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歌(GOOG)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三重风暴席卷金融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22 00:43
市场异动: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 - 全球主要股指集体大幅下挫,恐慌情绪蔓延,恐慌指数VIX单日飙升15%至近三个月新高[3] - 美国标普500指数创下年内最大单周跌幅并跌破关键支撑位,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下挫至三个月低点,德国DAX指数跌幅超过1.5%[1][3] - 亚洲市场中,日经225指数表现尤为惨烈,单日暴跌逾3%[1][3] - 避险资产需求激增,黄金价格重新站上每盎司2000美元关口[3] 预期突变:美联储给市场“泼冷水” - 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从一个月前的94%骤降至11月中旬的47%左右[5][6] - 预期急剧转变源于美联储官员近期的鹰派言论,释放出“不急于降息”的信号[7] - 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可能在2026年前都不会降息,影响消费者和企业借贷成本[7] 日本危机:“股债汇三杀”冲击全球 - 日本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萎缩,环比年率为负增长1.8%[10] - 日本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日经225指数大跌3.2%,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1.75%以上(接近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穿155关口[10] - 为应对经济困境,日本政府正筹划规模超过去年13.9万亿日元的刺激方案,但加剧了投资者对市场稳定性的担忧[10] AI泡沫:科技股繁荣现裂痕 - 全球大型科技公司遭到集中抛售,英伟达、AMD等芯片巨头股价大幅回调[11] - 机构投资者释放谨慎信号,桥水基金、软银行等顶级机构三季度大幅减持或清仓英伟达股票[11] - 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恶化,亚马逊、Meta、谷歌等公司密集发行超800亿美元债券,从市场吸走巨量资金,加剧科技股流动性压力[11] 连锁反应:从加密货币到欧洲市场 - 加密货币市场首当其冲,比特币价格跌破9万美元关口,其他主要加密货币随之大幅下挫[13] - 欧洲市场未能独善其身,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85%,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32%,法国CAC40指数跌1.86%,德国DAX30指数跌1.60%[13] - 欧洲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欧元区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仍在[13] 前景展望:风暴过后是黎明还是长夜 - “巴菲特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已飙至240%上方,远高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约150%的高点,预示市场可能存在泡沫[15] - 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膨胀至创纪录的3817亿美元,传递出防御策略信号[17] - 未来几周将公布的关键经济数据(如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将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成为决定全球市场短期走势的关键[17]
GPU算力为何引发全球电荒?
搜狐财经· 2025-11-22 00:35
AI行业电力危机现状 - AI竞赛的核心正从算力芯片转向电力基建 [1] - 2025年OpenAI在德州阿比林规划4.5吉瓦电力接入 相当于五座核电站发电量 [1] - 微软GPU集群因电力不足而闲置 北弗吉尼亚数据中心项目排队等电长达数年 [1] - 微软首席执行官坦言最大问题从算力资源过剩转变为电力供应及设施建置速度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AI行业电力消耗将至少是2023年的10倍 [4] - AI消耗算力每6个月增加10倍 远快于芯片制造能力提升速度 [4] - 生成式AI年度耗电量将从2023年7太瓦时激增至2028年393太瓦时 [4] - 美国数据中心电力缺口预计在2025-2028年间达到49吉瓦 相当于3300万美国家庭用电短缺 [4] - 美国最大电网PJM互联电网预测到2035年夏季峰值需求将比2023年增长38% 新增近58吉瓦需求 [4] 全球各地区电力基础设施挑战 - 美国超过70%变压器超龄服役25年 三分之一超过50年 设计寿命40年设备在自然灾害面前脆弱 [12] - 美国电网分散化 各州电网独立运行 缺乏统一协调调度体系 [12] - 欧洲电网普遍老旧 平均年龄高达50年 已接近设计寿命终点 [10] - 欧洲电网碎片化导致地区间电价差距巨大且不断扩大 [10] - 欧盟计划投资300亿欧元创建13个区域性AI工厂网络与千兆瓦级超级数据中心 [6] - 每个千兆瓦级数据中心需约1吉瓦电力 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用电需求 欧洲电网当前设计未考虑高密度集中式负载 [6]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 电压等级最高 调控能力最强的统一电网 在清洁能源布局上走在世界前列 [15]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压倒性产能 全球最大光伏和风电产业链在中国 [17] AI能耗具体数据与影响 - 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460太瓦时 占全球用电量2% 到2026年将超过1000太瓦时 约等于日本2022年全年用电量 [7] - 训练GPT-3一次耗电量达1287兆瓦时 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电动汽车每辆跑20万英里所耗电量总和 [7] - ChatGPT每天响应约2亿个请求 消耗超过50万度电 [7] - 一次AI搜索耗电量是谷歌搜索10倍 一个数据中心耗电量可与1000家沃尔玛门店相当 [7] - 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较2023年大幅增长175% 相当于再增加一个全球前十耗电大国电力负荷 [7] - 在爱尔兰 数据中心消耗全国20%电力 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11] 科技企业应对策略 - 科技公司采取自救措施 包括修建发电厂或将数据中心搬到国外 [11] - OpenAI和甲骨文在德州合建天然气发电厂 xAI在田纳西搞基建导致发动机缺货 订单排到2029年后 [11] - 微软与Constellation Energy签署价值16亿美元购电协议 重启三哩岛核电站已关停反应堆 [18] - 亚马逊 谷歌选择与电力基础设施公司合作 参与核电站建设 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18] - 谷歌宣布与核能初创公司凯洛斯能源签署协议 计划在2030年前建造7座SMR 至2035年在美国电网新增高达500兆瓦无碳电力 [19] - 谷歌宣布与北美能源公司NextEra合作 将于2029年第一季度重启爱荷华州杜安·阿诺德核电站 [21] - 谷歌公布"捕光者计划" 把TPU芯片送入太空使用太阳能发电 Starcloud公司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卫星 宣称要建设5吉瓦功率天基数据中心 [14] 替代能源解决方案 - 核电成为科技巨头首选解决方案 发电量大且稳定 成本相对可控 [21]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设计功率较传统反应堆小 可模块化生产 建造周期短 安全性能更高 可灵活部署在数据中心附近 [21] - 地热发电作为稳定清洁能源选择 碳排放低 低污染 抗天灾 没有不稳定性问题 可24小时全天候供电 [22][24] - 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已建成地热供暖和制冷面积13.3亿平方米 折合装机92.4吉瓦 [26] - 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适用更广大区域 对温度要求不高 有57摄氏度成功发电纪录 但发电效率较低 [26] 中国战略优势与方案 - "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为算力 电力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 吸纳西部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资源 实现算力资源全国优化配置 [17][30] - 中国算力需求集中在东部地区 但东部电力自给率不足40% 西部拥有中国70%可再生能源装机 [31] - 可将AI大模型训练放在电价成本更低西部省份 将即时反馈要求高应用型数据中心放在东部 [31] - 华为 阿里巴巴 腾讯已在内蒙古 宁夏 贵州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布局数据中心 [17] - 通过剪枝 量化 蒸馏等技术优化算法 让AI模型更快 更节能 [29] - 数据中心节能需从算力架构和电力供应维度共同优化 包括硬件 算法 冷却 封装 电网耦合 热回收等 [29]
2025年中国智能芯片行业市场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22 00:15
行业概述与背景分析 - 智能芯片是具备感知、计算、决策等多种智能功能的高度集成电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对复杂环境和场景的快速精准应对 [8] - 智能芯片主要类型包括通用处理芯片(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图形处理单元(GPU)、人工智能加速芯片(如TPU/NPU)以及传感器与微控制器(MCU) [11][12][13] - 智能芯片与传统芯片的核心区别在于功能的智能化和计算架构的异构化,智能芯片融合CPU、GPU、NPU等多种计算单元,并支持边缘计算,提升计算效率、能效比及安全性 [15][18]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智能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早期依赖进口,2000年代中后期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行业处于技术积累阶段 [19] - 进入2010年代,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中国企业在NPU、低功耗设计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出如寒武纪、华为海思等自研AI芯片 [23] - 政策支持(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及5G、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需求爆发,共同推动行业从依赖进口转向自主研发 [24][25] 全球市场现状对比 - 