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集团(TCOM)

搜索文档
Trip.com Group Announces Updates on Its Investments in MakeMyTrip
Prnewswire· 2025-06-17 05:54
公司动态 - Trip com Group Limited与MakeMyTrip Limited达成股份回购协议 将出售部分B类普通股给MakeMyTrip以进行注销 [1] - 此次回购是公司优化投资组合和提升股东回报计划的一部分 [1] - 交易完成后 Trip com Group仍将是MakeMyTrip的最大少数股东 并继续支持其发展 [1] - MakeMyTrip为筹集回购资金 根据美国证券法144A规则发行可转换优先票据 并同步进行普通股公开发行 [1] - Trip com Group同意180天的锁定期 附带常规例外条款 [1] 公司背景 - Trip com Group Limited是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旅行平台 提供全面的旅行产品和服务以及差异化旅行内容 [2] - 公司是亚洲许多旅行者的首选平台 并逐渐成为全球旅行者的选择 帮助他们探索旅行 获取灵感 进行明智且经济高效的预订 享受无忧的移动支持并分享旅行体验 [2] - 公司成立于1999年 200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 [2] - 旗下品牌包括Ctrip Qunar Trip com和Skyscanner 使命是"追求完美旅行 创造更美好世界" [2]
高盛再次唱多:全球资金回归中国 看好中国“十巨头”股票
凤凰网财经· 2025-06-16 23:09
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前景 - 中国民营企业的中期投资前景正在改善 由宏观 政策和微观因素驱动 [1] - 高盛特别看好十大中国民营上市公司 预计这些公司在股市的集中度将上升并从中获得增长动力 [1] 市场集中度上升的原因 - 中国是市场集中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前十大公司占整个市场市值的17% 而美国为33% 新兴市场(除中国外)为30% [2] - 中国的反垄断和并购框架变得更加透明 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有机增长和收购式增长 [2] - 行业领导者可能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龙头企业已在利润池 资本支出和研发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2] - 大型私营企业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 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改变游戏规则的影响力 [2] - 全球扩张有望增强私营企业的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 [2] - 中国前十大民营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13.9 较整体市场溢价仅为22% 低于2021年的74%溢价水平 [2] - 全球资金回归中国以及国内耐心资本和被动资本的增长 将给指数权重股带来不成比例的好处 [2] 中国"十巨头" - 高盛提出的中国"十巨头"包括腾讯 阿里巴巴 小米 比亚迪 美团 网易 美的 恒瑞医药 携程和安踏 [4] - 这十家公司的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 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的42% 日交易额达110亿美元 [4] - 预计未来两年"十巨头"的盈利将增长13%(复合年增长率) 市盈率为16倍 [4] - "十巨头"将体现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发展 "走出去" 新消费以及提高股东回报等最新经济主题 [4] - 高盛仍偏好于"高质量"的中国国有企业和股东回报组合 [4] 中国企业出海 - 凤凰网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聚焦企业出海生态 涉及政策 资本与项目的合作 [5] - 论坛将成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 联合政企学媒资源打造常态化协作平台 [5] - 参与企业包括吉利 格力 TCL等头部出海企业以及"杭州六小龙"等新兴企业 [5]
高盛喊出“新口号”:中国“民营十巨头”,直接对标“美股七姐妹”
华尔街见闻· 2025-06-16 17:59
高盛中国"民营十巨头"概念 - 高盛首次提出中国"民营十巨头"概念,对标美国"美股七姐妹",涵盖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10家民营企业 [2] - 这些公司横跨科技、消费、汽车等高增长领域,代表中国经济新动能: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全球化扩张及服务消费升级 [2] - 十巨头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预计未来两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13% [2][4] 公司组成与行业分布 - 具体名单包括腾讯(6010亿美元)、阿里巴巴(2890亿美元)、小米(1460亿美元)、比亚迪(1210亿美元)、美团(1020亿美元)等10家企业 [4] - 覆盖互动媒体、零售、科技硬件、汽车、餐饮、娱乐、家用耐用消费品、医药、酒店和纺织服装等多个子行业 [4] - 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市场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显著 [4] 财务表现与估值 - 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3%,中值12%,平均市盈率16倍,前瞻性市盈增长比率1.1倍 [6] - 自2022年底低点平均上涨54%,2024年以来涨幅24%,分别跑赢MSCI中国指数33和8个百分点 [7] - 