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凯赛生物:3Q24业绩同比改善,癸二酸新产能放量驱动盈利能力增长
长城证券· 2024-11-08 0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凯赛生物3Q24业绩同比改善,癸二酸新产能放量驱动盈利能力增长,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报告给出了凯赛生物2022A - 2026E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归母净利润、增长率、ROE、EPS最新摊薄、P/E、P/B等数据,如2022A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24.41亿元、21.14亿元、31.26亿元、52.65亿元、71.3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3%、-13.4%、47.9%、68.4%、35.4%等[1] 事件 - 2024年10月30日凯赛生物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41.49%;归母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9.97%;3Q24营业收入为7.71亿元,同比增长44.06%,环比上升1.45%;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上升35.69%,环比下跌31.27%[1] 点评 - 3Q24癸二酸新产能放量驱动公司业绩同比明显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总体销售毛利率为32.20%,较2023年同期上升3.72pcts,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有不同程度变化,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5.28%,较上年同期降低7.29pcts,业绩改善主因长链二元酸加大销售力度和癸二酸产能放量[2] 现金流相关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亿元,同比增加27.48%;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4亿元,同比增加53.2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亿元,同比下跌619.3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34亿元,同比下跌16.87%;应收账款3.14亿元,同比上涨1.81%,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上升[3]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生物制造规模持续扩大,癸二酸新产能释放驱动公司成长,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的产能,如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年产能达11.5万吨等,2024年前三季度癸二酸产能持续放量,提高销售费用加大销售力度带动长链二元酸销量及销售收入同比提升[4]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下游应用端发展有望迎来新成果,公司拟定增募集不超过66亿元并引入招商局集团,达成业务合作协议,未来募投项目有望逐步落地助力释放业绩弹性[6] - 公司拟以1000.00 - 200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完善内部治理,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26亿元、52.65亿元、71.3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亿元、6.98亿元、9.1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3元、1.20元、1.5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43.6X、30.2X、23.0X,基于公司生物制造产能、主营产品优势、与招商局合作等方面维持买入评级[7] 财务报表相关 - 给出了凯赛生物2023A - 2026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数据,如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各项数据[8][9][11] - 给出了2022A - 2026E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等各项数据[10] - 给出了2022A - 2026E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各项财务比率数据[12]
新宙邦:3Q24业绩环比改善,电解液海外产能持续推进,氟化工逐步放量
长城证券· 2024-11-07 1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电解液价格后续下行空间有限作为国内电解液龙头之一新宙邦建设海外基地、深化海外客户战略合作关系电解液板块盈利情况有望逐步好转同时有机氟化学品下游需求稳定公司氟化工产品品类不断拓宽、业务持续放量具备良好的成长性看好氟化工景气上行及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A - 2026E期间新宙邦营业收入分别为96.61亿元、74.84亿元、82.28亿元、103.34亿元、127.0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9.0%、-22.5%、9.9%、25.6%、2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8亿元、10.11亿元、10.99亿元、15.09亿元、20.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6%、-42.5%、8.7%、37.3%、33.3%ROE分别为20.8%、10.5%、10.9%、13.5%、15.7%EPS最新摊薄分别为2.33元、1.34元、1.46元、2.00元、2.67元P/E分别为14.8倍、25.7倍、23.6倍、17.2倍、12.9倍P/B分别为3.2倍、2.9倍、2.7倍、2.4倍、2.1倍[1] 事件 - 2024年10月28日新宙邦发布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7.01亿元同比下跌12.00%对应3Q24营业收入为20.85亿元同比减少3.02%环比增加0.85%归母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上升1.89%环比上涨13.91%[1] 点评 - 公司3Q24业绩环比改善电解液海外项目有序推进有机氟化工持续放量2024年前三季度总体销售毛利率为27.09%较2023年同期下跌2.83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涨271.54%主要因为存款利息收入减少及可转债利息增加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1.64%管理费用同比增加8.12%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3.8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2.48%较上年同期下降1.97pcts电解液产品受行业产能释放和下游客户降本压力影响价格持续下行拖累公司毛利水平公司持续布局海德福项目产能逐步提升有机氟化工板块保持稳健增长对冲电解液价格下跌影响3Q24业绩环比改善[2] 