全球智能芯片市场持续扩大,北美凭借技术研发和产业生态领先,欧洲在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突出,亚洲市场中日韩各具优势,中国成为重要增长极 [26] - 国际领先企业如英伟达(GPU/AI加速器)、英特尔、谷歌(TPU)等在AI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布局广泛,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和产业生态 [30] - 中国市场增长快、政策支持强,但在核心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工艺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企业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国际合作缩小差距 [3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18至2022年间,中国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成为全球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市场之一 [33] - 细分市场中,人工智能芯片占比超40%,是最大且最具潜力的领域;自动驾驶芯片年复合增长率超30%,呈现爆发式增长 [35][36][38] - 5G商用极大推动了物联网和智能终端发展,其对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的支持,为智能芯片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 [33][42] 技术发展与创新趋势 -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技术是中国企业的突破重点,针对神经网络并行计算优化,显著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推理效率和速度 [51] - 边缘计算芯片强调终端设备上的智能数据处理,以降低延迟、增强数据隐私安全,并向多模态感知和协同计算方向发展 [54] - 高性能计算架构创新包括采用异构计算、多级缓存、高速互联技术及先进制程工艺(如7纳米、5纳米),以突破算力瓶颈 [55][57] 新兴技术应用探索 - 量子计算芯片基于量子比特实现超高速并行计算,国内科研机构在量子芯片设计、量子纠错等方面取得实验性成果,但距商业化应用仍有挑战 [58] - 生物识别与传感融合技术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更全面的环境感知和智能判断,应用于身份验证等领域 [38][59]
美股深夜跳水,甲骨文跌7%,英伟达跌4%,小马智行跌超5%,黄金、比特币集体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23:59
美股市场表现 - 截至北京时间23:40,道指涨0.38%,标普500指数转跌0.08%,纳指转跌0.56% [1] - 科技股走势分化,谷歌涨超2%,英伟达跌超4%,甲骨文跌超7% [1] -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近3%,成分股ARM跌超5%,AMD跌超4%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9%,唯品会涨超4%,乐信、霸王茶姬涨超3%,小马智行跌超5%,阿里巴巴跌超2% [1] 加密货币市场动态 - 主要加密货币集体下挫,比特币从8.06万美元回升至8.3万美元,日内跌幅收窄至7% [3] - 过去24小时全市场超40万人被爆仓 [3] - 具体币种表现:BTC报$83,835(-7.39%)、ETH报$2,729.49(-8.30%)、SOL报$126.74(-9.11%)、XRP报$1.9276(-8.32%)、HYPE报$33.067(-14.58%)、DOGE报$0.13943(-11.68%)、BNB报$819.62(-8.37%) [4]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美联储“三号人物”威廉姆斯对近期降息持开放态度 [4] - 利率期货市场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为54% [4] - 美国9月非农就业增加11.9万人,远高于市场预估的5.2万人;9月失业率为4.4%,高于预估的4.3% [10] 市场波动成因分析 - 美股过山车行情源于多重因素:英伟达财报后股价高开低走打击AI乐观情绪、美联储官员鹰派言论、非农数据未给12月降息提供明确支撑 [6] - 比特币崩盘、CTA趋势单集中抛售、市场深度枯竭(标普500顶级流动性仅剩500万美元)、ETF宏观交易占比飙至41%等因素互相引爆 [6] - 期权市场的对冲行为(Vanna Crush和负Gamma反馈机制)是导致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技术因素 [7][8][9] 人工智能投资前景与市场观点分歧 - 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警告美股科技存在AI驱动泡沫,并披露对英伟达和Palantir的空头头寸 [13]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认为市场存在泡沫但尚未看到刺破因素,外部因素可能来自更高的财富税而非更紧的货币政策 [13] - 量子策略公司策略师David Roche警告信贷市场(美国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占GDP的250%)和AI领域存在泡沫破裂风险 [14] - 双线资本CEO冈拉克将AI热潮比作上世纪初的电力狂热,并将黄金视为主要避难所 [14] - 乐观观点方面,巴克莱银行将2026年标普500目标上调至7400点,理由是大型科技股强劲及货币财政环境改善 [14] 长期市场展望 - DWS全球研究主管认为AI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有相似但也有区别,关键在于AI能否提升全球生产力以使巨额投资物有所值 [15] - 达利欧指出当前美国股票财富占货币总量比例接近历史峰值,预示未来10年实际回报可能接近零 [15] - 市场未来可能需要消化较低回报,因股市涨幅已超过企业利润增速,未来十年回报率可能较为温和 [15]
