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意法半导体(STM)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爆雷!刚刚,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18:01
特斯拉财报表现 - 特斯拉股价盘前暴跌超6%,主要因汽车业务营收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且低于分析师预期 [3][5] -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营收为16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去年同期199亿美元),监管积分收入降至4.39亿美元(去年同期8.9亿美元) [6] - 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4%至38.4万辆,受美国及欧洲市场反弹情绪影响(与马斯克政治立场相关) [7] - 美国联邦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将于9月底结束,加剧业绩压力 [7] - 公司战略转向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但自动驾驶领域落后于Waymo [7][8] 意法半导体业绩暴雷 - 股价单日暴跌10%,创一年最大跌幅,因重组费用导致意外亏损及低于预期的业绩指引 [9][10] - 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亏损1.33亿美元(预期为利润5400万美元),营收27.7亿美元(预期27.4亿美元) [11][12] - 第三季度毛利率指引33.5%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35.4%,特斯拉(贡献6%收入)需求疲软拖累汽车芯片销售 [12] - 公司计划裁员6%并计提1.9亿美元重组支出,但预计第四季度恢复增长 [12][13] - 行业受全球贸易战冲击,汽车制造商囤货行为或削弱后续需求 [13]
ST(ST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16: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二季度营收27.7亿美元,高于业务展望区间中点5600万美元 [6] - 二季度毛利率33.5%,与业务展望区间中点一致 [6] - 二季度毛利润2600万美元,同比下降28.5% [18] - 二季度总净运营费用(不包括重组费用)8.69亿美元,同比下降6% [19] - 二季度运营亏损1.33亿美元,包含1.9亿美元的减值、重组费用及其他相关逐步淘汰成本 [19] - 二季度净收入为负97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正3.5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负0.11美元,去年同期为正0.38美元 [20] - 二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同比减少49.6%至3.54亿美元 [21] - 二季度净资本支出4.65亿美元,2024年二季度为5.28亿美元 [21] - 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1.5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正1.59亿美元 [21] - 二季度末库存32.7亿美元,2024年二季度为28.1亿美元 [21] - 二季度末库存销售天数为166天,略高于预期,主要受汇率影响 [21] - 预计三季度库存天数将较二季度显著减少 [22] - 2025年二季度向股东支付现金股息总计8100万美元,执行股票回购9200万美元 [22] - 截至2025年6月28日,公司净财务状况保持稳健,总流动性56.3亿美元,总金融债务29.6亿美元 [22] - 预计2025年三季度营收31.7亿美元,上下浮动350个基点;中点较二季度增长14.6%,同比下降2.5% [22][23] - 预计三季度毛利率约33.5%,上下浮动200个基点,包含约340个基点的闲置产能费用 [25] - 2025年全年净资本支出计划维持在20 - 23亿美元之间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约14%,主要受亚太(不包括中国)和美洲地区推动 [6] - 二季度订单出货比降至低于1,受特定客户动态影响 [6] - 一季度是汽车业务营收低点,预计三季度环比增长 [7] 工业业务 - 二季度营收高于预期,环比强劲增长,同比持续改善,确认一季度是底部 [10] - 二季度通用微控制器恢复同比增长 [11] - 二季度分销渠道库存方面,中国已恢复正常,其他亚洲国家接近正常化,其他地区有所改善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11] - 二季度订单出货比保持在1%以上,订单量持续环比增加,预计三季度环比继续增长 [11] 个人电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业务 - 二季度营收高于预期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市场 - 市场规模约9000万辆汽车,其中3000万辆为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42] 工业市场 - 部分通过分销渠道销售,二季度分销商销售点(POS)营收环比和同比均增长,产品出货点(POP)低于POS [77] - 亚太(不包括中国)库存已完全恢复正常,中国恢复正常,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和美洲仍略高于正常水平 [7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执行汽车电气化战略,在碳化硅和硅器件及模块、智能电源和智能保险丝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新设计胜利 [8] - 推进汽车数字化,汽车微控制器产品组合取得进展,多个新产品计划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 [9]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新型高功率密度DCDC架构 [12] - 执行公司范围的计划,重塑制造足迹,调整全球成本结构,目标是到2027年底实现高额数百万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 [26] - 针对中国市场实施“中国为中国”战略,涵盖本地化制造、设计、应用实验室、客户支持和能力中心 [9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三季度营收将因周期性复苏和客户项目实现稳健环比增长,全年持续同比改善 [25] - 尽管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但公司产品组合和客户基础强大,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43] - 工业市场复苏是由实际需求驱动,而非库存补充 [78] - 预计碳化硅业务在2026年实现增长 [119] 其他重要信息 - 5月举行年度股东大会,所有提议决议均获股东批准 [14]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两项显著认可,连续第二年入选《时代》世界最可持续发展公司名单,在全球排名第25位,在电子、硬件和设备类别中排名第一;还因在气候和水安全方面的领导地位获得全球环境非营利组织CDP的认可,列入其气候变化跟踪A名单,水安全评级为A - [14][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请拆分三季度毛利率指引中制造重塑计划的一次性影响,并说明后续季度毛利率的演变预期 - 三季度毛利率中点受14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汇率影响和制造重塑计划的非经常性成本,其中约20%与制造重塑计划有关;预计四季度毛利率将改善,主要受闲置产能费用减少、制造效率提高推动,但会部分被美元走弱抵消 [30][31][32] 问题:目前对四季度营收是否有可见性,是否预计进一步改善 - 预计四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但不排除特定客户减少库存的情况 [35][62] 问题:地缘政治环境下,客户订单模式是否有变化,下游是否有潜在客户提前拉货 - 除汽车业务受特定客户影响外,其他业务客户需求基本处于转折点;个人电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业务无变化;工业市场处于上升周期,速度取决于宏观经济;未观察到6月有提前拉货情况 [40][44] 问题:与台积电合作的Mobileye项目,公司仍提供哪些部分,该客户未来几年趋势如何 - 从IQ5代开始使用台积电技术,IQ5、IQ6和IQ7由公司进行设计、支持和工程服务;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营收不受此公告影响 [46] 问题:6月初预计二季度至少达到指引中点,还可能在无关税情况下实现同比增长,但现在三季度同比下降2.5%,6月发生了什么 - Q1同比下降27%,Q2下降4%,Q3中点接近下降2%;8000万美元的差距中,90%是无形资产,即汽车制造商的产能预订费用减少7000万美元;主要是一个客户特定变化影响了三季度预测,但汽车业务三季度环比仍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四季度继续增长 [50][51][53] 问题:该客户变化是市场份额转移、订单库存或预测调整,是短期还是长期 - 并非市场份额损失,是特定客户情况,长期该客户有望恢复 [56] 问题:基于目前情况,四季度公司能否全面实现同比增长,是否受美国新电动汽车规则影响 - 预计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在假设订单动态与一季度和二季度相似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同比增长,但不排除特定客户减少库存的风险;美国新税收法案对公司无重大影响,公司关注碳化硅和电动汽车业务动态,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制造产能 [62][63][64] 问题:请说明四季度毛利率改善的原因以及外汇的影响,工业市场复苏的驱动因素是库存补充还是实际需求 - 四季度毛利率改善的驱动因素包括闲置产能费用下降、制造效率提高,假设汇率保持与当前水平基本相似,外汇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已在三季度毛利率中体现;工业市场复苏是由实际需求驱动,分销商销售点营收增长,库存向正常化发展,通用微控制器表现强劲 [72][74][78] 问题:当公司营收达到36 - 38亿美元时,考虑到当前欧元兑美元汇率接近1.2,毛利率改善幅度是否会降低至400 - 500个基点 - 公司之前建模毛利率时假设汇率为1.09,当前汇率变化会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营收达到目标水平,闲置产能费用将大幅减少,制造效率和产品组合也将改善,仍有提升毛利率的空间 [85][87][88] 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倾向使用国产芯片,公司对中国OEM和一级供应商的销售敞口如何,“中国为中国”战略能否抵消潜在不利影响 - 公司对中国客户的营收占总营收的13% - 14%,汽车业务类似;“中国为中国”战略涵盖制造、设计、支持等方面,有望减轻影响,但如果是特定国有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规则,可能难以避免影响 [90][94][95] 问题:通用微控制器的定价模式以及下半年是否因地区而异,800伏DCDC电源供应的准备时间以及是否有信心达到规格要求 - 通用微控制器定价呈低个位数变化,各地区动态略有不同;与英伟达合作的800伏DCDC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部分组件已成熟,仍在开发驱动程序,目前未看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但无法确定销售影响时间 [101][104][106] 问题:请量化当前分销渠道的库存水平,中国碳化硅市场的价格走势以及2026年设计量产的预期 - 三季度分销渠道库存向正确方向发展,平均较二季度减少约一个月,但仍有部分产品系列存在库存过剩情况;中国碳化硅市场存在价格压力,公司通过加速新产品推出、扩大制造足迹和拓展工业市场来应对,预计2026年碳化硅业务实现增长 [114][117][119]