现金流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亿元同比减少107.59%主要受应付票据到期解付增加及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影响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8亿元同比增加37.34%主要由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减少及在建工程支出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3亿元同比下跌298.70%主要因为偿还借款增加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22亿元同比减少72.88%应收账款23.50亿元同比上升7.60%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2023年同期的2.93次变为2.54次存货周转率上升从2023年同期的4.20次变为4.22次[3] 电解液市场 - 电解液市场国内竞争激烈公司稳步推进海外电解液产能建设3Q24锂电池关键材料竞争延续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有序推进在波兰投产4万吨/年电解液项目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波兰二期项目拟投资不超过2亿元规划新增建设5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未来可满足欧洲市场需求公司在美国投建年产2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总额约3.5亿美元并获当地政府工业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优质就业计划等激励海外客户方面公司陆续与海外知名电池公司与制造商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截至3Q24公司已披露的海外订单金额约32亿美元[4] 氟化液 - 氟化液出货量实现稳步增长完善氟化工产业链布局打造新的成长曲线2024年上半年海外龙头氟化工企业3M退出氟化液市场下游医药健康、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稳定氟材料需求公司氟化液持续放量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氟化液出货量稳步增长围绕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产业链稳步推进海斯福、海德福建设海德福一期项目逐步投产海斯福二期项目将扩大有机氟化学品和锂电池电解液产能客户认证工作基本于2024年完成海斯福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三期项目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行业地位截至3Q24海德福项目减亏成效显著主要产品中六氟丙烯生产线已顺利投产聚四氟乙烯等其他产品产能也在逐步爬升项目进展顺利长期来看有机氟化学品下游需求稳定在建产能逐步投产看好公司氟化工板块未来成长性[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28亿元、103.34亿元、127.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9亿元、15.09亿元、20.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元、2.00元、2.6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23.6倍、17.2倍、12.9倍基于电解液未来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公司积极布局电解液海外产能、开拓海外客户板块盈利有望好转有机氟化学品下游需求稳定公司氟化工产品品类不断拓宽、业务持续放量具备良好的成长性看好氟化工景气上行及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了2022A - 2026E期间新宙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投资损失、营运资金变动、其他经营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资本支出、长期投资、其他投资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普通股增加、资本公积增加、其他筹资现金流、现金净增加额等财务数据[9] - 给出了2022A - 2026E期间新宙邦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其他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负债和股东权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BITDA、EPS、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ROE、ROIC、流动比率、速动比率、P/E、P/B、EV/EBITDA等财务数据[10] - 给出了2022A - 2026E期间新宙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毛利率、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P/E、P/B、EV/EBITDA等财务比率[11]
三生制药:国内生物制药先驱,在研产品储备丰富
长城证券· 2024-11-07 15:31
报告投资评级 - 给予三生制药“增持”评级[8] 报告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是国内生物制药先驱在研产品储备丰富核心产品成长稳健[1] - 2024年H1公司业绩较快增长核心产品渗透率提升[2] - 公司研发能力突出多款储备产品进展顺利[3] - 公司市场开拓及销售能力出色核心产品竞争力强[3] - 公司核心产品特比澳预期稳健增长[5] - 公司较早布局大健康领域生发产品长期增长[6] - 皮肤科新药进入三期临床有望成为公司新成长点[7] 财务指标相关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59.4百万元、7815.9百万元、9090.0百万元、10251.4百万元、11711.1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7.5%、13.9%、16.3%、12.8%、14.2%[1] - 2022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4.9百万元、1549.2百万元、2173.2百万元、2443.3百万元、2726.8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6.0%、 - 19.1%、40.3%、12.4%、11.6%[1] - 2022 - 2026年ROE分别为14.8%、11.0%、13.6%、13.5%、13.3%[1] - 2022 - 2026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0.8元、0.6元、0.9元、1.0元、1.1元[1] - 2022 - 2026年P/E分别为7.8倍、9.7倍、6.9倍、6.1倍、5.5倍[1] - 2022 - 2026年P/B分别为1.2倍、1.1倍、0.9倍、0.8倍、0.7倍[1] 核心产品相关 - 2024年H1特比澳销售收入24.76亿元同比增长22.6%销售额市占率达66%居升血小板药物市场首位[2] - 