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归创通桥-B:1H24业绩亮眼,首次实现IFRS及经调整口径全面盈利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2 10:3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归创通桥(2190 HK)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略升至16.4港元 [1][2] 核心观点 - 归创通桥1H24业绩亮眼,首次实现IFRS及经调整口径全面盈利,收入同比增长59%至人民币3.7亿元,毛利率下滑至71.3%,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6,887万元 [1] - 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2%至人民币8.0亿元,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37%至人民币1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和1.8亿元 [1] - 公司计划2025年启动分红,并继续回购股票,截至7月末已回购0.7%的H股 [1] 业务板块分析 神经介入 - 1H24神经介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至人民币2.4亿元,核心产品"蛟龙"取栓支架和"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在京津冀"3+N"集采中中选,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2024年3月和6月分别获批密网支架和血管缝合器,预计将为收入增长提供新动力 [1] 外周介入 - 1H24外周介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至人民币1.2亿元,主要受益于UltraFree DCB、ZenFlow系列球囊等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 [1] - Avinger产品Pantheris已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获批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E/2025E/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8.01亿元、10.97亿元、14.38亿元,同比增长51.7%、37.0%、31.1% [2][6] - 预计2024E/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75亿元、2.36亿元 [2][6] - 预计2024E/2025E/2026E核心营业利润率分别为6.3%、12.2%、14.6%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10.48港元,总市值为34.6亿港元,52周股价区间为7.2-14.7港元 [3] - 2024E/2025E/2026E市销率分别为4.0x、2.9x、2.2x [2][6] - 市场预期区间为10.5-16.4港元,浦银国际目标价为16.4港元 [4] 产品管线 - 神经介入产品包括"蛟龙"取栓支架、"银蛇"颅内支持导管等,部分产品已在国内外获批 [8] - 外周介入产品包括UltraFree DCB、ZenFlow系列球囊等,Avinger系列产品预计2025年获批 [9]
华住集团-S:境内业务高基数下增长放缓,上调开店指引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2 1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住集团(1179.HK/HTHT.US)的目标价为28.0港元和35.4美元,分别较当前股价有26.7%和27.8%的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境内业务增长放缓,但优于市场 - 2Q24华住集团境内业务(Legacy-Huazhu)RevPAR同比下降2%,其中ADR同比下降3%,OCC同比提升0.7ppt,抵消了部分ADR下降的负面影响。[2][28] - 管理层表示,今年7-8月在市场RevPAR下降10%的情况下,华住RevPAR同比仅下降中个位数,跑赢市场。[2] - 尽管在高基数、恶劣天气和宏观环境不振的情况下,酒店行业2024年RevPAR同比下降的趋势较难逆转,但华住下降幅度将好于同业。[2] 运营效率提升助力利润率增长 - 2Q24集团的租金、折旧摊销以及消耗品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带动集团毛利率同比提升2.3ppt。[2][20][21] - 尽管因规模扩张造成经营费用率同比提升,集团的经调整EBITDA率仍同比扩张1.2ppt。[2][22][23] - 优异的运营效率也将带动公司2024年的利润率扩张。[2] 上调开店指引,3Q24收入指引增速放缓 - 华住集团在2Q24期内达成一万家门店的战略目标,境内门店数量达到10,150家。[2][16][18] - 尽管3Q24的RevPar和收入的基数更高,在更加迅速的开店指引下,收入指引可以较好地完成。[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Q24集团营收为61.5亿元,同比增长11.2%,不包括境外业务(Legacy DH)营收同比增长11.1%。[2][20] - 2Q24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16.9%。[2][26] - 2024-2026年营收预测分别为23,868/25,807/27,811百万元,同比增长9.1%/8.1%/7.8%。[13]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908/4,489/5,002百万元,同比变动-4.3%/14.9%/11.4%。[13][30][31] 估值与股价 - 华住集团目前股价为22.1港元,52周内股价区间为20.8-36.0港元。[5] - 根据11x 2025E EV/EBITDA估值,给予华住集团28.0港元和35.4美元的目标价,分别较当前股价有26.7%和27.8%的上涨空间。[2][8][34][36] - 在乐观和悲观情景下,华住集团的目标价分别为35.0港元/44.3美元和23.8港元/30.1美元。[40][41][47][48][50][52]
