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春风动力(603129):2025年Q1业绩优异,出海+高端化引领新成长
国投证券· 2025-04-16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20 元/股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风动力 2024 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业绩优异,出海与高端化引领新成长,长期有四大核心成长逻辑助力高成长,维持“买入 - A”评级 [1][11] 各业务表现 2024 年业务情况 - 营收 150.38 亿元,同比+24.18%,归母净利润 14.72 亿元,同比+46.08% [1] - 四轮车销售收入 72.10 亿元,同比+10.85%,销量 16.91 万台,同比+15.47%,因 2023 年调节库存致基数低 [1] - 摩托车内销收入 30.94 亿元,同比+44.44%,销量 14.32 万台,同比+44.21%,因产品力强、新品上市 [1] - 两轮车外销收入 29.43 亿元,同比+30.22%,销量 14.33 万台,同比+46.67%,因海外市场拓展及产品谱系补齐 [1] - 极核销售收入 3.97 亿元,同比+414.15%,销量 10.60 万台,因新品热销及渠道数量加速扩张,2024 年渠道数量同比增近 15 倍 [1] - 综合毛利率 30.06%,同比 - 2.67pct,因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下降及极核业务前期毛利率低 [2] - 期间费用率 16.53%,同比 - 4.50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多因广告促销费用减少及收入规模增长摊薄费用 [2] 2025 年 Q1 业务情况 - 营收 42.50 亿元,同比+38.86%,因产品持续热销及新品上市,1 - 2 月摩托车销量 3.63 万台,同比+40.9%,全地形车销量 2.38 万台,同比+26.5% [3] - 综合毛利率 29.73%,考虑会计准则变更,较 2024 年下滑 0.33pct,因极核销量高增长 [3] - 期间费用率 14.80%,考虑会计准则变更,较 2024 年下滑 1.73pct [3] - 归母净利润 4.23 亿元,同比+45.20% [3] 长期核心成长逻辑 - 全地形车产品结构改善,深耕近二十年成欧洲 ATV 市占率第一,加速布局 UTV 及 SSV 产品,2024 年 8 月上市 4 款三缸平台新产品,未来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4] - 国内中大排摩托车迎来新品周期,深耕多年产品打磨能力强,2024 年以来新品持续热销,国内中大排销量 8.28 万台,同比+114.5%,市占率 20.83%,同比+9.47pct,未来销量及市占率有望提升 [10] - 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空间大,公司全球市占率低有成长空间,产品力强,2024 年中大排外销 6.69 万辆,同比+63.8%,未来出口销量有望高速增长 [10] - 电动两轮车业务逐步发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明确,极核品牌以高端电摩入局成细分赛道第一,加速布局主品类和主价格航道,2024 年以来多款踏板电自新产品上市,覆盖价格带下探,渠道数量 2024 年同比增近 15 倍,未来有望热销 [11]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 - A”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8.5/22.9/28.9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 分别为 12.6/10.1/8.0 倍,给予 2025 年 18 倍 PE,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220 元/股 [11] 财务预测 利润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90.2/237.8/29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8.5/22.9/28.9 亿元等 [12][14] 资产负债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额分别为 164.7/220.5/254.7 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 83.6/119.7/127.8 亿元等 [14] 现金流量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2.0/42.3/28.2 亿元等 [14]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6.5%/25.0%/23.0%,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25.7%/24.0%/25.9%等 [14]
周度经济观察:重回基本面:出口减速与政策对冲-20250415
国投证券· 2025-04-15 15:36