2024年H1两款促红素益比奥及赛博尔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11.3%市占率约43%居EPO产品市占率第一[2] - 2024年H1益赛普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9.5%市场渗透率提升[2] - 2024年H1赛普汀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48.9%可及性不断改善进入医院数不断增加[2] - 2024年H1生发明星产品蔓迪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0.0%获中国女性雄激素脱发(FAGA)指南最高等级推荐618GMV再获天猫健康OTC全品类第一市占率不断提升[2] - 特比澳有望在未来3年维持增长得益于适应症拓展和肿瘤领域渗透率提升[5] - 蔓迪在中国脱发人群的渗透率仅约3 - 4%有巨大提升潜力[6] - 按销售额计蔓迪在中国米诺地尔酊市场的份额高达72%[3] - 特比澳在中国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的份额达到66%[3] - 益比奥和赛博尔在中国rhEPO市场的份额合计为43%[4] - 益赛普在中国TNF - α市场份额为22.7%[4] 研发相关 - 截至2024H1在研产品达28项其中特比澳CLDT适应症III期临床达到终点SSS06:CKD贫血适应症NDA获受理痤疮治疗药物Winlevi:12岁以上寻常型痤疮III期桥接患者入组608(IL - 17A抗体):成人中重度银屑病III期临床完成52周研究工作达到主要终点[3] - 预计近三年有多款产品申报NDA建议关注特比澳CLDT适应症、司美格鲁肽(GLP - 1)计划获批减重适应症[3] 市场开拓及销售相关 - 截至2024H1拥有近3000名市场销售人员经验丰富的数字化营销团队覆盖近万家医疗机构及3000家三级医院[3]
华纳药厂:业绩短期承压,新药临床稳步推进
长城证券· 2024-11-07 15:30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承压,收入和利润增长不及预期,后续随着院内需求复苏,业绩增长有望回归正轨,研发产出节奏保持稳定,自研创新药稳步推进[4] 财务指标相关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1,293、1,433、1,527、1,709、1,873,增长率yoy(%)分别为12.7、10.8、6.6、11.9、9.6;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183、211、221、248、279,增长率yoy(%)分别为13.7、15.6、4.5、12.4、12.5;ROE(%)分别为10.5、10.9、11.2、11.5、11.7;EPS最新摊薄(元)分别为1.95、2.25、2.35、2.65、2.98;P/E(倍)分别为20.4、17.7、16.9、15.0、13.4;P/B(倍)分别为2.3、2.2、2.0、1.8、1.7[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62.34%,同比减少2.3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3.03%,同比减少0.67个百分点;2024Q3销售毛利率61.37%,同比减少5.79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2.06%,同比减少0.31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53%/4.40%/9.40%,分别同比 - 1.72/ - 0.04/+2.24个百分点[2] - 2022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156、214、507、160、329;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173、193、213、237、264;折旧摊销(百万元)分别为49、62、55、58、62;财务费用(百万元)分别为 - 8、 - 12、 - 9、 - 14、 - 16;投资损失(百万元)分别为 - 8、 - 4、 - 2、 - 4、 - 4;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分别为 - 67、 - 31、243、 - 121、21;其他经营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15、6、6、2、2;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 - 231、39、4、 - 66、 - 66;资本支出(百万元)分别为132、106、11、59、61;长期投资(百万元)分别为 - 112、134、 - 9、 - 5、 - 6;其他投资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13、10、23、 - 2、1;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 - 76、 - 57、 - 75、 - 57、 - 61;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分别为 - 151、196、435、36、201[5]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7、10.8、6.6、11.9、9.6;营业利润(%)分别为7.8、21.0、3.2、12.1、11.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7、15.6、4.5、12.4、12.5;毛利率(%)分别为67.7、64.8、62.3、62.5、62.8;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4、18.8、16.0、14.7、12.8;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8.3、 - 17.7、 - 39.3、 - 38.0、 - 43.9;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7、0.7、0.7、0.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9.3、9.2、11.0、13.0、15.0;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9、6.7、6.8、8.0、9.5;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1.95、2.25、2.35、2.65、2.98;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分别为1.66、2.29、5.40、1.70、3.50;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分别为17.02、18.37、19.83、21.77、23.95;P/E分别为20.4、17.7、16.9、15.0、13.4;P/B分别为2.3、2.2、2.0、1.8、1.7[7] 研发相关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加,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受市场需求复苏缓慢、新品销售承压等因素影响,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出现小幅下滑[2] - 目前公司同步推进多款创新药研发项目,其中中药1类创新药乾清颗粒正在开展临床2期试验,ZG - 001临床1期试验完成,ZG - 002已获准开展临床试验,ZY - 022已完成临床前研究,ZY - 023、ZY - 025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临床前各项研究工作,ZG - 001安全性优异,药代性能优异[3]
福斯特:Q3盈利短期承压,新业务持续扩张
