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盾安环境(002011):Q4冷配、汽零收入快速提升,减值转回增厚业绩
国投证券· 2025-04-18 14: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6.47 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效提振国内空调和新能源汽车销量,Q4 盾安汽车热管理业务和制冷配件业务收入增速回升 [1] - 盾安是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制冷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3]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收入 126.8 亿元,YoY + 11.4%,归母净利润 10.4 亿元,YoY + 41.6%,扣非归母净利润 9.3 亿元,YoY + 13.2%;Q4 单季度收入 33.4 亿元,YoY + 13.8%,归母净利润 4.0 亿元,YoY + 100.2%,扣非归母净利润 3.0 亿元,YoY + 52.2%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10/1.25/1.49 元 [3] 业务分析 - Q4 制冷配件收入同比快速提升,2024Q4 盾安截止阀、四通阀、电子膨胀阀销量 YoY + 28.0%/+51.6%/+64.9%;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有望带动上游制冷零部件需求提升 [2] - Q4 汽车热管理收入高速增长,2024H2 盾安汽车热管理收入 5.5 亿元,YoY + 62.9%;盾安已进入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供应体系,有望受益于下游客户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 [2] 费用与盈利分析 - Q4 毛销差为 15.9%,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同比 + 0.7pct,研发费用率同比 + 0.2pct [2] - Q4 归母净利率为 11.9%,同比 + 5.1pct,主要因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转回;后续拓展高毛利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3] 现金流分析 - Q4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6.0 亿元,YoY - 46.0%,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YoY - 11.0%,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YoY + 61.3% [3] 财务指标分析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预计从 113.8 亿元增长至 184.2 亿元,净利润从 7.4 亿元增长至 15.9 亿元等多项指标呈现变化 [8] - 各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变化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预测及成长性、利润率、运营效率等多方面指标分析 [12]
中微公司(688012):24Q4营收延续高增,新品进展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4-18 10: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34.27 元,2025 年 4 月 17 日股价 191.50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中微公司营收高增得益于多款新型设备量产突破并形成重复性订单,但净利润受研发投入高增和 23 年出售股票高基数影响同比下滑;24Q4 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增长 [1] - 公司持续大力投入研发,加深平台化布局,新设立超微公司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 [2] - 刻蚀设备持续领先,LPCVD 产品拓展顺利,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拟投建成都基地发力关键设备 [3][9]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采用 PE 估值法给予 2025 年 60 倍 PE,对应目标价 234.27 元/股,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 [10] 财务数据总结 整体财务表现 - 2024 年实现营收 90.65 亿元,同比 +44.73%;归母净利润 16.16 亿元,同比 -9.53%;扣非归母净利润 13.88 亿元,同比 +16.51%;24Q4 营收 35.58 亿元,同比 +60.11%;归母净利润 7.03 亿元,同比 +12.24%;扣非归母净利润 5.75 亿元,同比 +25.53% [1]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41.06%,同比 -2.75 pcts;专用设备/备用备件/其他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39.80%/48.18%/58.30%,同比 -2.92/-0.13/+4.62 pcts [2] - 24 年期间费用率 25.28%,同比 -0.74 pcts;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28%/5.31%/15.64%,同比 -2.57/-0.17/+1.57 pcts [2] 未来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17.71 亿元、152.62 亿元、186.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 亿元、34.02 亿元、45.41 亿元 [10] 产品业务总结 刻蚀设备 - 2024 年销售额约 72.77 亿元,同比 +54.72% [3] - CCP 刻蚀设备 24 年生产付运超 1200 反应台,逻辑领域 Primo SD - RIE 进入客户端且初步电性验证通过,存储领域 Primo UD - RIE 取得大规模应用 [3] - ICP 设备 24 年累计装机量达 1025 反应台,近四年年均增速超 100%,8 英寸和 12 英寸深硅刻蚀设备在成熟市场获重复订单,在 12 英寸 3D 芯片和欧洲客户产线获验证和认证机会 [3] 薄膜设备 - MOCVD 设备 24 年销售额约 3.79 亿元,同比 -18.03%,正开发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器件 MOCVD 设备,预计 2025 年付运验证 [4] - LPCVD 为先进存储和逻辑器件开发的 6 种设备已进入市场,24 年收到批量订单约 4.76 亿元,全年销售约 1.56 亿元 [9] 公司发展规划 - 拟于 2025 - 2030 年投资 30.5 亿元建设成都半导体设备生产基地,2025 年开工,2027 年投产,2030 年实现年销售额 10 亿元目标,面向高端逻辑及存储芯片领域,布局 CVD、ALD 等关键半导体设备 [9]