小鹏汽车-W:毛利率表现趋稳,新车型上市步入强产品周期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2 1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小鹏汽车“买入”评级,下调小鹏汽车(XPEV.US)目标价至8.5美元,潜在升幅26%;下调小鹏汽车 - W(9868.HK)目标价至33.2港元,潜在升幅23%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底即将上市的MONA系列M03将开启小鹏强产品周期,预售订单超去年同期G6,预计上市后快速爬坡,3Q24交付量指引隐含9月总体交付超2万台,4Q24创交付量新高,还将在四季度上市轿车P7+,2025/26年每年推出多款新车和改款车型,大体维持2024年超17万台销量预测,上调2025/26年销量预测,当前估值0.8x,处于历史较低水位,具备吸引力 [1] - 2Q24公司毛利率为14.0%,同、环比均改善,实现连续四个季度改善,随着技术降本和供应链改革推进,叠加海外业务贡献,二季度汽车毛利率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考虑下半年交付产品结构变化、销量规模提升及持续研发投入,有望实现毛利率稳定,全年呈低中双位数表现 [1] - 公司与大众战略合作逐步深化,2026年起国产大众车型将搭载联合开发的EE架构,首款车型24个月内量产;率先在XNGP上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面向全量用户、在全国道路的应用及落地,目标2025年下半年提供接近L3的智驾体验;进入海外布局加速发展期,预计三季度出口销量贡献超15%,带动交付量上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2Q24营业收入81.11亿元,同比增60%,环比增24%;毛利润11.36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35%;营业利润(损失)-16.09亿元,同比减亏48%,环比减亏2%;净利润(损失)-12.85亿元,同比减亏54%,环比减亏6%;基本每股收益 - 1.36元,同比减亏58%,环比减亏6% [7] - 2Q24汽车销售68.19亿元,同比增54%,环比增23%;软件服务与其他12.93亿元,同比增103%,环比增29%;汽车销售毛利率6.4%,同比提升15.0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软件服务与其他毛利率54.3%,同比提升25.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14.0%,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 [7] - 2Q24汽车销量30207辆,同比增30%,环比增38%;汽车均价22.57万元,同比增18%,环比降11% [7] - 新预测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42亿元、607.12亿元、739.25亿元,与前预测差异分别为 - 1%、0%、 - 1%;毛利润分别为52.04亿元、90.95亿元、126.03亿元,差异分别为2%、 - 1%、 - 10%;经营利润(损失)分别为 - 71.66亿元、 - 47.96亿元、5.08亿元,差异分别为 - 2%、 - 2%、 - 66%;净利润(损失)分别为 - 60.16亿元、 - 36.05亿元、17.46亿元,差异分别为 - 1%、2%、 - 40% [8] - 7月交付11145辆,同比增1%,环比增4% [8]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31%、52%、22%;毛利润增速分别为1054%、75%、39%;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为 - 34%、 - 33%、NM;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42%、 - 40%、NM [6] - 预计2024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19.1%、 - 12.4%、5.5%;总资产报酬率分别为 - 6.7%、 - 3.4%、1.4%;投入资本回报率分别为 - 11.7%、 - 5.6%、5.8% [6] - 预计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3.0%、15.0%、17.0%;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 17.9%、 - 7.9%、0.7%;净利润率分别为 - 15.0%、 - 5.9%、2.4% [6] - 预计2024 - 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8、45、50天;存货周期天数分别为62、56、61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250、225、247天 [6] - 预计2024 - 2026年净债务(净现金)分别为 - 194.10亿元、 - 228.64亿元、 - 288.98亿元;自由现金流分别为1.92亿元、77.68亿元、103.37亿元 [6] 分部加总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使用市销率,给予小鹏2024年汽车销售和服务及其他收入1.0x和4.6x的市销率,得到小鹏汽车(XPEV.US)目标价8.5美元,对应目标市销率1.4x;小鹏汽车 - W(9868.HK)目标价33.2港元 [2][10] 情景分析 - 乐观情景:中国及海外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速高于预期,新车型订单增速快于预期,线下门店效率提升,AI及自动驾驶研发进展较快,目标价14.7美元(概率15%)、57.2港元(概率15%) [13][14] - 悲观情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波动,新车型订单增长不及预期,海外扩张进展不及预期,AI及自动驾驶落地速度较慢,目标价4.8美元(概率15%)、18.7港元(概率15%) [13][14] 科技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浦银国际对多家科技行业公司的评级及目标价,小鹏汽车(XPEV.US)和小鹏汽车 - W(9868.HK)评级均为“买入” [15]
泡泡玛特:优秀的IP运营能力再次得到验证,海外扩张将驱动持续高速增长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2 10: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浦银国际维持泡泡玛特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0.6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0.9%的上涨空间 [7][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表现 - 泡泡玛特1H24净利润同比增长102%,收入同比增长62%,均高于公司盈喜公布的预期 [4] - 中国大陆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2%,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60%,充分体现了公司潮玩产品的强逆周期特性和出海潜力 [4] - 管理层表示2H24公司有信心收入增长不低于60%,海外收入增速不低于200% [4] - 毛利率方面,管理层预计2024全年毛利率同比将扩张3.0ppt,未来有望继续小幅扩张 [4] 海外业务拓展 - 泡泡玛特1H24在海外新开45家直营门店,截至1H24期末直营门店总数仅有83家,未来仍有大量扩张空间 [4] - 管理层表示2H24将在海外市场再新开30-40家门店,东南亚与北美市场未来的收入增量相对较大 [4] - 公司仍处在海外市场探索阶段,尚未通过门店网络的扩张对其产品在海外的热度进行充分变现 [4] IP矩阵和产品线优化 - Mega产品大受欢迎,Molly和Monster收入同比大增,公司IP矩阵更为平衡 [4] - 公司对潮玩品类的多元化努力取得成果,手办占比下降,Mega和毛绒玩具占比提升 [27][28][29][30] - 新品类增加了IP的内容性和故事性,吸引了不同消费人群,推动了连带率和复购率的提升 [4] 供应链优化 - 公司积极推动一体化集成供应链,优化产能布局,提升供应链的敏捷度和弹性 [4] - 越南合作工厂目前满足了10%的海外需求,未来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4] - 公司将继续积极布局更多海外产能,以抵御未来可能的关税风险 [4] 财务预测 - 浦银国际将2024-2026年的收入预测上调10%-12%,净利润上调12%-21% [40][41] - 上调后,公司目前仅交易在27.5倍2024年的P/E,PEG不到0.5x,低于大部分中国消费标的 [15]
巨子生物:1H24业绩超预期,产品矩阵扩容及全渠道扩张支持长期增长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1 1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和52港元的目标价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产品矩阵和全渠道扩张支持长期增长 - 持续推出新品丰富产品矩阵,焦点面霜有望成为下一个亿元单品 [2] - 全平台的平衡拓展是公司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加速线下渠道布局 [2] - 期待公司后续持续扩充ToB业务,实现渠道的持续拓展 [2] 业绩超预期,管理层再次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 1H24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录得同比增长58.2%及47.4%,远超预期 [2] - 可复美品牌1H24收入同比增长68.6%,是业绩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2] - 公司管理层再次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显示对业绩达成和运营成效的信心 [2] 医美注射产品获批时间延迟 - 医美产品的预计获批时间再次延迟至2025年1季度 [2] - 监管机构对临床试验要求更高,增加试验项目,造成申请周期拉长 [2] - 参考竞品收入体量及医美产品获批后的爬坡周期,延迟对公司盈利影响较小 [2]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 2024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44.