长城证券· 2024-11-07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Q3盈利短期承压,新业务持续扩张,看好价格企稳后的利润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8.77亿元、225.89亿元、207.34亿元、259.94亿元、299.0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6.8%、19.7%、 - 8.2%、25.4%、1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9亿元、18.50亿元、17.86亿元、24.95亿元、29.7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8.1%、17.2%、 - 3.5%、39.7%、19.4%;ROE分别为11.3%、11.7%、10.4%、13.2%、14.0%;EPS最新摊薄分别为0.61元、0.71元、0.68元、0.96元、1.14元;P/E分别为29.1倍、24.8倍、25.7倍、18.4倍、15.4倍;P/B分别为3.4倍、3.1倍、2.8倍、2.5倍、2.2倍 [1] 事件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74亿元,同比 - 8.86%;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 - 12.08%;扣非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同比 - 8.98%。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44.11亿元,同比 - 26.90%,环比 - 18.96%;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 - 39.67%,环比 - 19.01%;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 - 38.04%,环比 - 16.62%。24Q3单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18.85亿元,同比+571.70%,环比+100.86% [1] 胶膜业务 - 24Q3单季度公司光伏胶膜出货量为7.05亿平米,环比 - 1.12%,胶膜市占率仍超50%。Q3粒子及胶膜价格下行,胶膜业务盈利短期下滑,Q3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2.82%/7.45%,环比分别 - 5.23pct/ - 0.03pct。随着组件价格修复预期加强,胶膜价格有望企稳或跟涨。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5亿平米扩产目标,其中泰国生产基地2.5亿平米,国内基地2.5亿平米。海外关税制约政策未影响辅材环节,公司光伏胶膜供应海外通道顺利,具备较强高盈利属性,后续胶膜产能进一步放量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1] 新业务 - 24Q3单季度感光干膜出货超4000万平方米,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全年预计出货1.5亿平;Q3单季度铝塑膜出货超300万平方米,保持稳定增长,全年预计出货1亿平。前三季度感光干膜毛利率超24%,较年初提升4pct,在胶膜背板利润波动的情况下,新材料业务形成了一定的盈利支撑。由于PCB行业持续火热,电子材料需求扩张,公司新材料业务产品、渠道优势明显,业绩贡献增长可期 [1]
振江股份:国际布局逐步完善,回购彰显企业发展信心
长城证券· 2024-11-07 15:30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振江股份财务指标表现良好,海外布局逐步完善,回购股份彰显企业发展信心,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风电和光伏业务有望带来增量收益,维持买入评级[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振江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29.04亿元、38.42亿元、44.30亿元、59.48亿元、73.7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77%、32.28%、15.3%、34.3%、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84亿元、2.75亿元、3.96亿元、5.2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7.06%、93.57%、49.8%、43.9%、33.0%;ROE分别为4.63%、8.15%、11.14%、14.03%、16.01%;EPS分别为0.51元、1.00元、1.49元、2.15元、2.86元;P/E分别为51.2倍、26.4倍、17.6倍、12.3倍、9.2倍;P/B分别为2.2倍、2.0倍、1.8倍、1.6倍、1.4倍[1] 事件 - 2024年前三季度振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92亿元,同比+6.46%;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30.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32.84%;2024Q3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8.57%,环比-2.40%;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14.41%,环比-31.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0亿元,同比+48.59%,环比-8.89%[1] 海外布局 - 振江股份投资600万欧元在德国设立境外全资孙公司Northwind GMBH,巩固欧洲市场布局,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美国、沙特均设立光伏工厂,美国工厂已全面投产,沙特工厂预计2025年初投产,2025年随着美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和沙特工厂产能释放,海外光伏将带来增量收益[2] 回购与股权激励 - 2024年10月末振江股份发布股权回购公告,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不超过6000万元,以不超过35元/股的价格进行回购,拟用于股权激励,激励员工积极性,吸引人才的同时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振江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44.30亿元、59.48亿元、73.72亿元,同比增长15.31%、34.27%、23.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3.96亿元、5.27亿元,同比增速为49.85%、43.89%、32.98%,EPS分别为1.49元、2.15元、2.86元,对应PE为18倍、12倍、9倍,维持买入评级[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报告给出了振江股份2022 - 2026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多项指标[6][7] 获利能力 - 报告给出了振江股份2022 - 2026年的获利能力相关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等[8]