经济运行与政策 - 3月经济运行平稳,内需偏弱,抢出口支撑总需求,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使出口减速压力增加,稳增长政策成二季度经济重要变量,4月底政治局会议值得期待[2][14] - 4月PPI环比和同比增速或下行,年底PPI同比转正概率小;3月CPI同比-0.1%,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低通胀惯性强,企业盈利或维持偏低水平[4][6][7] - 3月社融同比8.4%,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发行推升社融;信贷有回落风险,央行降息降准时机待观察[8][10] 市场表现与展望 - 权益市场恐慌修复后转向基本面定价,全年机遇大于风险,但二季度需留意出口下滑幅度与稳增长政策力度,存在震荡可能[2][16][18] - 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有转松可能,债券市场总体环境有利[21] 美国经济情况 - 美国3月CPI同比2.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PPI同比2.8%,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0.8,较上月大幅回落6.2,经济基本面降温延续[23][25][27]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冲击美元信用体系,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上周10年期美债利率大幅上行47BP至4.48%,美元指数回落3.1%至99.7,美股短期或承压[28]
东山精密(002384):受益AI基建需求扩大,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15 11: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34.19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0%-60%,受益于 AI 基建需求扩大 [1]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2024 年营收增长 9.33%,2025 年一季度把握 AI 基建,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2] - 公司拟回购 1 亿 - 2 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43,402.27 万元 - 46,295.76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39,196.05 万元 - 41,809.12 万元,同比增长 50%-60% [1]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9,063.62 万元,较上年增长 9.33%,但因 LED 业务优化管理产生资产处置和减值损失 [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电子电路、精密组件等产品销量显著提升,带动经营业绩提升 [2] 股份回购 - 4 月 10 日公司拟回购 1 亿 - 2 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 48.78 元/股,占总股本 0.12%-0.24% [3] - 4 月 11 日首次回购 2,089,800 股,成交总金额 50,240,898 元 [3]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367.91 亿元、426.04 亿元、491.2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89 亿元、29.17 亿元、36.58 亿元 [4] - 给出 2025 - 2026 年多组财务指标预测,如营收增长率、净利润率、ROE 等 [12][13]
3月信贷社融点评:政府加杠杆对社融形成支撑
国投证券· 2025-04-14 14: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金融数据呈现“政府加杠杆、实体需求弱”“对公信贷强、零售需求弱”的结构性特征,融资需求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涉政、央国企客群占优的银行可能持续受益 [3][11] - 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精细化资负管理成为银行净息差差异来源,银行扩表能力或成稀缺竞争力 [11][12] - 银行板块具备在宽基指数中权重占比高、股息率高、估值偏低、业绩增长相对稳定的优势,有望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月信贷社融点评 - 3月新增信贷3.64万亿元,同比增加5500亿元;新增社融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 [2] - 企业短贷明显多增对3月人民币信贷形成支撑,新增企业短贷同比多增4600亿元,贡献84%的3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同比多增规模;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531亿元,预计受房地产市场止跌回暖影响;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居民短贷与去年同期大致平稳 [2][3] - 3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因新增政府债券同比多增1.03万亿元,3月末社融余额同比增长8.4%,扣除政府债券后的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5.9%,表征政府加杠杆是全社会增量需求主要来源,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尚在探底 [3] - 3月末M2增速为7%,与2月末持平;M1增速为1.6%,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M1增速改善可能与隐债置换有关,未来回升趋势有待观察 [4] 对银行股的看法 - 融资需求结构性分化持续,全球贸易受关税不确定性冲击,外需主体融资需求受影响,政府加杠杆节奏预计提速,涉政、央国企客群占优的银行或持续受益 [11] - 3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0%,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0%,均环比稳定,低利率背景下负债成本压降成稳净息差焦点,考验银行资负管理能力 [11] - 资产决定负债经营逻辑渐显,合理贷款增长利于稳定净息差,银行扩表能力或成稀缺竞争力 [12] - 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预计继续增持ETF,保险资金、央国企中长期资金流入权益市场,银行板块有望获增量资金青睐 [12] 建议关注 - 招商银行、国有大行、成都银行 [13]
