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STM)

搜索文档
SiC收入超13亿!三安、意法等企业披露近况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4-27 17:16
行业活动 - "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将于5月15日在上海举办,三菱电机、意法半导体、Wolfspeed等多家企业将出席 [1] 三安光电 -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61.06亿元,同比增长14.61%,净利润2.53亿元 [5] - 碳化硅业务子公司湖南三安实现收入13.54亿元,净利润-0.95亿元 [5] - 6英寸衬底、外延向国际客户出货稳健增长,8英寸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并在客户端验证 [8] - 碳化硅衬底已向AI/AR眼镜领域客户送样验证 [9] - 碳化硅二极管已在光伏领域量产出货,客户包括阳光电源等 [10] - SiC MOSFET已向光伏、充电桩、工业电源等领域客户批量供货 [11] - 车规级SiC MOSFET已在十余家Tier1或整车厂客户处送样或小批量出货 [12] - 目前拥有6英寸SiC产能1.6万片/月,8英寸衬底、外延产能1000片/月 [13] - 与意法半导体合资公司安意法规划年产能48万片,与理想汽车合资公司已实现通线 [14][15] 意法半导体 - 2025年Q1净营收25.2亿美元(约180.7亿人民币),净利润5600万美元(约4亿人民币) [16][17] - 汽车和工业业务订单出货比高于均值 [18] - 预计在SiC市场份额将保持在30%以上 [19] - 卡塔尼亚8英寸SiC工厂将于2025年Q4投产,规划年产能72万片 [20][21] 闻泰科技 - 2024年营收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但净亏损28.33亿元 [23] - 半导体业务营收147.15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毛利率37.47% [24] - SiC MOSFET已在AI数据中心广泛应用 [25] - 投资2亿美元(约14.5亿人民币)在德国建设SiC产线,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 [26][27] X-fab - 2025年Q1营收2.041亿美元(约14.6亿人民币),利润1220.2万美元(约0.88亿人民币) [29] - SiC业务收入600万美元(约0.43亿人民币),环比增长5% [30] - SiC订单量环比增长17%,主要增长来自数据中心应用 [30] - 预计未来几年与中国公司的汽车业务收入将增长60%左右 [31] 行业动态 - 上海车展已展出超30款SiC新车型 [33] - 大族半导体在8/12英寸SiC衬底激光剥离技术取得突破 [33] - 2条SiC生产线即将投产,年产能超3万片 [33]
STMicroelectronics: No 2025 Outlook And Depressed Earnings Ahead
Seeking Alpha· 2025-04-26 15:33
STMicroelectronics Q1 2025财报分析 -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后 分析师调整评级至中性 此前维持长期买入评级[1] - 买方对冲专业人士进行基本面分析 关注收入导向和长期跨行业研究 覆盖发达市场[1] 分析师立场说明 - 分析师未持有相关公司股票或衍生品头寸 未来72小时内无建仓计划[2] - 分析内容基于独立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的其他报酬[2] - 分析师与提及公司无商业关联[2] 平台免责声明 - 平台强调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结果 不构成投资建议[3] - 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不代表Seeking Alpha整体立场[3] - 平台非持牌证券机构 分析师资质未经统一认证[3]
STMicroelectronics Q1 Earnings Review: Bottoming Out, But Visibility Still Too Low
Seeking Alpha· 2025-04-25 23:19
分析师背景 - 拥有5年科技基金全职分析师和投资组合经理经验 [1] - 机械工程专业背景 毕业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学院 [1] - 持有巴西证券委员会(CVM)颁发的投资组合经理和投资顾问执照 [1] - 2024年通过CFA二级考试 [1] 行业研究领域 - 专注于半导体 机器人和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 [1] - 特别关注硬件相关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1] - 倾向于投资具有高进入壁垒的寡头垄断行业 [1] 投资策略 - 采用合理价格成长型投资策略(GARP) [1] - 主要关注中长期投资机会 [1] - 通常回避小型公司 认为其风险常被低估 [1] 研究历史 - 2017年开始研究英伟达(NVDA) [1] - 曾从事石油天然气行业 后转行投资领域 [1]
【招商电子】意法半导体(STM)25Q1跟踪报告:汽车订单环比显著增长,亚洲地区推动整体工业库存改善
招商电子· 2025-04-25 18:27
意法半导体2025Q1财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滑27.3%,环比下滑24.2%,符合指引中值25.1亿美元[2] - 毛利率33.4%,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3个百分点,位于指引中值33.8%±2个百分点区间[2] - 净利润5600万美元,同比下滑89.1%,摊薄后每股收益0.06美元[6] - 营业利润率从15.9%降至0.1%,营运现金流同比下降33.2%至5.74亿美元[6][7] - 库存30.1亿美元,环比增加3.2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167天,环比增加45天[2][7] 业务分部分析 按产品部门 - AM&S部门营收10.7亿美元,同比下滑23.9%,占比42%,主要受模拟产品拖累[2] - P&D部门营收4.0亿美元,同比下滑37.1%,占比16%[2] - MCU部门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滑29.1%,占比30%,主要因通用及车用MCU需求疲软[2] - D&RF部门营收3.1亿美元,同比下滑19.2%[2] 