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6% [5] - 2025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3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6% [5] - 2026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27.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4%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4年预计毛利率82.3%,核心经营利润率42.4%,归母净利率38.1% [5] - 2025年预计毛利率82.3%,核心经营利润率41.8%,归母净利率37.7% [5] - 2026年预计毛利率81.9%,核心经营利润率40.5%,归母净利率36.8% [5]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2026年ROE维持在32%-33%的水平 [5] - 2024年PE为19.8倍,2025年为14.6倍,2026年为11.8倍 [5]
韦尔股份:毛利率大幅改善,业务持续扩张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1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韦尔股份的"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回顾 - 韦尔股份2Q24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同比增长43%,毛利率同比增长12.9个百分点至30.2% [18][19][21][22] - 公司费用率同比环比均有改善,净利润为8.09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45% [19][21][22] 业务展望 - 手机CIS业务:公司握有较多高端项目,是下半年增长的基本面动能,同时推出定制化长焦产品有望明年推动成长 [2] - 汽车业务:借助CIS产品迭代保持较高竞争优势,以及对非CIS产品的扩张,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2] - 显示驱动业务:公司具备产品型号不断增加以及大陆供应链产能优势,有望保持头部地位并扩张市场提升毛利率 [2] - 研发:公司保持对产品性能、制程工艺等的投入,确保自身竞争优势,提升市场空间 [2] 财务预测 - 我们上调韦尔股份2024年、2025年盈利预测 [2][23] - 预计2024年营收为26,579百万元,同比增长26%;2024年净利润为3,204百万元,同比增长477% [23] - 预计2024年毛利率为30.7%,2024年经营利润率为15.1% [23]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韦尔股份2Q24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同比增长43%,毛利率同比增长12.9个百分点至30.2% [18][19][21][22] - 我们上调韦尔股份2024年、2025年盈利预测 [2][23] 估值 - 我们使用DCF估值方法,得到韦尔股份的目标价为108.4元,较当前价格有21%的上涨空间 [29] - 韦尔股份当前远期市盈率27.4x,低于历史均值44.4x以及历史均值减一个标准差27.4x [34][35] 风险提示 - 未包含
华润啤酒:强大的产品矩阵与管理能力助力公司抵御周期跑赢对手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0 16: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宏观消费力有挑战,但华润啤酒1H24啤酒销量下滑幅度小于对手,高端产品大幅增长,产品结构改善,平均客单价同比提升幅度高于对手,体现产品与品牌组合优势 [1] - 基于较强现金流,公司将1H24派息率提升至26%,且面临业绩压力时坚持投入,利于长期发展,可抵御周期、跑赢对手 [1] - 行业高端化受阻,但华润啤酒1H24高端化趋势显著,次高端及以上、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长,中端及以上产品销量首超50%,产品结构提升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提升 [1] - 短期业绩仍面临挑战,预计2H24啤酒销量下滑幅度收窄,次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速有望加快,驱动单价提升与毛利率扩张,啤酒业务费用率同比或小幅下降,白酒业务预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大幅提升,但EBITDA同比基本持平,管理层有信心保持全年利润同比正增长 [1] - 公司计划聚焦新产品研发、构建新消费渠道与场景、尝试新兴营销模式,以抓住新消费机遇转化为增长动力 [1] - 基于优秀管理能力、强大产品组合及大股东背景资源,华润啤酒目前估值具有高性价比,目标价29.7港元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目标价29.7港元,潜在升幅+23.8%,目前股价24.0港元,52周内股价区间22.9 - 48.2港元,总市值77,860百万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349.0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8月19日收盘价) [2]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35,263、38,932、38,960、39,557、40,497百万元,同比变动5.6%、10.4%、0.1%、1.5%、2.4% [3][4] - 