中国建筑(601668):信用减值、费用率增加致业绩承压,现金流和分红比例同比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4-18 09: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建筑“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6.49 元,对应 2025 年 PE 为 5.5 倍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建筑 2024 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业绩受信用减值和费用率增加影响承压,但现金流和分红比例同比提升,业务结构优化,新签合同有增长,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将增长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9 万亿元,同比下降 3.5%,归母净利润 461.87 亿元,同比下降 14.9%;单四季度营收 5606.07 亿元,同比下降 5.67%,归母净利润 64.84 亿元,同比下降 38.89% [1][2]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为 9.86%,同比提升 0.03pct,期间费用率 4.95%,同比增加 0.24pct,计提资产 + 信用减值约 200.904 亿元,同比增加 57.88 亿元,销售净利率 2.87%,同比下降 0.38pct [3]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57.74 亿元,同比增加 43%,Q4 经营性净现金流 927.83 亿元,同比增长 238.85% [3] 业务情况 - 各业务营收及增速分别为房建 1.32 万亿元(yoy - 4.5%)、基建 5509 亿元(yoy - 1.0%)、房地产开发与投资 3062 亿元(yoy - 0.8%)、勘察设计 108 亿元(yoy - 7.9%) [2] - 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房建 7.4%(同比 + 0.1pct)、基建 10.0%(同比 + 0.2pct)、房地产开发与投资 17.3%(同比 - 0.9pct)、勘察设计 21%(同比 - 0.3pct) [3] - 2024 年新签合同 4.50 万亿元,同比增长 4.1%,其中境外新签合同 2213 亿元,同比增长 19.0% [4][9] - 房建新签合同 2.65 万亿元,同比下降 1.4%,工业厂房/教育设施新签合同分别增长 16.0%/4.2%;基建新签合同 1.4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1%,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水利水运新签合同分别同比增长 85.6%/76.3%/8.6% [9]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855.7 亿元、23815.6 亿元和 24720.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5%、4.2%、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5.4 亿元、508.8 亿元和 530.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10%、4.83%和 4.17%,动态 PE 分别为 4.7、4.4、4.3 倍 [10]
韦尔股份(603501):24年业绩高增,持续发力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4-17 16: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56.1 元,2025 年 4 月 16 日股价 124.22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业绩高增,持续发力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作为 CIS 领军者,通过高强度研发及技术创新,有望持续受益新技术趋势及需求,市占率有望稳健提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257.31 亿元,同比增长 22.41%;归母净利润 33.23 亿元,同比增长 498%;归母扣非净利润 30.57 亿元,同比增长 2114%。IC 设计业务收入 216.40 亿元,占比 84.30%,同比 +20.62%;代销业务营收 39.39 亿元,占比 15.34%,同比 +32.62%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308.77 亿元、370.52 亿元、463.1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19 亿元、55.96 亿元、61.75 亿元 [4][8] 业务情况 - 图像传感器业务营收 191.9 亿元,占比 74.76%,同比 +23.52%,受益于智能手机升级、汽车智能化、安防市场弱复苏、医疗市场需求回暖、AR/VR 应用渗透及机器视觉市场扩张 [2] - 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 10.28 亿元,同比 -17.77%;销量同比 +16.84%,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但因供需不平衡导致 LCD - TDDI 平均单价承压 [2] - 模拟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 14.22 亿元,同比 +23.18%,受益于终端设备智能化带来的需求提升 [2] 技术布局 - 智能手机领域,公司 OV50K40/OV50M40 图像传感器采用晶片堆叠等技术提升性能;汽车 ADAS 领域,利用 2.1 微米单像素 TheiaCel™技术实现宽动态范围,并提供多像素产品;机器视觉方面,发布多款产品满足特定场景需求;AI 终端方面,布局创新场景需求并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3] - 模拟解决方案领域,加速 SBC、SerDes、CAN/LIN、PMIC 等研发及导入进度,车用模拟 IC 较上年同比增加 37.03%;显示解决方案领域,持续丰富产品体系 [3] 股价表现 - 1 个月相对收益 -5.2%,绝对收益 -11.1%;3 个月相对收益 22.7%,绝对收益 22.0%;12 个月相对收益 24.4%,绝对收益 31.8% [6] 12 个月价格区间 - 82.7/157.98 元 [7]