羚锐制药:Q3业绩增速放缓,坚定看好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2024-11-07 15:30
报告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羚锐制药受院外行业扰动Q3收入利润增速放缓但前三季度业绩维持双位数增长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3] 财务指标相关 - 2022A - 2026E期间营业收入分别为3002百万元、3311百万元、3672百万元、4153百万元、466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1.4%、10.3%、10.9%、13.1%、12.2%[1] - 2022A - 2026E期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百万元、568百万元、693百万元、837百万元、99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8.7%、22.1%、22.0%、20.7%、18.2%[1] - 2022A - 2026E期间ROE分别为18.2%、20.3%、22.8%、24.1%、24.5%[1] - 2022A - 2026E期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0.82元、1.00元、1.22元、1.48元、1.75元[1] - 2022A - 2026E期间P/E分别为26.3倍、21.5倍、17.6倍、14.6倍、12.4倍[1] - 2022A - 2026E期间P/B分别为4.8倍、4.4倍、4.0倍、3.5倍、3.0倍[1] - 2022A - 2026E期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35百万元、813百万元、626百万元、1037百万元、96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净利润分别为465百万元、568百万元、693百万元、837百万元、99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折旧摊销分别为77百万元、81百万元、69百万元、77百万元、85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财务费用分别为-27百万元、-35百万元、-29百万元、-34百万元、-4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投资损失分别为-59百万元、-20百万元、-28百万元、-29百万元、-29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343百万元、181百万元、-18百万元、266百万元、56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其他经营现金流分别为35百万元、39百万元、-62百万元、-80百万元、-102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4百万元、-230百万元、-254百万元、-347百万元、-439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资本支出分别为27百万元、21百万元、56百万元、76百万元、79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长期投资分别为0百万元、-22百万元、10百万元、10百万元、1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其他投资现金流分别为-57百万元、-187百万元、-208百万元、-281百万元、-37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73百万元、-273百万元、-426百万元、-363百万元、-385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短期借款分别为-33百万元、47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长期借款分别为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普通股增加分别为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资本公积增加分别为38百万元、16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其他筹资现金流分别为-378百万元、-336百万元、-426百万元、-363百万元、-385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78百万元、311百万元、-54百万元、327百万元、136百万元[6] - 2022A - 2026E期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1%、41.4%、42.9%、42.7%、42.3%[8] - 2022A - 2026E期间净负债比率分别为-40.9%、-47.1%、-41.6%、-45.7%、-42.7%[8] - 2022A - 2026E期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7、0.7、0.7、0.7[8] - 2022A - 2026E期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3、14.6、14.7、15.1、15.4[8] - 2022A - 2026E期间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4、14.1、14.9、16.0、17.1[8] - 2022A - 2026E期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0.82元、1.00元、1.22元、1.48元、1.75元[8] - 2022A - 2026E期间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分别为1.47元、1.43元、1.10元、1.83元、1.69元[8] - 2022A - 2026E期间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分别为4.50元、4.92元、5.34元、6.12元、7.12元[8] - 2022A - 2026E期间P/E分别为26.3、21.5、17.6、14.6、12.4[8] - 2022A - 2026E期间P/B分别为4.8、4.4、4.0、3.5、3.0[8] - 2022A - 2026E期间EV/EBITDA分别为19.6、15.7、13.3、10.7、9.0[8] 业绩相关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59亿元(yoy+10.07%)实现归母净利润5.74亿元(yoy+23.10%)其中Q3实现营收8.53亿元(yoy+5.83%)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yoy+7.80%)[2] - Q3收入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双下滑估计系通络祛痛膏院外和两只老虎盒装产品受行业环境影响增速有所放缓收入结构变化导致Q3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72.68%/18.85%分别环比下滑3.77/3.48pct[2] - 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为43.46%/4.34%分别环比下滑0.76/0.55pct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为3.20%/-0.08%分别环比上升0.51/0.36pct[2] - 公司近年来持续提升OTC人效院内加大销售人才储备2018 - 