2022 - 2026E核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0、5,259、5,317、5,818、6,369百万元,同比变动26.2%、16.3%、1.1%、9.4%、9.5% [3][4] 其他财务指标 - 2022 - 2026E PE分别为15.8、13.6、13.5、12.3、11.2X,ROE分别为17.6%、18.3%、16.8%、16.9%、17.0% [3] - 2022 - 2026E毛利率分别为38.5%、41.4%、42.4%、43.4%、44.5%,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5%、18.2%、18.6%、19.8%、21.1% [4] 分阶段数据 - 1H23 - 2024E营业收入分别为23,871、23,744、15,061、15,216百万元,同比变动-0.5%、1.0%,2023A - 2024E为38,932、38,960百万元,同比变动0.1% [6] - 1H23 - 2024E销量分别为657、635、458、446万吨,同比变动-3.4%、-2.6%,2023A - 2024E为1,115、1,081万吨,同比变动-3.1% [6] 财务预测变化 - 营业收入旧预测2024E - 2026E为40,796、43,241、45,791百万元,新预测为38,960、39,557、40,497百万元,变动-4.5%、-8.5%、-11.6% [8] - 核心归母净利润旧预测2024E - 2026E为5,875、6,734、7,692百万元,新预测为5,317、5,818、6,369百万元,变动-9.5%、-13.6%、-17.2% [8] 情景假设 乐观情景 - 次高端产品2025销量增长超15%,公司2025年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150bps,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70bps,目标价37.1港元,概率25% [12] 悲观情景 - 次高端产品2025年销量增长低于5%,公司2025年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50bps,核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70bps,目标价23.8港元,概率20% [12] 行业覆盖公司 - 浦银国际对消费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及目标价,如李宁“持有”,目标价14.5;安踏体育“买入”,目标价101.0等 [10]
荣昌生物:2Q24泰它西普销售略好于预期,但研发费用高于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20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和目标价(港股 26 港元、A 股人民币 35 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2Q24财务表现 - 2Q24收入略超预期,主要由于泰它西普销售好于预期 [4] - 但净亏损显著高于预期,主要由于研发费用显著高于预期及非经营性开支超出预期 [4] - 2Q24毛利率为76.8%,同比上升明显,主要得益于收入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效应 [4] - 2Q2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为3.94亿元,在1Q24基础上略有下降 [4] 泰它西普销售表现 - 上半年泰它西普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100% YoY),主要受益于中心市场销售获得优势、专家对产品疗效和安全性认识提升、目标医院和医生有效覆盖、DOT显著延长 [4] - 上半年新准入900+家医院,覆盖医生超过26,000人,商业化团队约800+人 [4] - 预测下半年泰它西普有望实现超过5亿元销售额 [4] 研发费用预测 - 管理层认为今年下半年研发费用有望保持和上半年相当的水平,但我们认为在该情景下研发费用维持和上半年相当的水平存在挑战 [16] - 我们保守估计下半年研发费用将较上半年有所增加 [16] 未来催化剂 - RC18潜在出海授权、MG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pSS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IgAN三期数据读出 [16] - RC48(HER2 ADC)HER2+乳腺癌伴肝转移适应症中国上市申报、海外1L UC适应症Cohort C初步数据读出 [16] - RC88潜在出海授权交易 [1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亏损预测 [17][19] - 主要财务比率指标 [19][20]
京东集团-SW:利润改善优于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19 0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及目标价 122 港元/31 美元[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9618.HK/JD.US)利润改善优于预期,收入平稳增长,回购力度加大[6] - 商超品类延续增长势头,3P 生态不断发展[7] - 利润率改善优于预期,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表现良好[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模型更新 - 京东 2Q24 收入为人民币 2,914 亿元,同比增长 1.2%,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为 