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STM)

搜索文档
6份料单更新!出售瑞昱、MPS、瑞萨芯片
芯世相· 2025-08-20 16:58
公司业务概况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 现货库存型号达1000+ 覆盖100个品牌 库存总量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 对所有物料实施QC质检流程 [1] - 累计服务用户数量突破2万 提供快速交易服务 最快半天完成 [4] 供应链服务能力 - 提供求购服务 覆盖VISHAY ADI ST等品牌 需求数量从10PCS到21K不等 [2] - 推出特价物料销售 包括瑞昱 RTL8111L-CG(300kpcs 21+年份) MPS MP2131AGG-Z(1.7kkpcs 18+年份) 瑞萨 FC9000(300kpcs 20+年份) [3] - 开发【工厂呆料】小程序 解决库存积压问题 支持电脑端登录dl.icsuperman.com [5][6] 行业动态关联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 供应链挑战 Switch 2芯片配置 日本分销商并购 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等热点话题 [8]
芯片,TOP 20
半导体芯闻· 2025-08-15 18:29
全球半导体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800亿美元,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19.6%,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增速超18% [2] - 2025年上半年强劲增长推动全年增速预期上调至13%-16%,WSTS预测从11.2%上调至15.4%,SC IQ预测从7%上调至13% [7] 头部半导体公司表现 - 英伟达以450亿美元营收居首,三星(19.9B)、SK海力士(15.9B)分列二三位,英特尔跌至第五(12.9B) [5] - 存储器公司增长显著:SK海力士环比增26%,美光增16%,三星增11%;非存储器公司中微芯片科技(11%)、意法半导体(10%)增幅领先 [5] - 五家公司收入环比下滑:高通(-5%)、联发科(-1.9%)、博通(-0.1%)、索尼(-0.2%)、铠侠(-1.2%) [5][6] 细分领域动态 - 人工智能成为核心驱动力:美光20%增长预期、铠侠30%预期均源于AI内存需求;AMD预计13%增长由数据中心和AI推动 [6][7] - 汽车市场分化:德州仪器(9.3%)、恩智浦(7.7%)增长,但英飞凌、瑞萨汽车业务疲软 [6][7] - 智能手机受关税冲击:美国Q2进口量降47%,中国对美出口降85%,Canalys估美国销量Q2环比降20% [10]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波动:4月威胁145%对华关税,5月暂缓90天并设定30%,11月再次延期 [9] - 半导体关税计划未明确:拟对进口芯片征100%关税,但承诺本土化生产企业豁免 [9] - 特殊许可协议:英伟达/AMD获准向中国出口部分AI芯片,需缴纳15%收入给美国政府 [9]
10份料单更新!出售NXP、ADI、英飞凌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8-15 17:54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100种品牌 [1] - 库存芯片总量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 累计服务2万用户,交易效率高,最快半天完成 [6] 供应链能力 - 提供特价优势物料,涉及ADI、MAXIM、INTEL等品牌,例如ADI LTM8001IYPBF库存5117个,LTM4620AEYPBF库存16K [3] - 长期可定物料如中颖SH367309U/048UR,价格优势 [4] - 支持大额采购需求,例如TI BQ7695202PFBR库存206089pcs,ST STM32G0B1CCT6库存20Kpcs [4] 市场需求 - 求购需求明确,例如TI INA169NA/3K需求20k,ST STM32U5A5ZJY3QTR需求21k [2] - 提供清库存服务,覆盖多品牌如Qorvo SGA6589Z库存2345pcs,三星KLMBG2JETD-B041库存1144个 [3]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找不到、卖不掉"问题,支持网页端访问 [8] 行业动态 - 往期内容涉及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供应链挑战(如原产地判定)、终端产品芯片应用(Switch 2销售350万台)及模拟芯片厂商业绩增长 [10]
全球芯片TOP 20,最新榜单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5 09:19
半导体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800亿美元,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19.6% [2] - 2025年第二季度为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增长超18% [2] - 2025年上半年强劲增长推动全年预测上调至13%-16% [8] 头部半导体公司排名与表现 - 英伟达以450亿美元营收位居榜首,三星和SK海力士分列二三位 [5] - 存储器公司增长显著:SK海力士环比增26%,美光增16%,三星增11% [5] - 非存储器公司中微芯片科技(11%)、意法半导体(10%)和德州仪器(9.3%)增幅领先 [5] - 五家公司收入环比下降,包括高通(-5%)和联发科(-1.9%) [5][6] 季度业绩与未来指引 - 前20大半导体公司加权平均收入环比增长7% [6] - 美光预计第三季度增长20%,铠侠预计30%,主要受AI需求驱动 [7] - 意法半导体预计增长15%,AMD预计13%,联发科因移动市场疲软预计下降10% [7] 行业驱动因素与挑战 - 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多公司提及数据中心和内存需求强劲 [7] - 汽车市场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增长(如恩智浦),部分疲软(如英飞凌) [6][7] - 关税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被频繁提及,尤其影响智能手机进口(美国进口量下降58%) [11] 关税与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华半导体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当前税率30%,部分企业获出口许可(如英伟达、AMD需缴纳15%收入) [10] - 智能手机供应链受冲击:中国对美出口量降85%,美国市场销量预计下半年大幅下滑 [11][12] - 中国半导体制造仍强劲,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产量环比增5% [12]