ST(ST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1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27.7亿美元,较业务展望区间中点高5600万美元 [5] - 毛利率33.5%,处于业务展望区间中点 [5] - 第二季度毛利润2600万美元,同比下降28.5% [18] - 第二季度总净运营费用(不含重组)8.69亿美元,同比下降6% [19]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净运营费用约8.6亿美元,环比略有下降 [19] - 第二季度运营亏损1.33亿美元,包含1900万美元的减值、重组费用及其他相关逐步淘汰成本 [19]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负97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正3.53亿美元 [20] - 第二季度摊薄后每股收益为负0.11美元,去年同期为正0.38美元 [20]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9.6%,至3.54亿美元 [21] - 第二季度净资本支出4.65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5.28亿美元 [21]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1.5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正1.59亿美元 [21] - 本季度末库存32.7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28.1亿美元 [21] - 季度末库存销售天数为166天,略高于预期,主要受货币影响 [21] - 预计第三季度库存天数将较第二季度显著减少 [22] - 2025年第二季度向股东支付现金股息总计8100万美元 [22] - 公司执行了92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 [22] - 截至2025年6月28日,公司净财务状况保持稳健,总流动性为56.3亿美元,总金融债务为29.6亿美元 [22]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1.7亿美元,上下浮动350个基点 [22] - 按中点计算,第三季度净营收将环比增长14.6%,同比下降2.5%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可报告细分市场 - 模拟产品、MEMS和传感器同比下降15.2%,主要因模拟产品和成像业务减少,MEMS实现两位数增长 [15] - 功率和分立产品下降22.2% [15] - 嵌入式处理营收下降6.5%,主要因定制处理业务 [15] - RF和光通信下降17.9% [15] 按终端市场 - 汽车市场同比下降约24% [16] - 工业市场同比下降约8% [16] - 个人电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各同比下降约5% [16] 业务线增长情况 - 嵌入式处理、功率和分立以及RF和光通信分别实现14.1%、12.9%和10.1%的两位数增长 [16] - 模拟产品、MEMS和传感器增长5.9% [17] 终端市场增长情况 - 工业市场增长约15% [17] - 汽车市场增长约14% [17] - 通信设备、计算机外设和个人电子分别增长约6%、3%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市场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约14%,主要受亚太(不包括中国)和美洲市场推动 [5] - 订单出货比降至低于平价,受特定客户动态影响 [5] 工业市场 - 第二季度营收高于预期,环比和同比均持续改善 [9] - 分销渠道的库存月数在中国已恢复正常,其他亚洲国家接近正常化,其他地区仍高于正常水平但有所改善 [10] - 第二季度订单出货比保持在1%以上,订单持续环比增加 [10] 个人电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市场 - 第二季度营收高于预期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继续执行汽车电气化战略,在碳化硅和硅器件及模块、智能功率和智能保险丝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新设计订单 [6] - 推进汽车数字化,在汽车微控制器产品组合方面取得进展,多个新产品计划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 [7] - 持续关注工业市场,在功率和模拟产品设计方面取得进展,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用于AI数据中心的800伏DC - DC架构 [10][11] - 推进公司范围内的计划,重塑制造足迹并调整全球成本基础,计划在2027年底实现高额年度成本节约 [25] 行业竞争 - 