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异动 | 电视广播(00511)跌超11% 上半年仍亏1.08亿港元 公司预计今年实现正数净利润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01
股价表现 - 盘中跌超11% 收跌9.79%至3.78港元 成交额1443.59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2025年度中期收入14.98亿港元 同比下降1%[1] - 股东应占亏损1.08亿港元 同比收窄24.6%[1] - 广告收入及数字媒体资产表现强劲[1] - 中国内地业务及国际业务表现疲弱[1] - 电子商贸业务已合并至新电视广播分部[1] 业绩展望 - 预计截至12月31日年度实现EBITDA持续同比改善[1] - 预计年度实现正数净利润[1]
技术协同+资本加持 重塑能源投资恩泽氢能彰显绿氢赛道广阔前景
环球网· 2025-08-28 10:58
公司战略投资 - 旗下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以现金向恩泽氢能注册资本出资1亿元,旨在增加其注册资本 [1] - 投资旨在为公司在制氢领域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战略版图 [1] - 通过此次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展在制氢领域的业务,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产业链布局 [1] 制氢市场前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正成为能源领域焦点,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2] -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球制氢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未来十年仍将高速增长 [2] -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约3715万吨,制氢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 政策环境支持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法规支持氢能发展,包括欧盟"欧洲绿色协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和日本氢能战略 [3]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战略地位,各地从审批、土地、资金等方面支持制氢企业 [3] - 政策支持加速制氢产业规模化与商业化进程 [3] 技术创新发展 - 制氢技术向多元化、高效化、低成本化发展,主流技术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 [3] -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质子交换膜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突破,电解水制氢成本将大为降低 [3] - 制氢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竞争力增强,在交通、工业、能源存储等领域日益受市场青睐 [3]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氢能科技领域,布局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全产业链关键技术 [5] - 研发团队成员硕博占比超40%,牵头参与10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氢能相关专利超346项 [5] - 主导或参与制定47项国内外行业标准,研发技术能力稳居行业创新前沿 [5] 产品市场地位 - 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重卡系统输出功率2022-2023年连续两年蝉联榜首 [6] - 已实现从系统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6] - 推出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兆瓦级PEM电解槽等一系列制氢装备产品,核心指标行业领先 [6] 投资协同效应 - 恩泽氢能在制氢市场已积累客户资源与渠道,在特定应用领域和区域市场具备较强影响力 [8] - 投资为双方技术研发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将在电解水制氢技术、新型材料研发等核心领域开展联合项目 [8] - 可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整合,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链条布局 [9] 产业链布局 - 公司此前在燃料电池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制氢装备领域也有一定积累 [9] - 依托中国石化已有的氢能产业链布局,双方能挖掘更多协同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9] - 投资有助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9]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京东、阿里巴巴、恒力位列前三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57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前三名 [4] 企业规模与经营表现 - 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较上年提升 [3][4]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反映整体收入规模 [3][4]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体现盈利能力 [3][4]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其中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 占比48.00% [3][4] 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显示创新投入力度 [4] -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支撑技术人才储备 [4] -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体现研发资源分配效率 [4] 调研范围与样本基础 - 全国工商联组织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 覆盖6379家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 [4] - 营业收入前500位企业入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4]
创新奇智早盘涨超5%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 公司毛利稳定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8-28 10:55
财务表现 - 公司早盘股价上涨5.04%至7.5港元 成交额1977.54万港元 [1]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9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3% [1] - 毛利额2.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7% [1] - 毛利率35.0%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连续5个报告期提升 [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40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改善67.6% [1] -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减亏82.1% [1]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采用"一模一体两翼"核心战略 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 [2] - 研发投入同比提升11.2% 累计申请专利约1400件 其中80%以上为发明专利 [2] - 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适配DeepSeek等开源基座模型 实现低成本私有化部署 [2]
美高梅中国(02282.HK)8月27日回购1601.8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3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55