面对AI泡沫质疑,谷歌AI基建负责人坦言:公司必须每六个月将AI算力翻倍以满足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11-21 23:38
公司战略与资本支出 - 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计算能力翻倍,并预计未来4-5年内实现1000倍的算力增长 [1] - 公司已将2024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并预告2026年将显著增加投资 [1] - 公司认为AI基础设施竞争是AI竞赛中最关键且最昂贵的部分,目标并非在支出上超越对手,而是提供更可靠、高性能、可扩展的基础设施 [2] 业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谷歌云业务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至超过150亿美元,积压订单达到1550亿美元 [1][3] - 公司认为如果有更多算力支持,云计算业务的表现可以更出色 [1][3] - 公司增长前景包括将更多客户从物理数据中心迁移到云端 [3] 技术发展与瓶颈 - 算力供应是产品推广的瓶颈,例如视频生成工具Veo因算力限制无法向更多用户提供服务 [2] - 公司通过更高效的模型和定制芯片来提升处理能力,如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TPU Ironwood能效比2018年的首款云TPU提高近30倍 [2] - 公司发布了最新AI模型Gemini 3,旨在为更复杂问题提供更好答案 [3] 行业竞争格局 - 包括微软、亚马逊和Meta在内的四大云服务商2024年预计合计资本支出将超过3800亿美元 [1] - 公司继续与OpenAI等AI公司竞争,力争将先进AI工具推广给更多用户 [3] 管理层观点 - 公司CEO承认AI泡沫担忧,但强调投资不足的风险更大,公司比其他公司更有能力承受失败 [1][3] - 公司CFO表示面前的机会巨大,不能错过增长势头 [3]
AI“电老虎”撞上电网“老骨头”:美国缺电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22:43
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美国电力供应紧张,暴露了其老化的电网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电力正取代石油成为驱动未来产业、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战略资源 [2][3][4][5][24][26] 美国电力危机现状 - 美国电网老化严重,整体评级仅为C+,70%变压器超25年设计寿命,输电线平均使用年限达40年,负荷备用率仅20%,抗冲击能力不足 [4] - 2024年美国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长约11小时,同比上升80.74%,数据中心集中的弗吉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停电时长分别达962.1分钟和1614.3分钟,同比增幅高达228.59%和176.85% [4] - AI数据中心用电呈“脉冲式”特征,模型训练时电力需求瞬间飙升,导致电网电压剧烈波动,增加频率失衡和大面积停电风险 [4] - OpenAI“Orion”模型单次训练耗电量约110亿千瓦时,相当于100万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2] 电力短缺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微软CEO承认公司因缺电、缺空间导致大量GPU闲置 [2] - 仅OpenAI一家计划到2033年部署的算力中心,其新增负荷就超过美国当前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 [5] - 供需失衡推高电价,2025年8月弗吉尼亚州和伊利诺伊州居民平均电价分别达16.01美分/千瓦时和18.09美分/千瓦时,同比增长12.99%和15.81% [8] 电网升级的制度性障碍 - 土地私有制与环保法规拖慢电网升级,跨州输电项目常因土地征用纠纷延误数年,环评流程长达18至48个月 [8] - 数据中心并网审批周期普遍需要3至5年,而345kV变电站交付周期长达128周,输变电工程师缺口达20万人 [5][8] - 数据中心建设仅需两年,输电线路建设却需长达十年,电网升级速度远跟不上电力需求增长 [8] 科技巨头的应对策略与资本开支 - 瑞银将2024年全球AI相关资本支出总额预测上调至42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30年将达1.3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5% [9][10] - 谷歌将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从850亿美元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第三季度单季支出239.5亿美元,同比增加83% [10] - Meta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700亿-720亿美元,并暗示2026年投资将明显增长 [10] - 微软2026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达349亿美元,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10] - 科技公司正加大对核能、地热能的采购,并探索在数据中心附近自建发电厂的“表后供电”模式 [8] 潜在的解决方案与投资机会 燃气轮机 - 