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斯利康(AZN)
icon
搜索文档
AstraZeneca wins shareholder backing for NYSE listing as drugmaker pivots to US
Reuters· 2025-11-04 00:06
AstraZeneca shareholders approved a direct listing of the drugmaker's shares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on Monday, giving it access to a deeper capital pool. ...
[Earnings]Upcoming Earnings: Tech, Healthcare, and Energy Drive the Week
Stock Market News· 2025-11-03 22:14
财报发布日程 - 周二盘后主要公司发布财报 包括Shopify公司 Uber公司 辉瑞公司 超微公司 [1] - 周一盘后Palantir公司发布财报 周四盘前阿斯利康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发布财报 [1] - 下周一盘后将有一份重要的云计算报告发布 [1] 行业活动分布 - 金融和能源行业整周活跃 活动高度集中在周一 周二和周三 [1]
进博会扩大开放新图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第一财经· 2025-11-03 21:43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均创历史新高[2][3] - 参展企业中包含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1][3] - 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12] 企业参与与战略价值 - 霍尼韦尔作为进博会“全勤生”,累计展出约170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多数已在中国市场成功落地[4] - 美敦力在中国拥有近70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2025财年本土采购额预计约5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90%的直接采购将供给其海外工厂[11] -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实现销售额增长,落地的门店已超过400家[5] 创新展示与产品首发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7] - 美敦力今年将集中展示百余款创新医疗科技产品,包含6款首展产品,包括全球首款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器进行“亚太首展”[7] - 蔡司将重点展示多项本土创新里程碑成果,贺利氏在中国市场首发一款来自比利时的新产品,并发布推动绿氢规模化生产的贵金属催化剂[8] 本土化战略与研发投入 - 霍尼韦尔在中国布局10个工程研发中心和五大研究院,拥有超过4500项中国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今年展示的8款新品多数由中国团队本土研发[9] - 阿斯利康累计在华投资总额超过17亿美元,其在华首个全球研发中心已升级为全球战略研发中心[9] - 蔡司以长三角和大湾区为两个发展中心,今年9月实现三款本土制造高端显微镜的首产下线,并启动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以整合升级运营职能[10][11] 平台效应与市场机遇 - 进博会已成为企业首发首展创新产品、呈现前沿科技、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4]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其超大市场规模、完整产业体系和完善产业配套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坚实依托[9][11] - 中国层次更多元、内涵更丰富、潜力更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全球新品诞生、企业长效发展的推动力[5]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23):MNC药企在心血管领域密集布局,聚焦PCSK9及Lp(a)两大靶点
国信证券· 2025-11-03 19: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ASCVD疾病负担沉重,血脂异常是重要的始动因素,LDL-C与ASCVD风险相关性已有充分证据,但他汀治疗后相当比例患者仍未达标,Lp(a)作为独立于LDL-C的"尾部风险"因子通过动脉粥样硬化、促凝及促炎通路影响心血管事件风险[2] - MNC药企在心血管领域密集布局,聚焦PCSK9及Lp(a)两大靶点,预计PCSK9全球市场规模110~190亿美元,Lp(a)抑制剂市场30~70亿美元[2] - 未来几年多个心血管事件终点Ph3临床研究将读出数据,包括VESALIUS-CV、HORIZON、OCEAN(a)-Out_comes等关键催化剂[2] - 相关标的包括恒瑞医药(HRS-5346授权给Merck)和石药集团(YS2302018授权给AstraZeneca)等国内药企通过授权合作参与全球竞争[2] ASCVD疾病负担 - ASCVD是全球首要致死原因,1990与2021年缺血性心脏病均位列全球死因第1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159/10万人下降至109/10万人,但总数仍接近900万人,占全部死亡原因约13%[5] - 美国2022年冠心病死亡37万例、卒中16万例,≥20岁人群中约1870万人至少经历过一次ASCVD事件[5] - 中国2021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196万例、卒中约230万例,约7000万人至少有一次ASCVD病史[5]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中,含有apoB的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壁内沉积是始动环节,LDL-C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累积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 LDL-C治疗现状与未满足需求 - 美国ASCVD患者中约75%使用他汀治疗,但仅25%患者LDL-C控制在70 mg/dL推荐值以下,1130万未达标人群中仅60万人使用附加疗法[26] - 高风险ASCVD患者CVD事件发生率为非高风险患者的3倍以上,指南推荐他汀基础上使用EZM/PCSK9i附加疗法但渗透率低[26] - PCSK9抑制剂临床数据显示LDL-C降幅显著,Evolocumab在FOURIER研究中使LDL-C从92 mg/dL降至30 mg/dL,3P-MACE风险下降20%[32][53] Lp(a)作为新兴靶点 - Lp(a)是独立于LDL的ASCVD风险因子,水平由基因决定,几乎不受生活方式干预影响,通过致动脉粥样硬化、促凝和促炎作用增加心血管风险[35][37] - 美国人群中Lp(a)中位数14 mg/dL,>50 mg/dL占比14.7%;中国人群中位数11 mg/dL,>50 mg/dL占比8.4%[40] - Lp(a)抑制剂研发进展包括Pelacarsen(ASO)、Olpasiran(siRNA)等,其中siRNA药物可实现90%以上Lp(a)降幅,多项Ph3研究将于2026-2031年读出数据[41][42][47] MNC药企布局与市场空间 - PCSK9药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110~190亿美元,Lp(a)抑制剂市场预计30~70亿美元,基于患者分层和渗透率假设(二级预防10%~15%,一级预防5%~10%)[66][68] - PCSK9药物截至2025Q2 LTM销售额约40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50%,年用药费用约4000美元,远期渗透率提升驱动市场增长[68][69] - MNC药企如Eli Lilly、Novartis、Merck等通过多机制产品矩阵覆盖心血管疾病人群,包括PCSK9靶点(单抗、siRNA、口服药)和Lp(a)靶点(ASO、siRNA、小分子)[72] 临床事件催化剂 - VESALIUS-CV(Amgen,PCSK9 mAb,一级预防)将于2025年11月AHA大会公布完整数据[2][32] - HORIZON(Novartis,Lp(a) ASO,二级预防)topline数据预计2026H1读出[2][41] - OCEAN(a)-Out_comes(Amgen,Lp(a) siRNA,二级预防)topline数据预计2026H2读出[2][41] - ORION-4/VICTORION-2P(Novartis,PCSK9 siRNA,二级预防)数据读出时间2026/2027年[2][32]
诚益生物带9亿对赌IPO,周敬业涨薪1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4:46
(来源:预审IPO) 文/瑞财经 李姗姗 依靠向阿利斯康授权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研发及商业化权利,诚益生物开曼有限公司(下 称"诚益生物")在两年半时间创收超17亿元。 诚益生物的收入全部来自阿利斯康,短暂的刺激让其业绩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实现盈利。但随着阿利 斯康贡献收入的减少,2025年上半年,诚益生物再度出现净亏损2011.3万美元。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在融资端,诚益生物上一次融资还是在2023年底。近年来,随着研发和运营成本的消耗,公司账上现金 不断减少。但诚益生物似乎并不缺钱,截止2025年上半年末,还有1.18亿美元用于理财。 而促使诚益生物递表港交所的,或是其与投资者之间的对赌回购:若未能在2021年1月6日后六年内完成 IPO,战投们则有权行使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中的赎回权。截至2025年8月末,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 股为1.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9.17亿元。一旦发生回购,诚益生物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诚益生物核心产品为ECC4703(口服肝脏靶向THR-β完全激动剂),尚未实现商业化,预计在2025年第 四季度启动IIa期临床试验。 01 背负超9亿对赌回购 递 ...