按终端市场 - 汽车收入9.8亿美元,同比下滑39%,占比39%,订单出货比大于1,订单环比显著增长[2] - 个人电子产品收入6.0亿美元,同比下滑11%,占比24%[2] - 工业收入5.3亿美元,同比下滑32%,占比21%,订单较24Q4有所提升[2]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收入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区域表现 - 按出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61%/22%/17%[2] - 按原产地划分:亚太/EMEA/美国分别占比30%/27%/43%[2] 未来展望 - 25Q2营收指引中值27.1亿美元,同比下滑16.2%,环比增长7.7%[2] - 预计25Q1为汽车和工业营收低点,工业库存亚洲地区改善明显[2] - 2025年资本支出维持20-23亿美元,用于优化制造布局[2]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每年数亿美元级别成本节约目标[2][12] 战略发展 - 与英诺赛科签署GaN技术开发和制造合作协议,加速GaN功率技术发展[10] - 持续推进"China for China"本土化战略,包括与三安光电、华虹半导体的合作[10] - 计划2025-2026年推出18条新产品线,采用40纳米及以下节点技术[10] - 制造布局重组计划预计未来三年全球至多2800名员工自愿离职[12] 汽车业务 - 持续推进汽车电气化战略,新增多款车载充电器与牵引逆变器设计订单[8] - 车用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Stellar和STM32A系列将推新品[8] - 在ADAS领域取得突破,Mobili IQ6H方案被采用[8] - 预计2025年汽车业务收入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19] 工业业务 - 预计25Q1为营收低点,订单量较24Q4提升[9] - 智能工业领域库存改善明显,亚洲地区推动整体改善[9] - 功率器件在电机控制、工业传动等领域获得突破[9] 其他业务 - 个人电子业务表现略超预期[11] -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外设业务符合预期[11] - 在低轨卫星和数据中心领域获得增长机遇[11]
ST(STM)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5-06 04:1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环比下降24.2%[5][6][7][9] - 第一季度毛利率33.4%,同比下降830个基点,比公司指引中点低40个基点[5][6][7][10]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同比下降99.5%,营业利润率降至0.1% [6][7][11] - 第一季度净利润56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06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9.1%和88.9% [6][7][11] - 预计第二季度净收入27.1亿美元,环比增长7.7%,同比下降16.2%,毛利率约33.4% [7][2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25.1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34.44亿美元;净收入为59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5.14亿美元[33]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6美元,2024年同期为0.57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6美元,2024年同期为0.54美元[33] - 2025年Q1总净收入为25.17亿美元,运营收入为300万美元[43] - 2025年Q1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净利润为56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6美元;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净利润为63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7美元[49]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相关数据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为5.7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5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30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负1.34亿美元[15][1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5.74亿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7.96亿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82亿美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折旧与摊销为4.28亿美元,资本支出净支付为5.38亿美元,向股东支付的股息为7200万美元[36] - 2025年Q1净资本支出(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为 - 5.3亿美元[59] - 2025年Q1自由现金流(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为3000万美元[62] - 2025年净资本支出计划维持在20 - 23亿美元,用于重塑制造布局[7] 