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集团(TCOM)

搜索文档
TRIP.COM(TCOM)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1 18: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从200亿元增长至534亿元(73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22%和20%[31]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净收入分别为14亿元、100亿元和172亿元(24亿美元)[31] - 2024年净收入为172亿元(24亿美元),毛利润为433.04亿元(59.34亿美元),营业收入为141.77亿元(19.43亿美元)[31][41] - 2020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收入分别为 - 12.25亿、 - 4.71亿、26.35亿、106.8亿、170.03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23.3亿美元[42] - 202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 32.69亿、 - 6.45亿、13.67亿、100.02亿、172.27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23.6亿美元[42] - 202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收益分别为 - 5.40、 - 0.87、2.17、15.19、26.10元人民币,2024年为3.58美元[42] - 截至20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80.96亿、198.18亿、170亿、415.92亿、484.39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66.36亿美元[42] - 截至20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872.49亿、1918.59亿、1916.91亿、2191.37亿、2425.81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332.33亿美元[42] - 截至20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分别为856.82亿、814.03亿、786.72亿、961.31亿、990.99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135.76亿美元[42] - 2020 - 2024年公司产品开发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9.64亿、8.02亿、5.67亿、8.7亿、9.76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1.34亿美元[43] - 2022 - 2024年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2.96亿人民币、7900万人民币和3.3亿人民币(4500万美元)[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9亿人民币(1.29亿美元)的投资被归类为公允价值层级中的第3级[151] - 2022 - 2024年公司净收入分别为14亿人民币、100亿人民币和172亿人民币(24亿美元)[152]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分别为1.96亿人民币、160亿人民币和380亿人民币(52亿美元)[153] - 202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26亿人民币、220亿人民币和196亿人民币(27亿美元)[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023和2024年,住宿预订收入分别为74亿元、173亿元和216亿元(30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7%、39%和40%[32] - 2022、2023和2024年,交通票务收入分别为83亿元、184亿元和203亿元(28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1%、41%和38%[34] - 2022、2023和2024年,跟团游收入分别为7.97亿元、31亿元和43亿元(5.94亿美元)[36] - 2022、2023和2024年,商务旅行服务收入分别为11亿元、23亿元和25亿元(3.43亿美元)[37] - 2022、2023和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5亿元、35亿元和46亿元(6.34亿美元)[38] 业务运营相关 - 2024年全年超90%的总交易订单通过移动渠道执行[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开放平台提供约150万条全球住宿房源,提供超640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拥有超65000个其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28] - 公司运营主要通过中国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VIE)进行,2024年12月终止与成都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合约安排并将其收购为全资子公司[49]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交通票务辅助出行服务业务部分权限和批准未获得,该业务占交通票务收入比例较小[60] - 公司澳门子公司在2023年基本停止运营[60] - 每年第三季度通常贡献公司年度净收入的最高比例,主要因夏季休闲和商务旅行需求旺盛[113] - 公司在2022、2023、2024年及本年报发布日之前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114] 股份与证券相关 - 2021年3月18日,公司将法定股本进行了1比8的股份细分,同时将美国存托股份与普通股的比例从8份ADS代表1股普通股变更为1份ADS代表1股普通股[44] - 公司被视为“现有发行人”,历史证券发行无需向CSRC完成备案程序,未来符合条件的证券发行需在规定时间内备案[62] - 公司历史证券发行无需向CSRC申请许可或完成备案程序,未来符合条件的证券发行需备案;发行证券无需CAC网络安全审查;发行特定债务证券需NDRC审查和注册[63]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完成所有需NDRC要求的外债登记,正在为近期债务发行进行CSRC备案程序[63] - 2024年6月,公司发行了本金总额为15亿美元、利率为0.75%、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101] VIE相关 - 