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AZN)
搜索文档
[Earnings]Upcoming Earnings: Tech, Pharma, and Energy Giants Dominate the Week





Stock Market News· 2025-11-05 22:12
本周财报日历核心安排 - 财报周于周三开始,诺和诺德和麦当劳将在盘前公布业绩 [1] - 周三盘后重点关注科技与半导体行业巨头,包括Applovin公司、高通公司和Arm控股公司 [1] - 周四盘前亮点为阿斯利康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的财报 [1] - 周五将由Constellation Energy公司、KKR公司和Enbridge公司领衔,主导公用事业和金融板块的业绩报告 [1] - 下周一和下周二的主要市场推动事件较少 [1]
阿斯利康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宣布扩大在华生产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1-05 21:47
在华投资与产能扩张 - 公司宣布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以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产能 [1] - 青岛基地扩建旨在提升吸入气雾剂产能 以满足哮喘和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求 [1] - 此次扩建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创新生态的信心 [1] 可持续发展成果 - 青岛基地项目采用节能技术 预计投产后实现近零碳运营 [1] - 无锡基地已实现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并获得碳中和承诺认证 [1] - 泰州基地的碳排放较2015年水平减少97.5% [1] 创新药物展示 - 公司在进博会首次展出两款今年在华获批的肿瘤创新药:荃科得®(卡匹色替片)和达卓优®(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 [2] - 展台同时亮相多个新拓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 [2]
深化战略合作 国药控股与多家跨国药企开展深度业务交流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21:47
人民财讯11月5日电,据国药控股消息,国药控股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卫材中国、吉利德科学 等多家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围绕当前合作成效、未来战略协同与创新业务模式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 的对话交流,为持续深化战略合作注入新动力。 ...
阿斯利康宣布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 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产能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21:13
投资与合作协议 - 阿斯利康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公司宣布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以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产能 [1] 产能与产品 - 此次扩建将进一步提升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的产能 [1] 市场需求 - 产能提升旨在更好地满足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1]
1.36亿美元追加投资,阿斯利康进博首日再次落子加码中国
第一财经· 2025-11-05 20:52
公司投资动态 - 在进博会首日宣布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以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的吸入气雾剂产能 [1] - 两年多来在中国制造领域的总投资额超过18亿美元 [4] - 2022年在泰州投资2600万美元建设安达唐生产线,2023年增资2700万美元建设安达释新生产线 [3] - 2023年宣布投资4.75亿美元在无锡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并于2025年5月正式开工 [4] - 启用位于北京的全新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该中心是公司25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的核心项目 [7] 公司生产与研发布局 - 生产供应基地分布在无锡、泰州、青岛、北京,产品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向全球70多个市场出口 [4] - 全球六大战略研发中心中有两个落户中国,分别位于上海和北京 [7] - 中国研发团队主导了近20项公司的全球临床试验 [7] - 计划在2030年底前推出20款全球创新药 [9] - 2023年以来与14家本土创新药企达成授权合作,并通过产业基金支持28家中国创新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7] 公司可持续发展举措 - 无锡生产供应基地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应用,并率先使用清洁供热创新解决方案 [4] - 泰州基地碳排放较2015年已减少97.5% [4] - 青岛基地预计在投产之初即实现近零碳运营 [4] 行业市场环境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亿美元,全球占比总体保持在15%左右 [9]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将继续提升 [9] - 2024年中国发起的新药临床试验占全球总量的30%,份额在十年间从1%跃升至30%,稳居全球第二 [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共40笔,其中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占比高达40% [8] - 当前中国医药市场中创新药占比为8.6%,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9] 行业政策与支付环境 - 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目录获得报销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左右降至1年左右 [8] - 约80%的创新药可以在上市2年内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8] - 近期国家医保谈判首次在基本医保目录之外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9]