资产负债与权益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总资产为249.23亿美元,总负债为69.64亿美元,股东权益为179.59亿美元[35] -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1亿美元,短期存款为16.5亿美元,有价证券为25.28亿美元,总流动性为59.59亿美元[53] -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财务状况为30.8亿美元[18] - 截至2025年3月29日,公司净财务状况(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为30.82亿美元,调整后净财务状况(非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为27.05亿美元[53] 库存数据 - 第一季度末库存为30.1亿美元,库存销售天数为167天[17]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每年节省数亿美元成本的目标[7][19] - 公司有50,000名员工,与超200,000家客户和数千家合作伙伴合作,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100%可再生电力采购目标并实现直接和间接排放碳中和[31] 报告分部调整 - 自2025年1月1日起,公司对报告分部进行调整,在两个产品组下形成四个报告分部[38][41]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面临全球贸易政策变化、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不确定、客户需求与预测不符等风险[27] - 行业监管增加、流行病或大流行、行业整合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2] 信息更新说明 - 公司不打算更新本新闻稿中包含的行业信息或前瞻性陈述以反映后续事件或情况[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模拟产品、MEMS和传感器(AM&S)细分市场净收入为10.69亿美元,运营收入为8200万美元[43] - 2025年Q1嵌入式处理(EMP)细分市场净收入为7.42亿美元,运营收入为6600万美元[43] 市场渠道占比 - 2025年市场渠道中,总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占比71%,分销占比29%[43] 财务日历 - 2025年财务日历显示,4月24日公布Q1财务结果,7月24日公布Q2财务结果,10月23日公布Q3财务结果[64]
法国和意大利在意法半导体公司管理问题上爆发冲突
商务部网站· 2025-04-25 00:08
(原标题:法国和意大利在意法半导体公司管理问题上爆发冲突) 欧洲时报4月11日报道,法国和意大利目前因意法半导体公司的管理问题而产生矛 盾。意法半导体是法国两大半导体公司之一,两国均是主要股东,公司管理层正计 划"自愿裁员"2800人。 矛盾焦点在于公司监事会拒绝任命意大利提名的意大利经济财政部经济司司长、 总理梅洛尼的亲信马尔切洛•萨拉(Marcello Sala)。被拒绝的原因是萨在公开和私下表 达了对首席执行官谢里以及他的战略的失望。这些批评是在该集团2024财年净利润下 降63%至15.6亿美元、销售额下降23.3%至略高于130亿美元的情况下提出的。 意法半导体监事会则再次表示支持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团队,特别是他们在半导体 行业的困难时期执行公司转型的能力。 意法半导体10日制定了未来几年的路线图,其中包括提高效率,特别是通过自动化和 人工智能,以及在3年时间内,除了自然减员外,全球多达2800名员工自愿离职,不过 不会关闭任何工厂。该公司在全球拥有50000名员工,其中包括在法国的11500名员工。 意法半导体还承诺在未来几年内提高产量,以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意大利财长乔尔杰蒂称不可理解和无 ...
ST(STM)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4-24 18:52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环比下降24.2%[11]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3.4%,较去年同期下降830个基点[30]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率为0.1%,净收入为5600万美元[1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运营费用为8.3亿美元,占收入的33%[35]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流为5.7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3000万美元[41]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预期为27.1亿美元,同比下降16.2%,环比增长7.7%[11]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预计约为33.4%[70]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收入下降39%[25] - 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市场收入下降32%[25] - 2025年第一季度个人电子产品收入下降11%[25] - 汽车市场占公司总收入的44%[86] 资本支出与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5.3亿美元,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在20亿至23亿美元之间[11] - 截至2024年3月30日,调整后的净财务状况为27.8亿美元[48] - 2024年12月31日的净财务状况为28.5亿美元,2025年3月29日为27.1亿美元[48] 股东回报与信用评级 - 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股东的现金股息总额为7200万美元[42] - 公司信用评级为BBB+(稳定展望)和Baa1(稳定展望)[47]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确认到2027年将实现高三位数百万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目标[61] - 计划到2027年实现碳中和,并在同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采购[66]
ST的MCU怎么又双叒热了?