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中国、欧洲和美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存在动态变化,公司可能面临特定客户变化的影响 [42][43] - 工业市场较为分散,公司通过分销渠道和与OEM的合作实现增长,面临一定竞争 [77][7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贸易和关税情况给汽车生产水平带来不确定性,但确认第一季度是汽车营收的低点,预计第三季度环比增长 [6]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实现稳健的环比增长,得益于周期性复苏和客户项目的推动,各垂直领域(除特定汽车客户外)将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 [24][40]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在假设订单动态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似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同比增长,但仍可能受到特定客户决策的影响 [60][61] - 工业市场的复苏是由实际需求驱动,而非库存补充,预计将继续增长 [77][78] - 碳化硅市场中期将成为公司的增长驱动力,公司将关闭6英寸生产线,启动8英寸生产线,并调整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64][65] 其他重要信息 - 5月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所有提议决议均获股东批准 [13]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两项显著认可,连续第二年入选《时代》全球最可持续发展公司榜单,在全球排名第25位,在电子、硬件和设备类别中排名第一;还因在气候和水安全方面的领导地位被全球环境非营利组织CDP认可,在气候变化跟踪方面位列A名单,水安全评级为A - [13][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分析第三季度毛利率指引中的一次性影响,并说明后续季度毛利率的预期变化 - 第三季度毛利率按中点计算,环比受14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货币效应和制造重塑计划的非经常性成本,其中约20%与制造重塑计划有关,该负面影响被未使用产能费用的降低和制造效率的提高所抵消 [30][31] -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有所改善,得益于未使用产能费用的减少和制造效率的提高,但仍受美元疲软的部分影响,最终取决于营收水平和欧元美元汇率 [32] 问题2: 客户订单模式是否有变化,以及与台积电合作的情况 - 除特定汽车客户外,各垂直领域第三季度将环比和同比增长,客户需求基本处于转折点;个人电子、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市场无明显变化;工业市场处于上升周期,速度取决于宏观经济 [40][41] - 公司使用台积电技术从IQ5代开始,IQ5、IQ6和IQ7由公司进行设计、支持和工程服务,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营收不受影响 [45] 问题3: 为何实际业绩与6月初预期有差距 - 第三季度营收与预期差距8000万美元,其中90%为无形的产能费用预订减少,产品角度客户需求基本处于转折点;汽车市场有特定客户变化影响,但预计第三季度汽车市场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第四季度继续增长 [50][52] 问题4: 第四季度能否实现同比增长,以及新的美国电动汽车规则的影响 - 若第三季度订单动态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似,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环比和同比增长,但仍可能受特定客户决策影响 [60][61] - 新的美国税收法案对公司业务无重大影响,公司关注碳化硅和电动汽车市场动态,调整制造产能以适应市场变化 [63] 问题5: 请说明第四季度毛利率改善的原因及外汇影响,以及工业市场复苏的驱动因素 - 第四季度毛利率预计改善,原因是未使用产能费用下降、制造效率提高,假设汇率基本保持当前水平,外汇影响不大 [71][73] - 工业市场复苏由实际需求驱动,分销渠道销售增长,库存向正常化发展,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分销渠道的销售增长、智能工业和通用微控制器产品 [77][80] 问题6: 当公司营收达到36 - 38亿美元时,毛利率改善幅度是否会降低,以及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和销售情况 - 汇率变动会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当营收达到目标水平时,年度费用将大幅减少,制造效率和产品组合也将改善,仍有毛利率提升空间 [87][89] - 公司在中国实施“中国为中国”战略,涵盖制造、设计、应用实验室和客户支持等方面,预计该战略将减轻潜在不利影响;公司在中国的营收占总营收的13% - 14%,汽车市场占比类似 [93][94] 问题7: 通用微控制器的定价模式及800伏DC - DC电源供应的准备情况 - 通用微控制器定价呈低个位数变化,各地区动态略有不同,未发现异常情况 [105] - 与英伟达合作的800伏DC - DC电源供应项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部分组件已成熟,但仍需开发驱动程序,目前进展顺利,暂无明确的销售影响时间 [106][107] 问题8: 分销渠道的库存水平、中国碳化硅市场的价格情况及设计预期 - 分销渠道库存已向正确方向发展,平均较第二季度减少约一个月,但仍有部分产品系列的库存正常化进度较慢 [114][116] - 中国碳化硅市场存在价格压力,公司通过加速新产品推出、扩大制造足迹和拓展工业市场等方式应对,预计2026年碳化硅市场将实现增长 [118][120]