基层慢性病管理再升级:目标明确 慢阻肺病防治迎来新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00:50
政策导向与行业目标 - 国家层面加强慢性病管理,目标到2027年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县区基本实现基层慢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到2030年慢性病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在基层广泛应用[1]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慢性病健康管理目标,需加强早期诊断、健康生活方式和患者长期管理机制[1] - 近期政策支持基层慢阻肺病药品配备工作,旨在实现“防-诊-治-管”闭环管理,让更多基层患者获益[5] 慢阻肺病疾病负担与诊疗现状 - 慢阻肺病是我国最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近1亿,40岁以上人群每8人中就有一位患者[3] - 疾病知晓率与诊断率极低,公众知晓率不足10%,仅不足3%患者知晓自己患病,近90%从未得到明确诊断[4] - 超过90%慢阻肺患者为轻症但肺功能已受损,然而我国仅10%左右患者被正确诊断,大部分初诊时已属重度或极重度[4] - 基层是慢阻肺长期管理主战场,但存在22.92%误诊率和22.09%漏诊率,部分基层药品配备有限导致转诊后用药衔接难[2][8] 慢性病药物市场规模与特征 - 2024年全球慢性病药物市场规模达1.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8%,预计2025年将突破1.35万亿美元[6] - 2024年中国慢性病药物市场规模达685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14.3%,增速10.5%,是整体医药市场增速2倍[6] - 市场呈现高集中度、高增长、高创新特征,心脑血管、糖尿病、呼吸系统、肿瘤和精神病五大类用药占比达83%,糖尿病用药增速达14.2%领跑[6] - 增长受三大因素驱动: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慢性病早诊早治率提升至58%、医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6]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呼吸领域共16条在研管线,针对呼吸慢病形成从靶点到适应症全面布局,覆盖哮喘、慢阻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7] - 公司业务架构调整,成立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和呼吸吸入事业部,分别专注特药面向未来生物制剂业务和深耕普药夯实呼吸业务基本盘[10][11] - 公司多维度赋能基层,鉴于约60%慢阻肺患者生活在县域乡镇等基层地区,通过支持筛查识别能力、提升诊疗能力、助力全程疾病管理来提升诊疗可及性[8] - 公司通过全渠道协同,将呼吸治疗领域创新疗法从核心医院拓展至社区,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11]
[Earnings]Upcoming Earnings: Tech, Energy, and Pharma Drive Next Week’s Market Action
Stock Market News· 2025-10-31 21:13
财报发布日程 - 周五盘前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领衔发布财报 同时还有艾伯维公司 [1] - 下周一盘后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发布财报 [1] - 下周二主要财报包括Shopify Inc、优步技术公司、辉瑞公司和超微半导体公司 [1] - 下周三盘后科技行业成为焦点 包括Applovin公司、高通公司和Arm Holdings plc [1] - 下周四盘前阿斯利康PLC和康菲石油公司发布财报 [1] - 下周五发布关键财报的包括金融公司KKR & Co Inc和公用事业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oration [1]
诸多全球前沿医疗创新成果将集中亮相第八届进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0:48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被视为全球创新成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和深化本土布局的核心纽带 [1] - 公司借助进博会加速全球前沿创新成果向临床价值的转化 [1] - 公司持续拓展本土合作网络 助力构建更完善的创新医疗生态系统 [1] 爱德华生命科学参展情况 - 公司连续第六年参展进博会 展示覆盖瓣膜置换和瓣膜修复的全线前沿产品和治疗方案 [2] - 通过进博会平台 公司多款产品实现从展品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INSPIRIS RESILIA瓣膜于2021年在中国上市 SAPIEN3 Ultra RESILIA瓣膜于2023年6月在中国香港实现首例植入 MITRIS RESILIA瓣膜于今年4月正式在华上市 [1] - 公司今年展台特别设置沉浸式互动体验区 参与者可通过智能感应设备测量心率并拍摄纪念影像 [2] 阿斯利康参展情况 - 公司为第八次参展的进博会"全勤生" 将集中展示入华30余年来为中国患者带来的40多款创新药物 [2] - 公司将在华首展2款肿瘤创新药 并宣布新的生产扩建计划 [2] - 公司今年年初宣布25亿美元重大投资以加码在华布局 [2] 诺和诺德参展情况 - 公司为第八次参展的进博会"全勤生" 打造了首个聚焦肥胖症健康管理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轻盈小屋" [2] - "司美格鲁肽家族"多款明星产品携新进展亮相 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诺和泰®获批新增慢性肾脏病适应证 诺和忻®突破多肽类药物口服技术壁垒 诺和期®在进博会首展后当月上市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3] - 公司展示"院店协同"新模式 旨在打通肥胖症院内外管理闭环 [2] 直观复星参展情况 - 公司全方位展现其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首次携单孔与多孔双系统同台亮相 [3] - 公司带来模拟及培训数字化平台SimNow2训练模拟器 为医院及医生提供完善的手术机器人培训体系 [3] - 公司认为中国是全球医疗健康的重要市场 更是引领行业创新与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 [3]
