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歌(GOOG)
icon
搜索文档
真正“狂飙”:量子计算领域现新突破,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第一财经· 2025-10-24 00:00
本文字数:3657,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刘佳 量子计算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当地时间10月22日,谷歌在《自然》杂志披露与Willow芯片相关的量子计算突破性研究成果。本月 早些时候刚获得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法国量子科学家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领导 的谷歌量子团队又登上了杂志封面。谷歌团队表示,谷歌量子计算机运行算法的速度达到了顶级超级 计算机在经典物理领域执行类似代码的13000倍。 2025.10. 23 共振就像一台"分子显微镜",能够让人们看到原子的相对位置,从而帮助理解分子结构。模拟分子的 形状和动态变化是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相关领域的进展将为生物技术、太阳能、核聚变 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展的一项原理验证实验中,谷歌在Willow芯片上运行"量子回声"算 法,对两个分子(分别包含15个原子和28个原子)进行了研究,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量子计算 机得出的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果一致,且揭示了传统核磁共振通常无法获取的信息,这对该 方法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验证。 这是历史上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 ...
Alphabet: Relentless Bull Run Meets Q3 Earnings
Seeking Alpha· 2025-10-23 23:50
投资组合与策略 - 投资组合在股票和看涨期权之间大约按50%-50%分配 [1] - 投资时间框架倾向于3至24个月 [1] - 采用逆向投资风格,偏好因非经常性事件而经历近期抛售的股票,尤其关注内部人士在新低价位买入股票的情况 [1] 分析方法 - 使用基本面分析来检查通过筛选流程的公司的健康状况、杠杆率,并将其财务比率与行业及细分领域的中位数和平均值进行比较 [1] - 对每位在近期抛售后购买股票的内部人士进行专业背景调查 [1] - 使用技术分析来优化持仓的入场和出场点,主要使用周线图上的多色线作为支撑和阻力位,有时也会绘制多色趋势线 [1] 投资标的筛选 - 主要在美国市场,通过关注内部人士买入等条件从数千只股票中进行筛选 [1] - 投资可能涉及流动性极差的期权,价差非常大 [1]
Consumers seek $2.36 billion from Google after privacy verdict
Reuters· 2025-10-23 22:07
法律诉讼 - 谷歌用户在一项消费者隐私集体诉讼中赢得了4.25亿美元的陪审团裁决 [1] - 用户要求法官强制Alphabet旗下谷歌部门额外没收23.6亿美元的利润 [1]
真正“狂飙”:量子计算领域现新突破,离现实应用更近一步
第一财经· 2025-10-23 22:05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谷歌在《自然》杂志披露与Willow芯片相关的量子计算突破性研究成果,其量子计算机运行算法的速度达到顶级超级计算机的13000倍 [1] - 这是历史上首次证明量子计算机可在硬件上成功运行一项可验证算法,被视为推动量子计算机走向应用的里程碑 [1] - 新算法名为“量子回声”(Quantum Echoes),由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米歇尔·德沃雷特领导的团队提出,计算结果可重复验证,解决了此前量子计算结果难确认的问题 [3] 算法原理与应用前景 - “量子回声”算法运作方式类似高度先进的回声,通过向量子系统发送信号并精确逆转其演化过程,利用相长干涉使测量具备极高灵敏度 [3] - 该算法展现出相对明确的应用前景,不同于此前无实用价值的“随机采样”任务 [2] - 谷歌表示该算法未来将应用于原子/粒子间相互作用探测、分子结构解析、药物研发及识别新型材料 [2][4] - 在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原理验证实验中,该算法对包含15个和28个原子的分子进行研究,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技术一致且揭示了额外信息 [4] 硬件进展与历史对比 - 去年年底谷歌发布的Willow芯片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能在使用更多量子比特的情况下成倍减少错误,破解了近30年的量子纠错挑战 [5] - Willow芯片曾在5分钟内完成一项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5] - 2019年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在3分20秒内完成了世界第一超级计算机Summit需要计算1万年的实验 [6] 市场反应与资本投入 - 突破消息引发美国量子计算公司D-Wave和Rigetti