2023年销售费用率逐年稳步下降共计6.05pct费用管控卓有成效[2] - 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59亿元同比下降48.54%季度环比下降75.80%估计与院内代理商回款变慢有关预期Q4改善[2] -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5.00%(yoy+0.38pct)归母净利率为20.80%(yoy+2.20pct)ROE为20.19%(yoy+2.47pct)[3]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4.42%/4.37%分别同比下降1.41/0.68pct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为2.70%/-0.48%分别同比上升0.05/0.50pct[3] 公司发展相关 - 羚锐制药是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入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公司营销整合发力聚焦核心品种看好产品结构提升和费用优化下利润弹性释放[3] 行业相关 - 行业为医药[1]
机械:人形机器人板块催化不断,研发+政策齐促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长城证券· 2024-11-07 14:1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2]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板块催化不断研发与政策齐促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产品端有新进展政策端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资本市场端融资事件不断投资建议是关注人形机器人企业供应链中有较高确定性的公司以及处于产业链中急需解决国产化痛点环节的领先企业[2][3][6] 产品端 - 海内外多个产品实现新进展我国首台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发布如特斯拉Optimus实现自主导航新突破波士顿动力Atlas进驻工厂众擎发布全新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成都造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发布[2] 政策端 - 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地方产业集群或加速构建如重庆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五个重点领域并设定目标[3] 资本市场端 -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持续受关注2024年前三季度10家企业11次获亿元级别及以上融资10月融资事件不断如灵生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知行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4] 投资建议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处于从"0 - 1"向商业化落地"1"的加速推进阶段政策利好提供支撑尽管市场对商业化时间节点判断有博弈但领军企业布局和研发加快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相关企业[6] 具体关注环节 - 执行器总成环节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丝杠环节关注北特科技、贝斯特等减速器环节关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传感器环节关注柯力传感、华依科技等电机环节关注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7]
A股半导体行业24Q3财报总结:24Q3板块营收环比+6.1%增长,静待AI端侧落地引领需求复苏
长城证券· 2024-11-07 14: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股半导体行业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2] 核心观点 - 24Q3半导体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2%,环比下降2.2% [2][8] - 半导体景气度弱复苏,未来有望迎来行业景气度底部反转 [8] - 24Q3设备板块营收环比增长17.8%,长期受益国产替代主线 [14] - 24Q3封测板块营收环比增长6.7%,看好AI浪潮带动先进封装受益 [2][31] - 24Q3模拟/数字芯片设计营收环比分别为+3.7%/-0.7%,盈利受价格影响承压 [2][33] 细分板块表现 半导体设备 - 24Q3设备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17.8%,净利润同比增长59.5%,环比增长10.0% [14][17] - 耐科装备、至纯科技、中科飞测等公司营收环比增速排名前列 [14][20] 半导体材料 - 24Q3材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5%,净利润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1.1% [26] - 神工股份、艾森股份等公司营收环比增速排名前列 [26] 晶圆制造 - 24Q3制造板块营收环比增长6.2%,净利润环比下降76.5%,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影响 [29] - 台积电预计24Q4营收环比增长13%,受益于AI需求强劲 [29] 半导体封测 - 24Q3封测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6.7%,受益于高算力芯片及车规级芯片测试需求爆发 [31] - 大港股份、伟测科技等公司营收环比增速排名前列 [31] 数字及模拟IC设计 - 24Q3模拟芯片设计营收环比增长3.7%,净利润环比下降10.2% [33] - 24Q3数字芯片设计营收环比下降0.7%,净利润环比下降21.7% [33] - 传感器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环比增长6.5% [39][40] 重点公司表现 - 卓胜微、江波龙、韦尔股份、澜起科技、纳芯微等公司获得“增持”评级 [1] - 寒武纪-U、格科微、思特威-W等公司在24Q3营收同比增速排名前列 [19][20] -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封测龙头企业在24Q3营收同比增速显著 [31][32]
投资策略研究:特朗普胜选后影响几何
长城证券· 2024-11-07 14:10
美国大选情况 - 特朗普已获295张选举人票赢得任期[1] - 共和党拿下参议院52席接近控制参众两院[1] 特朗普政策主张 - 税收方面大幅减税刺激经济吸引海外利润回流[14] - 贸易上推行强硬关税保护主义替换NAFTA为USMCA[14] - 能源政策偏向传统能源减少清洁能源补贴[14] - 军事上可能减少对乌援助加大对以色列投入[14] 对美资产价格影响 - 利好美股中长期尤其银行能源科技板块[16] - 利空美债提升收益率中枢压制债券价格[16] 对中国影响 - 提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60%关税影响出口[18] - 美元强势和美债收益率抬升影响资本流入[18] 中国应对策略 - 坚持以我为主静待财政政策落地[21] - 关注三条主线包括顺周期等行业[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