新区及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影响力 [1] - 项目实现当年签约 当年拿地 当年施工的"高新速度" 跨国界跨时差解决400余个问题 [1] 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 - 青岛高新区持续优化审批流程 率先实现外资企业登记"掌上办" 举办外资企业主题沙龙加速资源流通 [3] - 高新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加快设备清关 提供政策性引导和补贴 如埃地沃兹连续三年获技术改造奖补每年约600万元 [4] - 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外商投资企业217家 总投资约68.5亿美元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34家 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3亿元 [6] 外资企业案例 -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公司自2012年落户后完成4次扩产 累计投资11亿元 目前年产真空泵设备3万多台(套) 十年业绩增长30倍 [4] - 海克斯康作为全球最大三坐标生产基地 年产值33亿元 新增5000万元投资两条高端便携精密测量仪器生产线 [4] - 海克斯康2024年获评山东省级中试示范基地 自主研发模拟仿真系统减少企业研发成本40%以上 中试基地业绩超2000万元 [5] 外资企业未来规划 - 海克斯康将结合山东市场需求 将先进技术与中国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确保新工厂达全球最高价值标准 [5] - 海克斯康计划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工业软件领域 特别是CX系统解决方案的拓展与升级 [5] - 青岛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汇聚创新资源 提升外资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外资企业 [6]
Why AstraZeneca May Be 2025's Most Underrated Pharma Stock
Seeking Alpha· 2025-05-25 16:50
公司概况 - Allka Research拥有超过20年的投资经验 专注于为个人投资者发掘高回报机会 [1] - 公司采用保守投资策略 擅长识别ETF 大宗商品 科技和制药领域的低估资产 [1] - 致力于简化复杂投资策略 使新手和资深投资者都能参与 [1] 业务模式 - 通过Seeking Alpha平台分享专业分析 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市场观点 [1] - 目标是为投资者群体建立信心 培养能够理性应对市场的投资社区 [1] - 持续在Seeking Alpha发布内容 揭示金融市场运作规律 [1] 市场定位 - 在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 [1] - 专注于传递可操作的策略见解而非单纯理论 [1] - 强调知识共享和财务赋能的核心价值观 [1]
巨头药企纷纷押注细胞治疗,阿斯利康豪掷72亿元收购这家公司
国际金融报· 2025-05-23 17:47
全球药企细胞治疗领域布局 - 阿斯利康以72亿元人民币收购比利时生物技术公司EsoBiotec 交易包括4.25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5.7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 [1] - EsoBiotec专注于体内CAR-T领域 拥有ENaBL平台和四条临床候选管线 核心产品ESO-T01(BCMA CAR-T)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2] - ESO-T01在IIT临床试验中实现首例患者给药 早期数据显示免淋巴清除条件下可高效重编程T细胞 给药28天后患者骨髓癌细胞"零检出" [3] 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前景 - 2022年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估值为58亿美元 预计2028年增长至233.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6.4% [2] - 行业预测实体瘤治疗突破后 通用型CAR-T成本可能下降90% 基因编辑技术将实现体内精准修复 [6] 阿斯利康细胞治疗领域收购历史 - 2022年10月以6800万美元收购LogicBio Therapeutics 获得GeneRide基因编辑平台和sAAVy衣壳平台 [4] - 2022年11月以3.2亿美元收购Neogene Therapeutics 开发实体瘤T细胞受体疗法 [4] - 2023年5月与Revvity签署非独家授权协议 获得Pin-Point碱基编辑平台技术 [4] - 2023年底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 获得FasTCAR技术平台和GC012F双靶点CAR-T疗法 [5] 其他药企细胞治疗领域动态 - 罗氏以10亿美元收购Poseida Therapeutics 获得无病毒载体平台和10余款CAR-T管线 其中P-BCMA-ALLO1疗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缓解率达87% [7] - 强生和传奇生物投资1.5亿美元扩建比利时细胞治疗生产设施 提升CAR-T疗法产能 [7] - 赛诺菲以19亿美元收购Dren Bio 获得CD33/CD123双抗DR-0201 该药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试验中微小残留病灶转阴率达62% [8] 行业资本与技术趋势 - 2025年前5个月全球前十药企在细胞治疗领域投资超150亿美元 覆盖CAR-T、干细胞、基因编辑等赛道 [6] - 头部企业通过收购加速布局 技术重点包括体内CAR-T、无病毒载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方向 [6][7][8]
AstraZeneca Stock Declines 6% in 3 Months: Time to Buy the Dip?