医药:科研服务与上游:自主可控趋势再深化,国产厂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投证券· 2025-04-17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研服务与上游自主可控趋势深化,国产厂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科研仪器是自主可控主线下的核心赛道,美国出口管制和对等关税影响下,国产厂商迎来历史性机遇;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美国进口或受影响,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研仪器:自主可控主线下的核心赛道,国产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 现状:我国科研仪器进口依赖度高、贸易逆差大、国产化率低,23 年进口体量约 170 亿美元,出口约 43 亿美元,高端领域进口品牌占主导 [7][14] - 边际:美国加强出口管制、我国对等加征关税,提升了国内科研仪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7][18] - 展望:进口科研仪器采购难度和成本增加,市场格局将加快重塑,聚光科技等科研仪器厂商、东富龙等药品研发及生产制造设备厂商、奕瑞科技等仪器设备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厂商有望迎来机遇 [7][22] 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美国进口或将受到影响,试剂耗材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 现状:美国企业在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领域占较大份额,生物科研试剂国产化率仅 10%左右,实验耗材如色谱填料和一次性塑料耗材国产化率低 [2][23] - 边际: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美国企业产品进口中国受影响,国产产品迎来国产替代加速阶段 [2][23] - 展望:国内出口美国业务占比小、国内弹性大的企业,如纳微科技等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8][24]
洁美科技(002859):客户结构优质,持续布局高端产品
国投证券· 2025-04-17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 25 年 30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20.51 元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洁美科技客户结构优质,持续布局高端产品,2024 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 [1] - 公司作为载带龙头经营稳健,电子封装材料营收增长,新产品不断突破并供货,还获得柔震科技控制权拓展产品线 [2][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增长趋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17 亿元,同比增长 15.57%,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同比增长 - 20.91%,扣非归母净利润 1.99 亿元,同比增长 - 21.94%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2.17 亿元、29.26 亿元、40.3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4 亿元、4.36 亿元、7.27 亿元 [3]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15.72 亿元、18.17 亿元、22.17 亿元、29.26 亿元、40.3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56 亿元、2.02 亿元、2.94 亿元、4.36 亿元、7.27 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变化 [9][10] 业务发展 - 纸质载带保持高品质和高市场占有率,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流程,电子封装材料 2024 年营业收入 15.71 亿元,同比增长 13.09% [2] - 新产品方面,离型膜向多家主要客户稳定批量供货并进入韩日系大客户供货导入阶段,多款新产品开发并送样测试,光学级 BOPET 膜及流延膜产品部分通过验证进入批量导入阶段 [2] - 2024 年公司以 3000 万元受让股权取得柔震科技 56.8334%控制权,拓展至新能源复合集流体领域,柔震科技已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合作且是部分锂电池客户复合铝箔唯一批量供应商 [3] 交易数据 - 2025 年 4 月 15 日股价 17.18 元,总市值 74.0308 亿元,流通市值 69.6797 亿元,总股本 4.3091 亿股,流通股本 4.0559 亿股 [5] - 12 个月价格区间 15.69 - 22.72 元 [8]