公司与VIE及其股东签订的合约安排虽被认为有效、有约束力且可执行,但存在独特风险,相关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未经过中国法院检验[53] - VIEs净收入在2022、2023和2024年分别占公司总净收入的22%、23%和22%[56] - 截至2023和2024年12月31日,VIEs分别持有公司总资产的5%[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变利益实体(VIEs)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5%[207] - 公司因企业结构和与VIEs的合同安排,需缴纳6%的中国增值税[215] - 若公司和VIEs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政府可能采取罚款、没收收入等措施[209] - 若VIEs违反合同安排,公司可能需通过诉讼维权,结果不确定且成本高[213] 法规政策相关 - 2021年12月16日,PCAOB通知SEC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总部位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12月15日,PCAOB撤销该决定[58] - 2023年2月17日,CSRC颁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3月31日生效[62] - 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修订后的《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五年内全额出资,公司需投入资源适应新规[175] - 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颁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禁止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行为[180] -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超30家互联网公司对可能违反反垄断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自查整改[181] - 2022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进行修订,引入“安全港”规则、赋予审查中止权、允许公益诉讼并提高处罚力度[182] - 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发布与不正当竞争相关的法规和法律草案[183] - 2014年7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若中国居民股东未按规定登记,公司向中国子公司注资及子公司向公司分配利润可能受限[187] - 参与海外上市公司股份激励计划的中国居民需通过中国子公司聘请境内代理向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登记并处理外汇事宜,公司及获授股票期权的中国员工受此规定约束[189] -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法规使外国投资者并购活动更耗时复杂,部分控制权变更交易需提前通知反垄断执法机构[191] - 若交易被视为经营者集中且满足特定营业额门槛(如前一财年全球总营业额超120亿元人民币且至少两家经营者在华营业额超8亿元人民币等),需经反垄断执法机构批准[192] - 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进行经营者集中,可能面临最高达上一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等处罚[192] - 2022年12月15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将中国大陆和香港从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司法管辖区名单中移除,但未来若情况变化,公司可能受影响[195] - 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若PCAOB连续两年无法完全检查审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禁止公司股份或美国存托股份(ADS)交易[196]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颁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未来公司若进行相关证券发行需在规定时间内向CSRC备案[200] - 若公司未能获得境外发行所需批准或完成备案,可能面临CSRC等政府部门制裁,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200] - 《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等法规使海外监管机构在中国进行跨境调查或收集证据困难[2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限制海外证券监管机构在中国境内直接调查或收集证据[201] 风险相关 - 投资公司ADS或普通股涉及重大风险,运营和法律风险及潜在后果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业务[67] - 公司业务受全球经济状况影响,全球经济严重或长期低迷可能对其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9,80] - 旅游行业的普遍下滑或中断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9,81] - 疫情、流行病或对传染病传播的担忧可能扰乱旅游行业和公司运营,对其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69,85] - 公司投资互补业务和资产、建立战略联盟的战略存在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对其业务、声誉、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3] - 公司已产生大量债务,未来可能产生更多债务,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现金来履行未偿和未来债务义务[73] - 公司因战略收购和投资记录了大量商誉和 indefinite lived intangible assets,若这些资产可收回性大幅降低,可能产生重大减值费用[73] - 若公司无法成功应对新老竞争对手,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73] - 公司ADS未来可能因PCAOB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中国审计机构而被禁止在美国交易,ADS退市或有退市威胁可能对投资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4] - 公司上市证券交易价格一直且可能继续波动,可能导致投资者重大损失[77] - 2024年12月31日起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人民币200亿元(27亿美元),一年后到期的债务为人民币206亿元(28亿美元)[100] - 