ZACKS· 2025-05-21 22:05
股价表现与市场环境 - 阿斯利康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下跌6.4%,主要归因于宏观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1] - 中美关税暂停90天但后续政策不明朗,贸易不确定性持续拖累全球股市[2] - 制药业虽暂免关税,但可能成为下一轮贸易战目标,且面临美国药价控制政策压力[3] 核心产品优势 - 公司拥有16款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明星药物,包括Tagrisso、Farxiga等,新药Wainua等预计2025年继续贡献收入[4][5] - 肿瘤学业务占总收入41%,2025年Q1销售额增长13%至56亿美元,主要驱动力为Tagrisso、Lynparza等药物[6] - 新获批乳腺癌药物Truqap 2024年销售额达4.3亿美元,2025年Q1达1.32亿美元,与第一三共合作的Datroway也获FDA批准[7] 2025年增长挑战 - 美国医保Part D改革影响Tagrisso等新老药物销售,中国带量采购可能纳入Farxiga和Lynparza[9] - 欧洲定价竞争和新兴市场仿制药冲击Brilinta等药物,Soliris因生物类似药上市面临持续销售下滑[10] - 中国子公司正接受医保欺诈等调查[1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5年股价累计上涨8.2%,跑赢行业(-3.1%)和标普500指数[12][13] - 当前市盈率14.93倍略高于行业14.74倍,但低于五年均值18.05倍,较礼来等同行更便宜[15] - 2025年EPS共识预期从4.47美元上调至4.50美元,2026年从4.95美元上调至4.98美元[19][20] 长期发展前景 - 预计2030年总收入达800亿美元(2024年为540亿美元),期间计划推出20款新药,其中9款已上市/获批[23] - 肿瘤学和心血管代谢领域将持续增长,2025年核心EPS预计实现低双位数增长[22][24] - 美国本土化生产降低关税风险,76%在售药品为美国本土制造[21]
海外制药企业2025Q1业绩回顾:美国药品价格改革叠加不确定的宏观环境
国信证券· 2025-05-21 13: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harma收入端增长整体有所放缓,部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不一 [3] - 美国药价改革及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包括行政命令、削减开支和调查等 [3] - 海外制药企业通过BD交易增厚营收及补齐pipeline短板,与中国企业有合作 [3] 各部分总结 海外药企25Q1业绩概览 - 多家海外药企公布2025Q1营收及全年指引,部分企业营收增长,部分低个位数增长或下滑,部分企业下调业绩指引 [5][6] 美国药价改革与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 - Trump政府发布行政命令提供“最惠国待遇”处方药定价,可能面临司法阻碍,短期影响有限 [7] - 共和党提出削减Medicaid支出方案,预计后续还会推出医药行业相关政策 [7] - 美国商务部启动医药产品及其关键成分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总统可采取相关措施 [7]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Q1市值Top15药企R&D投入合计318亿美元(同比+0.6%),研发费用率18.9%(同比-0.9pp) [8] 多个重磅品种即将迎来专利到期 - 多家药企的多个核心产品将在未来几年迎来专利到期,各药企有不同的BD策略 [13][14] 海外制药企业近期BD项目汇总 - 多家海外药企有近期BD项目,涉及单抗、基因治疗、化药等多种成分/技术类别 [15][16][17] 中国区域销售表现 - 7家海外药企披露中国区域销售数据,2025Q1销售额合计483亿元(同比-6%),剔除Merck后合计销售435亿元(同比+11%) [18] 各药企具体业绩情况 Eli Lilly - 2025Q1全球销售127亿美元(+45%),下调全年GAAP EPS指引 [23] - GLP - 1产品Mounjaro和Zepbound增长,在研管线有进展,肿瘤和自免产品有销售表现 [23] Novo Nordisk - 2025Q1销售收入781亿丹麦克朗(CER+18%),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33] - T2D和减重产品有销售增长,中国市场有表现,在研管线有进展,有BD合作 [33] AstraZeneca - 2025Q1营收135亿美元(CER+10%),各治疗领域和地区有不同表现 [45] - 肿瘤、心血管等领域产品有销售增长,研发管线有进展 [45] Novartis - 2025Q1营收132亿美元(CC+15%),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55] - 