Computing股价大幅波动,在10月23日美股盘前涨幅均超过10% [1] - 今年以来,D-Wave股价上涨近250%,Rigetti股价上涨近140% [6] - Rigetti近期宣布获得总计近600万美元的量子计算系统采购订单,买家分别为一家亚洲制造公司和一家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6] - 诺和诺德母公司设立量子专项风投基金55 North,首轮募资约3亿欧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量子专项风险投资基金 [7] 行业生态与全球布局 - 包括谷歌、微软、IBM等科技巨头均在研发量子计算机 [6] - 丹麦出口与投资基金与诺和诺德基金会斥资8000万欧元成立北欧量子合资企业QuNorth,用于建造商用量子计算机Magne,预计2027年初投入使用 [7] - 中国对量子技术的投资达到百亿美元规模量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5年度项目指南最高资助经费为每项700万元 [8]
“铁索连环”之下,科技巨头们的这个指标很重要
硬AI· 2025-10-23 21:28
剩余履约义务(RPO)作为关键前瞻指标 - 在AI投资热潮中,剩余履约义务(RPO)正成为衡量科技巨头未来真实收入、增长质量与潜在风险的关键前瞻性指标,其重要性已超越仅关注营收增长和资本支出 [2][3] - RPO代表企业已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且不可撤销的合同中未来待履约并确认为收入的部分,一个增长的RPO余额通常预示着强劲的新订单和稳固的客户关系 [5] AI生态关键公司RPO增长情况 - 在过去6个季度中,微软的RPO增长了55% [6] - Coreweave的RPO增长了218% [7] - 甲骨文的RPO惊人地增长了411%,其从4个客户的7份合同中获得了约650亿美元的增量RPO,使RPO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8] RPO质量与构成差异 - 不同公司的RPO质量差异巨大,合同期限存在巨大差异,甲骨文和Coreweave的巨额RPO主要来自多年的长期合同,而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协议期限相对较短 [10] - 通过“RPO/过去12个月收入”比率分析,Coreweave和甲骨文的比率分别高达14.4倍和8.5倍,而微软仅为1.3倍,亚马逊和谷歌则约为0.3倍 [10] - 高比率意味着公司已将未来多年需求提前锁定,可能导致未来新签合同增长放缓,且长期合同面临更高的重新谈判风险 [13] RPO对估值的影响 - RPO占Coreweave和甲骨文市值的比例分别高达81%和60%,而这一比例在微软仅为9%,在亚马逊和谷歌则更低 [13] - 巨大的差距表明投资者已将Coreweave和甲骨文的大部分价值归因于已签约的未来收入,而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估值则更多地反映了其庞大生态系统中尚未签约的更广阔增长机会 [15] RPO相关的不确定性风险 - 对于Coreweave和甲骨文等公司,履行大规模合同所需的成本高度不确定,这直接影响到合同收入的最终回报率 [16] - AI生态系统内部参与者关系日益交织,形成“铁索连环”,客户与供应商角色相互重叠,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 [17] 英伟达的独特商业模式 - 与RPO飙升的公司形成对比,英伟达的RPO余额在过去一年中始终保持在平均18亿美元的较低水平 [21] - 这反映了英伟达独特的“可选采购”商业模式,买卖双方在订单提交前均无合同义务,为其带来了灵活性,但也意味着其未来收入可见性无法通过RPO体现 [21]
OpenAI要争夺“未来互联网入口”,但谷歌的护城河很深
硬AI· 2025-10-23 21:28
OpenAI Atlas浏览器发布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Atlas,将ChatGPT深度整合至网页浏览体验,配备AI代理功能,可代表用户执行预订航班、编辑文档等任务[2] - Atlas现已在macOS上全球发布,随后将推出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2] - 浏览器设计以ChatGPT为默认入口,用户首先看到的是ChatGPT搜索栏,页面显示研究主题建议或周末旅行规划等任务提示[6] Atlas核心功能特点 - 提供"侧边栏聊天"功能,AI可在网页中实时解释内容、总结信息,用户可通过高亮文本获得即时解释[6] - 具备分屏界面:左侧显示网页,右侧显示ChatGPT对话记录,确保AI助手始终伴随[6] - 付费用户可使用"代理模式",ChatGPT可代为完成任务,例如在演示中成功推荐酒吧并询问预订时间,或分析菜谱并通过Instacart订购食材[6][7] 谷歌竞争态势 - 谷歌Chrome在全球拥有超过30亿用户,占据约70%市场份额,在美国桌面浏览器市场占64%份额,全球份额达74%[2][10] - 谷歌已在9月将Gemini AI模型整合至Chrome,具备解释网页内容、跨标签页提炼信息及处理网上购物等任务的能力,汇丰指出Atlas功能并非独家[3][9] - 谷歌在发布策略上更倾向于后发制人,Gemini的生成式AI市场份额在过去12个月大约翻了一番,而OpenAI份额相应下降[10] 市场反应与用户习惯 - Atlas发布当天,Alphabet股价短暂下跌4.8%后迅速回升,最终收跌2.2%,市场反应谨慎[3][13] - 消费者对更换浏览器兴趣极低,彭博专栏作家指出AI功能尚未提供足够激励让用户从Chrome切换,现有浏览器用户习惯难以改变[3][12] - 多款AI增强浏览器如Dia、Comet等使用率均低于1%,未能撼动市场份额,谷歌浏览器市场份额在近期反而有所上升[10][1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浏览器市场日益拥挤,包括Perplexity的Comet、微软Edge的Copilot等,竞相让网页浏览更具对话性和自动化[11] - 从手动搜索向代理驱动行动的转变可能深刻重塑SEO和网络流量策略,AI浏览器承诺自动化总结研究、改写邮件等繁琐任务[12] - 分析师关注谷歌DeepMind的"Project Mariner"项目,预计谷歌10月29日财报将面临竞争浏览器相关提问[13]
