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JNJ)
搜索文档
强生拟分拆骨科业务,手术机器人技术迭代加速
国际金融报· 2025-10-15 18:16
"分拆"已成为近几年医械行业的关键词。 当地时间10日14日,美国强生集团在公布三季报的同日对外宣布,将分拆骨科业务。 上调销售额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强生集团营收为2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具体来看,强生集团支柱业务创新药板块在第三季度实现全球销售额15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占 总销售额的六成以上。在肿瘤领域,部分产品持续推动业绩增长,例如,血液肿瘤治疗药物达雷妥尤单 抗(Darzalex)在第三季度销售额高达36.7亿美元。 医疗科技是强生第二大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84.30亿美元,同比增长6.8%。心血管业务 营收增长达13%(主要由电生理产品驱动)、视力领域表现强劲,而骨科因业务转型短期扰动仅增长 3.8%。 综合上半年的业绩来看,强生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696.29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创新药和 医疗科技分别实现收入446.4亿美元和236.7亿美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强生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 935亿美元至939亿美元,这一预期较此前上调约3亿美元。 分拆骨科业务 "分拆",已成为近几年医械行业的关键词。 从奥林巴斯剥离相机业务、强生 ...
This 2.7%-Yielding Dividend King Remains One of the Healthiest Income Stocks You Can Buy
The Motley Fool· 2025-10-15 17:20
Johnson & Johnson has a very healthy financial profile and growth prospects.Johnson & Johnson (JNJ -0.02%) is one of the world's best dividend stocks. The healthcare giant has increased its dividend payment for 63 consecutive years. That's one of the longest dividend growth track records among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firmly entrenching its elite status as a Dividend King, which are companies that have raised their dividends yearly for 50 years or more.The iconic healthcare company currently has a 2.7% di ...
最新!强生拟分拆骨科业务,又一百亿美元分拆案
新浪财经· 2025-10-15 16:12
公司战略与业务分拆 - 公司计划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将骨科业务分拆为名为"DePuy Synthes"的独立公司[1][3] - 分拆是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第二次重大分拆 此前已将年销售额150亿美元的消费者业务分拆为健而优(Kenvue)[3][5] - 分拆后公司未来将聚焦于高增长、高利润率领域 包括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外科手术、视力保健和心血管领域[5] - 公司正探索多种分拆路径 首要方向是"免税分拆" 但也不排除其他方案[7] - 分拆需满足多项条件 包括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及董事会最终批准[7] - 分拆的战略意义在于推动医疗科技板块向高增长市场转型 从而提升整体营收增长和运营利润率[7] 骨科业务概况 - 骨科业务主要生产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植入物、手术器械及其他相关产品[5] - 去年该业务营收约为92亿美元 占公司总营收的10%左右[5] - 2023年公司曾对骨科业务启动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 核心措施包括退出部分市场、停止销售部分非核心产品[5] - 分拆后DePuy Synthes预计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注于骨科领域的公司 在主要产品品类中占据领先市场地位[5] - 公司任命Namal Nawana为DePuy Synthes的全球总裁 其职业生涯包括在强生任职超过15年并曾担任DePuy Synthes脊柱业务全球总裁[5] 财务业绩与展望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略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37.5亿美元[7] - 公司上调2025年产品营收预期至935亿至939亿美元 较此前上调约3亿美元 且高于分析师预计的934亿美元[1][3] - 创新药是公司第一大业务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155.63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占总销售额的64.8% 略高于分析师预计的154.2亿美元[7] - 医疗科技是公司第二大业务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84.30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占总销售额的35.2%[8] - 在医疗科技业务中 心血管业务营收增长达13%(主要由电生理产品驱动)、视力领域表现强劲 而骨科因业务转型短期扰动仅增长3.8%[8] 创新药业务表现 - 肿瘤领域产品推动业绩增长 例如血液肿瘤治疗药物达雷妥尤单抗(Darzalex)第三季度销售额为36.7亿美元 与分析师预计的36.2亿美元基本持平[8] - 创新药业务主要受Stelara(乌司奴单抗)下滑影响[7] 市场反应 - 宣布分拆计划及发布财报后 公司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近2%[7]
全球制药业洞察 | 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强化疗法困境:数据令人鼓舞,普及依旧缓慢
彭博Bloomberg· 2025-10-15 14:05
文章核心观点 - Regeneron旗下Lynozyfic与强生旗下Darzalex等用于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强化疗法在临床普及上面临挑战 主要障碍在于医生需在过度治疗风险与甄别高危患者之间权衡[3] - 针对无症状疾病 激进疗法的临床门槛可能更为严苛 即便新数据令人鼓舞[3] Regeneron的Lynozyfic疗法分析 - LINKER-SMM1研究显示Lynozyfic总缓解率达100% 完全缓解率为36.8%[4] - 该药物3-4级感染发生率为12.5%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率为25% 任何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率达42%[4] - 衡量成功的关键标准在于药物能否延缓骨髓瘤进展并改善生存期 而非仅看缓解率[4] 早期骨髓瘤干预的患者甄别 - QuiRedex试验12.5年随访数据显示 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达9.5年 远长于对照组的2.1年[6] - 有建议利用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更准确地识别疾病进展风险高的患者 以尽可能避免过度治疗[6] - 许多医生对将药物临床应用于早期干预存在顾虑 担忧过度治疗风险且难以精准识别获益患者[6] 强生Darzalex疗法分析 - AQUILA试验显示Darzalex单药治疗将高危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率从观察组的41.8%降低至21.8%[8] - 该药物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风险比分别为0.58和0.52[8] - 试验对高危SMM的定义与现行SLiM标准存在差异 引发对患者识别及治疗适用范围的疑问 可能阻碍其广泛应用[8] 临床试验数据对比 - LINKER-SMM1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 AQUILA研究中位随访时间65.2个月[5] - LINKER-SMM1研究VGPR率为100% CRR率为83% 而AQUILA研究VGPR率为30%[5] - LINKER-SMM1研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6% 其中3-4级为25% AQUILA研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5]