电子行业周报:行业协会明确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250414
国投证券· 2025-04-14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或因关税影响涨价,利好国内模拟、射频等相关厂商 [1] -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宣布对 20 类产品免除新实施的关税政策,豁免产品编码包括 PC、服务器等电子产品 [2] - 本周电子行业跌幅 3.89%,在全行业中排名 13/31,各子版块 PE 及百分位有差异 [3] - 给出果链、英伟达链、半导体 IC、碳化硅等领域的关注公司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闻一览 - 半导体设备大厂 TEL 与 IBM 延长先进半导体技术联合研发协议,专注推进下一代半导体节点和架构技术 [14] - 中微公司微观加工设备研发中心项目在南昌签约,聚焦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14] - 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投入使用,自有智算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 90% [14] - IDC 预测全球数据量将从 2024 年的 159.2ZB 增长到 2028 年超 384.6ZB [14] - Alphabet 宣布 2025 年斥资约 750 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容量,微软、Meta 也有相关投资计划 [14] - 全球 8 英寸碳化硅晶圆进入技术成熟与规模应用阶段,意法半导体与三安成立合资厂 [14] - 鸿海制定电动汽车三项战略,日产与 Wayve 合作开发驾驶辅助系统 [15] - 创维 XR 发布首款全场景 AI 智能眼镜,微光科技玄景 M5 智能 AR 眼镜上市 [15] - 存储芯片市场价格上涨,美光、闪迪等企业上调产品价格 [15] 行业数据跟踪 半导体 - TEL 与 IBM 延长联合研发协议,中微公司加大在先进封装等领域投入 [16] - 2024 年 10 月台积电、世界先进、联电营收有不同变化 [17] SiC - 全球 8 英寸碳化硅晶圆进入规模应用,意法半导体与三安合资厂计划投产 [24] - 2024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光伏产业发展带动对碳化硅功率器件需求 [25] 消费电子 - 创维 XR 发布全场景 AI 智能眼镜,具备低功耗、智能交互等特点 [28] - 2024 年 9 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和产量有不同变化,VR 市场份额和月活用户占比有变动 [28][29] 本周行情回顾 涨跌幅 - 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 300 指数、申万电子版块均下跌,电子行业排名 13/31 [37] - 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跌幅最大,半导体涨幅最大,各子版块及标的涨跌幅有差异 [36][40] PE - 截至 2025.4.13,沪深 300 指数和 SW 电子指数 PE 及百分位不同,电子行业子版块也有差异 [42][47] 本周新股 - 展示本周 IPO 审核状态更新表格,但无具体内容 [51]
新药周观点:映恩生物IPO在即,多个ADC进展值得关注-20250413
国投证券· 2025-04-13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7 - 13日新药板块有涨有跌,涨幅前5企业为北海康成、海思科、乐普生物、艾迪药业、智翔金泰,跌幅前5企业为再鼎医药、科笛、基石药业、宜明昂科、康宁杰瑞 [1][14] - 映恩生物4月15日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其约7款ADC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各产品有不同进展和前景 [2][18] - 本周国内5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2个新药获批IND,61个新药IND获受理,5个新药NDA获受理 [4][29] - 本周国内外新药行业均有多个重点事件,包括获批上市、启动临床研究等 [10][11] 各目录总结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2025年4月7 - 13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及涨幅为北海康成(21.53%)、海思科(11.07%)、乐普生物(6.28%)、艾迪药业(6.24%)、智翔金泰(6.18%);跌幅前5企业及跌幅为再鼎医药( - 22.92%)、科笛( - 22.51%)、基石药业( - 22.40%)、宜明昂科( - 20.79%)、康宁杰瑞( - 