公司业务依赖与酒店和航空公司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关系,若合作出现问题,业务、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88,91,92] - 战略收购和投资存在风险,可能对公司业务、声誉、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4,96] - 公司战略投资可能受反垄断法影响,可能产生合规成本、面临审查和处罚[97]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内容平台和社交网络等的竞争,若竞争失败,业务、经营业绩和利润率可能受影响[105,106,107] - 若无法提高品牌知名度,公司在维护和获取用户及业务伙伴方面可能面临困难,业务可能受损[108] - 公司大量债务可能增加其对不利经济和行业状况的脆弱性,限制融资活动并增加融资成本[104] - 公司业务可能受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气候变化和旅行限制的影响[90] - 公司业务受国际运营风险影响,包括运营、合规和声誉风险,合规成本增加业务成本[121] - 国际经济和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贸易政策变化、制裁和限制,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22] - 公司依赖第三方服务开展业务,若服务中断或质量下降,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和公司声誉[125][126] - 负面宣传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导致用户流失,影响业务、运营结果和股价[110] - 公司依赖品牌大使营销,但无法保证其代言效果和形象,更换大使可能影响品牌和销售[111] - 公司业务依赖关键高管,若失去他们的服务,业务可能严重中断,增加招聘和培训成本[118] - 公司使用内部开发的预订软件系统,若无法及时升级,可能导致系统中断和用户流失[115] - 公司面临支付处理风险,支付处理费用增加或生态系统变化可能影响收入和运营结果[128] - 公司面临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安全漏洞风险,可能导致诉讼、声誉受损和用户流失[129] - 若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或用户提供虚假信息,公司可能无法收取应得收入,还会影响业务规划[130] - 公司在旺季采购库存存在风险,若无法准确预测需求,需承担未售出库存成本[131] - 公司可能面临与在线平台信息相关的法律或行政诉讼,虽当前未决事项预计无重大不利影响,但仍有潜在风险[133] - 公司需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若未获得必要许可或违反规定,可能面临罚款、暂停运营等处罚[136] - 公司在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和算法推荐服务备案方面存在不确定性[139] - 公司提供在线消费金融服务,行业监管框架可能演变,公司可能无法获得所有必要许可[141] - 公司面临航空票务业务监管风险,相关部门政策可能影响票务收入[142] - 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解读和应用存在不确定性,不合规可能面临多种处罚并影响业务[148] - 业务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增加,可能需提高信用损失拨备[149]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判断和估计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经营和财务状况[151] - 公司未来可能需额外资本,融资可能面临困难和不利影响[156] - 全球业务面临政治、法律、经济等多种风险,国际扩张存在挑战[161] - 中国经济自2010年以来增速逐渐放缓,2020 - 2022年新冠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经济长期放缓或减少公司产品和服务需求[173
4月8日电,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上涨2.5%,台积电涨3.5%,阿里巴巴涨2.6%,京东涨近5%,百胜中国涨4.2%,百度、携程涨超2%。
快讯· 2025-04-08 21:31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上涨2.5% [1] - 台积电股价上涨3.5% [1]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2.6% [1] - 京东股价上涨近5% [1] - 百胜中国股价上涨4.2% [1] - 百度股价上涨超2% [1] - 携程股价上涨超2% [1]
清明假期河南旅游预订量翻倍 位居全国热门目的地前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3-31 08:46
清明假期临近,旅游市场迎来春季首个出游高峰。大象新闻记者从携程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预测 报告中了解到,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多样的赏花胜地,河南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 超100%,位居清明假期全国热门出行目的省份前列。 河南:旅游订单翻倍增长热门景区受游客青睐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河南清明假期旅游预订单量环比前一周同期增长超100%,彰显出河南旅 游市场的强劲活力。河南居民出行热门目的地集中在武汉、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去感受不同 城市的春日风情。 洛阳:订单增长显著,牡丹唐风引热潮 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在清明假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洛阳旅 游整体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2%,酒店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0%。从携程平台的预订数据来看,龙门石 窟、《唐宫乐宴》演出、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寻迹洛神赋以及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景 区等,均吸引大量游客预订相关旅游产品,热度持续攀升,游客们渴望在此领略古都洛阳的历史底蕴与 春日风采。 洛阳牡丹闻名遐迩,清明期间正是观赏牡丹的好时节。各大牡丹园里,游客如织,大家纷纷为牡丹的娇 艳所倾倒,将赏花与感受 ...
Is Trip.com (TCOM) a Buy as Wall Street Analysts Look Optimistic?