当前平均交易估值13.9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较MSCI中国指数仅有22%估值溢价,低于历史均值 [20]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民企利润和ROE自2022年低点分别回升22%和1.2个百分点,现金回报率创新高 [9] - 2024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监管强度处于过去5年最宽松水平 [10] - AI技术突破提升科技民企乐观情绪,民企在AI-Tech领域占72%市场份额 [11][12]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中国前十大公司仅占总市值17%,低于美国的33%,集中度有望提升 [13][14] - 过去十年中国top-10市值企业年均更替率仅12%,显示龙头企业粘性 [16] - 资本支出、研发投入和集中度与股票回报率呈显著正相关 [16] AI与全球化潜力 - AI技术未来十年每年可推动中国企业盈利增长2.5%,民营企业AI关注度显著高于同行 [18] - 民企海外销售占比从2017年10%提升至2024年17%,部分企业海外毛利率达30% [19] - 若获美国式估值溢价,市场集中度可从11%升至13%,增加3130亿美元市值 [21] 资金流向与投资机会 - 全球86%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低配,等权重配置可能带来440亿美元潜在流入 [22] - 中国股票ETF资产快速增长,指数重仓股将持续受被动资金青睐 [23]
对标美股“七巨头”,高盛提出中国“十巨头”!腾讯阿里小米在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7:40
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前景 -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中期投资前景正在改善,受宏观、政策和微观因素驱动 [1] - 高盛列出中国"十巨头"民营上市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1] - "十巨头"总市值达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的42%,日交易额达110亿美元 [1] 中国"十巨头"盈利预期与估值 - 高盛预计未来两年"十巨头"盈利将增长13%(复合年增长率),市盈率为16倍 [1] - "十巨头"体现中国最新经济主题: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走出去"、新消费以及提高股东回报 [1]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投资偏好 - 高盛重申仍偏好"高质量"的中国国有企业和股东回报组合,投资民营企业不意味着排斥国有企业 [1]
高盛唱多中国“民营企业十巨头”
新浪财经· 2025-06-16 13:58
中国民营十巨头 - 高盛列出中国"民营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覆盖互动媒体、零售、科技硬件、汽车、餐饮、娱乐、家用耐用消费品、医药、酒店和纺织服装等多个子行业 [1] - "民营十巨头"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市场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显著 [1] - 这些公司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自给自足、全球化、服务消费及中国股东回报改善五大投资趋势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民营十巨头"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中值为12%,平均市盈率为16倍,前瞻性市盈增长比率为1.1倍 [2] - 相较于美股"七姐妹"28.5倍P/E和1.8倍fPEG,中国"民营十巨头"估值更具吸引力 [2] - 当前"民营十巨头"平均交易估值为13.9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较MSCI中国指数仅有22%估值溢价,远低于历史均值 [2] - 若中国民企获得类似美国43%的估值溢价,市场集中度将从11%升至13%,市值增加3130亿美元 [2] AI技术影响 - AI技术广泛应用预计未来十年每年推动中国企业盈利增长2.5%,民企在AI-科技宇宙中占比高达72% [3] - 民企主导的科技行业(如媒体、软件、IT服务和医疗)对AI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同行 [3] - 拥有庞大客户群和数据并拥抱AI技术的企业更可能成为长期赢家 [3]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TikTok海外月活首破10亿/京东物流进军沙特,据传当地已招募上千人团队
36氪· 2025-06-15 14:38
印尼医疗市场 - Lestari平台推出为期3天的Indonesia Discovery Program 2025: Healthcare活动 聚焦印尼医疗行业 通过实地参访、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帮助企业梳理市场机遇 活动于7月29日-31日在雅加达举办 6月18日前报名享15%早鸟优惠 [2] 移动应用与电商 - TikTok海外月活用户首次突破10亿 短剧、电商、AI工具为三大主力赛道 拉美、东南亚成为增长热土 [3] - 京东物流在沙特已招募上千人团队 当地出现京东快递员配送 [3] - 速卖通AliExpress上线卖车业务 中东率先开售中国新能源车 包括比亚迪元、吉利星愿、小米SU7等车型 [3] 物流与机器人 - 极智嘉获赴港上市备案通知书 2023年超70%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市场 覆盖约40个国家和地区 [4] - 菜鸟物流科技全球大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60% 预计全年海外销售增速超国内 增强物流作业机器人研发 [10] 汽车行业 - 小鹏汽车计划明年进入香港市场 车型将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目标成为首批上路公司 [7] - 奇瑞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目标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本月将成中国首个出口超500万辆的车企 [7] - 零跑汽车香港首家门店开业 1-5月出口销量超1.7万辆 位居新势力首位 计划年内确定欧洲和东南亚本地化选址 [7] - 长安汽车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已投产9个 布局100余个国家市场 全球渠道网点超14000个 [8] - 广汽计划2025年下半年进入阿根廷市场 加速布局智利与玻利维亚 [8] 科技与AI - 阿里通义千问3开源首月全球下载量突破1250万 衍生模型数量超13万个 获多个性能榜单冠军 [10] - 留形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聚焦智能三维感知和重建算法 首款产品Odin1计划7月量产 [15] 金融与支付 - 蚂蚁数科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已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 完成监管沙箱先行先试 [6]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项目进展顺利 部分服务预计年中推出 [13] 贸易与出口 - 前5个月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增长19% 工业机器人增长55.4% 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6.22万亿元 [12] - 中非贸易规模超2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14.2% 中国-非洲贸易指数达1056.53点 [12] - 1-5月中国汽车出口249万辆 同比增长7.9% 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 增长64.6% [13] - 长三角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5.29万亿元 跨境电商持续增长 高端装备出口势头良好 [14] 投资与融资 - 亿格云完成Pre-B轮近亿元融资 将研发AI驱动的一体化企业办公支撑平台 [14] - 英汉思动力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T-Apex产品月销量突破20万美元 累计销售收入100万美元 [14]
刘强东又杀入新战场
商业洞察· 2025-06-13 16:35
京东布局酒旅业务 - 公司以3倍薪资从携程、美团、飞猪、同程等平台大规模挖角酒旅人才,主打"零捆绑、透明价"+补贴策略,直指携程、美团盈利核心 [1] - 业界推测公司"明攻外卖、暗抢酒旅",企图用高频外卖引流,靠高利润酒旅赚钱 [1] - 公司APP首页"京东旅行"入口提供145元新客礼包,包含机票和酒店红包,并与外卖业务联动 [7] - 机票查询按钮显示"无捆绑"字样,针对行业默认绑定附加服务的痛点 [7] 公司酒旅业务历史 - 2011年初上线机票预订业务,踏入旅游领域 [8] - 2014年正式上线"京东旅行"频道,与航空公司、OTA建立战略合作 [8] - 2015年以3.5亿美元领投途牛,成为第一大股东 [8] - 2018年公布酒店场景拓展、会员赋能等四大战略 [8] - 2020年与携程合作,嫁接成熟酒旅履约服务 [9]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美团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率19.7%,2025年Q1收入643.24亿元同比增长17.8% [10] - 美团2021年酒旅经营利润率高达43.3%,远高于外卖业务的6.6% [11] - 携程2024年核心OTA业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 [12] - 行业呈现美团、携程、飞猪三分天下格局,抖音、小红书等新玩家也在积极布局 [13] 公司战略考量 - 完善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是重要考量,可能将酒旅单独发展 [13] - 通过外卖吸引新客,酒旅业务负责流量变现,形成商业闭环 [14] - 公司APP年活用户6.5亿,可为酒旅业务低成本导流 [14] - 酒旅业务需要长期补贴和资源积累,考验持续投入能力 [15] 创始人动态与战略合作 - 创始人今年以来频繁为业务站台,增加曝光度 [2] - 与华润集团开展多产业、全方位战略合作 [15] - 与小米合作开设汽车旗舰店,涵盖试驾、销售等服务 [15] - 与小红书战略合作升级,推出"红京计划" [16]
在线旅游开卷AI 从技术工具化到标准化共建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技术升级与行业转型 - 旅游业正从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向跨产业融合的生态化体系转型,驱动因素包括数字化浪潮和消费产业链重塑[1] -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驱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沉浸技术等创新力量重构产业链底层逻辑[1] - 行业聚焦"旅游+"产业链重建,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创新、业态重构、服务升级、消费链条重塑五大维度推动变革[1] AI产品加速迭代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密集接入Deep-Seek大模型[2] - 平台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AI产品,马蜂窝上线"AI小蚂",飞猪推出"问一问",途牛发布"AI助手小牛"[4]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能力[5] AI功能与应用场景 - AI产品帮助用户缩短决策时间,马蜂窝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和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8] - "AI小蚂"支持实时问答、行程规划、在线向导、个性化推荐,"AI路书"通过主动提问完善旅行细节[7] - 飞猪"问一问"整合行程助手、路线定制师、预算管理师等多项功能,生成包含机酒、景点、餐饮的完整方案[8]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10][11] - 携程2024年Q4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占营收25%),同程旅行服务开发开支增至20亿元[11] - 企业需平衡技术研发与成本投入,优化算法设计和训练效率[11] AI替代与行业挑战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决策和定制服务仍需人机协作[13][14]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信息处理、个性化推荐和高效预订方面表现突出,但精确性待提升[14] - 行业面临数据实时接入限制,专家建议政府牵头建立共享数据生态以提升AI训练效果[14] 未来竞争趋势 - 行业竞争将转向高频打低频模式,内容平台(小红书、抖音)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15] - AI产品通过提高服务频次增强用户粘性,但当前大模型能力尚未形成绝对护城河[15] - 超级应用的出现可能重塑行业格局,资本和政策均看好AI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前景[16]
高考结束后毕业旅行接档:这些景区对考生免票,机酒价格较7、8月低四成
第一财经· 2025-06-10 18:28
旅游行业旺季前价格洼地 - 6月作为暑期前价格低谷期 机票和酒店价格较7-8月低近四成 [1] - 高考后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 高中毕业生群体出行高峰持续至7月10日左右 [1] - 本周高中毕业生国内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77% 乐园类景区最受青睐 [1] 毕业生旅游市场特征 - 22-25岁旅客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2% 多人出行订单占比超七成 [2] - 毕业旅行呈现"长线化"趋势 长线游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2] - 超七成毕业生旅行由家长陪同 成绩公布前空档期形成家庭集体放松黄金窗口 [3] 国内旅游目的地表现 - 国内游十大热门出发城市为北京 上海 成都 广州 重庆 [1] - 北京 重庆 上海 南京 成都成为高中毕业生首选目的地 [1] - 新疆目的地增长显著 阿克苏和喀什增幅超1.4倍 [2] 出境游市场复苏态势 - 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60% 日本 韩国 泰国等亚洲国家占据热门目的地TOP10 [3] - "一带一路"国家旅游热度增速最快 哈萨克斯坦等路线预订量同比增幅超10倍 [3] - 免签国家中泰国 新加坡 马尔代夫占据热度前五 曼谷 普吉岛等成熟目的地最受青睐 [3] 景区营销策略 - 多地景区推出高考生免票活动 包括青海茶卡盐湖 河南老君山等知名景区 [2] - 安徽黄山对考生实行半价优惠 吸引毕业生群体 [2]
高盛:京东据传进入旅游预订行业,对经济学的分析及对OTA的潜在影响
高盛· 2025-06-10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Trip.com和同程旅行的买入评级 [10][31][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进军在线旅游预订行业,虽此前有尝试但目前供应链构建是关键障碍,预计其将长期逐步拓展该领域,若竞争加剧或影响TCOM盈利,但当前无需过度担忧 [1][2][8] - Trip.com作为中国主导的在线旅行社,凭借市场份额增长、海外业务和酒店RevPar提升有投资价值;同程旅行专注交通预订,在低线城市有优势,通过业务拓展和生态整合也具投资潜力 [31][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京东进军在线旅游行业情况 - 媒体报道京东拓展旅游和酒店预订业务,在移动应用界面添加相关图标,招募人才强化业务团队,此前2011年开展机票预订业务,2015年收购途牛27.5%股权并与携程战略合作 [1][2] - 旅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去年为4.5万亿元,线上渗透率达53%,但消费频率低,且连锁酒店直订竞争加剧,不过因潜在协同效应和较高利润率吸引京东等新进入者 [3][7] - 京东酒店房源主要为100 - 500元ADR,新用户可享12 - 30%折扣,现有用户折扣为10 - 22%,相比其他OTA平台,新用户房价更具竞争力,现有用户则不一定 [8] - 京东目前依赖携程和同程提供房源,供应链构建是进入壁垒,预计其优先投资高频食品配送业务,旅游业务将长期逐步拓展 [8] 行业发展历程 - 展示了1999 - 2025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携程、同程、途牛等公司的成立、上市、并购等重要事件 [12] 行业市场规模和渗透率 - 对比了2024年和2026E中国互联网各垂直领域的市场规模、在线渗透率和主要参与者,旅游行业去年市场规模4.5万亿元,在线渗透率53%,预计2026E行业TAM达5.212万亿元,在线渗透率升至54% [15] Trip.com财务情况 - 给出了2024年和2025E Trip.com的营收、EBIT等财务数据,以及不同情景下的预测,若国内竞争加剧,假设国内营收增长5%、EBIT利润率下滑5个百分点,盈利预测有13%下行风险 [27][28][29] 投资建议和估值 - 对Trip.com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78美元/608港元,基于SOTP估值,核心业务按20x P/E FY25E估值 [31][32] - 对同程旅行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28.7元,基于85%的基本面价值(18x FY25E P/E)和15%的并购价值(22x FY25E P/E)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