心血管、自免、神经和肿瘤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多个适应症临床推进 [55] Abbvie - 2025Q1全球销售133亿美元(Operational+9.8%),上调adjusted diluted EPS指引 [67] - 自免、肿瘤、神经和代谢板块有不同表现,自免产品销售指引上调 [67] Sanofi - 2025Q1营收99亿欧元(CER+9.7%),维持业绩指引 [77] - 自免、疫苗和代谢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自免候选管线读出Ph2数据 [77] Amgen - 2025Q1营收81亿美元(+9%),药品销售额和销量增长 [86] - 非专科药、肿瘤、炎症、生物类似物和罕见病板块有销售表现,在研管线有进展 [86] Gilead - 2025Q1营收66亿美元(同比-1%,环比-12%),维持业绩指引 [87] - HIV、肿瘤和肝病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肿瘤研发管线有进展 [87] Roche - 2025Q1营收154亿瑞士法郎(in CHF+7%,CER+6%),各部门有不同表现 [88] - 肿瘤、血液学等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引进Zealand长效Amylin类似物 [88] JNJ - 2025Q1药品板块营收138.7亿美元(+2.3%,Non - GAAP +4.2%),各治疗领域表现不同 [92] - 肿瘤和自免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神经领域有产品进展 [92] Vertex - 2025Q1营收27.7亿美元(+3%),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103] - CF、SCD、疼痛、T1D和肾病领域有产品销售和研发进展 [103] Pfizer - 2025Q1全球销售137亿美元(Operatoinal -6%),成本削减初见成效 [104] - 肿瘤、疫苗、代谢和罕见病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研发管线有进展 [104] BMS - 2025Q1营收112亿美元(ex - FX -4%),更新全年业绩指引 [105] - 肿瘤、心血管、血液学、自免和神经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临床有进展 [105] Merck - 2025Q1全球销售155亿美元(-2%,CER+1%),各业务有不同表现 [106] - 肿瘤和疫苗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心血管领域有产品和合作进展 [106] GSK - 2025Q1销售75亿英镑(CER+4%),各产品板块有不同表现 [107] - 疫苗、HIV、呼吸和免疫、肿瘤和吸入制剂领域产品有销售和研发进展 [107] Regeneron - 2025Q1营收142亿美元(CER+8%),各领域有不同表现 [108] - 自免、眼科、肿瘤、血液学和代谢领域产品有销售表现,在研管线有进展 [108]
3 Promising Growth Stocks You Can Buy for Less Than $100
The Motley Fool· 2025-05-21 09:41
投资成长股策略 - 投资多只成长股可分散风险避免押注单一公司 [1] - 当前有三只具有长期潜力且价格较低的成长股:嘉年华(Carnival)、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Block [2] 嘉年华(Carnival) - 股价约23美元近期业绩强劲 邮轮运营商需求旺盛带动创纪录表现 [4] - 最近季度(截至2月28日)营收58亿美元同比增长7% 营业利润5.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2.76亿美元增长近一倍 [4] - 长期债务255亿美元仍较高 但正在减少债务负担 当前股价约为明年预期利润的13倍 [5]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 股价略低于70美元 拥有广泛的药物组合是优质的医疗保健投资标的 [6] - 今年前三个月肿瘤产品销售额超56亿美元 心血管/免疫/罕见病等治疗领域也贡献数十亿收入 [7] - 预计2030年销售额将突破800亿美元(去年为540亿美元) 市盈增长比率低于1且提供2.3%股息收益率 [7][8] Block - 当前股价约60美元(52周高点近100美元) 受益于加密货币普及和整体经济增长 [8] - 约40%收入与比特币相关 通过Cash App提供转账/股票投资/比特币交易等综合服务 [9] - 商户支付终端设备避免昂贵租赁成本 可同时受益加密热潮和经济复苏 [10] - 今年股价下跌超30% 前三个月收入下降3% 但三年间收入从177亿增长至241亿增幅37% [11][12] - 当前股价为预期收益的16倍 低于标普500平均22倍的远期市盈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