ZACKS· 2025-03-26 22:30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决策常依赖分析师建议,但券商评级有偏差,结合Zacks Rank做投资决策更有效,Trip.com的ABR为买入,Zacks Rank为卖出 [1][5][14] 券商对Trip.com的评级情况 - Trip.com平均券商评级(ABR)为1.11,接近强烈买入和买入,基于19家券商建议计算得出,其中18个为强烈买入,占比94.7% [2] 券商评级的可靠性及使用建议 - 仅依据券商评级做投资决策可能不佳,券商因自身利益对股票评级有积极偏差,研究显示“强烈卖出”和“强烈买入”推荐比例为1:5 [5][6] - 券商评级可用于验证自身研究或预测股价走势的指标,结合Zacks Rank做投资决策更有效 [7][8] Zacks Rank与ABR的区别 - ABR仅基于券商建议计算,通常显示小数;Zacks Rank是量化模型,利用盈利预测修正,显示整数1 - 5 [9] - 券商分析师推荐常过度乐观,而Zacks Rank核心是盈利预测修正,与短期股价走势强相关,且各等级按比例分配 [10][11] - ABR可能不及时,Zacks Rank因分析师不断修正盈利预测而能及时反映股价走势 [12] Trip.com的投资分析 - Trip.com当前年度Zacks共识预测过去一个月下降8.4%至3.44美元,分析师对公司盈利前景悲观,可能导致股价近期下跌 [13] - 盈利预测变化及其他因素使Trip.com Zacks Rank为4(卖出),对其ABR买入评级应谨慎对待 [14]
携程、新东方,突然出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22:5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422.7亿元,行业融资规模44.9亿元创7年新高[18] - 民宿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平均房价502元/间夜(近5年新低),平均收益165.8元(近5年新低)[8] - 高端化趋势显著,每间夜超400元民宿需求占比达30.9%[14] - 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2021年出游11.9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客源36.81%,养生度假需求突出[20] 企业动态与资本布局 - 携程通过A轮融资2626万元获得山海有野酒店集团67%股权,后者旗下拥有25家高端民宿[1][2] - 新东方投资西藏松赞绿谷文旅,持股12.4%,该品牌在滇藏线布局18家小众酒店[3][4] - 华住2018年以4.63亿元收购花间堂71.2%股权,后者门店从21家扩张至2024年超150家[25] 商业模式与挑战 - 中高端民宿单店投资高(如大乐之野中卫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回本周期约4年[29] - 连锁酒店品牌亚朵平均入住率85%,开业6个月盈利,效率远超民宿[31] - 携程此前民宿品牌"花筑"和"度假农庄"因运营能力不足未能成功[30]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务院政策支持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发展[20] - 民政部推动养老产业与文旅融合,释放康养消费潜力[22] - 民宿行业加速洗牌,专业化、资本化运作将成为未来方向[26]
15分钟“潜规则”曝光,吉祥航空延误拒赔被爆玩文字游戏
凤凰网财经· 2025-03-14 20:57
航空服务行业乱象 - 航班延误认定存在"时间差游戏",航空公司以"撤轮挡时间未超15分钟"为由拒绝承认延误,导致消费者无法无损退票 [2][4] -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航旅纵横显示17:00起飞,但航司系统仅认可16:45滑出时间,消费者需自行截图留证而航司拒绝提供系统记录 [4] - 行业条款执行存疑,吉祥航空国际运输条款规定"出港延误超15分钟可全退",但实际操作中标准模糊 [4] 在线旅游平台问题 - 携程作为平台方未有效履行审核责任,酒店服务存在虚假宣传,如标注"含接送机"实际无此服务,"双人房"仅能单人入住 [7] - 平台评价机制缺陷,已消费酒店因"未入住"被禁止点评,导致评价真实性存疑 [7] - 海外酒店政策告知不足,如日本酒店儿童附加费及税费未明确提示,引发纠纷 [8] 消费者维权困境 - 投诉处理效率低下,民航局及消协仅能"协商",企业态度强势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6] - 2024年航空领域投诉量达3.9万宗,同比增幅56.18%,主要矛盾集中在延误认定与退票规则 [8] - 维权证据门槛高,消费者需自行留存截图,航司系统记录获取困难形成举证壁垒 [4][6] 行业监管缺失 - 缺乏统一延误认定标准,航司与平台利用"15分钟延误认定差"推诿责任 [8] - OTA平台存在三大顽疾:信息过滤机制、投诉"和稀泥"处理、责任转嫁至航司 [8] - 跨境服务监管薄弱,海外供应商审核形同虚设加剧消费纠纷 [8]
Brokers Suggest Investing in Trip.com (TCOM): Read This Before Placing a Bet