跨国药企进博会“秀肌肉”,在华建厂买创新药
36氪· 2025-11-05 20:34
进博会概况与行业意义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主题为“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1] -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是洞察全球医疗前沿动态的重要窗口,成为跨国药企首发、首秀、首展创新产品、深化本土化合作、加码在华投资的“年度重头戏” [1] - 进博会成为跨国药企深化本土布局、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纽带,例如GE医疗参与进博会八年来,累计有超过50款新品在中国临床应用 [11] 跨国药企在华战略升级与投资 - 跨国药企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安斯泰来于10月27日在北京设立首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这是其进入中国市场31年来首次在华设立创新研发中心 [3] - 阿斯利康今年10月宣布将加速落地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在华投资,在京启用全球第六个、在华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 [9] - 勃林格殷格翰宣布计划在华投资超50亿元,礼来迄今已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布局 [4][10] - 仅今年10月份,至少有8家跨国药企披露了在中国新设研发或创新中心的消息,包括礼来、辉瑞、拜耳、阿斯利康、美敦力等 [8] - 美敦力在华设立的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于今年10月25日正式落地,公司称中国市场是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更是驱动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9] 中国医药创新实力提升 - 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Nature Index排名前100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占比逾20%,是2015年的五倍;2024年中国研发申办的临床数量接近2000项,是2015年的五倍;2024年全球首次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国占比达到38%,是2015年的十倍 [6] - 全球在研首创新药中,中国份额接近20%;ASCO大会上,中国药企入选突破性摘要的比例已与国际接轨 [6] - 前美国FDA局长Scott Gottlieb表示,2024年FDA批准的IND分子中,超过50%都来自中国 [8] - 专家指出,中国创新药产业已从“量的积累”迈入“质的竞争”新阶段,行业正进入“优中选优”的高质量竞争新格局 [6] 跨国药企BD交易活跃与模式创新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巨大,截至今年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 [15] - 今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相关交易(包括License-in、境内交易、License-out)总金额达到608亿美元,已超越2023年全年总金额571亿美元;交易数量为144笔,同比增加67% [15] - 今年上半年,中国药企对跨国药企的海外授权交易超过70笔,根据部分已披露的数据,其首付款总额达近30亿美元,交易总额达531.36亿美元 [16] - 交易金额纪录不断被刷新,例如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60亿美元总交易款,拿下沈阳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全球权益(不包括中国内地) [16] - 武田制药与信达生物的交易涉及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的溢价战略股权投资),以及潜在里程碑付款,最终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创下新纪录 [16] - BD合作模式出现创新,如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就IBI363项目采用在美国市场利润损失共担的Co-Co模式(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使信达生物升级为武田制药的“战略合伙人” [17] - 除辉瑞和武田制药外,诺和诺德、默沙东、阿斯利康、罗氏等多家跨国药企也在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商务拓展合作,交易项目覆盖单抗、双抗、GLP、ADC等热门靶点 [17] 中国市场定位的演变与未来趋势 - 中国对跨国药企而言,已从单纯的终端消费市场升级为全球创新策源地,深度参与创新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流程 [5] - 跨国药企对在华开展临床试验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从过去不愿在中国开展早期临床试验或针对中国高发肿瘤进行专项布局,转变为积极邀请中国专家参与并主导其药物的早期临床研究和国际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 [14] - 专家预计,由于很多跨国药企的专利在2026年至2028年将要过期,为了维持销售额增长,引进管线是必然选择,而中国是重要目标市场 [18][19] - 全球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有1/3来自中国,中国市场不仅数量多、选择多,也更具成本效益 [19] - 预计至2040年,美国FDA批准的创新药,来自中国的比例将达到35% [19]