燃气轮机成为快速供电的关键选择,通用电气Vernova重型燃气轮机订单排产已延至2028年后,公司计划投入超1.6亿美元扩产 [11] - 西门子能源于2025年8月获得总计14吉瓦燃气轮机订单,约60%来自数据中心项目 [11] - 为支持Meta数据中心,安特吉公司获批建设三座总容量约2.3吉瓦的天然气电厂 [11] 储能配套 - 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达945太瓦时,占全球用电量近3%,较2024年增幅超一倍 [5] - 电化学储能是当前主流,美国本土产能仅能满足约25%的储能市场需求 [15] - 高盛预计AI数据中心配套的储能需求将突破200吉瓦时 [24] 核电布局 - 核电提供大规模、零碳排电力,但建设周期长,谷歌与NextEra达成为期25年、600兆瓦核电采购协议,供电需等到2029年 [17] - Meta与星座能源签订20年购电协议,核电供应要等到2027年启动;亚马逊将向Talon Energy采购1920兆瓦核能至2042年 [17]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从审批到投运仍需5至10年 [21] 算力出海 - 沙特凭借廉价能源崛起为AI新热土,其主权基金PIF的子公司HUMAIN与xAI共建超500兆瓦GPU数据中心网络,并联合AMD与思科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高达1吉瓦的AI基础设施 [22] 全球市场与投资展望 - 瑞银预测到2030年,发电、储能、电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年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美元 [26] - 高盛指出电力缺口正催生燃气轮机、储能、核电、电网升级与算力基础设施五大万亿美元级赛道 [24] - 电力正取代石油成为驱动未来产业、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战略资源 [24][26]
谷歌一度涨3.7%
格隆汇APP· 2025-11-21 22:42
公司股价表现 - 谷歌-C(GOOGUS)盘初一度上涨37%至3007美元 [1] 公司运营需求 - 公司高管透露需要每六个月将计算能力提升一倍以满足需求 [1]
一文读懂大跌逻辑--高盛“复盘”:美联储转鹰“拉开帷幕”,谷歌而非英伟达重塑“AI交易”,币圈重创散户,最终是“系统性抛售”
美股IPO· 2025-11-21 22:36
市场下跌驱动因素 - 本轮全球风险资产大跌源于多因素叠加、逐层传导的系统性抛售 [3] - 市场震荡源于四大因素叠加效应:美联储意外转鹰、AI板块内部分化、加密货币闪崩引发散户抛售、量化资金集中抛压 [2] - 市场从技术性震荡滑向结构性下跌 [2]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立场意外转鹰,打掉市场降息预期,成为下跌链条起点 [1][7] - 最新就业数据矛盾:失业率意外上升至4.44%,但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降至62,000人,高盛内部追踪指标显示潜在新增就业仅39,000人 [7] - 尽管就业数据疲弱且持续下修,美联储仍坚持鹰派基调,市场对12月降息概率预测已基本为零 [7][8] - 交易员认为在此就业背景下保持鹰派是政策错误 [9] AI行业格局变化 - AI投资核心焦点从英伟达转向谷歌Gemini-3模型,该颠覆性模型重塑整个AI投资生态 [2][10] - 谷歌Gemini-3引发赢家通吃担忧,导致其他公司产品周期推迟、资本支出上升、投资回报率不确定性增加 [2][10] - 市场形成明显赢家与输家格局,AI从普涨变为赢家通吃 [1][10] - 甲骨文等企业软件公司未能跟随英伟达上涨,体现板块内部分化 [10] 散户行为模式转变 - 加密货币大跌导致散户行为模式从钻石手(只买不卖)变为主动抛售 [1][11] - 多个鲸鱼账户连续大额抛售加密资产,外溢压力传导至非盈利科技股与AI概念股 [11] - 加密货币市场成为散户风险偏好晴雨表,恐慌情绪向无盈利科技股蔓延,Palantir盘中从上涨5.5%转为下跌6% [12] - 散户风险偏好显著降级是过去一年未出现过的市场结构根本变化信号 [12] 量化与系统性资金影响 - 趋势跟踪基金自8月初以来持有超过5000亿美元多头头寸,市场跌破关键点位后触发连续卖出 [1][12] - 已实现波动率上升导致波动率控制策略基金抛售,结合VIX ETN资金流配置产生巨大放大效应 [13] - 市场低波动结构崩塌,系统性资金链式触发机械式抛售,造成无新闻事件下的突然跳水 [14] AI行业基本面挑战 - AI投资资本成本正在上升,企业债市场发行潮即将到来,AI数据中心依赖债务融资 [15] - 在紧缩利差水平下进行套利交易的吸引力下降,资本不再便宜可能迫使AI扩张速度放缓 [15] 市场展望与关键位 - 高盛技术图表显示标普500期指迷你合约可能进一步下探至6500点水平 [5] - 交易员维持6500点目标位判断,认为市场可能短期超跌但长期大方向未变 [16] - 长期赢家将是AI采用者,即通过自动化实现边际利润扩张的非科技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5][16] 市场企稳条件 - 市场企稳需满足三个条件:CTA仓位被清理、散户过度多头被挤出 [17] - 同时需满足至少两个触发条件:加密货币稳定、美联储明确转鸽、AI资本开支出现政策或市场层面的某种支撑 [17]
一周热榜精选:爆表非农打压降息预期,美俄曝拟28条和平计划遭拒
金十数据· 2025-11-21 21:52