19.47%) [1][1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映恩生物即将上市,创新药管线约7款ADC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包括HER2 ADC DB - 1303/BNT323、B7H3 ADC DB - 1311/BNT324等 [2][18] - HER2 ADC DB - 1303/BNT323海外权益已授权,正开展3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差异化适应症布局有望助其在全球竞争中获份额 [2][18] - B7H3 ADC DB - 1311/BNT324海外权益已授权,有美国市场共同开发选择权,已在多种实体瘤见良好疗效,预计2025年启动多项全球关键临床 [3][21] - TROP2 ADC DB - 1305/BNT325海外权益已授权,在卵巢癌等见良好疗效,开始探索联用治疗,预计2025年启动全球关键临床 [3][25] - HER3 ADC DB - 1310在EGFR突变NSCLC展现良好疗效,预计2025年有多个概念验证数据披露 [3][28]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 本周国内5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42个新药获批IND,61个新药IND获受理,5个新药NDA获受理 [4][29]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重点关注 - 再鼎医药/Argenx的艾加莫德新剂型上市申请获FDA批准,适应症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11][41] - 阿斯利康靶向PD - 1/TIGIT双抗Rilvegostomig联合用药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3期临床研究启动 [11][42] - 百时美施贵宝PD - 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用药的结直肠癌新适应症获FDA批准 [11][42] - 阿斯利康/第一三共Datroway的乳腺癌适应症获欧盟委员会批准 [43] - Tenpoint Therapeutics的Brimochol PF滴眼液新药申请已向FDA递交 [43] - Argenx靶向补体C2的单抗Empasiprubart第二项3期临床试验启动 [43] - 艾伯维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的成人巨细胞动脉炎适应症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临床 [43] - 辉瑞抗IL - 4、IL - 13和TSLP重组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治疗哮喘获CDE批准临床 [44] - 武田注射用阿帕达酶α的酶替代疗法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44] - 罗氏抗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trontinemab的1b/2a期临床试验显示积极结果 [44]
半导体策略定期报告:坑底明确!爬坑关键词是:半导体
国投证券· 2025-04-13 19:01
报告核心观点 - 大盘指数“坑底”明确,后续爬坑核心特征是风险偏好修复,关键词为科技型内需,半导体和科创50指数为核心的科技科创更占优 [1] - 中期情形判断需跟踪研判,当前人民币资产有较强国际吸引力 [1] 近期权益市场重要交易特征梳理 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美股收涨,纳指累涨7.29%,标普500累涨5.70%,道指累涨4.95%;欧股普跌,欧元区STOXX50、法国CAC40等指数均下跌;港股齐跌,恒生科技指数跌7.77%,恒生指数跌8.47% [9][10] - 本周上证指数跌3.11%,沪深300跌2.87%,全A日均交易额16124亿,环比上升;沪深300ETF获近1000亿元净流入,上证5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ETF也有资金流入 [1][12][17] 中美关税争端 - 中美关税争端持续升级,双方博弈转向多领域精准打击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截至4月12日,美国提出对超75个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缓措施,但中美未释放缓和信号 [22] - 关税冲击下,全球权益市场反应钝化,美股本周表现较好,贵金属体现避险属性,农产品价格上涨,美债风险发酵,美元指数跌破100点 [23] “黄金坑”判断 - 4月7日上证指数大幅跳空低开,单日下跌7.34%,形成“黄金坑”,类似2020年疫情冲击,后续对利空钝化,对好转定价 [29] - 宏观环境和救市政策较2018年友好,国内因素拖累不大,救市政策积极性更高、工具更丰富 [32][33] 科技股行情 - 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充分下降,当前成交额占比回升至33.4%,在中美关税冲突扰动下,科技板块分化,内需敞口大且有国产替代逻辑的半导体和军工板块占优 [45][46] - 科技产业投资呈“N”字型走势,当前或走过A - B过程,下半年可能进入C - D第二波行情,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我国半导体产业处于国产替代爆发期 [49][52] 高切低行情 - 高切低跟踪指标从高位回落,4月11日回落至28%,高低板块分化收敛,下一轮主线在“黄金坑”中酝酿 [60] 财政收支与社融 - 1 - 2月财政收支数据转弱,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 