ST(ST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24 15:30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7.7亿美元,超出公司业务展望范围的中点[11]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3.5%,与公司业务展望范围的中点一致[11] - 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净收入下降1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运营利润率降至2.1%[11]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同比下降21.1%,所有报告细分市场均出现下降[1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5.17亿美元,毛利率为33.4%[80] - 2025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展望为31.7亿美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14.6%[27][72] - 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约为33.5%,其中包括约340个基点的未使用产能费用[73]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净运营费用为8.69亿美元,占收入的31.4%[37] - 2025年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1.52亿美元[45] - 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给股东的现金股息总额为8100万美元[46] -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4.65亿美元,占销售额的比例未披露[45]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产品线中,汽车市场收入下降24%,工业市场下降8%[2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29日,调整后的净财务状况为28亿美元,较2025年3月29日的27.1亿美元有所上升[52] - 公司当前的信用评级为BBB+(标准普尔)和Baa1(穆迪),展望稳定[51]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27年,公司将实现高达数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77]
重组导致意法半导体(STM.US)巨额亏损 但业绩展望燃起MCU复苏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7-24 15:29
意法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公司Q2营业亏损1.33亿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营业利润5620万美元,主要受1.9亿美元重组及减值费用拖累,剔除后营业利润为5700万美元 [1][3] - Q2总营收27.6亿美元,环比增长10%,超出公司初步目标,显示MCU市场需求复苏迹象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4亿美元,同比下滑50%,自由现金流为负1.52亿美元,连续12个月自由现金流降至1.42亿美元(上年同期13.84亿美元) [2] 业务部门表现 - APMS部门营收15.8亿美元,同比下降17.4%,环比增长7.8% [2] - MDRF部门营收11.83亿美元,同比下滑10.1%,环比增长13% [2] - 其他部门营收300万美元,同比持平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MCU市场位居第一梯队,STM32系列为32位MCU标杆产品,与恩智浦、英飞凌等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 [4]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为特斯拉提供电源芯片,为iPhone供应eSIM模块芯片 [1] 市场动态与展望 - 车规级MCU需求持续疲软,汽车芯片库存去化未结束,拖累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厂商业绩 [5][7] - 公司预计Q3营收将达31.7亿美元(环比+15%),高于市场预期的31亿美元,管理层认为MCU复苏周期临近 [3][8] - 行业预测MCU库存或在2025Q2见底,下半年开启"量增价稳"复苏,但全面回暖需等待车规MCU库存清理完成 [8][9] 全球半导体行业预测 - WSTS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存储芯片(+16.2%)、逻辑芯片(+7.3%)和模拟芯片(+4.8%)为主要增长驱动 [10][12] - 亚太地区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40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5%,美洲市场增速将从2025年的18%放缓至9.6% [10]
7月24日电,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下跌11%。
快讯· 2025-07-24 15:12
智通财经7月24日电,意法半导体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下跌11%。 ...