How Google's quantum breakthrough could disrupt AI, cryptography, and global tech
Invezz· 2025-10-23 21:22
公司里程碑 - 谷歌公司发布了新的量子计算里程碑 [1] - 该里程碑据称能将特定计算任务从数千年缩短至更短时间 [1] 行业影响 - 谷歌的量子飞跃对全球技术栈产生冲击波效应 [1]
Stacy Rasgon Says Companies Like Alphabet (GOOG) Already Getting Returns on AI Investment – ‘They’re Not Idiots’
Yahoo Finance· 2025-10-23 21:09
公司AI投资回报与实力 - 公司正从AI投资中获得回报 这些投入已开始产生收益 [2] - 进行大规模AI支出的公司是历史上资金最雄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通过其运营的其他业务从AI中获取回报 [2] 云业务与AI生态系统发展 - 公司围绕搜索和云业务构建AI生态系统的实力强劲 [3] - 全球企业正在迁移至谷歌云 云业务未交付订单金额达1060亿美元 且增长速度超过收入 [3] - 第二季度云业务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1%提升至20.7% [3] 市场地位与产品表现 - 旗下AI聊天机器人Gemini市场份额在过去六个月内增长四倍 [3] - 尽管ChatGPT是市场领导者 但其在AI聊天机器人流量中的份额正在萎缩 [3] - 谷歌搜索体验的创新正推动用户参与度和收入增长 [4] 股价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因在谷歌搜索反垄断案中获得有利裁决而上涨 [4] - 第二季度财报全面超出预期 推动股价上涨 [4] - 公司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被低估 AI领导力有潜力为整个业务组合带来进一步上行空间 [4] 行业前景与需求 - 对AI工作负载的强劲需求正加速云业务增长 [4] - 分析师对AI交易持乐观态度 认为与2021年情况不同 [2]
1万美元投资对决:阿里Qwen“梭哈”登顶,GPT-5竟成“反指王”
36氪· 2025-10-23 20:09
近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nof1.ai发起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实盘交易挑战——"Alpha Arena"(阿尔法竞技场)。他们向中美六个顶尖大模型,每家提供 了10,000美元的真实资金,在永续合约市场中进行实盘交易。 比赛的核心目标,不是简单地追求最高收益,而是"最大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这场为期数日的鏖战,不仅测试了AI的"财商",更暴露了它们在面对真实 市场时的性格、习惯与缺陷。 截至北京时间10月23日上午,战绩分化已异常明显。阿里Qwen凭借一场"快准狠"的逆袭,以11,252.34美元的总账户价值,强势超越此前的冠军 DeepSeek,首夺收益榜第一!而OpenAI的GPT-5,则在亏损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继续垫底。 截止至10月23日下午18:00 下面,我们将结合曲线图和交易数据,深入解析这六大AI模型的"投资人设"和操作习惯。 六大AI模型的"投资人设"大曝光 1. Qwen3-Max(阿里千问):出奇制胜的大心脏,单车变摩托(11,252.34美元 / +12.52%) 这是一场科技巨头间的"真金白银"较量,也是AI大模型能力的残酷实战检验。 曲线特征: 波动剧烈,但在10月22日傍晚异军突 ...
AI浏览器,谷歌比OpenAI就差个老板直播带货
36氪· 2025-10-23 20:05
2025年,AI浏览器业界每次出新品,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就要被杀一次。 01 当下的AI浏览器热潮里,谷歌、微软等同时拥有自研大模型基座和浏览器产品的巨型企业,习惯将大模型功能渐进地 引入既有的浏览器中。 这种路径依赖的好处是整合资源的成本低、产品有可以预期的较强稳健性。弊端则是没法像OpenAI和其他AI创业公司 一样,推出与Gemini in Chrome功能相近的新品就能成为市场营销攻势的爆点。 现在AI浏览器的入场玩家增多,但各家产品的功能在逐渐趋同。因为基座大模型的功能逐渐脱离"革命"(revolution) 阶段、迈入"进化"(evolution)阶段,各种基准竞赛的大模型跑分无法直接给用户带来ChatGPT奇迹的直观冲击,建 基于其上的AI浏览器,也会让用户觉得大同小异。 是的,OpenAI的Atlas浏览器各种惊艳功能,在谷歌5月底宣布的Project Mariner项目、9月中交付的成品Gemini in Chrome能看到大半。 最近一次,当然是OpenAI新发布的Atlas,快讯标题里常现"谷歌最怕"、"Chrome刺客",结合谷歌股价应时波动、盘中 最大跌幅5%的消息,Chr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