1.6%,但财政仍积极发力,政府融资成社融主要拉动项 [62] - 1 - 2月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扩大,大势研判指标环比回落 [63] 各类资产表现 - 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4.48%,较上周上升47个bp,投资者对美债信任崩塌,美债遭抛售 [68] - 美元指数持续震荡下行,本周跌超2.9%,兑其他法定货币汇率跌至2024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70] - 金价震荡上行,COMEX黄金期货最新价格为3233.00美元/盎司,特朗普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动荡支撑金价 [74] - 原油价格下行,WTI原油本周结算价61.50美元/桶,IPE布油本周收盘价64.59美元/桶,贸易摩擦和OPEC + 增产致油价暴跌 [75] - 铜价震荡上行,LME铜本周报收9154.50美元/吨,涨幅4.27%,关税政策、通胀数据和供需格局影响铜价 [80] 内部因素 - 3月PPI环比转负同比回落,CPI受农产品价格拖累环比回落但同比降负收窄,一季度经济基本面企稳回暖,但内生动能修复有波折,财政支持待加强 [83] - 3月CPI环比下降0.4%,同比增速回升至 - 0.1%,受农产品供给增加影响;PPI同比增速回落至 - 2.5%,环比下降0.4%,受能源价格回落影响 [86] 外部因素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关税措施,将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推高至145%,引发中方反制,中美贸易战白热化,全球股市三天内蒸发约10万亿美元 [88][89]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多国反弹,其暂缓90天举措为其他贸易伙伴提供谈判窗口,中国未被豁免,关税战可能外溢至其他领域 [89] 美国通胀数据 - 美国3月CPI大幅降温,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 - 0.1%,核心CPI同比增长2.8%,能源与核心服务端运输服务下滑拖缓整体通胀,但市场与美联储对通胀担忧未减 [90][91][93] - 美国3月PPI大幅下滑,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 - 0.4%,能源与食品成本大幅下行,对CPI传导初见端倪,但核心PPI商品端稳固,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 [99][100]
企稳后,关注科技成长方向超跌弹性品种
国投证券· 2025-04-13 14:3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信号捕捉行业轮动机会,结合市场情绪、技术指标和基本面数据进行综合判断[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信号类型分类**:包括赚钱效应异动、低位金叉、弱势行业反转等6类信号[16] 2. **动态筛选逻辑**: - 对每个行业计算过去1年Sharpe比率排序 - 结合信号触发日期(如电子行业2025-03-18首次触发)和拥挤度指标(0/1二元判断)[16] 3. **止损机制**:通过“死叉出局”或“板块自身止损”动态控制风险[16] - **模型评价**:多因子动态权重设计适应市场切换,但依赖历史波动率指标可能滞后于极端行情[16] 2. **模型名称:相对温度计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超跌阈值识别短期反弹机会,类比历史波动周期[8][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高频温度计指标: $$ \text{温度计值} = \frac{\text{当前价格} - \text{N日最低价}}{\text{N日最高价} - \text{N日最低价}} \times 100 $$ 2. 阈值设定:当指标跌破10时判定为超跌区域[8] 3. 结合行业横向比较(如图3中电子/计算机温度计值对比)[1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四轮驱动行业轮动模型**: - 电子行业:Sharpe排序N/A(未披露具体值),信号持续天数24天[16] - 计算机行业:Sharpe排序第1,拥挤度0[16] - 机械设备:Sharpe排序-8,信号触发当日即进入组合[16] 2. **相对温度计模型**: - 超跌信号命中率:春节前与清明节后两次触及10以下均引发反弹[8] - 行业应用:电子/计算机在超跌后5日平均反弹幅度+7.2%(未披露基准对比)[1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拥挤度因子** - **构建思路**:监测行业交易过热风险[16] - **具体构建**: - 计算行业成交额占比的20日Z-score: $$ \text{Crowding}_i = \frac{V_i - \mu_V}{\sigma_V} $$ 其中$V_i$为行业i的成交额占比,$\mu_V$为全市场均值[16] - 阈值设定:Z-score>2时标记为1(拥挤)[16] 2. **因子名称:Sharpe排序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行业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持续性[16] - **具体构建**:滚动计算行业过去252个交易日的日度Sharpe比率,并做全行业百分位排序[1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拥挤度因子**: - 计算机行业:最新值0(未拥挤)[16] - 机械设备:最新值-0(特殊标记含义未说明)[16] 2. **Sharpe排序因子**: - 电子行业:排序值未披露[16] - 社会服务:排序第13,信号持续14天后止损[16] (注:部分因子取值因研报未完整披露而缺失)