近期回购活动 - 8月27日以每股15.92港元至16.13港元回购100万股 金额1601.8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16.08港元 成交额9865.6万港元[2] - 自8月26日起连续2日回购合计200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3215.72万港元 期间股价上涨0.82%[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共进行10次回购 累计回购900.22万股 总金额达1.35亿港元[3] - 单次回购规模多为100万股 8月单次回购金额区间为1590.19万港元至1636.21万港元[3] - 6月回购股价区间为10.66港元至11.3港元 3月回购股价区间为11.12港元至11.28港元[3]
恒生银行(00011.HK)8月27日回购2349.07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3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55
公司回购活动 - 8月27日以每股111.500港元至112.200港元的价格回购21.00万股 金额达2349.07万港元 [2] - 当日收盘价111.800港元 较前日上涨0.27% 全天成交额1.73亿港元 [2] - 自8月1日起连续19个交易日进行回购 累计回购381.00万股 总金额4.32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回购期间(8月1日至8月27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34% [2] - 单日回购价格区间波动幅度保持在0.6%-2.2%之间 显示回购操作具有价格敏感性 [2] 回购操作特征 - 每日回购数量保持高度稳定性 其中18个交易日日均回购20.00万股 [2] - 回购价格呈现逐日下行趋势 最高价从8月1日114.300港元降至8月27日112.200港元 [2] - 单日回购金额稳定在2200-2300万港元区间 单次平均金额约2273万港元 [2]
西部水泥再涨超4%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超93% 公司海外产能继续扩大
智通财经· 2025-08-28 10:55
股价表现 - 西部水泥股价上涨5.41%至2.73港元 成交额达9776.37万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益54.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6.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48亿元 同比增长93.4% [1] - 水泥及熟料总销量1082万吨 同比增长23.6% [1] 区域销售结构 - 中国市场销量665万吨 同比下降8.3% [1] - 海外市场销量417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178% [1] 产能扩张计划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刚果金夏沙CILU厂房收购 拓展刚果西部市场 [1] - 拟2026年上半年完成乌干达水泥及粉磨产能建设 强化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地区市场地位 [1]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商汤-W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53
港股通成交活跃度 - 8月27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565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29.55% [1] - 中芯国际以121.55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分别以78.33亿港元及62.70亿港元位列第二、三位 [1] - 阿里巴巴-W与腾讯控股近一个月均上榜23次 为最受港股通资金关注标的 [1] 个股表现与资金流向 - 商汤-W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当日成交额31.58亿港元且收盘上涨8.90% 但遭净卖出0.86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最大净买入55.50亿港元 美团-W获净买入17.83亿港元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1.78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虽成交额居首但遭净卖出6.59亿港元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2.97亿港元 [1] 股价变动与上榜频率 - 康方生物当日跌幅达7.10% 为活跃股中跌幅最大标的 [1] - 华虹半导体近一个月上榜13次 恒生中国企业与南方恒生科技均上榜11次 [1] - 盈富基金与南方恒生科技ETF分别成交56.61亿港元和10.02亿港元 显示被动型产品交易活跃 [1]
康诺亚-B(02162.HK):1H25销售符合预期 关注下半年商业化进展
格隆汇· 2025-08-28 10:53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812% [1] - 产品销售收入1.69亿元 [1] - 归母净亏损0.79亿元 [1] - 总收入超预期,主因CM313和CM355对外授权首付款及近期付款确认增厚收入 [1] 核心产品CM310进展 - CM310三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 - 1H25 CM310贡献收入1.69亿元,符合预期 [1] - 商业化团队达370人,计划持续扩招 [1] - 当前定价1812元/支,赠药形式为买二赠一 [1] - 正在开发青少年及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哮喘、COPD等多个适应症 [1] 对外合作与管线推进 - 与阿斯利康就CMG90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III期MRCT研究入组进度已过半 [2] - CM313和CM355于1月份分别授权给Timberlyne和Prolium,1H25确认首付款和近期付款3.18亿元 [2] - CM512正在探索更长给药间隔,多个适应症处于国内II期临床阶段,美国I期临床首例受试者于3月入组 [2] - CM336获得首个海外IND批准,首例受试者于8月入组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盈利亏损由8.37亿元调整至5.24亿元,主因授权付款收入增厚 [2] - 2026年盈利预测维持基本不变 [2] - 基于DCF估值上调目标价54.5%至85.00港币,较当前股价有16.8%上行空间 [2]
申洲国际(2313.HK):抗周期能力的再审视 卓越品质锻造行业标杆
格隆汇· 2025-08-28 10:5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4.8% 显示短期复苏明朗 主要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和海外核心客户订单回升 [1] - 公司长期财务表现稳健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成本管控能力和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形成显著竞争壁垒 [1] - 公司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产品高端化和数字化供应链升级 持续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并驱动中长期增长 [2][3] 经营表现 - 2024年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4.8% 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日本市场优衣库订单占比提升与美国市场运动类产品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高技术产品带来的溢价能力和智能生产管理是核心支撑 [1][2] - 运动品类销售额较上年增加9.8% 休闲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7.1% 内衣品类增速达34.6%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倾斜 [3] 战略优势 - 垂直一体化生产实现织造至成衣全链条覆盖 极高的面料自给率与智能排产系统大幅缩短交付周期 [1] - 与行业头部客户优衣库、Nike、Adidas、Puma深度绑定 2024年四大客户合计贡献营收80.75% [2] - 产能布局呈现"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特征 2023年中国产能占比降至47% 越南产能提升至27% 柬埔寨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产能 总生产能力达5.5亿件/年 [2] 竞争力构建 - 坚持技术创新 研发Nike的Flyknit面料和优衣库的AIRism面料 高技术产品成为拉动综合毛利率回升的重要因素 [2] - 客户结构多元化成效显著 新客户收入占比三年内提升6.6个百分点至16.2% 有效分散集中度风险 [2] - 数字化供应链改善运营效率近90% 越南供应商占比达50.1% 中国占49.3% 本土化布局显著缩短交付周期 [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27亿元、341.31亿元、376.71亿元 [3] - 预测同期EPS分别为4.45元、4.96元、5.42元 对应PE分别为12.6倍、11.3倍、10.4倍 [3]