阿斯利康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展出多款创新药物
扬子晚报网· 2025-11-05 20:23
在华投资与产能扩张 - 公司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在华扩大生产布局 [1] - 公司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以扩建吸入气雾剂产能 [3] - 此次扩建旨在提升产能,更好地满足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3]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转型 - 公司在华三大生产供应基地(无锡、泰州、青岛)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3] - 无锡基地已实现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成为行业内率先使用清洁供热创新解决方案的基地,并获得碳中和承诺认证 [3] - 泰州基地的碳排放较2015年减少97.5% [3] - 尚在建设中的青岛基地预计在投产后实现近零碳运营 [3] 创新药物与产品管线 - 公司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今年获批的两款乳腺癌创新药物:荃科得(卡匹色替片)和达卓优(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 [3] - 过去七年,公司共带来18款“进博宝宝”创新药物,覆盖呼吸、肾脏、消化、罕见病、自体免疫及肿瘤多癌种 [3]
加码布局中国市场,阿斯利康本届进博会首发多款创新药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9:22
参展概况 - 公司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题为“秉中国承诺,创健康未来” [2] - 公司宣布加码青岛生产布局并首次展出两款今年在华获批的肿瘤新药 [2] 肿瘤领域进展 - 首次展出今年获批的两款肿瘤创新药荃科得®和达卓优®,与既有产品共同服务中国近380万患者 [3] - 过去七年公司已有18款“进博宝宝”在华落地,覆盖呼吸、肾脏、消化、罕见病、自体免疫及肿瘤领域 [3] - 公司北京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于今年10月启用,是25亿美元投资计划的核心项目,旨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3] 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与青岛高新区签署协议,追加约1.36亿美元投资扩建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以提升吸入气雾剂产能 [5] - 青岛基地扩建项目引入节能技术,目标实现近零碳运营 [5] - 公司无锡生产基地已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获碳中和承诺认证 [5] - 公司泰州基地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97.5% [5] - 在建的青岛基地规划投产后实现近零碳运行 [5] 公司战略与信心 - 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表示青岛基地扩建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创新生态的信心及推动共同健康的愿景 [7]
AstraZeneca wins shareholder backing for NYSE listing in US pivot
Reuters· 2025-11-04 00:11
公司重大决策 - 阿斯利康股东批准公司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 [1] - 此次上市旨在使公司能够利用更深的资本池 [1]
AstraZeneca Moves to NYSE Amidst Stalled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Widening U.S. Wealth Gap
Stock Market News· 2025-11-04 00:08
阿斯利康美国上市结构重组 - 公司股东于2025年11月3日的股东大会上以99.36%的赞成票批准了新公司章程,为上市结构统一铺平道路 [1] - 公司计划于2026年2月2日终止其美国存托凭证计划并摘牌ADS,同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直接上市交易 [1] - 此举旨在利用美国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扩大投资者基础,特别是吸引美国国内机构和零售投资者 [1] 全球经济与制造业动态 -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 10月录得50.8,与上月持平,连续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全球制造业保持稳定但缓慢的增长环境 [2] - 加州科技就业形势严峻,旧金山都会区信息行业在过去一年流失了16,100个工作岗位,降幅为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衰退以来最大 [2] 美国财富分配格局 - 美国财富高度集中,前10%的家庭持有全美家庭所持股票总额的87%,而前1%的家庭就占据了其中50%的股票市场财富 [3] 企业并购与投资活动 - 金伯利克拉克公司拟通过现金加股票交易收购Kenvue,此举预计将帮助激进投资者D.E. Shaw在其Kenvue投资上实现盈亏平衡,此前其面临超过2亿美元的亏损 [4] 地缘政治与贸易进展 - 叙利亚能源部宣布招标购买700万桶轻质原油,以保障本地市场燃料供应并缓解电力短缺 [5] - 印度贸易部确认欧盟谈判代表正在新德里商讨贸易协议,拟议的自由贸易协定中20个章节已有10个完成谈判,另有4-5个章节已基本达成一致,双方目标在12月前取得实质性进展 [5] 美国国内政治与政策 -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权宜支出法案谈判时间紧迫,并指出存在法律障碍阻碍SNAP资金发放,需要重新计算对受益人的部分付款 [6] - 约翰逊议长提及上周末与前总统特朗普讨论了SNAP问题,该计划被指成为政府停摆谈判中的政治筹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