京东方A(000725):行业地位稳固,显示龙头业绩大幅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16 17: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 2025 年 20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4.75 元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83.81 亿元,同比增长 13.66%,归母净利润 53.23 亿元,同比增长 108.97%;扣非归母净利润 38.37 亿元,同比增长 706.60%;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16 - 16.5 亿元,同比增长 63% - 68% [1] - 2024 年显示行业呈“弱增长、再平衡”格局,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坚持以销定产,LCD 需求端受政策刺激和创新应用推动,主要应用领域结构性改善,产品价格波动上行 [2] - 2024 年公司创新业务成果涌现,MLED 业务战略聚焦成效初显,传感智慧视窗营收翻倍,智慧医工业务多指标同比增长,钙钛矿中试线产出光伏电池样品,玻璃基封装技术突破,发布“AI +”战略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总市值 142,298.16 百万元,流通市值 141,917.98 百万元,总股本 37,645.02 百万股,流通股本 37,544.44 百万股,12 个月价格区间 3.63/4.72 元 [4] 收益情况 -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 -8.0%、-10.4%、-18.1%,绝对收益分别为 -14.1%、-11.3%、-12.1% [5]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983.86 亿元、2273.5 亿元、2489.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23 亿元、89.27 亿元、126 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8.6%、-2.2%、13.7%、14.6%、9.5%;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00.1%、 -6229.9%、266.1%、57.3%、34.6%;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70.8%、 -66.3%、109.0%、67.7%、41.2%等多项指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9]
伟星新材(002372):营收、业绩同比承压,“同心圆”业务维持增长,分红比例大幅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4-16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6 个月目标价 13.2 元,对应 2025 年 PE 为 20 倍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星新材 2024 年营收和业绩同比承压,工程业务下滑拖累整体营收,但“同心圆”业务维持增长,分红比例大幅提升,长期投资价值凸显,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 [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 62.67 亿元(yoy - 1.75%),归母净利润 9.53 亿元(yoy - 33.49%),扣非归母净利润 9.17 亿元(yoy - 28.08%);2024Q4 营收 24.94 亿元(yoy - 5.26%),归母净利润 3.29 亿元(yoy - 41.0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5 亿元(yoy - 28.72%)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5.81 亿元、71.24 亿元和 77.0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02%、8.24%和 8.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1 亿元、11.96 亿元和 13.4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0.29%、13.83%和 12.40% [8] 业务分析 - 各业务营收及增速分别为:PPR 系列产品 29.39 亿元(yoy - 1.72%)、PE 系列产品 14.23 亿元(yoy - 6.90%)、PVC 系列产品 8.27 亿元(yoy - 8.09%)、防水净水及其他产品 10.33 亿元(yoy + 12.94%),工程业务下滑或为整体营收承压的主要拖累项 [2] - 零售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工程业务积极做好优化调整和风险防控,国际化战略有序推进,2024 年境外营收同比增长 26.65% [8] 盈利能力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 41.72%(同比 - 2.6pct),各业务毛利率均有下降;期间费用率 22.16%(同比 + 2.33pct),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14.04%;投资收益 0.26 亿元,同比减少 1.61 亿元;资产减值 + 信用减值合计约 1.07 亿元(同比 + 0.90 亿元);销售净利率 15.32%(同比 - 7.59pct) [3]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11.47 亿元(yoy - 16.49%) [3] 分红情况 - 2024 年拟向全体股东按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5.00 元(含税),叠加中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 元(含税),2024 全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 99%(同比 + 11.21pct) [4][8]
世运电路(603920):拥抱AI新兴产业,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16 12: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 25 年 25 倍 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 31.18 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世运电路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拥抱 AI 新兴产业,深耕核心领域,再融资项目顺利实施利于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17 亿元,同比增长 11.33%,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增长 65.61%,扣非归母净利润 1.71 亿元,同比增长 