翔楼新材(301160):汽车主业稳扎稳打,期待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4-12 2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00.80 元,对应 2025 年 36X 的动态市盈率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翔楼新材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毛利率稳定净利率略降,主业产能有提升空间,机器人业务推进,分红回购彰显价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1][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实现收入 14.85 亿元,同比 +9.74%;归母净利润 2.07 亿元,同比 +3.10%;单 Q4 营收 4.11 亿元,同比 +1.08%;归母净利润 0.68 亿元,同比 +7.57% [1] - 2024 年毛利率 25.75%,同比 +0.39pct;净利率 13.93%,同比 -0.90pct;期间费用率 10.17%,同比 +0.65pct [2] 产能情况 - 2024 年产能 18 万吨,处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安徽新工厂一期规划产能 15 万吨,2025 年 4 月建成,当年释放产能 4 万吨 [3] 业务进展 - 将精冲工艺复用至机器人零部件材料生产,3 月 15 日成立机器人材料研究院,部分材料已完成开模或进入测试阶段 [4] 分红回购 - 拟每 10 股派息 10 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 0.77 亿元,占 2024 年净利润 37.37%;拟每 10 股转增 4.5 股,转增 34.80 百万股 [12] - 董事、副总经理张玉平计划 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9 月 11 日增持公司股票,金额不低于 700 万元,不超过 1300 万元 [12] 预测数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18.26/21.58/24.91 亿元,同比增速 22.96%/18.18%/15.38%;净利润 2.27/2.95/3.58 亿元,同比增速 9.66%/29.96%/21.36% [11] 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7.4%、52.1%、122.1%;绝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12.3%、52.6%、129.2% [7]
东方精工(002611):25Q1业绩表现靓丽,智能装备主业利润率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4-11 18: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5.76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方精工 2025Q1 业绩靓丽,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业稳健且业务多元化成效显著,未来成长可期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 预计归母净利润 2.68 - 2.90 亿元,同比增长 500% - 550%;扣非归母净利润 1.12 - 1.45 亿元,同比增长 70% - 120% [1]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为 54.50、62.55、72.08 亿元,同比增长 14.07%、14.77%、15.22%;归母净利润为 6.00、6.77、7.93 亿元,同比增长 19.84%、12.78%、17.21% [8] 主营业务 - 智能包装装备板块 2024 年营收 40.21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3.74pct,瓦楞纸包装装备业务营收利润同比大增,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前二 [2] - 子公司 Fosber 集团 2020 - 2024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12%,净利润 CAGR 为 25%,25Q1 净利润持续增长,北美市场份额突破 50%,子公司 Tiruña 集团净利润增长超 45% [2] 业务多元化 - 水上动力设备业务在欧美加强中大功率和电动产品渗透,开发新兴市场,2025 年新厂投产布局大马力和电动产品 [3] - 数码印刷设备业务子公司万德数科 2024 年推新产品,2025 年计划提升高端设备和墨水耗材比重 [3][7] - 新兴产业战略投资具身智能、机器人和商业航天,子公司拓展 AI 与机器人应用,亿能投资聚焦航空航天和新材料领域 [7]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746|4,778|5,450|6,255|7,207|[9]| |净利润(百万元)|433|501|600|677|793|[9]| |每股收益(元)|0.36|0.41|0.49|0.56|0.65|[9]| |市盈率(倍)|36.4|31.5|26.3|23.3|19.9|[9]| |市净率(倍)|3.5|3.2|2.8|2.5|2.2|[9]| |净利润率|9.1%|10.5%|11.0%|10.8%|11.0%|[9]| |净资产收益率|9.6%|10.1%|10.6%|10.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