7份料单更新!出售Intel、Qorvo、MAXIM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8-14 13:47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品牌100种,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1亿+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安排QC质检 [1] - 累计服务2万用户,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5] 库存管理 - 现货库存型号覆盖广泛,包括ADI、MAXIM、INTEL、LATTICE、ST、Qorvo、三星等多个品牌 [3] - 特价出售优势物料,如ADI LTM8001IYPBF 5117个,ADI LTM4620AEYPBF 16K,MAXIM MAX20303DEWN+T 40000个等 [3] -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交易效率高 [5] 供应链服务 - 提供求购服务,如Rubycon 80ZLH1500MEFC18X40 30K,TI TMS320F28034PNT 15K,ST STM32G0C1VET6 3K [2]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找不到、卖不掉、价格优化等问题 [7] 行业动态 - 关注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化、芯片原产地判定、Switch 2芯片应用、日本芯片分销商并购重组、模拟芯片大厂业绩增长等行业热点 [9]
欧洲科技_半导体_对美国关税对我们覆盖领域潜在影响的初步看法-Europe Technology_ Semiconductors_ First thoughts on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US tariffs on our coverage
2025-08-08 13:0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欧洲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行业 - 涉及公司:Infineon(英飞凌)、ASML、ASMI、BESI、STMicro(意法半导体)[1][4][6][7][8][9][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宣布对进口半导体征收100%关税 但已在美国投资或承诺投资制造设施的公司可豁免[1] - 政策细节(如时间表、实施规则)尚未明确 需后续跟进[1][4] **2 对欧洲半导体公司的潜在影响** - **Infineon**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集团层面为低至中双位数百分比(low to mid teens) 但非美国生产的部分仅占中低个位数至中高个位数百分比(MSD to HSD)[4] - 无主要美国制造能力 但与美国奥斯汀的前自有晶圆厂有长期半导体制造协议 可能部分抵消关税影响[4] - 美国先进封装设施可能缓解关税冲击 汽车级MCU由亚洲领先代工厂生产 或进一步降低影响[4] - 财务影响有限 因:(1)高端产品客户黏性强 (2)近期对美国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依赖度降低 (3)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地位强劲[4][5] - **STMicro** - 预计高个位数百分比(HSD)收入可能受关税影响[10] - 无美国主要制造基地 但可能与美国制造伙伴合作缓解冲击[10] - 对某美国汽车OEM客户的依赖度降低(去年收入贡献约中个位数百分比/MSD) 且其他地区业务扩张或抵消部分影响[10] - **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等)** - 关税政策主要针对半导体生产 对设备公司直接影响较小[10] - ASML在美国有重要制造基地(威尔顿和圣地亚哥)[10] - 部分领先企业因承诺在美国制造芯片获关税豁免 或影响设备需求[10] 估值与风险 - **ASML**:买入评级 目标价€935(当前价€592.9) 基于32倍2HCY26+1HCY27市盈率 风险包括EUV延迟、资本支出周期性等[6] - **ASMI**:买入评级 目标价€615(当前价€406.8) 基于21倍2HCY26+1HCY27 EV/EBITDA 风险包括半导体周期恶化、竞争加剧等[7] - **BESI**:买入评级 目标价€161(当前价€114.8) 基于26倍2HCY26+1HCY27 EV/EBITDA 风险包括客户支出周期性、混合键合技术延迟等[8] - **Infineon**:买入评级 目标价€46.5(当前价€34.32) 基于11倍2HCY26+1HCY27 EV/EBITDA 风险包括终端市场疲软、半导体周期下行等[9] - **STMicro**:中性评级 目标价€22.6(当前价€21.3) 风险包括库存调整速度、碳化硅技术竞争等[9][11] 其他重要内容 - 分析师联系方式及合规披露(未直接关联行业/公司分析)[3][13][14] - 报告发布方高盛与部分覆盖公司存在投行业务关系或持股(如持有BESI 1%以上股份)[20]
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9:15
原本预估在复苏中的汽车芯片市场,在二季度再度显露出压力。 近期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国际芯片龙头相继发布财报,其中关于汽车芯片的表述都有所转 变。与上一个季度有好转迹象不同,在第二季度,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转而回落,为复苏进程蒙上一 层阴影。 这背后,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库存仍在调整过程中,大部分市场需求疲软,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在产生影 响。 记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倪雨晴 当然与此同时,伴随今年全球整车厂都在积极试水Robotaxi、Robobus等智能驾驶新业态落地,将一定 程度拉动汽车芯片的回暖进程。 整体看,群智咨询(Sigmaintell)半导体事业部资深分析师陶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汽车 芯片市场尚未走出下行周期,但复苏信号初现。头部厂商通过减产、清库存等手段推动渠道库存向健康 水位回归,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触底。"此外,头部车企对SiC(碳化硅)、智能化芯片的需求加速, 叠加欧洲车企下半年电动车型放量计划,订单出现回暖迹象,预示着需求边际改善。" 回暖摇摆 在上个季度表态出现回暖迹象后,这个季度的业绩会上,国际芯片大厂的态度出现了分化。 模拟芯片大厂德州仪器一贯被视作行业风向标。第 ...