1710亿!财报发布!强生拟分拆骨科业务
思宇MedTech· 2025-10-15 11:38
核心观点 - 强生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并宣布将骨科业务DePuy Synthes分拆为独立公司,这是继2023年分拆消费保健业务后,公司组合优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旨在聚焦高增长核心领域 [2] - 分拆计划预计在未来18-24个月内完成,目标时间为2027年中,此举旨在重塑公司业务结构,为母公司和骨科业务创造更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资本空间 [2][13][17] 财报要点 - **整体业绩**: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2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报告口径)或5.4%(运营口径),高于市场预期的231.7亿美元 [5][6] - **净利润与每股收益**:净利润为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91.2%;报告每股收益(EPS)为2.12美元,同比增长91%;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市场预期的2.76美元 [5][6] - **区域表现**:美国市场销售额1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国际市场销售额10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运营口径增长4.4%) [5][6] - **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约为142亿美元 [5] - **全年指引**: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销售指导至约937亿美元(中值),对应增长约5.7%,同时维持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目标为10.85美元 [7] 业务板块表现 - **创新医学**:销售额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运营口径),肿瘤药物Darzalex和Carvykti表现强劲,新管线进展抵消了Stelara专利到期造成的超过11亿美元销售冲击 [9] - **医疗科技**:销售额约88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运营口径),心血管业务增长超过22%,手术和视野业务表现亮眼 [9] - **骨科业务**:在整体医疗科技板块中占比约10%,2024财年营收约92亿美元,增长相对缓慢 [9] 分拆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 - **业务规模与结构**:DePuy Synthes在2024财年营收约92亿美元,占强生总营收的10%,业务涵盖关节重建、创伤、脊柱和数字手术技术四大核心方向,其产品每年服务约700万名患者,面向全球超过500亿美元规模的骨科市场 [9][11] - **分拆路径与时间表**:公司计划优先选择“免税分拆”路径,目标在2027年中完成,在分拆完成前,骨科业务将维持当前运营战略 [13] - **领导层任命**:任命Namal Nawana为DePuy Synthes全球总裁,负责牵头分拆工作,其拥有超过20年的骨科与医疗器械行业经验 [14][16] - **战略意图**:对强生而言,分拆将强化其在高增长、高利润赛道的资源集中;对DePuy Synthes而言,独立运营意味着更清晰的战略方向和资本运作空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专注度的骨科公司之一 [17] 市场影响与行业格局 - **短期市场反应**:分拆公告发布后,强生股价在早盘短暂下跌约2%,市场分析认为这是对分拆短期不确定性的反应 [2][19] - **估值结构重塑**:分拆将使强生母公司的业务更聚焦,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两部分业务有望获得更匹配的资本定价 [20][22] - **行业竞争影响**:DePuy Synthes独立后将直接与Stryker、Zimmer Biomet等骨科巨头竞争;强生则更专注于心血管和手术设备等高景气赛道,对Boston Scientific、Abbott Laboratories等竞争对手构成更直接的压力 [21]
强生将分拆骨科业务 上调2025年产品收入预测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8:39
公司战略与业务调整 - 强生计划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将骨科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 新公司命名为DePuy Synthes [1] - 分拆后的骨科业务将由行业资深人士Namal Nawana领导 [1] - 骨科部门去年销售额约为92亿美元 占强生总收入的约10% [1] 财务业绩与展望 - 公司预计2026年全年收入增长将超过5%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6% [1] - 公司上调2025年产品收入预测至935亿至939亿美元 比此前预期高出约3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39.9亿美元 略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37.5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 [1]
'NEVER BEEN STRONGER': Johnson & Johnson leader touts latest innovations
Youtube· 2025-10-15 07:30
President Johnson CFO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Joe Wal is here. Well, this is kind of a big deal. Uh it's a huge amount of revenue that that one division brings in, something like 10% of all of J&J's revenue.Tell me what was behind the decision. Yeah. Well, Liz, it's a pleasure to be here and an honor as always.Um the history of Johnson and Johnson, we've been around, as you mentioned, 140 years. And when you're Don't go back that far, by the way. When you're around that long though, you have to reinven ...