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 和铂医药-阿斯利康北京创新实验室揭牌
贝壳财经· 2025-10-28 15:28
合作里程碑 -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共建的创新实验室于10月25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深化 [1] - 该创新实验室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旨在融合和铂医药的全人源抗体技术与阿斯利康在疾病生物学、临床开发及AI药物设计等领域的优势 [2] - 双方已形成“研发合作+股权投资+建立北京创新中心”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1] 技术平台与商业合作 - 和铂医药的抗体技术平台已与阿斯利康、辉瑞、大塚、艾伯维、莫德纳等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合作,累计总金额超百亿美元 [1] - 公司获得阿斯利康溢价入股,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增持股份至7.05% [1] - 和铂医药抗体药物创新开发平台与AI干湿实验室平台已完成搭建,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1] 研发进展与管线扩张 - 今年3月,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 [1] - 创新实验室的启用将推动前沿科研落地,使新一代抗体药物从发现到优化的全流程研发进入加速通道 [1] - 公司自研管线已从早期的5款产品扩展至20余款,涵盖肿瘤、炎症及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2]
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 深化本土创新布局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47
跨国药企在华战略布局 - 多家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展开新一轮战略布局,涵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数字化创新及全产业链投资 [1] - 跨国药企的战略重心正从“在中国制造”向“在中国创造”迁移 [3] 美敦力投资动态 - 10月25日,美敦力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暨美敦力博物馆在北京正式落地,致力于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疾病管理解决方案 [1] - 该基地聚焦心血管、微创外科、神经科学等领域,将建设高水平医疗培训中心和患者关爱中心 [1] - 此举是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完善本土价值链布局的关键一步 [1] 阿斯利康投资动态 - 10月25日,阿斯利康正式在北京启用全新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该项目是其25亿美元(约180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的核心 [1] - 研发中心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中心,旨在加速药物早期研究成果向临床开发的转化 [1] - 该中心将拓展与本地临床试验机构、高校及生物科技企业的合作 [1] 赛诺菲投资动态 - 10月17日,赛诺菲宣布其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额高达10亿欧元 [2] - 这是国内首个由跨国企业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2] - 新基地将与已有的北京、深圳与杭州三地的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打造覆盖从原料药到制剂的高质量生产网络 [2] 礼来投资动态 - 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于今年正式启动,这是该平台在美国以外的地区首次落地 [2] - 公司认为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蓬勃发展,是新兴生物技术研发的策源地 [2] 行业政策环境 - 我国持续优化医药行业政策环境,例如今年4月份发布的《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 [2] - 《措施》提出推进设立国家生物技术学院,启动建设北京临床研究中心,集中落地国际药企研发创新中心 [2] - 9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座谈会,强调鼓励外资企业在华扩大投资,拓展“在中国、为世界”格局 [3]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已不仅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更具备了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的关键要素,包括审评审批政策、顶尖科研人才、丰富临床资源及数字医疗先发优势 [3] - 跨国药企的深度本土化将全球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并与本土药企形成协同分工,共同推动竞争维度向临床价值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