美元指数与货币政策预期 - 美元指数本周整体走强,四天连涨并一度上破100关口,创近两周新高,主要驱动因素为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降温及避险情绪升温 [1] - 摩根士丹利撤销了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测,认为美国经济仍具韧性 [4] - 汇丰认为美元或即将触底,因美联储2026年降息可能性较低 [4] - 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对12月是否降息存在激烈争论,“许多”官员认为12月降息缺乏充分理由 [5] - 9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新增就业人口11.9万人,为4月以来最大增幅,但失业率意外上升至4.4%,薪资增速放缓 [6] 黄金与原油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走势震荡,周一盘中一度暴跌近100美元,周二下破4000后快速反弹,整体表现受美元强势限制 [1] - 高盛认为各国央行可能在11月大量购金,维持明年底4900的金价预期 [4] - 国际油价整体震荡走弱,周初因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出口恢复而承压,周三因美国推动俄乌和谈传闻导致盘中跳水 [1] - 美国即将生效的制裁措施导致近4800万桶俄罗斯原油滞留海上,可能引发全球石油贸易链震荡 [14] 美股与科技板块表现 - 美股整体承压,科技板块波动剧烈,美光、甲骨文等出现显著杀跌,中概股整体亦承压 [1] -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chael Wilson预计,标普500指数未来一年将上涨16%,2026年底料达到7800点左右 [4] - 摩根大通交易部门认为目前抄底美股正当其时,技术性洗盘可能已结束,城堡证券看好标普500指数年底升至7000点 [4] - 英伟达第三季度收入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AI芯片业务收入增长66%至510亿美元,第四季度销售预期达650亿美元 [9][10] - 美股在周四经历自4月以来最剧烈盘中逆转,逾2.7万亿美元市值蒸发,市场波动率指标VIX收于26上方 [11] 日本央行政策与日元走势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暗示将继续谨慎地提高利率,将于12月19日公布下一阶段政策决定 [12] - 日本内阁批准一项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引发市场对日本财政状况担忧,日元汇率跌至10个月低点 [12] - 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发出警告,明确将外汇干预列为应对日元持续下跌的选项,市场正紧盯160关口 [12] 人工智能与半导体行业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公司AI芯片销售情况“高到离谱”,云图形处理单元(GPU)已经售罄 [10] - 谷歌正式推出Gemini 3系列AI模型,称其是迄今“最智能、最具事实准确性”的AI,推理和多模态理解能力显著提升 [21] - 美国商务部批准向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AI公司出口先进半导体芯片,G42和Humain公司可购买3.5万枚英伟达Blackwell芯片 [16] - Humain公司计划采购60万枚英伟达AI芯片,并与马斯克旗下的xAI在沙特共同建设数据中心 [16] 全球地缘政治与贸易 - 美国媒体披露特朗普团队提出的28点乌克兰和平计划,要求乌克兰放弃东部更多领土并限制军队规模至60万人 [13] - 欧洲盟友支持乌克兰保持武装力量捍卫主权的能力,并主张任何和平谈判都应以当前接触线为起点 [13] - 沙特阿拉伯王储访美,双方签署《美沙战略防务协议》,美国同意向沙特出售F-35战机,但此交易前景不确定 [15] - 沙特计划向美国基础设施、技术和工业领域投资近1万亿美元,但报道称兑现这一投资额并不现实 [15] 中国金融与半导体行业 - 中金公司公告正在筹划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A股股票自2025年11月2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5个交易日 [22] - 荷兰宣布暂停依据《货物可用性法案》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措施,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仍受限 [23] - 中方指出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混乱的源头在荷方,敦促其采取实际行动恢复供应链稳定 [23]
Alphabet, Welltower And A Consumer Cyclical Stock On CNBC's 'Final Trades' - Alphabet (NASDAQ:GOOG), Alphabet (NASDAQ:GOOGL)
Benzinga· 2025-11-21 21:00
Alphabet Inc (GOOGL/GOOG) - 公司股价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并在2025年内实现54%的涨幅 [1] - 公司股价在周四下跌1.2% 收盘报28945美元 [5] Starbucks Corporation (SBUX) - 公司于11月3日与Boyu Capital达成协议 成立合资企业运营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门店 [2] - 根据协议 Boyu Capital将基于约4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 收购公司中国零售业务至多60%的股权 [2] - 公司股价在周四下跌1.3% 收盘报8262美元 [5] Welltower Inc (WELL) - 公司是一家医疗保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3]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维持对公司“增持”评级 并将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200美元 [3] - 公司股价在周四上涨0.4% 收盘报19758美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