STMicroelectronics Reports 2025 Second 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4 13:0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27.77亿美元,同比增长9.9%,但同比下降14.4% [3][8] - 毛利率为33.5%,同比下滑660个基点,主要受产品组合和制造效率下降影响 [3][9] - 营业亏损1.33亿美元,包含1.9亿美元的重组和资产减值费用,非GAAP营业利润为5700万美元 [3][10] - 净亏损9700万美元,非GAAP净利润5700万美元,摊薄每股收益-0.11美元 [3][12] 业务分部 - 模拟、功率、分立及MEMS传感器产品组(APMS)收入同比下降17.4%,其中AM&S分部下降15.2%,P&D分部下降22.2% [8][11] - 微控制器、数字IC及射频产品组(MDRF)收入同比下降10.1%,其中嵌入式处理(EMP)分部下降6.5%,RF&OC分部下降17.9% [8][18] - AM&S分部营业利润率从14.5%降至7.5%,P&D分部营业利润率从10.6%降至-12.5% [11]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3.54亿美元,同比下降49.6% [13] - 自由现金流为-1.5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9亿美元 [14] - 净财务头寸为26.72亿美元,总流动性56.29亿美元,总财务债务29.57亿美元 [16] - 库存增至32.7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166天,同比增加36天 [15] 业务展望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中值为31.7亿美元,环比增长14.6%,同比下降2.5% [18][19]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33.5%,包含340个基点的闲置产能费用 [19] - 公司正在执行全球制造布局重塑和成本结构调整计划 [10][19] 公司动态 - 2025年1月1日起调整了业务分部报告结构,将VIPower产品从P&D分部转移至AM&S分部 [40][41] - 2025年5月28日举行了年度股东大会,所有提案均获股东批准 [17]
STMicrolectronics Q2 Earnings Preview: Looking For A Rebound In Auto Demand
Seeking Alpha· 2025-07-22 00:05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拥有5年科技基金投资组合管理经验 持有巴西证券委员会(CVM)颁发的投资顾问和组合经理执照 2024年完成CFA二级考试 [2] - 教育背景为机械工程专业 毕业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学院 职业生涯初期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工作 [2] - 研究领域聚焦半导体 机器人和能源行业 特别关注具有高进入壁垒的寡头垄断行业公司 投资风格偏向成长股合理估值 以中长期投资为主 [2] STM公司研究 - 对STM公司给予持有评级 覆盖研究基于其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1] - 汽车和工业部门开始显现触底迹象 但整体业务前景仍缺乏可见性 [1]
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报6417.3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NVIDIA Corp等
金融界· 2025-07-21 19:55
金融界7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汽车主题指数 (港美智能汽车, 931900)报6417.32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汽车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9.75%,近三个月上涨33.38%,年至 今上涨5.95%。 据了解,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从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上市的证券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感 知定位、决策规划、控制执行、智能座舱以及车联网等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 本,反映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上市的智能汽车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 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NVIDIA Corp(11.08%)、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9.89%)、Tesla Motors Inc(9.79%)、理想汽车-W(7.9%)、小鹏汽 车-W(5.8%)、Rivian Automotive Inc.(3.66%)、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3.54%)、ON SEMICONDUCTOR CORP(3 ...
Are Investors Undervaluing STMicroelectronics (STM) Right Now?
ZACKS· 2025-07-16 22:41
投资策略 - Zacks Rank系统通过关注盈利预测和预测修正来筛选优质股票 [1] - 价值投资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优选的投资策略 通过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公司 [2] - Zacks开发的Style Scores系统可识别具有特定特征的股票 价值投资者可关注"Value"类别评级高的股票 [3] STMicroelectronics估值分析 - 公司当前Zacks Rank评级为2(Buy) Value评分为A [4] - 公司远期市盈率为24.23 低于行业平均的36.59 [4] - 过去12个月公司远期市盈率区间为12.82-29.34 中位数为20.18 [4] PEG比率分析 - 公司PEG比率为1.16 低于行业平均的1.47 [5] - 过去12个月公司PEG比率区间为0.55-4.37 中位数为2.82 [5] - 较低的PEG比率表明公司估值相对于盈利增长更具吸引力 [5] 综合评估 - 多项估值指标显示公司当前股价可能被低估 [6] - 结合盈利前景看好 公司目前是极具吸引力的价值型股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