芯世相· 2025-04-24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 ST MCU在2025年4月现货市场价格整体上涨 部分型号涨幅显著 主要受关税政策情绪波动和分销商补货行为推动 但终端真实需求未同步增长 市场存在观望和分化现象 [1][4][8][14][18][21] ST MCU价格变动趋势 - 2025年4月ST MCU报价较3月整体上涨 其中通用基础型MCU型号STM32F103C8T6价格从4-5元涨至4-5.5元 [4] - 热门型号涨幅分化:STM32F407VET6从10元涨至13元(涨幅30%) STM32F103RCT6从6.3元涨至7.5元(涨幅19%) STM32F405RGT6从12元涨至17元(涨幅42%) STM32F030C8T6从3元涨至4.5元(涨幅50%) STM8S003F3P6从1.1元涨至1.2元(涨幅9%) [5] - 高性能MCU H7系列同步上涨:STM32H743VIT6从35元涨至40元 STM32H750VBT6从13元涨至21元 STM32H743IIT6从28元涨至35元 [7] - 价格上涨始于2024年价格企稳和库存去化 2025年初出现回升迹象 [4][8]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4月中旬受关税政策情绪影响 华强北市场ST MCU报价单日整体上涨约30% [2] - ST全球13个生产基地均位于非美国地区(法国6座 意大利2座 新加坡1座 后端工厂分布于法/意/中/摩洛哥/菲律宾/马耳他/马来西亚) 加征关税无直接影响 但市场情绪蔓延至欧洲品牌 [8] - 分销商同行补货热情高涨 尤其STM32F4系列 带动短期价格反弹 [15] - ST产品线覆盖面广 高端芯片存在差异化机会 进一步助推报价上涨 [11] 终端需求状况 - 终端客户需求分化:部分恐慌性备货担心涨价 部分持观望态度比价采购 [17][18] - 真实需求未同步增长:许多工厂生意不佳 外贸型工厂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封装厂需求接近往年淡季水平 [17] - 客户对涨价接受度不高:倾向选择低价供应商 部分仍对比2024年低价 [19] - 价格倒挂现象未完全消除 涨价仅为理性回调而非缺芯期非理性暴涨 [1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初ST出货量达2022年以来首次高峰 需求主要来自现货市场分销商 终端客户以观望为主 [21] - ST在通用芯片领域份额被国产厂商蚕食 但中高端领域仍具差异化机会 [21] - 短期价格反弹未必代表实质性需求回暖 需警惕市场炒作行为 [21]
STMicroelectronics Reports 2025 First 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Newsfilter· 2025-04-24 13:00
文章核心观点 STMicroelectronics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收入、毛利润等指标同比下降,公司正推进制造布局重塑和成本调整计划,预计第二季度净收入和毛利率有一定变化 [3][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净收入25.2亿美元,同比降27.3%,环比降24.2% [3][7] - 毛利润8.41亿美元,同比降41.7%,毛利率33.4%,同比降830个基点 [3][8] - 运营收入300万美元,同比降99.5%,运营利润率0.1%,同比降1580个基点 [3][9] - 净利润56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06美元,同比分别降89.1%和88.9% [3] - 过去12个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74亿美元,同比降51.5%,自由现金流3000万美元,同比从负转正 [13][14] - 第一季度末库存30.1亿美元,库存销售天数167天,高于前一季度和去年同期 [15] 业务板块 - 各业务板块净收入均同比下降,模拟产品、MEMS和传感器(AM&S)板块降23.9%,功率和分立产品(P&D)板块降37.1%等 [7] - AM&S板块运营利润8200万美元,同比降66.7%;P&D板块运营利润从7700万美元降至 -2800万美元 [11] 公司发展 - 4月10日,公司详细介绍制造布局重塑和全球成本调整计划,确认2027年底实现高三位数百万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目标 [17] 业务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净收入27.1亿美元,环比增7.7%,毛利率33.4% [6][21] 报告调整 - 自2025年1月1日起,公司对业务板块报告进行调整,相应调整了去年同期数据 [4]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 - U.S. GAAP)指标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运营收入、净利润和摊薄后每股收益等指标经调整后有不同表现,如第一季度调整后运营收入1100万美元 [54] - 公司认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指标有助于投资者和管理层进行业绩比较、趋势分析和结果对比 [52] 财务日历 - 2025年各季度财报公布时间及相应静默期已初步确定,但需最终确认 [67]
华为展示 eFlash 的替代方案,VLSI 2025亮点曝光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3 09:58
VLSI 2025研讨会概况 - 第45届VLSI技术与电路研讨会将于2025年6月8日至12日在日本京都举行,主题为"培育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花园:从创新种子到蓬勃发展",聚焦先进技术整合与智能互联设备转型 [2] - 论文录用情况:共251篇常规论文(含1篇Late News),其中技术组104篇、电路组141篇,另有12篇邀请论文和4篇全体报告 [2] - 国家/地区论文排名:美国57篇(第一)、韩国54篇(第二)、中国大陆52篇(第三)、中国台湾23篇(第四)、日本20篇(第五) [2] - 华为展示采用7nm厚HZO薄膜的1T1C 3D FeRAM测试芯片,具有10年数据保存能力和125°C高温稳定性 [2][18] 先进CMOS技术突破 - 英特尔18A工艺采用RibbonFET和PowerVia技术,相比intel 3工艺性能提升25%(1.1V电压)、功耗降低36%,在0.75V低压下性能仍提升18% [4][5] - 台积电开发1.2nm等效栅氧化层厚度的背栅PMOS器件,导通电流达400 µA/µm,亚阈值摆幅72 mV/dec [10] - 东京大学利用ALD工艺生长晶体InGaOx材料,迁移率显著提升并实现常关操作纳米片晶体管 [15] - 三星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开发IWO沟道MOSFET,导通电流244 μA/μm,EOT缩小至0.3纳米 [16] 存储技术进展 - 三星推出286层第九代3D-NAND闪存,位密度提升50% [16] - 美光第二代铁电NVDRAM实现41纳米间距和5纳米铁电堆栈,1E10次循环后仍保持250mV窗口 [19][20] - 台积电演示BEOL存储器与逻辑单片集成技术,密度高于SRAM [21] - 台积电3nm FinFET高密度6T SRAM实现功耗降低17%、待机漏电降低10% [23][24] 图像传感器创新 - 索尼10微米间距背照式SPAD深度传感器在940nm波长下光子探测效率达42.5% [26] - 索尼LiDAR方案实现25M点/秒测量速率,300米距离精度17厘米 [28][29] - 佳能汽车用SPAD传感器实现156dB动态范围和0.1勒克斯低光捕捉 [31] - 北京大学22nm FDSOI图像传感器光敏度达5x105 A/W,支持1000fps高速成像 [34] 其他领域技术亮点 - 北京大学等团队开发癫痫检测加速器PANDA,灵敏度99%且能效3.178 TOPS/W [37] - imec推出3D类器官接口微电极阵列,输入参考噪声仅9.1µVrms [39] - 东京大学14位560MS/s ADC实现72.14dB SNDR和176.7dB Schreier FoM [41][42] - 英特尔18A工艺128Gb/s发射器能效0.67pJ/bit,满足PAM-4标准 [58][59] 行业领袖观点 - SK海力士CTO指出DRAM技术面临10nm后转折点,需创新单元方案应对AI需求 [62] - 英伟达副总裁强调AI时代需全方位VLSI创新,从材料到系统层级 [62] - 联发科高管探讨生成式AI对半导体设计的挑战,强调能效与异构集成 [62] - 意法半导体提出边缘AI需结合情境感知与生成智能技术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