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9:06
汽车芯片市场现状 - 二季度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复苏进程受阻 [1] - 全球汽车产业链库存仍在调整,市场需求疲软,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显著 [1] - 头部厂商通过减产、清库存推动渠道库存回归健康水位,预计2025年下半年触底 [1] - 头部车企对SiC、智能化芯片需求加速,叠加欧洲车企电动车型放量计划,订单出现回暖迹象 [1] 国际芯片大厂表现分化 - 德州仪器汽车市场同比增速5%,环比下滑低个位数,成为整体发展的拖累 [2] - 德州仪器CEO指出汽车订单均为急单,尚未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2] - 意法半导体汽车业务同比下降24%,环比增长14%,预计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4] - 意法半导体CEO认为汽车业务已接近拐点,亚太(不含中国)和美洲市场推动增长 [4][5] - 英飞凌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环比增加1%,客户去库存趋势放缓 [5] 汽车芯片市场复苏压力 - 2025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增长3.7%至9470万台,2026年可能出现同比下滑 [5] -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传统燃油车需求低迷,导致终端车厂芯片采购量下滑 [5] - 低端通用芯片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形成供需失衡,引发价格战 [6] -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构不确定性延缓需求回升节奏 [6] - 欧洲市场纯电车型投入放缓,减少芯片采购总量,混动车型芯片用量显著低于纯电车型 [6] 汽车芯片品类复苏分化 - 功率芯片、高端智能化芯片将率先复苏,通用类芯片复苏延迟至2025年底或2026年初 [7] - MCU、PMIC等通用型芯片库存压力最大,复苏时间滞后 [7] - 功率芯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碳化硅芯片仍存供需缺口 [7] - 高端智能化芯片如激光雷达、大算力智驾SoC等需求持续,库存水位相对健康 [7] 智能化新业态对芯片需求的影响 - 高级别辅助驾驶能力推动VLA类大模型上车,拉动汽车AI芯片迭代升级 [8] - L4级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化运营将拉动车规级SoC芯片需求,但商业化落地多集中于2025年后 [8] - 短期受库存高水位和整车厂降本优先级限制,强拉动效应预计2025年底释放 [8] 国产汽车芯片发展现状 - 国产汽车芯片在MCU、PMIC等中低端通用芯片领域加速抢占海外厂商份额 [9] - 高端制程大算力智驾SoC方面,国内公司仍依赖台积电,在算力密度、工具链生态等方面需追赶 [9]
10份料单更新!出售ST、ADI、INTEL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8-07 16:06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品牌100种 [1] - 现货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 累计服务用户达2万,交易效率高,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4] 供应链能力 - 提供求购服务,覆盖MINI、ST、E-SWITCH、QORVO等品牌,需求数量从1600至50K不等 [2] - 特价出售优势物料,包括ST、TI、ADI、MAXIM、INTEL等品牌,库存数量从480至200K,年份跨度18+至24+ [3] - 提供清库存服务,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及网页版(dl.icsuperman.com)优化库存周转 [6] 行业动态关联 - 行业头部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动频繁,反映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7] - 芯片供应链受原产地判定等因素影响,行业面临运营压力 [7] - 消费电子领域如Switch 2的芯片需求激增,4天销量达350万台 [7] - 日本芯片分销商启动并购重组,行业整合加速 [7] - 模拟芯片大厂业绩持续增长,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7]
十大芯片厂,三年来首次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6 10:00
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趋势 - AI需求推动全球10大半导体厂2025年度设备投资额预计年增7%至1,350亿美元 为3年来首度增长 [2] - 台积电2025年将有9座工厂动工/投产 投资额预估380亿~420亿美元 年增3成 [2] - 美光将扩大AI用HBM投资 投资额预估暴增7成至140亿美元 [2] - SK海力士增加韩国工厂投资 英特尔设备投资额缩减3成 三星电子抑制韩国国内投资 [2] - 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因电动车功率半导体供应过剩 设备投资额萎缩 [3] - 中芯国际设备投资额将达破纪录75亿美元 中国未来3年制造设备投资超1,000亿美元 [3] 半导体市场前景 - AMD预估2030年AI半导体市场规模达5,000亿美元 为2025年的3倍以上 [3]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年增11.2%至7,008.74亿美元 首破7,000亿美元大关 [3] - 202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估年增8.5%至7,607亿美元 续创历史新高 [4] 行业技术发展 - HBM(高频宽记忆体)成为美光 SK海力士等公司的重点投资方向 [2] - 边缘AI应用领域扩大 带动电子机器搭载半导体金额增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