U.S. Stock Market Navigates Trade Tensions and Mixed Earnings on October 14, 2025
Stock Market News· 2025-10-15 05:08
主要股指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收盘上涨约0.4% [2] - 标普500指数(SPX)收盘下跌约0.2% [2]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跌幅更为显著,下跌约0.8% [2] - Cboe波动率指数(VIX)升至22以上,显示市场参与者焦虑情绪加剧 [2] 地缘政治阻力与行业影响 - 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是市场波动的主要催化剂,中国宣布对韩国韩华海洋五家与美国有关联的子公司实施制裁 [3] - 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受到特别影响,因其在原材料和消费者销售方面对中国市场有重大敞口 [3] -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股价下跌超过3%至4%,特斯拉(TSLA)下跌2.5%至3.8%,甲骨文(ORCL)下跌1.4%至4.3%,博通(AVGO)下跌2.88%至3.5% [4] - 稀土矿产公司MP Materials(MP)和USA Rare Earth(USAR)延续上涨趋势,MP Materials收盘上涨3.8% [4] 第三季度财报季开启 - 摩根大通(JPM)营收增长9%,利润跃升12%,但股价收跌1.9% [6] - 高盛(GS)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51.8亿美元,净收益为41亿美元,但股价收跌2% [6] - 富国银行(WFC)股价大涨7.2%至8.74%,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的成分股 [7] - 花旗集团(C)股价上涨3.9% [7] - 贝莱德(BLK)宣布其管理资产规模首次超过13万亿美元 [7] 其他值得关注的公司动态 - 沃尔玛(WMT)股价上涨4.16%至5.6%,因其宣布与OpenAI合作通过ChatGPT实现购物 [8] - 卡特彼勒(CAT)股价攀升4.39%至5% [8] - 超微公司(AMD)上涨3.4%,因有报道称甲骨文云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部署5万个AMD AI芯片 [16] - Polaris Industries(PII)大涨10%至14.11%,因其宣布计划出售其印第安摩托车业务的多数股权 [16] - Navitas Semiconductor(NVTS)飙升19%至28.84%,因其在为英伟达下一代AI工厂计算平台开发功率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16] - 通用汽车(GM)股价下跌,因该公司在政府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逐步取消后需求受挫,计划削减其电动汽车产能 [16] - 达美乐披萨(DPZ)上涨4%至4.2%,因其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16] - 强生(JNJ)股价下跌1.1%,因其宣布将其骨科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 [16] 商品市场表现 - 黄金价格继续攀升至每盎司4100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 [12] - 比特币价格下跌,交易价格约为112,800美元 [12]
Johnson & Johnson Beats Earnings Expectations, Plans Orthopaedics Spin-Off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10-15 03:59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280美元,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276美元 [1]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8%至2399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376亿美元 [1] 全年业绩指引 - 重申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指引为1080美元至1090美元,与市场普遍预期的1085美元一致 [2] - 调整后运营每股收益预计为1063美元至1073美元 [2] - 全年营收指引小幅上调至935亿美元至939亿美元,此前指引区间为932亿美元至936亿美元 [2] 骨科业务分拆战略 - 宣布计划分拆其骨科业务部门,以精简运营并聚焦于创新医药和医疗技术领域的高增长、高利润率业务 [3] - 该举措旨在提升资本效率并改善长期盈利质量 [3]
Johnson & Johnson’s (JNJ) Strong Dividend Track Record and Focus on Innovation
Yahoo Finance· 2025-10-15 02:4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医疗保健行业领导者 业务主要聚焦于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 [2] - 公司运营分为两大板块 创新药部门负责处方药的研发和销售 MedTech部门负责生产医疗器械 [2] - 公司在2023年之前还管理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消费者健康部门 该部门后分拆为独立公司Kenvue [3] - 公司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以持续创新和韧性著称 能够在市场变化、专利到期、经济衰退及全球健康危机中保持竞争力 [3] 财务状况与股东回报 - 公司持续产生大量现金流 用于支持再投资和股东回报 [4] - 2024年公司投入170亿美元用于研发 同时发放1180亿美元股息 [4] - 公司已连续63年增加股息 目前季度股息为每股1.30美元 [4] - 截至10月13日 公司股票的股息收益率为2.72% [4] 市场地位与投资亮点 - 公司被列入12只收益最大化可靠股息股名单 [1] - 公司拥有强劲的股息支付记录并专注于创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