ZACKS· 2025-03-07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常参考华尔街分析师的建议做股票买卖决策,但券商建议可靠性存疑,可结合Zacks Rank评级工具做投资决策,当前Trip.com的券商平均建议为买入,而Zacks Rank为卖出 [1][4][13] 券商对Trip.com的评级情况 - Trip.com平均券商建议(ABR)为1.11(1 - 5代表强烈买入到强烈卖出),接近强烈买入与买入之间,19家券商的18个建议为强烈买入,占比94.7% [2] 券商建议的可靠性 - 多项研究表明券商建议在引导投资者选择有价格上涨潜力股票方面效果不佳,券商因自身利益对股票评级有强烈正向偏差,每一个“强烈卖出”建议对应五个“强烈买入”建议,其利益与散户投资者不一致,难反映股票未来价格走势 [4][5] Zacks Rank评级工具 - Zacks Rank将股票分为五个等级(1 - 5代表强烈买入到强烈卖出),是预测股票近期价格表现的有效指标,可结合ABR验证以做盈利投资决策 [7] ABR与Zacks Rank的区别 - ABR仅基于券商建议计算,通常显示为小数;Zacks Rank是利用盈利预测修正的定量模型,显示为整数 [8] - ABR不一定及时更新;Zacks Rank因分析师不断修正盈利预测而能及时反映未来价格走势 [11] - 券商分析师建议过于乐观,常误导投资者;Zacks Rank由盈利预测修正驱动,且各等级按比例应用于所有有当前年度盈利预测的股票,保持五个等级的平衡 [9][10] Trip.com的投资建议 - Trip.com当前年度Zacks共识预测在过去一个月下降6.5%至3.74美元,分析师对公司盈利前景悲观,可能导致股价近期下跌 [12] - 盈利预测的变化及其他三个因素使Trip.com的Zacks Rank为4(卖出),对其相当于买入的ABR应持谨慎态度 [13]
Baidu Announces Pricing of US$2 Billion Offering of Zero Coupon Exchangeable Bonds
Prnewswire· 2025-03-07 21:57
文章核心观点 百度宣布发行2032年到期、总本金20亿美元的可交换债券,介绍债券相关条款、用途及可能影响 [1]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宣布发行总本金20亿美元、2032年到期的可交换债券,面向特定非美国人士进行境外交易,预计3月12日左右完成发行 [1] - 债券未也不会在美国证券法或任何州证券法下注册,不得在美国或向美国人士发售,除非符合豁免条件 [6] - 债券预计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公开市场板块上市 [7] 债券交换条款 - 债券参考在港交所上市的携程集团普通股,持有人在债券发行日一周年前不得交换,违约事件持续时可随时交换,发行日一周年至到期日前6个月满足特定条件可换现金,之后至到期前第二个交易日可随时换现金,公司可按条件选择交付携程股份代替现金或现金与股份组合,债券不可交换携程美国存托股份 [2] - 债券初始交换比率为每10万美元本金对应1107.0457股携程股份,相当于每股携程股份初始交换价格约702.13港元,较每股491港元的delta配售价格溢价约43%,初始交换比率会按债券条款调整 [3] 债券利息及期限 - 债券不支付定期利息,本金不增值,2032年3月12日到期,除非提前回购、赎回或交换 [4] - 2029年3月12日,持有人可要求公司按本金100%的价格现金回购部分或全部债券,公司也可按条件赎回债券 [4] 资金用途 - 公司拟将债券发行所得净收益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和一般公司用途 [5] 投资者对冲交易 - 采用可转债套利策略的债券投资者可能通过卖空携程股份和/或美国存托股份或建立相关证券空头衍生品头寸来对冲债券风险,活动可能在债券发行后不久发生,影响携程股份、美国存托股份或相关证券市场价格,投资者还可能动态调整对冲策略 [8] - 债券定价同时,部分簿记管理人(及其关联方)促成携程股份的非公开场外交易出售,代表对冲投资者空头头寸的预期初始delta [9][10] 公司简介 - 百度成立于2000年,使命是用技术让复杂世界更简单,是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人工智能公司,在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上市 [12]
Baidu Announces Proposed Offering of Exchangeable Bonds
Prnewswire· 2025-03-07 16:30
文章核心观点 百度拟在境外向非美国人士发售本金总额最高达20亿美元2032年到期可交换债券,债券参考携程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普通股,公司将用所得款项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1][2][3] 分组1:可交换债券发售情况 - 公司拟在境外向非美国人士发售本金总额最高达20亿美元2032年到期可交换债券,发售取决于市场条件等因素 [1] - 债券参考携程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普通股,交换比率等条款将在定价时确定 [2] - 债券未也不会根据《证券法》或任何州证券法注册,不得在美国或向美国人士发售或出售,除非符合豁免条件 [3] 分组2:债券交换规则 - 债券持有人在发行日一周年前不得交换债券,除非发生违约事件 [2] - 发行日一周年至到期日前6个月,满足特定条件可将债券兑换为现金 [2] - 之后至到期日前第二个预定交易日,持有人可随时将债券兑换为现金,公司可选择交付携程股份代替现金或两者结合 [2] 分组3: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用债券发售所得款项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3] 分组4:投资者对冲交易 - 公司预计部分债券购买者将通过卖空携程股份和/或美国存托股份进行可转换套利策略以对冲风险 [4] - 债券定价同时,簿记管理人预计将促成携程股份的场外私下协商交易,代表对冲投资者的初始delta [4] 分组5:公司介绍 - 百度成立于2000年,使命是通过技术让复杂世界更简单,是领先人工智能公司,在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上市 [6]