15.8%,同比提升 1.4pp,环比提升 0.5pp,创近年新高;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69%至 145 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15.7%;调整后净利率为 5.0%,同比提升 2.0pp,环比提升 1.6pp[6] - 二季度公司回购约 21 亿美元,流通股较一季度末减少 4.5%[6] 商超品类与3P生态 - 2Q24 商品收入同比持平,其中带电品类同比下降 4.6%,日用百货收入同比增长 8.7%,大商超品类实现两位数增长[7] - 2Q24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6.3%,其中平台及广告服务增长 4.1%,物流及其他服务增长 7.9%[7] - 用户增长势头强劲,季度活跃客户数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推动订单量实现双位数增长[7] - 3P 生态不断完善,二季度 3P 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20%,推动 3P GMV 增长高于公司大盘,3P 广告收入也实现两位数增长[7] 利润率改善 - 2Q24 京东零售收入为 2,571 亿元,同比增长 1.5%;经营利润率同比改善 0.7pp 至 3.9%[8] - 京东物流收入为 422 亿元,同比增长 7.7%,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 3.7pp 至 4.9%,创历史新高[8] - 公司预计长期能够实现高个位数利润率[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略微调整公司 2024E/2025E 收入预测至 11,292 亿/11,883 亿元,维持目标价 122 港元/31 美元,对应 2024E/2025E 年 8.5x/8.7x P/E[9] - 由于电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以及宏观消费不确定性,维持"持有"评级[9] 股价和市场表现 - 京东(9618.HK)目标价 122 港元,潜在升幅 +23%,目前股价 99.35 港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81.5-143.3 港元,总市值 331,142 百万港元,近 3 月日均成交额 1,036 百万港元[14] - 京东(JD.US)目标价 31 美元,潜在升幅 +15%,目前股价 27.00 美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20.8-35.8 美元,总市值 41,316 百万美元,近 3 月日均成交额 302 百万美元[16]
阿里巴巴-SW:平稳,云业务预计将回暖
浦银国际证券· 2024-08-19 09: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及目标价85港元/87美元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9988.HK/BABA.US)的淘天份额平稳,云业务预计将回暖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FY1Q25收入人民币2432亿元,同比增长4%,低于市场预期2.6%;调整后净利润为407亿元,同比下降9%,高于市场预期7.3%;调整后净利率为16.7% [5] - 公司FY1Q25累计回购约58亿美元,普通股较上季度末减少2.3% [5] - 公司预计8月底完成转变为香港主要上市,并将推进加入港股通 [5] 淘天业务分析 - FY1Q25淘天收入同比下降1%至932亿元,低于预期,其中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仅1%,直营及其他收入下降9% [6] - 线上GMV录得高个位数增长,主要由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客单价延续同比下滑 [6] - 由于变现率较低的新模式产生的GMV贡献占比提升,导致整体变现率同比下降 [6] - 淘天调整后EBITA同比略微下降1% [6] - 公司4月推出"全站推广"营销工具,通过算法升级提高商家变现效率,预计未来几个季度CMR增长将与GMV趋于一致 [6] 国际商业业务分析 - 国际商业增长保持强劲,收入同比增32%至293亿元,其中速卖通Choice表现突出,订单量和变现率都有所提升,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近20% [6] - Lazada在7月首次实现单月EBITDA盈利 [6] - 由于公司加大对跨境业务的投入,国际商业调整后EBITA亏损37亿元,环比有所改善 [6] 云业务分析 - FY1Q25云收入同比增长6%至265亿元,主要由公共云的双位数增长和AI相关产品驱动的三位数增长推动,项目式合约收入有所缩减 [7] - 调整后EBITA为23亿元,调整后EBITA率提升至8.8%,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和运营效率提升 [7] - 公司预计云业务外部收入将在下半财年重回双位数增长,主要依靠AI相关产品贡献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调整后净利润预测:FY25E为1498亿元,FY26E为1646亿元 [8] - 调整后目标PE(x):FY25E为10.2,FY26E为9.2 [9] 股价和市场表现 - 目标价85港元/87美元,对应FY25E/FY26E 10.2x/9.2x P/E [8] - 目前股价(港元)76.4,潜在升幅/降幅+11% [12] - 目前股价(美元)79.5,潜在升幅/降幅+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