57.26%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65.19 亿元、78.87 亿元、95.4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8 亿元、10.97 亿元、13.4 亿元 [4] 业务发展 - 深耕 PCB 行业多年积累优质客户,引入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加速开拓 AI 新兴产业,2024 年通过多家客户新产品定点,部分客户产品已量产,还拓展国内客户 [2] - 2024 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179,305.65 万元,净额 177,700.23 万元,用于线路板新建项目、多层板技术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和抓住新兴业务机遇 [3]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45.19 亿元、50.22 亿元、65.19 亿元、78.87 亿元、95.4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4.96 亿元、6.75 亿元、8.98 亿元、10.97 亿元、13.4 亿元等多项指标有相应变化 [10]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0%、11.1%、29.8%、21.0%、21.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24.5%、38.5%、25.5%、23.6%、22.1%等多项指标有相应变化 [11]
春风动力(603129):2025年Q1业绩优异,出海+高端化引领新成长
国投证券· 2025-04-16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20 元/股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风动力 2024 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业绩优异,出海与高端化引领新成长,长期有四大核心成长逻辑助力高成长,维持“买入 - A”评级 [1][11] 各业务表现 2024 年业务情况 - 营收 150.38 亿元,同比+24.18%,归母净利润 14.72 亿元,同比+46.08% [1] - 四轮车销售收入 72.10 亿元,同比+10.85%,销量 16.91 万台,同比+15.47%,因 2023 年调节库存致基数低 [1] - 摩托车内销收入 30.94 亿元,同比+44.44%,销量 14.32 万台,同比+44.21%,因产品力强、新品上市 [1] - 两轮车外销收入 29.43 亿元,同比+30.22%,销量 14.33 万台,同比+46.67%,因海外市场拓展及产品谱系补齐 [1] - 极核销售收入 3.97 亿元,同比+414.15%,销量 10.60 万台,因新品热销及渠道数量加速扩张,2024 年渠道数量同比增近 15 倍 [1] - 综合毛利率 30.06%,同比 - 2.67pct,因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下降及极核业务前期毛利率低 [2] - 期间费用率 16.53%,同比 - 4.50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多因广告促销费用减少及收入规模增长摊薄费用 [2] 2025 年 Q1 业务情况 - 营收 42.50 亿元,同比+38.86%,因产品持续热销及新品上市,1 - 2 月摩托车销量 3.63 万台,同比+40.9%,全地形车销量 2.38 万台,同比+26.5% [3] - 综合毛利率 29.73%,考虑会计准则变更,较 2024 年下滑 0.33pct,因极核销量高增长 [3] - 期间费用率 14.80%,考虑会计准则变更,较 2024 年下滑 1.73pct [3] - 归母净利润 4.23 亿元,同比+45.20% [3] 长期核心成长逻辑 - 全地形车产品结构改善,深耕近二十年成欧洲 ATV 市占率第一,加速布局 UTV 及 SSV 产品,2024 年 8 月上市 4 款三缸平台新产品,未来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4] - 国内中大排摩托车迎来新品周期,深耕多年产品打磨能力强,2024 年以来新品持续热销,国内中大排销量 8.28 万台,同比+114.5%,市占率 20.83%,同比+9.47pct,未来销量及市占率有望提升 [10] - 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全球市场空间大,公司全球市占率低有成长空间,产品力强,2024 年中大排外销 6.69 万辆,同比+63.8%,未来出口销量有望高速增长 [10] - 电动两轮车业务逐步发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明确,极核品牌以高端电摩入局成细分赛道第一,加速布局主品类和主价格航道,2024 年以来多款踏板电自新产品上市,覆盖价格带下探,渠道数量 2024 年同比增近 15 倍,未来有望热销 [11]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 - A”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8.5/22.9/28.9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 分别为 12.6/10.1/8.0 倍,给予 2025 年 18 倍 PE,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220 元/股 [11] 财务预测 利润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90.2/237.8/29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8.5/22.9/28.9 亿元等 [12][14] 资产负债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额分别为 164.7/220.5/254.7 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 83.6/119.7/127.8 亿元等 [14] 现金流量表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12.0/42.3/28.2 亿元等 [14]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6.5%/25.0%/23.0%,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25.7%/24.0%/25.9%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