携程:国内稳盘海外破局,静待国际业务利润拐点-20250227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2-27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持有评级,目标价65.00美元,较当前股价57.30美元有13.4%的涨幅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携程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各业务板块收入增长,国内游稳健、出境游复苏加速、入境游潜力释放、海外业务Trip.com增长迅猛,但24Q4因海外业务结构占比提升致毛利率和EBITDA率下降,利润增速或放缓,长期看国际平台利润势能潜力大,预计2025 - 2027年non - GAAP净利润有望实现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62亿、533.77亿、611.06亿、695.50亿、785.91亿元,变动分别为122.2%、19.8%、14.5%、13.8%、13.0% [2] -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8亿、180.41亿、190.19亿、216.50亿、243.47亿元,变动分别为635.5%、89.5%、5.4%、13.8%、12.5% [2] - 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5.2、26.1、28.1、31.9、35.9元,市盈率分别为27.3、15.9、14.8、13.0、11.6倍 [2] - 每股股息2023 - 2024年为0.0美元,2025 - 2026年为0.3美元,2027年为0.4美元,股息现价比均为0.0%或0.1% [2] 主要数据 - 行业为OTA/互联网,股价57.30美元,目标价65.00美元,股票代码TCOM.O,总股本6.84亿股,市值392亿美元,52周高/低为77.18美元/38.23美元,每股净资产30.457美元 [4] - 主要股东有百度集团(8.89%)、Capital World Investors(5.92%)、梁建章(1.15%) [4] 业务分析 - 2024年集团净收入、经调整经营利润、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32.9亿、162.2亿、180.4亿元,同比+19.8%、+23.3%、+33.8%,24Q4分别为127.7亿、27.6亿、30.4亿元,同比+23.5%、+4.3%、+446.0% [5] - 2024年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旅管理/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16.1亿、203.0亿、43.4亿、25.0亿、46.3亿元,同比+25.2%、+10.1%、+38.1%、+11.0%、+33.4%,24Q4分别为51.8亿、47.8亿、8.7亿、7亿、12.4亿元,同比+32.7%、+16.4%、+23.6%、+10.7%、+24.9% [5]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14.8%,预计国内消费券等举措刺激旅游市场,集团国内游业务将保持稳健;出境游因签证放宽和航班增加强劲增长,24Q4国际运力恢复至2019年80%以上,25Q1集团平台机酒预订量预计同比+30%以上,2025年出境游有望高增 [5] - 中国对超40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2024年入境游爆发式增长,携程24Q4及全年预订量同比超+100%,免签国家全年预订量同比超150%;2024年海外业务Trip.com Q4收入预计同比+70%,占集团总收入比重Q4提升至14%,全年约10%,2025年有望延续+50%以上增速 [5] 财务能力分析 - 盈利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2%、81%、81%、80%、80%,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5%、27%、24%、24%、24%,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22%、32%、30%、30%、30% [6][9] - 运营能力方面,行政管理费用率均为8%,市场营销费用率分别为21%、22%、24%、24%、24%,研究和开发费用率分别为27%、25%、25%、25%、25% [6][9] - 财务状况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41%、43%、45%、43%,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分别为2.2、1.7、1.3、1.5、1.5 [6][9] 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 - 资产方面,2023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191.37亿、2425.81亿、2399.04亿、2335.86亿、2502.45亿元,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887.32亿、1121.20亿、1139.06亿、1075.88亿、1242.47亿元等 [7] - 负债方面,负债合计分别为961.31亿、990.99亿、1024.20亿、1052.85亿、1083.76亿元,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724.11亿、740.10亿、773.31亿、801.96亿、832.87亿元等 [7] - 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0.04亿、286.32亿、244.69亿、324.01亿、360.73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9.19亿、 - 1.47亿、 - 1.40亿、 - 2.61亿、 - 1.8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5.47亿、 - 289.66亿、 - 257.05亿、 - 433.94亿、 - 245.16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